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56岁女子丧偶后去相亲,5年找3任丈夫,没多久都离奇失踪

  一名女子5年丧偶后找了3任丈夫,结果这三个丈夫都离奇失踪,直到其中一个丈夫的亲友来寻找时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案件吧。

  

  2010年3月23日,两名穿着制服的警察走进了李华妹的家,引起了街坊邻居们的好奇和疑惑的目光。56岁的李华妹正在打扫卫生,抬头看到警察走进来,她先是愣住了,随后露出茫然的表情。

  两名警察直接开口询问道:"你是李华妹吗?"

  "是,我就是李华妹,有什么事吗?"

  李华妹直起身子,有些紧张地看着面前的刑警问道。

  其中一名警察直接问道:"今天我们接到报案说你的丈夫罗汉失踪了,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说完他紧紧地盯着李华妹。

  "事情不是那样的,虽然他离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他去了乌鲁木齐市看我们的儿子。"李华妹说得非常坚定,让警察甚至怀疑她在报假案。

  虽然警察心里有些怀疑,但还是按照公事上的程序询问了一些关于罗汉失踪的问题:"那你们最近有联系吗?"

  "没有,他去乌鲁木齐看儿子了。"李华妹坚称罗汉并没有失踪,而是去探望亲戚,让警察在没有更多线索之前无法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只能问了几句就离开了。

  然而,就在警察刚刚走出李华妹家的院子时,一位老警察敏锐地听到周围邻居的一句话:"她家丈夫怎么总是不在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警察无意间听到了这句话,立刻触发了他们敏锐的神经。难道罗天放是第一次失踪了?还有其他的隐情吗?

  警察立即向报案人(罗天放的表妹)核实情况,并确认罗天放确实失联已经有两个月了。在乌鲁木齐市的四个学校和儿子所在的地方,并没有见到罗天放的踪影,好像他凭空消失了一样。

  经过确认,目前罗天放确实失踪了!显然,失踪者的妻子李华妹在该案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很快,警察通过全国调查得知,李华妹于1954年出生在新疆新源县,她与罗天放并非原配,而是在2008年6月底通过婚介所介绍相识并登记结婚的。

  

  从两人相识到接报案,按时间计算已经满两年了,那么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诡异的事情才导致罗天放失踪呢?

  令人更震惊的是,经调查发现,李华妹的前两任丈夫也都离奇失踪了,而且与罗天放失踪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2005年底,李华妹与一名叫陈芳林的男子同居,2006年陈芳林就失踪了,李华妹声称他外出打工,但后来杳无音讯。

  在2007年,李华妹通过介绍认识了柳飞华,并与其同居了一段时间。同样,柳飞华也神秘地失踪了,李华妹只说他回甘肃老家探亲。

  三个与李华妹同居的男人都失踪了,而她从未报警,让警察心里产生了疑虑。

  种种迹象表明,现在的情况恐怕不是普通的失踪案,罗天放很可能已经遇害,而最大的嫌疑犯就是身边的李华妹。

  然而,由于没有物证和证据,无法展开调查,只能怀疑而无法有所进展。在警察陷入无法展开调查的困境时,工作在伊宁市的学生二手手机市场可能会提供一些线索,关于罗天放使用的手机。而且,经过调查得知,李华妹曾在警察调查之前半年,与一名叫郭秀珍的男子开始通过婚姻介绍所征婚。

  试问,如果她的丈夫只是单纯去探望儿子,正常情况下哪会立刻急着上去找新的伴侣,除非她已经确定当前的丈夫不会再回来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样深仇大恨,才使得李华妹连续杀害了三个丈夫呢?又是如何在杀害后冷静地寻找下一个新伴侣呢?

  经过数月的调查,2010年6月,李华妹被捕归案,至此,3月23日李华妹系列杀人案落下帷幕,受害者包括罗天放、陈芳林、柳飞华三人,案件跨度五年之久,而真正的案件动机却出乎警方的意料。

  在2002年,李华妹的丈夫过世,她独自抚养两个女儿长大。孩子们渐渐长大,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李华妹感到身边缺乏一个陪伴的人。

  

  就在这时,她与曾经承包鱼塘的陈芳林相识并走进了她的世界。两人因为是本地人旧相识,很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于2005年开始在伊宁市托克拉克乡同居。

  某天,李华妹依偎在陈芳林的肩上,幻想着两人未来的生活。突然,陈芳林说了一句话,让李华妹的脸色瞬间变了。

  "我打算做点小买卖,你那里还有多少钱?"

