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为何不受待见?看看这4个小人就懂了,现实中绝不可交

  《水浒传》是一部宏大的文学作品,刻画了800多个人物形象。

  这些多样的角色赋予了《水浒传》生动性和可读性。

  在这些众多人物中,不乏正直忠诚、助人为乐的好汉形象,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卑鄙阴险的伪君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水浒传》中的四个不可交的阴险小人,并借此引发对现实生活中类似人物的思考。

  

  第一位:石秀

  石秀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的一员,他以拼命三郎的勇猛和战斗力闻名。

  在《水浒传》中,石秀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大多数人都觉得石秀此人以义气为重,是个有胆识、有能耐、有担当的好汉。

  

  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石秀的行为时,可以看到他有一些苛刻霸道、狭隘狠毒。

  他经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他人行动,并且没有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和后果。

  (1)敏感,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石秀和杨雄成为兄弟后,杨雄安排他在岳父的肉铺里做杀猪的生意,相比以前卖柴度日来说是个不错的工作。

  两个月过去了,石秀的衣服都换成了新的,看起来很不错。

  然而,有一次石秀回到肉铺时却发现门关着,里面的东西都被收走了。

  这让他开始思考:“常言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哥哥出外当官后,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肯定会听到嫂子对我穿新衣这件事闲言闲语。

  再加上我两天没回来,肯定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我想是他们怀疑我,所以才把生意停了下来。我不等他们说话,我先告辞回乡休息。”

  

  尽管潘公及时向他解释清楚,化解了误会,但石秀却没有先询问情况就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这种行为看起来有点敏感和怀疑他人的心态,像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石秀可能过于敏感,甚至在没有详细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就做出了一系列主观臆断。

  (2)苛刻霸道、狭隘狠毒

  在他发现潘巧云和裴如海的偷情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决定采取极端的手段。

  他不仅杀了奸夫,还逼迫兄长杨雄将嫂子带到山上并强迫其扒光衣服来逼供通奸的细节。

  这样的行为让以面子为重的杨雄无法接受,最终导致了他杀死了妻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把用来杀妻子的刀也是石秀递给了杨雄,这使得他们成为被朝廷通缉的杀人犯,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事实上,这个问题本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石秀发现嫂嫂通奸时,他完全可以选择劝说兄长放弃妻子,重新开始。

  然而,他却选择了一种过于极端的方式,逼迫兄长杀死妻子,导致了家破人亡的悲剧。这种行为表明了他的霸道和自我为中心的一面。

  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强势的行为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在现实中,如果你遇到像石秀这样敏感而容易误解他人意图的朋友,就需要三思后再与其深入交往。毕竟,我们交友是为了向着宽广和积极的方向发展的。

  第二位:雷横

  (1)贪财好利

  雷横出差归来时,经过梁山泊时被山下的土匪拦住,要求他支付保护费。

  雷横聪明地说自己是山寨老大的朋友,这一说法立刻起效,有人立即将消息传上去。

  晁盖和宋江听说了后,将雷横当作贵宾款待,让他在山上住了五天。

  雷横之所以没有绕道而行,是因为他有意前往梁山泊拜访晁盖和宋江。他希望亲自见到他们,并与他们交谈。

  

  雷横的此行并非空手而回。在离开之前,山上的头领送给他一大包金银作为礼物。

  而晁盖和宋江也另外赠送了一些东西。因为在晁盖和宋江逃亡的过程中,雷横曾经给予过他们掩护,现在他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2、卖友求荣

  雷横与朱仝是好朋友,两人都在衙门里供职。

  朱仝一直梦想着能够安稳度日,幸运的是他成为了马都头,前途一片光明。

  后来雷横杀害了卖唱女白秀英,投奔了梁山,朱仝却因为放过了雷横而被关押并流放。

  

  尽管朱仝因为释放雷横而受到官司追究,被发配到别处,但是由于朱仝为人正直勇敢,热心公义,在流放途中受到了当地知府的赏识,再次得以回到衙门工作,这本应该是大家都高兴的事情。

  

  然而雷横进入梁山后,他在晁盖和宋江面前煽动,希望朱仝也能加入梁山泊。雷横将救过他性命的朱仝视作见面礼。

  他完全没有顾及朱仝的意愿,带领梁山众人杀了知府的小儿子,迫使朱仝不得不放弃原本的前程,跟随他们上了梁山。

  朱仝交到了雷横这样的朋友,可以说是非常不幸,因为雷横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及朱仝的困境。

  雷横武功一般,人品不行,脸皮够厚,靠出卖朋友讨好领导,坐到了梁上第25把交椅,现实中要是遇到此类的朋友,还是早早防范,尽早远离吧。

  第三位:汤隆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