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四大美女的共同点:替男人收拾他们应付不了的烂摊子
原标题:四大美女的共同点:替男人收拾他们应付不了的烂摊子
如今的宫斗剧热衷于女人争宠这一题材,简直就是反人类。尊重历史没有错,但再三bala那点不光彩的历史有意思吗?
再说了,事实上应该男人争宠才对啊。嗯,看看个体生命最早期的受精卵怎么形成就知道了。数以亿计的精子拼了命往前跑,因为只有一个卵子等在前面。
在男权社会中,男人的丑陋和恶心暴露得极其彻底。他们无能为力的时候往往会想到一个办法,让身边的女人用肉体去完成他们办不成的事情。看看四大美女的故事就知道,共同点就是她们用肉体或生命替男人制造先机或收拾烂摊子。
西施可以说是勾践灭吴中最重要的一个点,现在谈到这个故事,大家一般都说勾践懂得隐忍、文种精明老辣、范蠡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夫差荒淫无度……顺便还夸一下西施才貌双全深明大义。
但事实上是怎么一个情况呢?是勾践被夫差放回来之后,想要报仇雪恨,但又实在没有办法,就想到了把西施、郑旦等八个美女推出去给夫差。既能让夫差更加信任他,自己慢慢猥琐发育,又能让西施迷惑夫差,使得夫差战斗力一日不如一日。此消彼长之下,完成复国大业。
忽然想到一个词——红颜祸水,红颜变成祸水还不都是男人作怪吗?祸国殃民的从来都是男人,却要女人背锅。呵呵,这就是男权社会。
史书上对王昭君的记载不多,仅仅不足150字。王昭君,名嫱,为西汉南君秭归人。但是到了现在,昭君出塞的故事变得极其精彩,说当时众多宫女都不愿意去匈奴昭君主动请愿,说临行之前汉元帝见识到了昭君的美貌极其不舍,说昭君最早的时候没能进入元帝法眼是画师作祟。
以上种种修饰其实都是为了掩饰一个问题,昭君当时一个人远嫁匈奴的心理感受。试想,那种情况下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有改变历史格局的作用?
当时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注意王昭君并不是在大汉受到侵略时挺身而出的,那个时候是匈奴来大汉求助。试问,昭君母爱泛滥主动去拯救匈奴人民?
真实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呼韩邪单于来大汉求助,元帝想不大费周章而将匈奴控制住,就先派一个美女将呼韩邪单于控制住,再帮助他统一匈奴。所以,昭君只是被安排去做元帝难以做到的事情而已。
貂婵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描述较多,发生的背景是董卓祸乱朝纲,群臣无计可施,就连一代枭雄曹操出手也以失败告终。这个时候司徒王允想到了一个妙计,嗯,确实是妙计,但也可以说是烂计。因为在那个时候打天下是男人的事情啊,男人既聪明又勇猛,妙计也是机智的男人想出来的,但最后为什么要靠一个女人实施?
在故事里貂婵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当然我们不能骂貂婵人尽可夫,不能说她不知廉耻,因为造成这一切的是男人。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读书人,想出的妙计就是让女人变成他们最不齿的那一种。
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一开始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弄进皇宫,最后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杨贵妃跟随玄宗流亡蜀中,途经马嵬坡,被赐死。
关于杨贵妃为什么被赐死,如今基本形成了一致的看法——为了安抚军心。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可以看出杨贵妃对玄宗以及那个时代的影响有多大: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但是请注意,杨贵妃本人是无辜的,安史之乱完全是因她而起的吗?没有她就没有安史之乱吗?为什么她要背安史之乱的锅?
所以杨贵妃为什么会被赐死呢?因为李隆基当时面对一个他收拾不好的烂摊子,只能用牺牲杨贵妃生命这种方式去应付。如果,他真的有这么迷杨贵妃的话,干嘛不自己代替她死呢?干嘛不陪她一起死呢?这也反映了杨贵妃对李隆基的影响其实还没到大家想象的那种地步,她只是替那个时代背了安史之乱的锅而已。
盛世大唐由盛至衰,竟要一个女人背锅,这就是男人干的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