  "钱?你还要钱?你打算做什么赚钱的事情吗?"听到这句话,李华妹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你再给我拿点,我保证这次一定能赚钱,让你过上好日子。"陈芳林见李华妹松口,只能软磨硬泡地请求她,毕竟前几次都是从李华妹那里拿到大笔钱。

  李华妹这次下定决心,决然拒绝再给陈芳林拿钱去打水漂。她嫌弃陈芳林不努力赚钱养家,她只希望身边有一个可以相互扶持、共同经历冷暖的人。

  看着李华妹不再拿钱出发,陈芳林感到恼火,目光逐渐转向柜子旁边,知道那里面可能还有李华妹打算用来购买家禽养殖的钱。

  第二天,本打算用钱去买家禽的李华妹,打开柜子愣住了,钱已经被陈芳林拿走了。

  李华妹瘫坐在椅子上,她恨自己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共度如此艰苦的日子。

  回想起陈芳林来之前,虽然生活虽然算不上富饶,但也勉强能够应付衣食,而如今的岁月却过得比以前更加艰难。

  况且李华妹心里明白,毕竟她与陈芳林相识时还是年轻稚嫩的少男少女,她曾憧憬过那种全心全意的爱情是无法存留的。

  通过这些经历,李华妹渐渐看清,难以张口骗取陈芳林的钱并不是理智的选择。

  虽然因为金钱产生了争吵和嫌隙,但生活总归还要继续下去,她却从未想到……2006年9月的一个下午,陈芳林的行为彻底惹怒了李华妹。

  陈芳林一直盯着羊圈里的20只羊很久了,那天下午他联系了买家将羊卖掉了。

  卖掉羊后,陈芳林笑嘻嘻地看着手里的一叠钱,知道李华妹回来后势必会发生争吵和吵闹。他并不害怕,因为他觉得李华妹还敢杀人吗?

  

  果然,李华妹回来后开始骂陈芳林没有良心,气头上的李华妹的话越来越难听。陈芳林虽然心知自己吃了亏,但被骂得如此难听,实在忍不住对李华妹动了手。

  愤怒冲击着李华妹的心,她只想让眼前这个男人消失,好让自己再度过一个安宁的日子。她顺手抄起墙角的铁锹,狠狠地向陈芳林的脑袋拍去,一下、两下、三下……陈芳林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李华妹失去了理智,手里握着沾满血迹的铁锹,胸脯因愤怒而剧烈起伏,耳朵里响起阵阵轰鸣声,直到看到上面鲜红的血迹后,她才恢复了理智。

  李华妹意识到自己杀人了,慌乱得不知所措,但很快她平复了心情。

  她凭借着工作时读过的那些案件报道,决定先清理现场并处理尸体。

  趁着夜幕降临,李华妹将陈芳林的尸体肢解,然后放进小推车推到了承包的地里,她点燃了火将尸块焚烧,待燃烧后,将骨灰埋在土地里。完成这些后,李华妹虽然仍然感到恐惧不安,但也有种轻松的感觉。

  很快,陈芳林的消失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注意,他们询问他的去向,李华妹便撒谎说陈芳林出去处理债务了,久而久之,连陈芳林的家人也相信了这个谎言,再也没有提起过陈芳林。

  2007年初,离陈芳林被杀已经过去了大约半年时间,李华妹通过介绍认识了柳飞华,并很快与他同居在托克拉克乡的家中(尚未领结婚证)。

  两人心怀各自的小心思,李华妹承包了一块土地进行耕种,她需要一个强壮的男人来劳作,因为她自己很难胜任耕种这个重体力劳动。

  而柳飞华除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外,也需要照顾儿子柳天天。柳天天已经十四五岁了,年纪虽然不小,但长期住校,柳飞华再婚后只能在寒暑假回家。

