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读书笔记
导读:
思想贡献:
1、弗洛伊德指出古人更重视性冲动本身,今人更重视性对象。
2、当原欲受阻时,那股冲动升华至精神区域。
3、性变态属于人的正常表现。
4、身体的部位都能成为快感区
5、所有人都是雌雄同体
6、禁欲有害
7、虐恋关系中施虐者和受虐者的位置可以互换
8、变态与常态常存于一个人身上
9、幼儿性欲的三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
被证伪或存疑的理论:
1、将性作为精神病唯一原因
2、阉割情结和阳具崇拜理论
3、女性自慰视为男性特征
4、认为阴蒂快感是男性特征,阴道快感是女性特征
一、每个人都有性变态:
1、性对象代表着性吸引来源,性冲动所竭力达成的行为称为性目标
2、性对象的变异:性倒错行为表现:完全、偶然、两栖。大多数人都处于性正常和性倒错的过渡状态
3、性倒错的实质:先天、变异
4、双性理论的引入: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性器官、心理雌雄同体并不和生理划等号、性倒错其实是性冲动正常发展受到阻碍的结果。
5、性倒错的性对象;一些男性性倒错者的性对象不是同性而是两性结合,与他们自身的双性倾向形成呼应。
6、性倒错的性目标:手淫是性目标,宣泄情感,女性偏好口腔和黏膜
7、恋童癖和动物癖:将儿童作为替代品的,通常是那些个性软弱的性无能者。性生活所需的冲动,是最不受高级精神活动控制的冲动之一。
8、性目标的转变:性所涉及的身体部位发生意义超越、与性对象的关系仍然停留在过渡阶段。
9、解剖学意义上的超越:对性对象的高估、嘴唇和口腔黏膜的性用途、女性歇斯底里患者:一个人的性冲动越是强烈,就越希望征服这种厌恶感、肛门的性用途、其他身体部位的用途、性对象的不恰当替换—恋物癖、儿时的性印象,对于成年后崇拜物的选择有着深刻影响,鞋子或拖鞋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无论是脚还是头发,都是有很强的气味部位,当嗅觉快感因为臭味而被人们放弃之后,他们便成了崇拜物。脚被看成女性性器官的替代物。
10、在过渡性目标的停留:触摸和观看、(窥阴癖)唯有羞耻感才能阻止
11、施虐行为和受虐行为:男性在性生活中具有攻击性,借助求爱的方式征服性对象,施虐行为本身源自性冲动一种较为激进的表达形式,一旦过度放纵,反客为主,就成了性变态。受虐狂将自己的快感与从性对象那儿获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联系到一起的行为。性冲动中所附着的暴力成分,其实是原始人类食人欲望的残留。原发性快感区受虐狂,受虐狂的另外两种存在形式—女性受虐狂和道德受虐狂都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还存在一种继发性受虐狂,这是施虐狂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泄,转而作用于自身的结果。
12、性变态:只有当正常的性行为被彻底地排挤和取代,性变态行为将正常行为彻底排除在外时,才可以诊断为病态。性变态的心理因素:性冲动总是在与以羞耻感和厌恶感为代表的某些精神力量作斗争。
13、精神病患者的性冲动:性冲动是精神病唯一的,特殊的,持续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力量源泉。某些特殊的心理过程中(压抑作用)的排挤下,内心的愿望压抑已久,却又无法及时转化为其他的精神活动,得到及时的宣泄。如歇斯底里症由过多的性需求与过强的性阻碍之间的对峙所引起。精神病使得原欲得到转换以发病得到宣泄,精神病其实源自反常的性冲动,是性变态的负面表现。
14、部分性冲动和性快感区:冲动指的是持续的内在生理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与刺激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来自外界的单一因素引起,划定了精神和肉体之间的界限。冲动仅仅是用于衡量精神生活需求的强烈程度的一种单位,强烈的刺激引发了冲动,而冲动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对这一器官的刺激。这类器官称为快感区。新增的快感区是性器官的辅助品和替代物,在强迫症中,脉搏使人产生新的性目标,在窥阴癖露阴癖中,眼睛是快感区,对于施虐狂和受虐狂,是皮肤,某些部位的皮肤可以异化成黏膜这一感觉器官,成为超强的快感区。
