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女人人物故事,汉朝有名的太后?

  吕太后,姓吕名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秦始皇嬴政时期的仲父吕不韦的族人。

  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

  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

  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薄太后,汉高祖刘邦的嫔妃。

  刘邦的第四子刘恒之母。

  刘恒即皇位后,尊其母为太后娘娘,即薄太后。

  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妻子,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薄姬被召入汉宫。

  前202年中生下刘恒。

  刘恒八岁时被封为代王。

  自有子后,刘邦鲜有和薄姬相见。

  刘邦驾崩后,因为薄姬少见高祖,地位也不高,所以准许她出宫,从其子到代就国,是为代太后。

  太后弟薄昭亦可相从。

  吕后去世后。

  大臣议立后,认为外家吕氏不善,皆称薄氏仁善,故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尊薄氏为太后,封薄昭为轵侯。

  其间,薄太后将娘家的一位女性薄氏嫁给皇太子刘启为太子妃。

  汉文帝死后,皇太子刘启即位,为汉景帝,尊生母窦皇后为皇太后、祖母薄太后为太皇太后。

  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薄姬去世,葬于南陵。

  窦太后(?~前135年),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其长子刘启(汉景帝)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被尊为太皇太后。

  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时,窦氏被分给了代王(后来的汉文帝)。

  与代王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小儿子是梁王刘武。

  窦太后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道家治国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大汉帝国四百年风云江山的奠基者。

  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王太后,王娡,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王娡生金俗、平阳公主、汉武帝刘彻、隆虑公主、南宫公主。王皇后的事迹主要出自《史记》和《汉书》。

  上官太后,西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六岁当上皇后,十五岁时更是不可思议地成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太皇太后。

  据《汉书》“孝昭上官皇后传”、“霍光传”记载,霍光的大女儿嫁左将军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上官父子通过昭帝的大姐盖长公主,把上官安的女儿收入后宫,不久即立为皇后,当时年仅六岁。

  这上官父子都位居将军,又恃着皇后这层关系,就开始跟霍光争权夺利,后来竟然联合盖长公主、燕王谋反,事情败露后其宗族遭诛灭。

  上官皇后年幼未参与谋反事,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故没有被废黜。

  上官氏直到十五岁昭帝病故时,也终究未能为昭帝生出子嗣。

  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昭帝身体一直不好,《汉书》上说他“时体不安”;另一方面,这上官氏当时只十四五岁,或许尚未发育成熟。

  昭帝无后嗣,便让刘彻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任。

  刘贺实在给昭帝守孝期间,酒肉、歌舞、女色不禁,虏掠民女,乱搞昭帝先前侍女,27天内命使者持节,从各官署征调供自己享用的物品共1127次。

  故后人曾戏言其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

  于是,霍光就让已是皇太后的上官氏下诏令废黜昌邑王,昌邑王在位仅27天,就被废掉了。

  昌邑王被废后,霍光便召集朝中大臣开会讨论新皇帝人选,议来议去都觉得那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堪当大任。

  汉武帝在世时曾有诏让掖庭负责抚养刘病已,此时病已正好18岁。

  上官氏下诏一个字:“可!

  ”其实是她外公霍光说行,她就应答一声行。

  刘病已即汉宣帝,他论辈分比昭帝整整小两辈,竟然要叫比自己还小三岁的上官氏谓太皇太后,也就是“皇奶奶”。

  上官氏当皇后约十年,做皇太后27天,之后便尊为太皇太后。

  前后在位47年,直到52岁时去世。

  王太后,王政君(前71年-1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郸大名人,王莽是其族侄),汉元帝刘奭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

  她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

  其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长达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64年)。

  王莽篡汉时,王政君曾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不久忧愤而亡,与汉元帝刘奭合葬渭陵。

  何太后,大将军—何进同父异母的妹妹。拥有甜美的美貌的和太后被灵帝看中选入后宫,生下儿子刘弁。灵帝死后,为了让刘辩继位毒杀了献帝之母王美人。但是,因上京的董卓之策,同刘弁一起被李儒杀害了。