  柳飞华虽然能够照顾儿子柳天天,但他觉得从甘肃到新疆发展,需要展示自己的男人气概,才能彰显自己的成就。

  柳飞华多次提出让已经五十岁的李华妹放下孩子的事情,两人意见不合,经常因此吵架,感情并不好。

  当然,李华妹并不傻,面对关于孩子的话题,她渐渐开始在柳飞华面前表达自己的理想,但在背后偷偷地开始吃避孕药。

  就在2007年12月25日的一个农家晚上,家里除了养殖牲畜和承包土地的事情外,没有其他特别的活动。两人都在忙碌修整鸡圈的事情,工作繁琐杂乱,或许是长时间劳累,两人的心情都变得低沉起来。

  你怎么好意思去看前院那个胖小子呢?你说说你那肚子怎么这么没争气呢!柳飞华一边说着,一边用力抽打着木板,发出咣咣的声音。

  

  李华妹听到这样的话,火气立刻冲了上来,生气地嚷道:"谁想找你去啊,说不准还没人要你呢。"

  这种挑衅的话语,任何一个男人听了都会怒火冲天,两人都想言语争吵个你让我理让你。

  你用你的理想给我生个孩子?你现在还专门吃避孕药,当然什么动静都不会有了,真当我不知道啊。柳飞华看着李华妹,恶狠狠地说出了他心中所想,干脆放下手中的活计,打算让李华妹明白这一切。

  他早就发现李华妹偷偷吃那种白色的药片,联想起李华妹经常在每次完事之后吃,那肯定是用来阻止怀孕的药物。现在柳飞华感受到了被欺骗的愤怒。

  你都50多了我在给你生个你样的起吗,你有那个能力吗?李华妹越说越觉得愤怒,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和陈芳林一样自私让人厌烦。

  听到李华妹亲口承认吃避孕药,柳飞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实施了大打李华妹的行动,却不料脚绊到地上的钉子和木板上。

  柳飞华摔倒在地,还骂骂咧咧地让李华妹扶起来,但此时的李华妹哪还肯乖乖让这个男人扶起来。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柳飞华,喋喋不休的柳飞华完全不知道,他的碎碎念彻底让李华妹失去了理智和理性。

  此刻,李华妹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让眼前这个男人永远闭嘴!

  李华妹抄起手中的钉子暴露的木板,向柳飞华的头部狠狠地砸去,恍惚间柳飞华的脸变成了陈芳林的模样,他挣扎着垂死,最后变得血肉模糊,她才停手。

  杀死柳飞华后,李华妹并没有感到多么愧疚,反而觉得现在一切都是柳飞华自作自受。

  第二次杀死柳飞华后,李华妹显得明显镇定了许多。正值深夜,她冷静地处理了尸体,将汽油浇在柳飞华的尸身上并将其焚烧,等待着火焰燃尽后,她将残余的骨头灰烬装进袋子里,计划扔进伊犁河。

  柳飞华的离世除了让李华妹得以解脱外,也意味着她再也不用担心儿子与他的关系。李华妹告诉柳天天柳飞华回老家甘肃探亲,同时也骗他说柳飞华回甘肃老家。

  

  然而,长时间的缺席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怀疑。李华妹思前想后,意识到即使再久居住,也免不了引起他人的疑心。于是,李华妹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婚姻,她开始在婚介所登记信息,寻找新的婚姻对象。

  显然,李华妹在第三次寻找男友时更加谨慎。她深思熟虑,因为前两段感情以及最终的结局让她明白了那两个男人的自私、利己和暴力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李华妹在挑选男友时左挑右选,最终于2008年6月底结识了一个看起来老实可靠的罗天放。经过三个月的相互了解,两人决定登记结婚。

  登记的那一天,李华妹早早去了罗天放的家,她特意打扮得很漂亮,看起来一派幸福的样子。

  "清香,你漂亮啊,身份证拿好,我们去登记吧。”换好衣服的罗天放看着李华妹,心里充满了喜悦,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女人娶回家。

  两人从婚姻登记处出来后,罗天放脸上洋溢着笑容。然而,看向李华妹,她却毫无喜悦的表情。

  "汉不,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你千万别惊讶。”李华妹做出一副困难的样子,眼睛不停地盯着罗天放。

