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高于同龄人10%,全靠坚持这几样!

  当今社会,大家对于身高的需求是越来越高,我也从网上看到一张有趣的图片。

  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哦,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实际上呢,女性择偶的时候对男性的身高有要求,是从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就开始了,母猴子之所以对公猴子的身高有要求,是因为高个子的猴子打架和摘果子都更有优势。

  所以说以身高为导向的儿童健康管理新模式,可以帮助家长提高未来择偶的身价,帮助孩子未来就业的条件。关键给孩子身高管理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很多超重甚至肥胖的宝宝。

  在这里我们看两个身高留下遗憾的案例:

  1、父亲180cm,母亲170cm,16岁女儿159cm,骨骺已闭合;

  2、父亲173cm,母亲163cm,14岁女孩,152cm,骨骺已闭合;

  这两个案例里的爸爸妈妈当知道自己孩子骨骺已经闭合后,都有着深深的后悔。

  那么在进行身高管理,每一位家长们都必须了解我们孩子的正常的身高增长的规律是怎么样的,一般用身高生长速度(height velocity HV,以cm/年表示)来评估,比如一般来讲:

  ??出生后第1年内,宝宝身高平均增加25cm;

  ??第2年内约增加10-12cm;

  ??2-4岁:7.5-8cm/年;

  ??4岁至青春期前:5-7cm/年。

  青春期是身高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整个青春期增长:

  由于逐渐增加的性腺类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协同作用,而出现8-14cm/年的身高突增;

  女孩的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通常从10岁开始,

  男孩的身高突增从12岁开始。

  青春期开始的标志:女孩乳房发育,男孩睾丸增大,

  女孩来月经,男孩变声标志着青春发育后期。

  同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身高曲线图。

  如果孩子的身高增长跨越两个生长区间范围,

  或者生长迟缓(如4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孩子的生长速度不足5cm/年,就属于生长缓慢)都需要及时就医。

  青春期前的身高生长占成年终身高的80%-85%,在青春期之前进行身高干预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大家都普遍认为父母的身高决定孩子的身高,事实上,遗传因素的确占到了身高的60%-70%。

  而环境因素如营养,睡眠,运动,情绪,疾病等占30%-40%。

  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正确测量孩子的身高。

  因为测量不准确会影响对于生长发育的评估,对于婴儿和不满24个月的儿童,应让其平躺测量身长,对于2岁以上的儿童应尽可能让其站立测量身高。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SD)相当于身高低于2.3百分位或者低于第3百分位。

  评估HV对于身高管理非常关键,对于2岁以下儿童可以参考生长曲线,如果年龄别身高曲线向下偏离越过2条主要的身高百分位数曲线(如从高于第25百分位降到第10百分位以下),对于2岁以上儿童,或者儿童的HV低于下列数值:

  2-4岁:

  HV低于5.5cm/年

  4-6岁:

  HV低于5cm/年

  6岁至青春期:

  男孩:HV低于4cm/年

  女孩:HV低于4.5cm/年

  临床上低于这些临界值需要就诊医生评估排除病理性因素。

  *HV代表身高生长速度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样更准确地评定孩子的身高水平、又该如何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呢?

  答案就是骨龄。

  骨龄即骨骼年龄,是反映儿童成熟程度的可靠临床指标。

  骨龄是发育年龄,而不是时间年龄。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

  骨龄能了解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影响程度,还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成年身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有不断监护孩子的生长发育,抓住每一个关键点,才能在骨龄闭合时得到满意身高。

  骨龄检测适合各年龄儿童,一般每半年或1年检测1次,有生长发育问题或疾病者需要每3个月,或6个月检查1次。

  前面说了这么多,那么要想让孩子长的更高,到底该怎么做呢?

  骨骼的主要成分中,2/3是钙,1/3是蛋白质,这是骨骼的基础,好比盖房子的建筑材料,如沙子、钢筋、水泥、砖头等。盖房子离不开建筑工人,帮助钙吸收的维生素D就相当于建筑工人,因为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很少,所以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1岁以下建议每天补充400IU,1岁以上建议每天补充600IU。

  牛奶中钙和蛋白质的含量都很高,每天500ml的纯牛奶,可以基本满足人体的钙需求;

  一个鸡蛋和50g瘦肉可以为人体提供必须的优质蛋白。

  如果孩子的饮食中肉、蛋、奶没有吃够量,也可以酌情考虑补充一些钙剂和蛋白粉。

  当然了,我们优先推荐通过饮食补充这些营养成分。

  每天保证累计至少1个小时的中等费力-费力的运动。

  WHO定义的中等费力运动:

  指身体活动达中等费力程度,持续从事10分钟以上还能舒服地对话,但无法唱歌。这些活动会让人觉得有点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要快一些,也会流一些汗。

  费力身体活动:

  指身体活动达到费力程度,持续从事10分钟以上时,将无法边活动边轻松跟人说话。这类活动会让身体感觉很累,呼吸和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也会流很多汗。

  比如:玩抢椅子、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操场玩,骑自行车,走路、跑步、蹦跳、游泳等等。

  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美国睡眠基金会推荐的睡眠时间如下:生长激素的分泌呈脉冲式,生长激素分泌活性峰值发生于开始深睡眠后1小时内。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可能伴有身高生长加速及骨龄加速。