  ①

  1、王昭君

  在汉朝十大美女中王昭君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非常的有勇有谋有才华,最早她只是一位宫女,后来远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让汉匈关系差不多稳定了半个世纪,她一生所经历的故事也是千古流传。

  2、甄宓

  甄宓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一生深得魏文帝的宠爱,不过好像因为一些原因,关于甄宓史料的记载非常少,所以给后世很神秘的感觉,从整体的容貌上甄宓还被评为是三国第一美女。

  3、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相信凡是稍微了解汉朝历史的朋友对她是在熟悉不过的了,她是汉景帝的女儿,从一生的历史成就来看平阳公主还是一位非常中友好的政治人物。

  4、赵飞燕

  赵飞燕出身于平民的家庭,后来因为出色的容貌和舞技等被选入到宫中,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因为美貌赵飞燕还被评价为是一位淫惑皇帝的人,只是到后来落得了一个自杀的下场。

  5、阴丽华

  阴丽华东汉时期的第二位皇后,汉明帝的母亲,在历史上以美貌而闻名天下,而且性格上非常的怜悯慈爱,不会瞎玩, 所以深得刘秀的宠爱,后世对她也有着贤后的评价。

  6、卓文后

  在汉朝十大美女中卓文后被誉为是当时的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天资聪慧还有勤奋好学,而且还长得好看,用现在的话说就一个完美的女神。

  7、卫子夫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我国历史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她的出身非常贫寒,后来得宠后在位时间有三十多年,最终在巫蛊之祸中选择了自杀。

  8、蔡琰

  蔡琰可以说是汉朝时期一位博学多才的美女,精通文学、音乐、书法,一生中留下了些经典之作,嫁给卫仲道没有子嗣,结果在战乱中被匈奴左贤王劫走,然后和他成婚并育有两个孩子。

  9、班婕妤

  班婕妤被评为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美女作家,一生不仅仅是才华横溢,而且性格很很好,也有美德,所作的作品很多,但是完整留下来的只有三篇。

  10、戚夫人

  在汉朝十大美女中戚夫人是刘邦的妃子,出身于名门,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得宠,能歌善舞,最终遭受到了吕后残忍的报复而死,还被做成了人彘(就是没有四肢,没有耳朵眼镜的那种)。

  ②

  单于阏氏,单于媳妇,名字应该只有阏氏

  挛鞮云,王昭君和匈奴单于姑娘,应该基因没问题

  ③

  王昭君,西汉末年,“沉鱼落雁”中的“落雁”说的就是王昭君。王昭君促使西汉与匈奴和亲,自身嫁给呼韩邪单于,促使汉朝和匈奴和好。

  貂蝉,东汉末年,“闭月羞花”中的“闭月”形容的就是貂蝉。王允通过把貂蝉许给吕布和董卓二人,促使两人决裂,使得吕布最终杀了董卓。

  杨贵妃,杨玉环,唐朝人,“闭月羞花”中的“羞花”是形容杨玉环的。她深得唐玄宗的宠爱,后来在安史之乱中和唐玄宗一起逃难,途中在马嵬坡被逼自尽。

  冯小怜,是北齐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是北齐高纬的妃子,本来只是皇后身边的侍女,但是姿色美貌被选为妃子,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有才的女性。

  苏妲己,商朝人,商纣王宠爱的妃子,后来被周武王杀掉。

  赵飞燕,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环肥燕瘦"的“燕瘦”说的就是赵飞燕。最后赵飞燕也是自杀。

  郑旦,和西施一起奉命去魅惑吾王夫差的美人。

  褒姒,西周周幽王的爱妃,传说她很少笑,周幽王为博她一笑,就烽火戏诸侯,最后落得国破身亡。

  甄宓:东汉末年人,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为妻,后来被曹丕所收,十分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后来被曹丕赐死。

