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过度肥大怎么办?

    

  我们已经知道,小儿睡眠打鼾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肥大,诸不知,扁桃体肥大也可以引起小儿打鼾。

   

  扁桃体也叫扁桃腺,长在咽部两侧。大小因人而异,有的小儿扁桃体稍大,有的则小一些,但都不是病态。

   

  扁桃体还是身体最大的淋巴结之一,是储存鼻咽部,颈肩部毒素,微生物,和分解不了的体内垃圾的大仓库,所以鼻咽部发炎,就会伴随扁桃体炎,它的炎症证明他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它对人体有着一定的防御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的功能,特别是在儿童时期扁桃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成年后扁桃体逐渐萎缩,但是部分人群扁桃体并未萎缩,而且经常发炎,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病灶”。

   

  如果小儿的扁桃体过度肥大,以致于两侧扁桃体几乎相碰,堵满咽腔,造成呼吸不畅、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甚至呼吸暂停。有的还能引起身体其他器官病变,如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手术切除了。

   

  扁桃体手术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扁桃体挤切术到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手术方式及技术不断更新,手术风险越来越低,术中几乎达到了不出血的地步。

   

  扁桃体手术方式最早的是扁桃体挤切术。这种手术具有器械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仅需一把挤切刀和一块压舌板即可手术,惟要较熟练地掌握这一手术有一定的难度。手术前必需了解扁桃体的解剖及能熟练的掌握剥离法。否则贸然采用挤切法时,会带来较多组织损伤,甚至扁桃体残留等不良后果。因此,挤切法一般适用于扁桃体体积较大,突出而粘连少的扁桃体。

   

  第二种是扁桃体剥离术。可以全麻或局部麻醉,术中使用扁桃体钳夹持扁桃体向内、上牵拉,暴露舌腭弓游离缘与扁桃体之间粘膜皱襞,以弯尖刀切开此处粘膜,并向后切开咽腭弓与扁桃体间部分粘膜。将扁桃体上极游离,然后用扁桃体钳夹持扁桃体上极,再以剥离器由上向下将扁桃体在其被膜外下周围组织分离,直至其下极。使用扁桃体圈套器的钢丝套住扁桃体,绞断扁桃体下极根蒂部分,将扁桃体完整切除下来。切除扁桃体后立即用大棉球压迫扁桃体窝进行止血,见有血管出血,给予结扎。手术缺点是术中出血较多,不能窥及较大血管,特别是下极,出血时难以控制。

   

  目前常用的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其原理是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产生的能量,以较低的温度(40-70度)打开细胞间分子结合键来进行组织的切除,从而避免对组织的损伤,并且能够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缩短康复周期,这种手术方法术中几乎不出血,由于是在低温下操作,对人体的损伤极小,术后反应轻,痛苦小,是目前最先进的扁桃体切除方法。但是改法也存在缺点,术后的1-3天一般疼痛轻微,但在术后6-10的白膜脱落过程中,会出现较明显的疼痛。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孙晓卫主任团队根据患儿的发育特点,对于仅有扁桃体肥大而无反复发炎患儿采取部分消融术,不但改善了患儿睡眠质量,也保留了扁桃体的正常功能,该技术使用以来,得到了广大患儿家属的认可,目前正在积极推广中。(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责任编辑: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