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轮回的周期再现——楼市目前类似2014年下半年,反复磨底

  目前楼市之情绪低迷、沮丧,失望,应该是历次地产周期底部罕见。市场的内生力量严重不足,整个循环不畅,对经济下行的承受韧性非常脆弱。但追溯以往地产市场历史,和2014年下半年,基本一致。

  某种程度,目前就是一个完全博弈政策的市场。尤其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流动性枯竭。参与者都在翘首以盼逆周期刺激政策,希望有更多的确定性。比如上海,绝大部分准备2023年躬身入局的购房者,如今都在做壁上观。

  到底是市场决定政策,还是政策界定市场。这个问题,或者和时势造英雄或英雄造时势,属于一个逻辑范畴。短期看是政策界定市场,中长期则相反。2023年,从经济上属于去库存的中期,2014年也是。

  时光机“咔咔”翻转回2014年,让我们在楼市的历史里“挖呀挖”。当时顶流经济学家,都在呼吁防范2015年的房价大跌。2014年同于2023年:楼市都存在流动性枯竭问题:宏观经济在通缩,群众的购房意愿不断延后;需求不足成为最大问题,当然另一面是预期转差;M2和社融增速都是两位数,2014甚至是18%,但货币空转,信用不能下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即市场对托举政策的耐受力越来越强,即逆周期刺激政策的边际效能越来越弱。2014年的地产托举,始自9.30新政,央行祭出降息,减税的楼市大招。然后在三季度末期短暂回暖后,四季度市场又断崖式下滑。从上海来说,在楼市二次探底的2023年四季度,11月出台了普通住宅“认贷不认房”的大招,但市场12月仍在磨底。楼市真正好转是在2015年一季度

  人们处于感性视角,总认为地产周期底部“次次不一样”。其实在底层逻辑不变前提,其实“次次都一样”。至于某些此消彼长的难题,如2014年服务业萎靡不振,消费降级之势正形成

  结果如何?2015年旋即迎来一只楼市的“远古神牛”。当年上海内环房价飙涨70%,然后向中外环传导。

  关于上海楼市,2023年第26周的迅猛下探。其实就是形势所迫,不得已。具体来说,即地产托举政策,不及预期。其实笔者也指出,市场比起来利好,利空更能影响市场。具体来看,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6.20能降息10个基点,已经是政策极限了。至于上周五振兴市场的国常会官宣,迟迟未落地,也是楼市杀跌原因之一

  2014年,上海本埠救市政策,从11月份即始。经过三个月的磨底后,2015年3月迎来爆发。如果以2023年七月,为上海地方刺激政策开始。那么地产市场强力反弹,应该在2023年10月。

  目前市场情绪之差,还胜2014年。没有强力度,持续的政策刺激,楼市翻转就是纸上谈兵。不过市场情绪低迷,悲观因素会放大。

  客观来看,2023年楼市,基本和2014年是如出一辙。周期的力量,每次都能兑现。目前市场都在等待,即将到来的一线城市地产宽松,上海作为一线之王,更是万众瞩目

  房地产仍然是影响短期经济的唯一变量,经济要保“5”( GDP),地产市场必须扭转下滑。近期政策不及预期,很多小作文出炉,但真正的现实只有一个:托举政策,虽迟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