  ④

  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冯小怜、苏妲己、赵飞燕、郑旦、褒姒、甄宓

  ⑤

  在汉朝十大美女中,王昭君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非常的有勇有谋有才,最早,她是一位宫女,后来远嫁匈奴呼韩牙禅于,让匈奴关系差不多稳定了半个世纪,她一生所经历的故事千古流传

  ⑥

  刘解忧(前121-前53):汉楚王刘戊之女,后人称为解忧公主,下嫁三代乌孙王陬,成为右夫人,乌孙国母。年过七十岁时,甘露三年回到汉朝。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自请为婿。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刘细君(?―前101年):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

  隆庆公主:电视剧编造的史书不存在的“假公主”,《汉书》记载景帝5年“遣公主嫁匈奴单于”,这公主是宗氏女,低一等的翁主

  邓颖超、甘棠、危秀英、危拱之、刘英、刘彩香、刘群先、杨厚珍、李坚真、李伯钊、李建华、李桂英、吴仲廉、吴富莲、邱一涵、陈慧清、金维映、

  

  邱一涵,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成年后,她看透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腐朽黑暗,毅然追随父兄脚步加入红军队伍,主动献身革命事业。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经人引荐,19岁的邱一涵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年后正式入党。

  邱一涵父亲邱紫霞曾任铜鼓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兄长邱炳被任命为湘鄂赣省经济部长,不过上任不久,邱炳就壮烈牺牲。邱一涵投身革命后,历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万载县委书记、苏维埃湘赣省委妇女部长等职。在此过程中,邱一涵结识了革命志友袁国平,并与其自愿结为夫妻。

  

  全面抗战爆发后,身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在“皖南事变”中为掩护下属逃出包围,独自一人断后,身负重伤,最后举枪自尽,壮烈牺牲。

  邱一涵得知此事痛哭流涕,几欲昏厥,情绪稍微平复后很快振作起来,坚持要完成丈夫嘱托的革命事业,继承其革命壮志。

  全国解放后,邱一涵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先后担任全国妇联执委、上海市妇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等重要职务,为新中国建设与妇女平权尽心尽力,贡献颇多。

  

  1956年,邱一涵因积劳成疾罹患癌症逝世,年仅49岁。

  得知邱一涵病故噩耗,南京数万市民走上街头为其送别,情景极为感人。

  邱一涵的葬礼上,江苏近百名省市领导和驻守当地的数十名高级将领悉数参与,唐亮、宋时轮、钟期光等开国上将更是亲自扶灵,以示哀悼追思。

  邱一涵的独子袁振威,也因为失去所有亲人而成为孤儿。

  省里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召开会议,宣布将邱一涵独子交由时任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代为抚养,吃穿用度均由省里划拨专款。

  红军女战士,巾帼真英雄。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批女红军战士,她们为了信仰主义,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爬雪山,过草地,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是世界上最美的女性,也是铮铮铁骨的巾帼英雄。据统计,参加长征的女红军有:

  △中央红军30名。她们是:王泉媛、邓六金、邓颖超、甘棠、危秀英、危拱之、刘英、刘彩香、刘群先、杨厚珍、李坚真、李伯钊、李建华、李桂英、吴仲廉、吴富莲、邱一涵、陈慧清、金维映、周越华、钟月林、贺子珍、钱希均、萧月华、康克清、曾玉、谢飞、谢小梅、蔡畅、廖似光。

  △红二十五军7名。她们是: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曾纪兰、张桂香、田喜兰、曹宗楷。

  △红二方面军21名。她们是:李贞、戚元德、陈琮英、蹇先任、蹇先佛、周雪林、马忆湘、陈罗英、石芝、杜玉珍、杜永新、陈琼英、曾纪林、张士美、胡自强、张金莲等21位。

  △红四方面军17名。她们是:括张琴秋、林月琴、汪荣华、王定国、何莲芝、王长德、李开芬、王新兰、张文、张明秀、苏风、陈真仁、何曼秋、秦仪华、杨磊、蒲文清、李玉兰等。