  超重或肥胖与女孩的性早熟有关,孩子体重的增加,往往是脂肪含量的增加。

  脂肪中含有芳香化酶,可以诱导雌激素的转换增加,可以促进性早熟的发生。

  生长激素生成减少,通常有骨龄超前,青春期启动超前,导致骨龄过早融合,影响成年身高,控制体重可以减少脂肪含量的增加。

  3岁以上的儿童,

  每年的体重增长不超过3kg,

  最好控制在2kg以内;

  控制体脂百分比在15%以内;

  保持苗条的体型。

  孤儿院的孩子,身高增长不足的比例通常较高;

  被考试压力笼罩的孩子,身高生长常不尽如人意;

  假期中孩子身高生长的速度往往高于考试的月份。

  不良的情绪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这些最终会影响孩子身高的生长。

  愉悦的情绪,就像催化剂,可以让营养和睡眠等干预方法发挥更好的身高促进效果。

  定期监测骨龄可以早期发现骨龄和年龄的差异,早期干预矮小和性早熟等生长偏离,提高实现理想身高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需要有持续身高管理的理念。

  建议勤测量*每周测量一次体重,每月量一次身高(固定同一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勤画图、勤和医生联系,定期儿保及身高管理门诊随诊。

  父母身高不高,孩子的身高也不会太高,是这样吗?

  答:在人体身高的决定因素中,遗传因素占到了60%-70%,环境因素占30%-40%。

  所以呢,对于父母身高偏低的孩子来说,排除影响身高的疾病,并且近早的科学干预,充分发挥孩子后天的生长潜能,也一样可以长成大高个儿。

  孩子目前身高不高是属于“晚长”,是这样吗?

  答: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晚长在医学上称为“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

  父母在年少时常有类似的情况。但这种概率是很低的,如果固守晚长的思想,可能会错过干预孩子身高生长的黄金时期。

  如果孩子的身高不高,就需要补钙、补充蛋白粉?这是对的吗?

  答:人体的身高主要由骨骼的长度所决定,对骨骼生长起主要作用的营养物质有钙、蛋白质、维生素D、维生素A等等,除了维生素D以外,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从食物中获得,我们优先推荐通过饮食补充这些营养成分。

  当然如果孩子的饮食中肉、蛋、奶没有吃够量,也可以酌情考虑补充一些钙剂和蛋白粉。另外呢,市场上有一些号称能够促进孩子身高的营养补充剂,其中有一些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早熟,造成成年终身高明显偏矮,所以不要盲目进补。

  要多吃饭、多吃肉才能长高?这是对的吗?

  人每天必须要摄入适量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肉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如果摄入肉类过多,就有可能会加重肝脏、胰脏、肾脏等重要脏器代谢的负担,而且,肉类食物中脂肪含量也较高,有可能会增加长胖的风险;

  米饭及面食主要的作用就是给人体提供能量,如果摄入过多,也有可能增加长胖的风险。

  如果孩子体重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身高的生长速度,或者体重的增长超过了平均水平,就需要适当减少米饭及面食了。

  另外呢,生长激素是影响身高最重要的因素,适当的饥饿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如果过饱的话反而可能会让孩子长不高,所以最好是让孩子每餐保持8成饱,睡前2小时不要吃喝。

  孩子长的越快越好?是这样吗?

  3岁至青春期之前每年身高增长超过8cm,要高度警惕性早熟,特别是女生。

  性早熟的孩子出现早期加速生长,但有导致骨骺过早闭合的风险,若未能正确诊断和治疗,可导致成年时身材矮小。

  身高偏矮或者长得慢都需要打生长激素吗?

  很多地区及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只要长不高都可以打点生长激素促进长高,其实不然,美国FDA对于生长激素有严格的适应症,如下图。

  也有禁忌症, 如骨骼闭合的儿童禁用,有恶性肿瘤或严重糖尿病的儿童禁用,对垂体肿瘤或颅内肿瘤导致的GHD儿童禁用。

  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需要进行生长激素激发实验及结合临床整体评估确诊,需要用生长激素的儿童。治疗疗程视病情需要而不同:

  ?开始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

  ?治疗时间越长,身高改善越显著;

  ?为改善成年身高,应至少治疗1年以上

  经过近40年的临床观察,生长激素的安全性总体较好;

  ?当前美国FDA批准的生长激素适应症不断扩大;

  ?遵循自愿、无害、有效和公正的伦理原则来决定是否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采取个体化用药,并密切随访用药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合理使用生长激素。

  临床上也有太多成功的案例。

  我的身高促进门诊一个5岁的女孩,爸爸妈妈对我的指导方案积极配合,后来每3个月随访,宝贝一年长了6.5cm,体重也在正常范围。

  孩子本来有过敏性鼻炎,通过每周2次的游泳,加上全面的调整到,过敏性鼻炎秋冬也没有复发,家长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所以爸爸妈妈了解了身高增长的理论知识,并持续的对孩子进行身高的监测和管理,并坚持不懈,最终都能都能突破自己的遗传身高,多长甚至10cm,。

  作为儿科医生,我也祝愿所有的男生都长成玉树临风的大帅哥,所有的女生都长成高挑美少女。

  滑动查阅参考文献

  1. 身材矮小儿童和青少年的诊断方法,Uptodate.

  2. Topor LS, Feldman HA, Bauchner H, Cohen LE. Variation in methods of predicting adult height for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Pediatrics 2010; 126:938.

  3. Sisley S, Trujillo MV, Khoury J, Backeljauw P. Low incidence of pathology detection and high cost of screen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asymptomatic short children. J Pediatr 2013; 163: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