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未成年人抗抑郁药超说明书使

  2017年11月,发表在《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的一项研究调查了2004年至2011年德国儿童和青少年抗抑郁药超说明书使用的程度和风险。

  目的:至今,对于儿童患者抗抑郁药标签外使用的研究较少。这是关于德国未成年人抗抑郁药标签外使用趋势和风险的首个研究,分析了年龄、性别、药物类别和超说明书使用类型相关的模式。

  方法:研究者使用200万名个体(年龄<18岁)的索赔数据,按照年龄、性别和药物类别,计算2004年至2011年超说明书抗抑郁药处方的份额。分析了标签外处方潜在的诊断、处方医生的专长,以及标签外使用的类型。在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中,考察了标签外使用和标签内使用的不良事件率,以及标签外和标签内使用相关的自杀事件的风险。

  结果:标签外处方率从58.0%降低至40.9%。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相比,标签外更频繁处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2011年37.7% vs 17.5%)。最常见的标签外使用类型为年龄不符的标签外使用、其次是指征的标签外使用,以及根据禁忌证的标签外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标签内与标签外使用没有显着差异。

  结论:随着时间的流逝尽管未成年人的抗抑郁药标签外使用有所降低,但其仍较为常见。然而,这表明缺乏治疗这一群体抑郁治疗的批准药物,而非不恰当的用药。与标签内使用相比,标签外使用与较高的不良事件风险不相关的事实支持上述结论。

  原始出处:

  Schrder C, Drks M, Kollhorst B, et al. Extent and risks of antidepressant off-label u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ermany between 2004 and 2011.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2017 Nov;26(11):1395-1402. doi: 10.1002/pds.4289. Epub 2017 Aug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