  △其中,李贞是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唯一女将军。

  向老一辈女红军致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是中华民族的女英雄。

  欢迎补充、完善人员名单。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长征精神,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历史的上我巾帼女英雄有很多,比如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等这些都是小说中杜撰出来的,历史上没有这些人物,大家只是把美好形象寄托在她们身上。

  所以历史真正的上过战场的知名巾帼英雄有以下几位:

   秦良玉,作为中国唯一载入正史的女将军,她究竟做过什么?她出生于1574年,丈夫是马千乘(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史上说她是因为丈夫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

  所以她才开始带兵出征。

  作为男性社会中活跃的女人,她不仅骁勇善骑射,更是治军有方,纪律严明。

  历史上她打过大大小小次站,从她26岁随着丈夫打仗,到75岁寿终。

  她一生40多年都在战争中过。

  因为出生在明末,为了国家的安稳,她比男人更能拼,比男人更卖力,就为了老百姓能够平安过日子。

  让我们看看这位巾帼女英雄,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但是她却从来不以此来炫耀,而且她从不贪财,与战士们同吃同喝。

  

  赫赫有名唐朝平阳公主。

  李渊唯一的女儿就是平阳公主,又名李三娘。

  李渊是在615年去拜太原留守,当时政局动乱草木皆兵,农民起义已经遍布了全国。

  她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娘子军,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山西娘子关,当年曾是非常重要的关隘,就是因为她率军镇守有功而得名,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关于她的传说。

  她骁勇善战、勇往直前,娘子军所向披靡,平阳公主因此被称之为唐朝最强悍的公主。

  李渊是在618年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

  为了统一全国,唐军仍在连续作战,623年,平阳公主在和刘黑闼的军队交锋时战死,她下葬用的是军礼,用军乐来下葬,这也是史无前例,开了军队为女将军举殡的先河。

  

  梁红玉她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曾经做过武将。梁红玉从小就跟着爸爸练武,所以有一身好武艺。但是历史上其实并没有关于她名字的记载,只是称呼她为梁氏,至于红玉两个字是在她去世之后从各种野史以及小说中得到的名字。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双烈记》中,里面说她的小字是红玉。

  1129年,金兀术率大军南下,一直打到了江浙一带,后来在回军途中遭到了韩世忠和梁红玉夫妇的阻击,被困在长江48天之久,梁红玉在与金军的作战中亲自击鼓作战,大大的鼓舞了士气,也成为了后世的美谈。金军突围之后,梁红玉亲自上疏弹劾自己的丈夫“贻误战机”,因此被广为赞誉,被封为“杨国夫人”。

  长江之役结束之后,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区司令(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扎楚州(今江苏淮安),经过韩世忠夫妇的苦心经营,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几年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1135年,在抗金的前线去世。

  

  历经三朝而不倒的女战神:女中豪杰当属冼夫人,这冼夫人可是大有来头的,她出生于有十万余户的越族首领世家,说得通俗点就是土皇帝家的公主。

  十万人啊,在那个乱世之年,手握十万人的老板要是有点什么想法,那可就不好办了。

  生长在这种家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冼夫人从小就不喜欢舞文弄墨、穿衣打扮,反而喜习武事,且足智多谋,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军事才能。

  梁朝末年正是事故多发阶段,侯景之乱发生时,各地的有钱大老板们都想乘乱大捞一笔,割据一方。公元550年,高要郡太守陈霸先率兵平定梁朝的内乱,冼夫人出于大局考虑说服冯宝全力支持陈霸先,不仅如此,她还亲自披挂上阵率千余将士阻击衬布的高州刺史李迁化而获胜,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奇袭战

  公元557年,冯宝病死,冼夫人虽然悲痛,但此后却比之前要更加勤奋了。冼夫人安抚各族,纠集百越,使岭南各州人心安定,处乱世而不乱。

  冼夫人就生活在梁、陈、隋三朝替换的动荡年代,像她这样的大户人家,非但没有趁火打劫,反而为国家稳定统一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可查的女将军,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她就出现过两百多次!而且武丁在这些占卜中向上天祈告的内容,包括妇好的各个生活侧面:征战、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足见武丁对妇好用心之深。

  妇好并不姓妇,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

  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其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则是第一位。而且也是伟大的商朝中兴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提到巾帼英雄,不得不提花木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妇孺皆知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首木兰辞当时可是要求全文背诵!