15、精神病患者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这些人的原欲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满足,积累到一定程度,诱发疾病,只有当体质和经验朝着这一个方向共同作用的时候,精神病症才会趋于极端。
16、幼儿性欲:先天体质承载性变态萌芽,精神病患者之所以发病,是因为他们保持或回到了幼儿时期的性变态。
二、孩子们的性冲动
1、对幼儿期的遗忘:本质是意识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2、童年的性潜伏期与中止:性压抑在性生活完全或部分潜伏的时候,随后会阻碍性冲动发展的精神力量(厌恶感、羞耻感、审美和道德上的理想化要求等)已经完全成形,为性冲动的活动设置阻碍。性冲动脱离原来的性目标,转向新的目标的过程,被称作升华作用。
3、幼儿性欲的表现:吮吸指的是有规律地用嘴(或嘴唇)去反复触碰一样事物,但这一切却并非以汲取营养为目的。吮吸耗尽幼儿全部注意力,使其坠入梦乡,出现类似性高潮的和谐反应。性满足是最好的催眠剂。自体享乐:婴儿的性冲动作用对象并非他人,而是自身,在自己身上获得满足。运动带给人的快感来取代性方面的享乐,从而将性行为逼迫回自体享乐阶段。皮肤是第二个快感区:吮吸自己皮肤。皮肤的重要不可与嘴唇相比,最终被嘴唇抛弃,被另一个人的嘴唇所取代。性欲的产生于人类的进食功能有关。性欲还没有性对象,仍处于自体享乐。性目的受快感区直接控制,这些特征也适用于幼儿性冲动的其他行为表现。
4、幼儿性欲的性目标:幼儿的性冲动的目标,是通过对特点快感区的一定刺激,获得性满足,这种满足感是幼儿经历过的,他的内心中重复这种满足感的需求。唇部摄入食物,使人感到性快感。当人重复获得满足感时,状态大致如此,一方面是奇特的紧张感,感到不快,另一方面神经中枢会发痒,并将这种感觉投射到其他边缘的快感区,人类的性目标是用外来的刺激替代内心投射获得快感区的瘙痒感,在消除这种瘙痒感中获得满足,这种外在刺激方式与吮吸这个动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手淫的性表现,肛门区的活动:肠道的排泄物除了会对肛门黏膜产生刺激,从而使人产生性快感。生殖区的活动:幼儿手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婴儿哺乳期,四岁左右较短时间内儿童的性行为十分频繁,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的手淫。性变态的多样化:孩子本身具有适应性变态的倾向,而变态倾向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由羞耻感,厌恶感和道德感组成的精神大坝尚未成形。儿童容易性情残酷,是因为其自制心和同情心形成较晚,从而征服他人,从他人的痛苦中取乐的念头得以为所欲为。儿童的暴力倾向来自于他们的控制欲。儿童时期与快感区紧密联系的暴力倾向可能伴随人一生,
5、幼儿的性研究:求知欲是控制欲的一种升华形式,其能量来自窥视的欲望。阉割情结和阳具崇拜、生育理论:孩子认为生孩子就像童话故事,吃了特定东西,拉出来。孩子们将成年人的性交行为,看作带有某种虐待或征服性质的行为。孩子们对性的研究,是独立迈向人世的第一步,使得孩子对周围原本值得信赖的人产生疏离感。性组织的发展阶段:所有的快感获得都是以生殖为目的,部分冲动会在某个快感区的领导之下形成一个固定的组织,以在陌生的性对象身上实现自己的性目标。性组织分为两类:前生殖器性组织、口欲的性组织。性活动和进食行为没有明确区分,一种行为的作用对象同时也是另一种行为的作用对象,人们的性目标就是将性对象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心理层面上的认同感。性活动从进食行为中脱离出来,外部的性对象也被自己的身体所取代。前生殖器性组织是施虐性的肛门性组织。矛盾心理:性器官以生殖为目的,对部分冲动进行引导,这是性组织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两个时期的对象选择:2-5岁、性目标依赖儿童本性,青春期开始,决定一个人今后的性生活走向。