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正确打开红楼梦的两把钥匙之(二)

  【诱惑永远都是客观存在的。后果应该由人来承担,而非诱惑本身。】

  【正确打开《红楼梦》的两把钥匙(下):风月宝鉴】

  风月宝鉴这个意象,绝不只是像腐儒一样批判风月之事,批判诱惑本身。否则,怎么能超越《三言二拍》与《肉蒲团》呢?

  

  -、人性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已经得到的,便弃之如敝履。”

  

  二、哲学

  

  三、伦理

  【欲理合一】→情

  

  ————————————————————

  △作者为何难得地在风月宝鉴这里,给出了非常坚决的是非判断?

  贾瑞是自投罗网,

  凤姐是菩萨心肠。

  【蒙侧批:教导之法、慈悲之心尽矣,无奈迷径不悟何!】

  

  △贾瑞是自寻死路。

  【贾瑞此时身不由己,只得蹲在那里。心下正盘算,只听头顶上一声响,哗拉拉一净桶尿粪从上面直泼下来,可巧浇了他一头一身,贾瑞掌不住嗳哟了一声,忙又掩住口,不敢声张,满头满脸浑身皆是尿屎,冰冷打战。】

  [庚辰眉批:瑞奴实当如是报之。……畸笏。]

  【一面到自己房中更衣洗濯,心下方想到是凤姐顽他,因此发一回恨;再想想凤姐的模样儿,【庚辰侧批:欲根未断。】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一夜竟不曾合眼。自此满心想凤姐。】

  [庚辰眉批:此刻还不回头,真自寻死路矣。]

  

  【作者不仅批判贾瑞这种面对诱惑无法克制自己欲望的人,

  同时也批判贾代儒这种把后果归咎于诱惑本身的腐儒。】

  PS:“野史”一词,指的就是市井杂谈民间小说。

  比如《赵飞燕外传》《杨贵妃外传》诸如此类的小说。而且,在明清时期,这就是“野史”这个词的常规涵义。

  ————————————————————

  事实上,关于风月宝鉴的批语,并不只在贾瑞这个情节当中出现。

  在贾琏与平儿的情节当中,同样出现了风月宝鉴。

  如果拿过来对比着看,一切就豁然开朗了。只不过很少有人注意。

  

  平儿在面前,贾琏便要求欢。求欢不成,还要怪罪平儿。

  这看似一段很普通的床帏戏语,脂砚斋却在这里留下一句:

  【庚辰双行夹批:妙极之谈,直是理学工夫,所谓不可正照风月鉴也。】

  ——由此可见,贾琏怪罪平儿,这便是十分典型的正照风月鉴。

  

  【诱惑永远都是客观存在的。】

  【后果应该由人来承担,而非诱惑本身。】

  一味地批判诱惑本身,“烧毁风月鉴”,而不怪罪人,怪罪贾瑞贾琏之流,是毫无意义而且错误的。

  ————————————————————

  

  陈国灭亡以后杀张丽华,

  就和汉成帝死后,杀赵合德,是一个道理。

  都是在替“贾瑞”烧毁“风月鉴”。

  既然男人是决策者,

  他们当然应该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为自己的成败负责,

  拿弱女子来当挡箭牌,替他们来受过。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张丽华

  (清)袁枚

  结绮楼边花怨春,青溪栅上月伤神。

  可怜褒妲逢君子,都是周南传里人。

  

  ————————————————————

  同理,秦可卿也是如此。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其实正是作者假装“正照风月鉴”而说出的反话。

  秦可卿一介弱女子,真的足以撼动贾家几代以来的庞大家业吗?

  还是那句话,诱惑是客观存在的。

  秦可卿的美貌与温柔是诱惑。但却不一定是她主动勾引。就像貌美的平儿平常的举动在贾琏眼里也是“勾火”一样。她们就像风月鉴一样,仅仅客观存在。

  但男人们却非要正照风月鉴,那落得什么结局也可想而知。

  

  

  ————————————————————

  尤三姐,同样也是一个被误解很深的角色。

  

  “反照风月鉴”,

  就是要扭转一个绵延五千年的关于“红颜祸水”的历史偏见。

  这也正是《红楼梦》的伟大之处,

  是哀叹女性的悲歌。

  ———————————————

  注:

  “普天之下所有女子过去未来命运的簿册”

  ≠“普天之下所有女子的簿册”

  重点在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普天之下所有女子的悲剧,是一样的。

  少数典型的女性,代表的是所有女性的共同命运。

  

  试问:

  妲己,褒姒,西施,赵飞燕,赵合德,张丽华,杨玉环……

  她们难道不也是薄命司当中的一员吗?

  她们不也同样是作者哀叹的女性人物吗?

  

  【总结】

  我们去评判金陵十二钗,以及“正邪两赋”而来的人的时候,

  一定要牢牢掌握“反照风月鉴”的这个伦理标准,

  如果用“红颜祸水”论去套红楼梦里面的人物的话,

  那就是妥妥的“正照风月鉴”

  这才是辜负了作者泣血悼红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