  但是花木兰的故事还存在许多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故事是真实的,只不过发生的背景是北魏还是隋唐有待确认,另外花木兰祖籍何处,甚至是不是姓“花”都有不同的记载,在《新唐书》中就记载:少女木兰,姓任。《焦氏笔乘》中记载: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

  无论如何,花木兰符合了儒家文化推崇的“孝道”和统治者希望看到的“为国尽忠”,所以备受民间和朝堂的推崇,在唐朝也被追封为“孝烈将军”,建立木兰祠供奉。

  另外一名大名鼎鼎的女中豪杰便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

  

  梁红玉出生于军人世家,但是因为贻误战机,祖父和父亲都被杀,家中女眷也被充为营妓。

  在平定方腊之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被官方安排来助兴,结识了韩世忠,韩世忠被梁红玉眉宇之间的英气所吸引,纳其为妾,后来韩世忠正妻去世后,梁红玉被扶正为正妻,在古代由妾变成妻的例子少之又少,而且是违背社会伦理的,可见韩世忠对梁红玉的宠爱。

  梁红玉也没让韩世忠失望。金军在南方抢掠之后打算退回江北,遭到了韩世忠的拦截,双方在长江展开激战,梁红玉一身戎装随夫出征,冒着箭雨亲自擂鼓助威,宋军气势大盛,将金军逼入黄天荡,差点被全歼。

  虽然最后一战韩世忠败了,被金军逃回北方,但是梁红玉擂鼓助威的事迹也奠定了其巾帼英雄的光辉形象。

  接下来这一位可是真正率军出征的女将军,她就是大明巾帼英雄秦良玉

  

  为什么说她是真正的女将军呢?因为她被列入到正史之中的将相列传了,而且是唯一的女性;她被崇祯皇帝赐予二品诰命夫人,当时她夫君早已去世,这是她凭借功绩拼来的,南明朝廷追封她为“忠贞侯”。

  她的夫君是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受命讨伐在播州作乱的杨应龙,在这场讨伐战中,秦良玉先是押运粮草,后来领兵击破杨应龙,秦良玉功劳第一,但是隐瞒不报,让夫君领赏。

  马千乘被陷害身亡后,秦良玉代领其职位,开始走向前台。此后她北抗金军,南平奢崇明造反,己巳之变中,秦良玉率兵入京勤王;后来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在四川作乱,秦良玉入川作战,罗汝才不战而逃,足见其威名。

  后世对秦良玉这样的奇女子也是颇有赞赏之意:

  马世龙等值边陲多事,奋其勇略,著绩戎行,或捐躯力战,身膏原野,可谓无忝爪牙之任矣。夫摧锋陷敌,宿将犹难,而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张廷玉

  巾帼不让须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历史上的女英雄花木兰 樊梨花 王昭君 穆桂英 梁红玉 秦良玉 冼夫人 荀灌 唐赛儿 杨娥 葛嫩娘 王聪儿其中花木兰最是有名 中国人无人不知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她们。

  一:花木兰流传版本最广为姓魏,名木兰。

  隋代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

  后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

  1998年,迪斯尼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花木兰有一首《木兰诗》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2、樊梨花,中国古代女英雄,以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

  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

  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她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

  

  3、王昭君,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

  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4、穆桂英- 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

  明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人物。

  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

  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

  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

  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

  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5、梁红玉是南宋高宗的和岳飞同时代的大将军韩世忠之妻,本是京口的妓女,遭人虐待,为韩世忠所救。