幼儿期和青春期的对象选择不一致,常常会导致一个人所有的欲望无法聚集在一个对象身上,性生活也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6、幼儿性欲的来源:性兴奋—1对其他组织结构所感受到的快感的重现2源自对周边快感区的刺激3某些我们尚不了解的冲动(如窥淫欲、和是虐倾向)人的表皮具有一定应激性,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刺激对人的作用。机械性兴奋:荡秋千、特定的机械身体晃动令人产生快感。肌肉活动:肌肤接触获得愉悦感、如打架拌嘴是对象选择的结果,为性冲动中的施虐倾向埋下了伏笔。情感过程:许多人都会从恐惧、惊悸、和害怕这类并不太舒服的情感中的感受到的性兴奋。只要在在安全范围,强烈的痛苦也能给人带来性兴奋。智力活动:精神高度紧张,性兴奋因此产生。性构造的多样性:进食能产生性满足,性兴奋反过来会影响一个人的注意力,性冲动不再仅仅将自己的力量全部集中在外部性对象上,性欲的升华作用也得以完成。
三、青春期与性成熟
生殖器开始统领所有快感区,男性的性欲延续了之前的发展,女性的性欲倒退。生理上的男性往往较为主动,他们肌肉发达,具有攻击性。社会学层面解释,一个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可能是彻头彻尾的男性或者女性,而更像是兼具两性的特征,集主动性和被动性于一身的混合体。
1、生殖器区的主导性和前期快感:外来的刺激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导给性器官—1、从外部对快感区进行刺激、产生快感2、机体内部尚不清楚的方式传导3、精神活动、外来印象和内在的兴奋共同引起性冲动。在精神和生理两个层面表现出来。前期快感的形成机制:性行为的最后一步是一种经由泄身而达到的满足,原欲所带来的紧张感也被暂时消除了。通过产生在婴儿期就已经获得过的前期快感,使最后终极的满足感得以实现。前期快感的风险:性冲动发生偏离,任由性生活的准备工作取代了正常的性目标。在童年的后半段(8岁进入青春期前),感受到性兴奋,幼儿无法泄身。
2、性兴奋问题:心理表现称为自我原欲,作用于性对象,原欲被称为对象原欲。自我原欲又称自恋原欲。寻找性对象,一种是幼儿时期的原型来寻找,另一种是自恋式的,试图在他人身上寻找自我的影子。男女差异:性阻碍力量,女孩受到性压抑更明显,部分性冲动更多的以被动形式显现。青春期:男孩的原欲进一步膨胀,而女孩的性冲动进一步受到压制和排挤。
3、寻找性对象:其实是找回那种熟悉的感觉。对象选择本身就是一个寻回遗失的快乐的过程。潜伏期期间,孩子们喜欢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人,一切按照婴儿期与乳母之间的关系模式进行。与看护人互动,是无穷无尽的性兴奋和快感区满足的来源,在看护人眼中,孩子也成了性对象的替代物,她们对孩子的情感,也来自自己的性生活。幼儿不安:溺爱之下性冲动过于强烈,出现过早地孩子,才会性格胆小。幼儿的不安来自于对所爱人的思念,孩子将过剩的原欲转化为不安。精神上的焦虑来自原欲,它是原欲转化后的产物,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醋和酒一样密不可分。幼儿对象的影响:乱伦倾向后遗症。对母亲的依赖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这也奠定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生物学基础,对出生恐惧的心理创伤,才是乱伦禁忌的最初来源。恋爱中人的嫉妒心理:幼年经历的强化。性倒错的预防:唯有来自异性性征的相互吸引,才能阻止人们在对象选择上的性倒错行为。
4、总结:性变态是人类性冲动的本质属性,随着生理结构的变化和发育过程中心理防线的到位,逐渐演变成了正常的性行为。成年人的性冲动正是儿童时期各种兴奋感的结合物。在过了2~5岁活跃期后,步入潜伏期,一方面转化为了某些社会情感元素,另一方面则(在压抑作用和反向作用的影响下)为日后性防线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性快感主要来自口腔,第二阶段又称前生殖器性组织,施虐倾向和肛门性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第三个阶段阴茎确立主导地位,真正的生殖器开始在性生活中发挥作用。青春期后性欲的变化:生殖器区起了主导作用,其他性兴奋的来源都开始受其辖制,人们开始积极寻找性对象,性目标一旦达成,性兴奋则消失殆尽。青春期的性幻想是童年时期探索的延续,这一过程也可能在潜伏期的某个时间段中提前发生。性幻想也是梦的范本。
