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

  一、单选题

  1.公共管理最基本的手段是(B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C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客体是(A各类社会公共事务)。

  4.公共组织的权力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国家权力,这决定了公共组织具有(D权威性)。

  5.以实现公共利益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是(B公共组织)。

  6.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C公共利益)。

  7.1926年和1927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公共行政原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是( B怀特和威洛比)。

  8.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A 经济人)。

  9.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

  10. 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11.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D亚当?斯密),在他著名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12.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A.《行政之研究》),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13. 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B五权分立)思想。

  14.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A 公共管理)途径。

  15.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被称为(B.P途径)。

  16.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B德国)。

  17.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D中国)。

  18.认为政府应该起掌舵而不是划桨作用的是(A新公共管理理论)。

  19.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凯恩斯)。

  20.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和鼻祖的是(C威尔逊)。

  2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中提出(D政治行政二分法)。

  22.德国学者(A马克斯·韦伯)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进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3.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C马克斯·韦伯)。

  2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B“守夜人”和“警察”)角色。

  25.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D政府再造)。

  26.我国权力保障性组织不包括( A社会自治组织)。

  27.公共选择理论认为(D政府是理性选择人,通过理性选择实现公共利益)。

  28.代理理论认为(C选民与政治家的关系也是委托代

  理关系)。

  29.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期,政府职能是(D有限的社

  会管理职能)。

  30.由于政府机制自身的缺失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或

  无效的情形被称为(A政府失灵)。

  31.组织职能的变革,从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公共组

  织由(C以政治职能为中心,逐渐向经济职能、社会

  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的转变)。

  32.义的政府是指(C行政机关)。

  33.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A亚当·斯密),在他著

  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

  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34.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

  而广泛的被称为“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是

  从(C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3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端于英美等国进而在全球范

  围内掀起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的是

  (D“新公共管理”运动)。

  36.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主张(A政府不干

  预)的代表人物之一。

  37.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

  面的干预,是一个(D全能的政府)。

  38、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不包括( C私营企业)。

  39.下面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B行业协会)。

  40.第三部门主要从事的工作是(D非盈利型服务)。

  41.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为(C第三部门)。

  42.不属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具有的特点的是(B 营利

  性)。

  43.按照(B责任的性质)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

  为工作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44.按照责任的承担者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D

  组织责任)和个人责任。

  45.在司法控制的责任机制当中,(C司法审查)和宪政

  赔偿责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46.(B程序)是为完成某一特定计划而规定的一系列

  步骤。

  4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C.预测原则)。

  48.公共决策应该对整体与局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关系,加以综合分析,然后进

  行决策,这是(D系统原则)。

  49.公共决策总是在几个方案中进行选择,有比较才有

  鉴别,这是(B优选原则)。

  50.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公共利益和总体目标为基本

  准则,这是(A整体原则)。

  51.按照计划的期限不同,公共部门的计划可以划分为

  (B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52.根据决策问题所处的客观条件和后果的确定程度,

  决策的类型可以分为(B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53.在协调某些问题时,参加的各方往往各有主见,互

  不相让,在此情形下,协调者可以以比较正确的一方

  或几方意见为主,其他方的意见为辅,达成一个共同

  意见,这种方法被称之为(A.主体合流法)。

  54.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各机关之间按照直接隶属关系,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横向交错产生的监督是(D一

  般监督)。

  55.审计监督属于(B特种监督)类型。

  56.财政部就其所主管国家财政收支,对各部委和各地

  区依法实施的监督属于(C职能监督)。

  57.在公共管理协调过程中,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公

  共利益和总体目标为基本准则,这是(A整体原则)。

  58.在公共管理执行过程中,在把决策目标具体化时,

  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违背

  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做出灵活变通,这是公共管理执

  行的(D灵活性)特点。

  59.当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况下,

  如果事情不是很急迫,可考虑把问题暂时搁置,等双

  方冷静下来,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时再行沟

  通,争取事情的妥善解决,这种协调方法被称为(B

  冷处理法)。

  60.公共人力资源获取的途径包括招聘和(D录用)。

  61.公务员回避制度最早建于我国(B东汉)时期,一

  直沿用至清末,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62.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能维护国家政权,是保证国家

  机器正常运转的条件,是提高政府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的是(A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63.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B以“事”为中心)。

  64.品位分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以“人”为中心)。

  65.最早建立了文官制度的国家是(C英国)。

  66.我国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时间是(C1993)。

  67.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始于18世纪中叶的

  (A英国)。

  6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

  济学家对“(D人力资本)”理论论证基础之上的。

  6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

  达到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佳状态,借此

  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 C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最大

  的效益。

  70.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C政府)。

  71.有权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

  行情况报告的是(A全国人大)。

  72.公共财政管理的客体是(D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

  73.下列选项属于财产税的是(C房产税)。

  74.下列选项属于流转税的是(A增值税)。

  75.下列选项属于行为税的是(D契税)。

  76.我国收费管理改革的方向是(B取消收费或“费改

  税”)。

  77.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C非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78.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A外部

  性)。

  79.宪法、法律制度安排属于(B管制性公共物品)公

  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