  罗天放对李华妹三个月来的变化感到陌生,从未见过她像今天这样困难,心中充满了好奇。罗天放向李华妹打包票不会感到惊讶,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于是,李华妹将柳飞华的事情告诉了罗天放,虽然并非完全还原,但她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事件。

  她歪曲了事实,将自己被柳飞华打骂的情况渲染成了可怜的受害者,而柳飞华死于绊倒在工业中的钉子。面对恐惧万分,她只好处理了尸体。

  罗天放听完后目瞪口呆,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华妹到底说了什么?没错!她将柳飞华的事情告诉了罗天放,但是对事情进行了歪曲。她说自己经常被柳飞华打骂,并且当柳飞华在她受到打击时绊倒在工业中的钉子时,她惊慌失措,只好处理了尸体。

  罗天放从未听说过柳飞华的事情,因此多次询问李华妹。趁着罗天放的喜悦劲尚未消退,李华妹赌气地告知了罗天放这件事,总比过一阵子再翻出尸骨好得多。

  说完这些,李华妹已经满脸泪珠。即使罗天放觉得这件事情很荒谬,但看着面前泪流满面的李华妹,他心生怜悯之情,决定和李华妹一起面对过去,毕竟两人已经登记结婚了。

  结婚后,李华妹搬到了罗天放的家中,尽管柳飞华的阴影依然存在,但两人的感情仍然很好。因为工作忙碌,罗天放很少提起过去的事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常言道得好,夫妻之间总会有摩擦。两人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开始争吵,有时候罗天放会发脾气,更不理解李华妹为何要收养柳飞华的儿子柳天天。

  明明虽然说好不再提过去的事情,但李华妹还是坚持收养柳飞华的儿子。

  最终,罗天放妥协了,同意了收养柳天天。

  然而,每当罗天放看到柳天天时,内心总是充满复杂的情绪,毕竟自己并没有与李华妹揭示真相,算起来也算是包庇了罪行。

  对于李华妹现在的所作所为,除了觉得孩子可怜外,罗天放更担心孩子回老家会引起麻烦。而且李华妹总是要将柳飞华的工作托克拉克乡的院子占为己有,这也让罗天放觉得有些不舒服。

  李华妹一直国得理财算富裕,所以当李华妹提出让罗天放模仿柳飞华的字迹写借条,好借此变卖柳飞华的院子时,罗天放稍加思考就答应了。

  他拿起笔写下了欠款8万元的借条,李华妹终于也有了光明正大地面对众人控诉。她称柳飞华负心汉,借钱后就跑回甘肃老家不理会了,并且凭借着借条将柳飞华的房子卖掉了。

  了解真相的人都赞叹李华妹的善良,甚至连柳天天也被蒙在鼓里,父亲去世后一直受到李华妹的资助,对她感恩戴德。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华妹和罗天放依然因为家常琐事而吵架争吵,这些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常态,罗天放从未对此放在心上,但李华妹却一直在心里默默记着。

  直到2010年1月27日,尽管伊宁市正处于寒冷的冬天,但因即将到来的春节而热闹非凡,每家每户都在准备过年的物品,为家庭团圆做准备。

  就在这一天,罗天放因为李华妹给二女儿包红包的小事吵了起来,两人愤怒地争吵着,情绪激动,最终导致了一场争执的肢体冲突。

  

  到了傍晚,罗天放不像往常一样躺下休息,他怀着愤怒的心情辗转反侧,而李华妹则躺在那里翻来覆去,越想越气。冲动之下,李华妹转身从厨房拿起菜刀,月光照射在菜刀上,映射出一道凛冽的寒光。

  随即菜刀起起落落,罗天放的颈部动脉瞬间破裂,鲜血喷溅在墙面、被褥和床边,李华妹的脸上也染满了血迹。

  在第三次杀人后,李华妹冷静地擦拭着自己的脸,按照之前的做法,将尸体肢解并焚烧,同样告诉罗天放的家人他去乌鲁木齐市看望儿子了。

  李华妹近期的承包生意不错,虽然陈芳林等人让她感到失望,但这些土地承包给了她大量的劳动实践,她开始考虑寻找新的承包机会。

  警方对李华妹有所注意,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派郭秀珍前往伊宁婚介所进行征婚。

  如果警方能够侦破这起案件,他们将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暴躁女恶魔的手下亡魂。

  虽然李华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她会读一些新闻和报纸,对侦破案件的报道特别感兴趣。