5、阻碍正常发展的因素:体质和遗传因素、其他因素:生殖器区无法统辖的其他快感区,本应在青春期发生的性兴奋整合,无法成功到位,某些较强的性冲动为所欲为,造就了性变态行为的出现。压抑作用:童年充斥性变态行为,少数一直保留到性成熟后,在内在压力作用下,反常的性行为受排挤,旧的性兴奋没有消除,精神病代替了性变态行为。少时做妓女,老来成尼姑。升华作用:艺术方面有天赋的人,往往是高效、性变态和精神病的结合物。精神病的初步表现,是受到压迫的原欲寻求满足的结果。性格,很大一部分以牺牲性冲动为代价形成的。顽固、节俭、正派等观点来自于肛门性欲,而雄心壮志通常来自于尿道性欲的强烈作用。一个人责任感的增强,可能是早年生理上性表现旺盛的结果。它们的能量来自于孩提时期固有的,由升华作用得来的以及其他对性变态进行有效打压的性冲动。儿时普遍的性变态倾向,恰恰是我们一部分美德的来源,因为它反向推动了美德的产生。偶然经历:一种素质上的,一种确定的,前者是体质和儿时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则是由素质和创伤性经历共同作用。所有对性发展的不良影响,都会以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重新回到某个较早的发展阶段。性早熟:表现为幼儿时代性潜伏期的中断、缩短或废止,这种现象只会给人造成性功能上的紊乱。时序因素、早期性印象的持久性:在这些人的精神生活中,回忆的痕迹太过明显,以至于遮掩住了对于新近事物的印象。反常性行为的固化。
四、爱情心理学
1、男性对象选择的特殊类型:“受伤的第三者”—这类男人只会对有夫之妇,已经订婚的人或者其他人的情妇感兴趣。满足了这些男人争强好胜的欲望,使这类人的嫉妒心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激情到达顶点。有强迫症的影子,在这类人身上重复发生,“拯救”自己情妇的欲望,摆脱恋母情结的方法之一,其原欲仍然停留在母亲身上,自己选择的爱恋对象有自己母亲的特征,看作是母亲的替代物。“受伤的第三者”其实是父亲的化身,潜意识中被认定为不可替代的东西,在现实中一再寻找,替代品终究是替代品,不可能与他们所期望的东西完全吻合。专注于青春期幻想,青春期过度手淫行为,也促使这种幻想进一步固化。隐蔽性记忆:潜意识将一切恰到好处地“合理化”了,其原理与梦境的“二次加工”作用相似。拯救母亲—帮她生个孩子。
2、情欲生活中最普遍的降格:心理性阳痿—正常的情欲行为,真情和肉欲没有合流。力比多脱离幻想,沉浸在幻想中,心理学上称为内倾性。手淫行为使得这股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肉欲得到满足,乱伦的原欲被掩藏得更深一层。一旦他们心中对一个人颇为敬重,就不会产生肉欲。天国之爱、尘世之爱。情欲生活中真情和肉欲无法结合造成了心理性阳痿,对儿时性对象的执着以及乱伦禁忌所造成的失败性经历,更加重了这种性功能障碍。男性的情欲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心理性阳痿。如同女性在偷情中获得快感,禁忌之爱的条件下重新获得满足。女性的禁忌之爱,在本质上与男性贬低性对象的需求无异。女性内心中将禁忌之爱同性爱混为一体,男性则是通过给自己的性对象降格来打破禁忌。性爱的精神价值降低,要使原欲达到高潮,就必须人为的设置阻碍。性冲动最终作用的对象不是原来的对象,而只是一个替代品,精神分析指出,如果欲望的最初对象遭到排挤,往往会有无穷无尽的替代对象来取代他的位置,但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令人满意,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成年人在情欲生活中频繁的更换性对象,表现出一种“性饥渴” 。性冲动仍然保持其兽性不变。人类的两大本能—性本能和自保本能之间难以平衡的差异,驱使我们孜孜以求。
