很困但就是睡不着,这也算失眠吗?

  很多人觉得睡不着就是失眠。事实上“睡不着”并不等同于失眠。

  现在人生活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睡不着的人其实不止是你,不信你可以问一下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身边几乎70%的人都跟你一样,睡得并不是特别好。

  是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睡够 8 小时?

  答案是,因人而异。

  有的人会把 8 小时当作一个标准睡眠时长,来衡量自己有没有「睡够」,其实大可不必。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睡眠时间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大约需要 17 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大一点的孩子,大概需要 9~10 小时;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需要 8 小时左右;至于老年人,可能只需要 5 小时甚至更少。

  另外,人与人之间本身就存在睡眠需求差异。

  2.睡不着就是失眠了?

  答案依然是,不一定。

  很多人爱在睡前玩手机,刷朋友圈。刷着刷着,就刷到了深更半夜。

  这个时候,总会有人顺手更新一条状态,写道:哎,又失眠了……

  你让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身体压根没有做好入睡的准备,怎么可能会睡着呢。

  像这种睡不着的情况,其实称不上失眠。

  还有的人,没有做到一沾枕头就睡着,就以为自己失眠了,也是不正确的。

  对于失眠的错误判断,还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反而更难入睡。

  无论如何,只要你调整到平静的状态,在半小时内能够睡着,一般来说就是正常的。

  以下失眠的诊断标准可参考:

  (1)失眠表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

  (3)总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

  在上述症状基础上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包括:

  ①疲劳或全身不适;

  ②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

  ③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

  ④情绪波动或易激惹;

  ⑤日间思睡;

  ⑥兴趣、精力减退;

  ⑦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

  ⑧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

  ⑨对睡眠过度关注。

  3.醒得早也是失眠的表现?

  答案是,对的。

  在我们的认知中,通常会把失眠和「睡不着」联系起来,而忽略了失眠还有其他表现。

  事实上,失眠主要有以下 4 类表现:

  第一类:入睡困难。表现在渴望入睡,但超过 30 分钟仍然无法入睡;

  第二类:睡眠维持困难。表现在睡着后容易醒来,而且清醒的时间较长;

  第三类:早醒。指比预期提早醒来,睡眠时间明显比平时少;

  第四类:睡眠质量差。表现在醒来后不能恢复精力,感觉疲惫。

  因此,一个人即便可以顺利地入睡,也有可能会是一个失眠人士。

  1.自我心理调节:及时地让患者采取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缓解自身紧张、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心理的影响,放松身心状态。

  2.饮食调理法:对于睡眠障碍,采取饮食调理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为了更好地入睡,可在睡前饮用糖水、温热的牛奶,吃苹果、香蕉等水果。

  3.构建稳定的生物钟:应该要多加注意稳定正常的睡眠时间,避免出现作息紊乱,睡眠时间不稳定,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