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青玄》第三部《蝗蜂漫舞》,下周一开始连载

  《木叶青玄》系列,终于彻底完稿。《枯荣交征》、《归途莫问》、《蝗蜂漫舞》。用时三年,完成一部120万字的小说,以这个时代的效率而言,算是龟速。上午看财报,下午写小说。过去三年,我的生活基本就是这样,单调且充实。

  我的主业是证券投资,而非写作,这是极幸运的。如果我的主业是写作,我确定我写不出这么好的东西。

  没有开不完的会议,能够自己安排时间,每年四十多笔股息,这是《木叶青玄》三部曲得以完成的硬基础。

  十七年的投资历程(2006-2023)、坚持阅读(包括专业类和闲杂类)、保持反省和质疑(对专业人士和权威机构的警惕),这是《木叶青玄》三部曲得以精彩和丰满的软基础。

  投资者或许是个相对孤僻的人群,但同时,又是与真实世界关联极紧密的人群。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公司,你买了它的股票。你可能没去过它的总部,但如果它死了,你就会失去本金和未来的分红。

  投资的本质,就是与真实世界的交互。正和博弈的股、债投资是,零和博弈的套利也是。套利者和套利者彼此猜测,所谓“我预判了你的预判”,也是真实世界的真实博弈,看上去有点梦幻,只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具体身份。

  写故事的人,拥有所谓的“上帝视角”,但哪怕仅仅在自己书写的故事中,作者也不是上帝。如何将虚假的故事写出“真实感”,是每一个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个故事,除了“设定”是虚假的,其它一切最好都保持真实,或说尽可能贴近真实。只有“合理”的,才是“鲜活”的。

  通常而言,“主角”和“反派”是构成一个“武侠故事”最重要的两块基石。

  “主角战胜反派”是武侠故事的标准套路。

  “主角就是反派”是武侠故事的反套路。

  “说不清谁是反派”的故事,如果能写好,会比前述两者更有味道。因为它更合理,更接近真实。

  我的家人、朋友,比别人的家人、朋友重要;我在乎的事,比别人在乎的事重要——绝大多数人都这样想,构成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冲突”的根源。我认为这更合理,更贴近世界的真相。

  A说我要毁灭世界,B说不行。这样没意思。

  以我有限的阅读和观影体验来说,印象比较深刻的,著名但不合理的反派,有两个。一是灭霸,一是金轮法王。

  灭霸(只说电影,没看过漫画)为了所谓的平衡,清除宇宙中一半生命,但几代人后,腾出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新的生命填满,而他自己也被清除,没有条件反复“打响指”。他的行为无意义,动机不合理。灭霸更像是为了让主角打怪,强行捏造出的反派。

  金轮法王一代西藏宗师,为蒙古人忽必烈做事,远没有得到如“完颜洪烈对欧阳峰”那种程度的尊重,我不太明白他图什么。为了征服世界后弘扬佛法吗?好像也不是。金轮更像是为了让主角升级,强行捏造出的反派。相比之下,欧阳峰合理得多。他替金国做事,完全为了自己。目标不一致时,说翻脸就翻脸。欧阳峰的动机是明确的,一以贯之的。《射雕三部曲》中,我最喜欢《射雕》。不过金庸所有作品中,我还是最喜欢《鹿鼎记》。

  如果只看一遍,《射雕英雄传》的阅读体验,未必比不上《鹿鼎记》。但未来的日子里如果遇到书荒,我更有可能再看一遍《鹿鼎记》而不是《射雕》。

  《鹿鼎记》是一个典型的“说不清谁是反派”的故事。陈近南和康熙,互为对方眼中的反贼。同时在陈近南的主公郑京眼里,陈近南是比康熙还要危险的潜在反贼。韦小宝是个二五仔、贪污犯、迷奸犯,可你要说他是纯粹的反派,他既不够强大,也不够疯狂。

  这是一个“没有反派,也没有好人”的故事。蝇营狗苟、阳奉阴违、各怀鬼胎。但你要说故事里没有真情,那肯定不对!

  陈近南死了,我相信韦小宝是发自肺腑地哭。康熙一生都在寻找小桂子,我相信绝不是为了揪出来砍头。《鹿鼎记》诉说的,是包裹在私欲之下的,打过折扣的,有瑕疵的真情。这样的真情不够壮丽、不够凄美,但是…更真。

  另一方面,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之所以比前面十四个故事更有“真实感”,除了主角、配角们的情感更贴近“凡俗”之外,另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弱化了高手们的“个人武力”。

  身为《鹿鼎记》的战力天花板,洪安通对正规军基本不构成威胁,黄药师住在岛上叫“隐居”,洪教主是真真正正、迫不得已的“偏安”。归辛树入宫行刺,刺成了一个笑话。我甚至怀疑,陈近南如果穿越回宋朝,他未必打得过柯镇恶。

  我在之前的文章《武侠经济学》里提到过,“高品武者”和“大一统王朝”是两个互斥的条件。一个有东邪西毒,有全真七子,有江南七怪的世界;一个遍地都是完颜康、尹志平的世界,朝廷是没办法统治的。《鹿鼎记》弱化了武者,从而让世界的“真实感”变强。

  我的笔力不够,远远不够。我不敢在写武侠的时候弱化武人,于是我弱化了朝廷。为了让故事“合理”。

  《木叶青玄》的主故事线,发生在一个武人林立,遍地城主,没有帝王的时代。分类上属于“架空历史”。但与常规的架空历史不同,我详细描述了“真气”的秘奥被发掘后,“帝国”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枯萎的,包括走向枯萎的过程中,帝国面对全新的环境,是如何顽抗的。

  简而言之,历史背景不能只是纯粹的历史背景,它必须是有过程的,有因果的。这也是为了让世界“合理”。

  前面说了这么多,你肯定能猜到,《木叶青玄》是一个“说不清谁是反派”的故事。

  男主的母族被远方的某个势力清洗,眼看不剩下多少人了;然而男主的母族确实是个祸害,至少他本人这样以为。潘多拉的魔盒正被烈火焚烧,魔盒里是自己的族人,该怎么办?救人,就是害人。

  女主自己正在被清洗,坐等必遭虐杀,逃往外海九死一生,且必定会连累父亲。出海还是自尽?不认命,就是害人。

  遥远的“红土大陆”,有人生而为奴,世代为奴;有人生在贫民窟,困在贫民窟。他们愿意成为彼此吗?自由,何其昂贵。

  帝国破碎后豪强林立、各自为政的“黄土大陆”,“素人”靠什么手段挟制“武人”?只认钱,不问因由的佣兵团,让世上欺负人的事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公道,何其昂贵。

  绵延万载的“一神教”遇到从天而降的“异教徒”。根深蒂固的信仰,是防水的堤坝,还是蓄水的堤坝?虚假的神明,能骗出真实的喜悦,那伪神是个好东西吗?

  是不是感觉我谈金庸的时候很接地气,提到自己的作品,就莫明说了一堆假大空的东西?那是因为,我实在不舍得剧透啊……

  《木叶青玄》第三部《蝗蜂漫舞》,下周一开始连载,每天更新一章。第三部,就是最后一部。感谢你陪我走到今天。也羡慕你,能在不被剧透的情况下,享受这么精彩的故事。

  PS:最后一部了,建个读者群吧。674710514(QQ),本群不聊投资。

  原文链接:

  木叶青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