  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

  当时韩世忠只是一名小军官,不敢答应,后来韩世忠升为将军后,才正式迎娶梁红玉为妻。

  在韩世忠的眼中,梁红玉并不是一般的风尘女子,她应有过人之处。

  韩世忠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术在黄天荡对歭。

  当时,金兀术拥兵十万,战舰无数,而韩世忠只有八千疲兵。

  韩世忠听取梁红玉的计策,由韩率领小队宋兵舰诱金兵深入苇荡,再命大队宋兵埋伏,以梁红玉的鼓声为命,以灯为引,用火箭石矢焚烧敌船。

  金兵果然中计,梁红玉站在金顶上擂鼓台,韩世忠率船队迎战,只听「咚,咚」战鼓响,金兵被韩世忠引入黄天荡,梁红玉三通鼓响,埋伏的宋军万箭齐发,顿时火光冲天,金兵纷纷落水,弃船逃命,死伤无数。

  梁红玉以灯为引,指挥宋军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为世人歌颂。

  6、洗夫人,南朝至隋初时期冼夫人是岭南少数民族首领,她生年不祥,是高凉(今属广东)人,出身于俚族冼姓大家。她从小就喜欢耍刀使枪,武艺高强,还精通兵法,又读过许多书,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梁武帝在位的时候,她嫁给了高凉太守冯宝,从此被称为“冼夫人”。

  7、荀灌,西晋临颍人,尚书左仆射荀嵩小女。

  13岁时,其父以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平南将军之职,镇守南阳,被贼将杜曾围困,粮尽援绝,危在旦夕。

  荀灌见此情景,自荐出城讨救,率勇士数十人于夜晚缒城突围。

  贼兵发现,紧紧追赶,荀灌奋勇当先,激励将士,且战且进,直到进入鲁阳山,才摆脱追兵。

  急速赶往石览将军处乞求发兵救助,接着又带父亲书信向南中郎将周访请援,周访当即派遣其子周抚率三千人会同石览前去救嵩,杜曾闻讯,撤兵逃走,宛城解围。

  8、唐赛儿,明代农民起义首领,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儿以白莲教为名义,自称“佛母”,借传白莲教发动群众,组织起义力量。

  久、葛嫩娘,清兵入侵中原时,其父战死,葛嫩娘无所依侍,被歹徒拐卖至妓院。

  在一次偶遇中,葛嫩娘结识孙克咸,两人一同投入抗清军队中。

  但因清兵的力量太大,终至战败被俘,清兵主将欲娶葛嫩娘为妾,葛嫩娘大怒,嚼碎了自己的舌头,满口鲜血喷向清将,清将来不及防备,猛地吃了一惊,顺势将剑一挑,刺入了葛嫩娘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大片的土地。

  10、王聪儿、王聪儿自幼随父走江湖,练就一身武艺。

  16岁以后与丈夫齐林在农民中发展白莲教组织,进行秘密反清活动。

  在县衙任总差役的齐林被推为教首。

  原定嘉庆元年正月十五日起义,事泄,齐林等被捕牺牲。

  王聪儿继承丈夫遗志,奔赴黄龙垱高举义旗,被齐林弟子姚之富等推为总教师。

  提出“兴汉灭满”的口号,建元“万利”。

  年仅20岁的王聪儿被推举为八路兵马总指挥。

  清政府先后调动重兵围攻义军,王聪儿转战川、楚、陕深山老林之中,多次出奇制胜,急得嘉庆皇帝束手无策,泪如泉涌,几次易帅。

  嘉庆三年三月,因战斗失利,被清军追击包围于郧西卸花坡。

  义军多次与清军激战,未能破围。

  四月一日,防线被清军突破,王聪儿率领十几名女义兵且战且退。

  在寡不敌众、箭矢用尽又无后援的情况下,她和十几名女义兵全部跳崖壮烈牺牲,年仅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