3、处女的禁忌:保证男子对自己的妻子排他性占有权,使他们同时得以垄断妻子的过去,而这恰恰是一夫一妻制的实质。使他们得到性满足的人,往往带有持续吸引力,女性产生归属感,帮助她们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对其产生高度的依赖感和顺从心理,甚至不惜承受残酷的自我利益牺牲。在一些原始的族群中,将女子的第一次性交视为禁忌,表达了男性从内心中对女性的恐惧—流血的恐惧、对新生事物的恐惧。原始族群的处女禁忌的确事出有因,这也帮他们抵御精神上的危险。双阶段症状—女性破身,招致去仇恨的危险,一个女人未来的丈夫,完全有理由避免这么做,处女膜的撕裂,对女性的自恋人格造成损伤,她们失去童真之后的哀怨之情,性压抑是对女性重重束缚的表现。“人身隔离禁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来自于每个人对细微差别的自恋。原欲对于自己最初的性对象有着强烈的依附心理,这些性对象大都来自于孩提时期的性愿望。原欲聚焦于自己父亲或自己兄长身上,如果这种聚焦作用过于强烈,她的原欲对于第一次性生活的冲击产生的冲击产生的反抗也会越强,她的身体也越难被丈夫征服。阴茎崇拜的背后是女性对男性的怨念和敌视。性交最初在两个同样的个体间进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较强的个体强迫其中较弱的个体,忍受性交的过程。破身不仅会触及女性对于自己丈夫的依附作用,同时也会触发女性对于男性由来已久的敌意。
五、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
1、自然的性道德指的是帮助人类种族保持其身体健康和生命活力的伦理系统。文化的性道德指的是能促使人们更加专注,更富有成效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的性伦理。如果文化的性道德占主体地位,个体的健康和活力将可能受到损害,假如这种损害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从侧面影响文化终极目标的实现。生存竞争对个体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超越了社交生活的一切时空阻碍。文化道德实则抑制了文化人群的性生活,未能满足人们发泄需求的方式,从某一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性生活受到损害,性行为受到压制,性目标被迫转移,才是精神病的致病源。文化是建立在克制本能欲望的基础之上的。对象发生转移,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强度的减弱,这就是文化行为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来源。性冲动从自体享乐转化为对象之爱,一部分性冲动因其对生殖无益而受到排挤,理想状态下,部分性冲动被升华,那些所谓反常性冲动受到压制。 性冲动发展的三个阶段—1、性冲动不以生殖为目的,完全不受约束2、一切为生育服务的性冲动受到束缚3、只有合法的生育才能被允许成为性目标。当前的文化道德是第三阶段的产物。性倒错者和同性恋者身上多余的性冲动成分,往往更适宜于升华作用,转化为文化的果实。性满足越是受挫,其精神价值也就显得越高,淤积的力比多会寻找性生活的薄弱环节,以病态的方式寻求精神上的替代性满足。夫妻双方会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失落作用下,重新陷入婚前的境地,被迫克制和转移自己的幻想和性冲动。襁褓中的婴儿还能被当成她们性对象的替代品。一个女只有足够“健康,才能承受住婚姻的考验。禁欲只能产生一些顺从的弱者,被迫接受强者的摆布。父母对于性冲动的压制是具有权威性的。许多女性智力发育滞后,是因为性压抑所造成的思想上的障碍。禁欲其实是借助手淫或其他一些方式实现的,这与孩提时代自体享乐的性行为密不可分。如果性生活向着幼儿时期的性行为产生退化,就容易诱发各种精神病和心理障碍。手淫也不能完全满足文化性道德的需求,使得年轻人与教育的理想目标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是他们通过禁欲所不可避免的。手淫也可以从各个方面惯坏一个人的性格,如果一个人不经过努力和付出,就能轻易达成性目标,那么根据性行为的原则,这对于其性格的养成是极大不利的;其次,在伴随着手淫中的性幻想出现,一个人往往会把性对象抬高到一定高度,而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绝非易事。和手淫比起来,性交是一种并不完美的替代。一旦放弃了性交,婚姻的基础将不复存咋。对于孩子过分的溺爱,将自己对爱的需求,转嫁到孩子身上,恰恰造成了孩子的性早熟。对性行为的限制,会大大增加一个种族的生存焦虑感和对死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