  在这些阅读中,她积累了一些反侦察的经验,面对警方的审讯时丝毫不慌乱。

  起初,警方传讯李华妹时,她对犯罪事实矢口否认。她表现得异常镇定,甚至早就编造好了一套看似完美的谎言。

  她坚称她的三个丈夫都是因为各种原因离家,并且此后再无联系。

  她还准备了一些借条,谎称是几年前借款所致,以此作为辩解。

  然而,警方的调查发现李华妹及其亲属的银行账户均没有任何交易记录,而且借条的笔迹经过鉴定确认是伪造的。

  警方决定再次传唤李华妹,但她拒绝配合,并辩称已离开伊宁市。

  由于案件跨度较长,并且没有可靠的物证,无法发出逮捕令将李华妹逮捕,案件侦破进入了僵局。

  然而很快,警方在对伊宁市托克拉克乡黑水沟进行调查时,发现了李华妹承包的土地内埋藏的未燃尽的尸骨,经过DNA检验确认死者是陈芳林。

  

  此外,警方在罗天放和李华妹共同居住的卧室墙壁、床边以及其他地方发现了大量喷溅的血迹,经过比对确认是罗天放的血迹,并且提取了凶器菜刀上的血迹和指纹。

  在面对这些铁证之前,李华妹之前的虚假口供变得毫无意义,她意识到挣扎已经没有意义,于是全盘托出自己的犯罪过程。

  李华妹试图将自己塑造成被家暴者,以减少刑期。然而,警方通过通国走访邻居揭穿了她的谎言。

  除了犯下故意杀人罪外,警方在抓捕李华妹时还发现她持有假人民币共计7200元,如何获取假币尚不得而知。

  李华妹并不是法律意识淡薄、无知无辜的妇女,相反地,从她与警方周旋期间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她对刑事案件的了解。

  虽然她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她却犯下了残忍杀人和持有假币两项刑事罪行。

  此案在伊宁市引起了男女老少们的震惊和惊讶,没有人曾想到这位平凡的女性竟然连续杀害了三个丈夫,并在众人面前伪装得如此久。这一切被隐瞒了长达5年,案件发生后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个女人的精神上还是有些问题的。

  不过根据观察,李华妹本身并没有任何精神疾病,但却具备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

  这种反社会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冲动控制力极弱,遇到挫折时容易变得烦躁和焦虑。

  从过去的描述来看,李华妹容易被激怒,具有攻击性,并且冲动地犯罪后缺乏懊悔之心。她经常在与他人争吵后被激怒而没有任何计划地犯罪。每次遇到问题,李华妹首先考虑的是逃避而不是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此外,她还表现出典型的群体性伴侣行为,她的性伴侣数量相当可观。

  总结来说,李华妹展现出了明显的反社会人格特征,包括冲动行为、缺乏懊悔之心以及多次性伴侣。

  在面对审讯时,李华妹甚至试图逃避法律制裁,她多次提供虚假口供以干扰警方的办案工作,同时在陈述犯罪过程时试图淡化罪行以减轻刑罚。

  

  虽然可以说她是出于对法律审判的畏惧而试图逃避责任,但她的行为并没有展现出任何忏悔之心,这也是李华妹令人恐惧的地方。

  作为五十多岁的人,本应该享受子孙承欢、全家欢乐的生活,然而李华妹、陈芳林、柳飞华、罗天放这四个人却永远无法体验到这种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犯罪行为让他们与家庭幸福永远失之交臂。

  李华妹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原谅的,她试图逃避法律制裁和责任,提供虚假口供以干扰警方的工作,并试图淡化自己的罪行以减轻刑罚。这种行为表明她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没有真正的认识和忏悔之心。

  作为一个成年人,李华妹本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周围人造成的伤害,并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然而,她选择了以自私和逃避责任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行为,这是令人恐惧和不可接受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