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喂母乳就不是好妈妈吗?
谢邀。
关于喂奶这件事,我们身边有太多来自妈妈,婆婆,老公,闺蜜,同事等嘈杂的声音。
比如“起码6个月纯母乳,才算是好妈妈”,就令奶水不足、追奶不成的妈妈们自责不已。
“母亲”,就像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普罗大众对被赋予母亲形象的女人的完美幻想,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喂母乳。
而被赋予符号的实体本身是个怎样的人,已然无人关注。
我们选择喂养方式的重要考虑因素就是妈妈与宝宝的身心状况。
有的妈妈抱着宝宝,对视一笑,看着他贪恋的吮吸后打个饱嗝,很享受美好的哺乳时光,那就继续吧。
还有的妈妈对哺乳已经有一些复杂的感觉,工作繁忙、体力不支、奶量骤减、被长牙的宝宝多次咬伤乳头等,哺乳时的快乐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压力、烦躁、痛苦,那就是时候说“不”了。
在优米离乳的过程中,我给她读了一本绘本《再见,妈妈的奶》:
“和妈妈的奶说‘再见’,
不过,
在你悲伤的时候,
在你寂寞的时候,
妈妈会一直抱着你。”
若真要给“好妈妈”下定义,关键词绝不是“母乳”,而是“爱”。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
亲子互动的方式在变,
爱不变。
孩子出生后,你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大概就是喂养方式的选择,你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可能会面临乳腺炎、堵奶胀奶等乳房问题,在“孩子到底吃了多少”、“是否吃饱了”的问题也会时刻萦绕在脑海,孩子出现一些身体状况可能也会引来对你的母乳的质疑。当然,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粮食,并且在头6个月可以给孩子很好的免疫力,最重要是方便经济,拉开衣服随时可以喂。但是喂养人只能局限在妈妈身上,适合全职妈妈。
与母乳可能会遇到相同的乳房问题,但是喂养人不局限在妈妈一人,方便爸爸也参与到喂奶这件事里,同时比较方便定量喂养,做到对孩子到底吃了多少心中有数,也可以在妈妈上班后依旧保持母乳。但是在母乳吸取、保存和准备上需要多花一些时间。适合职场妈妈。
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用奶粉作为补充,母乳奶粉都给宝宝,以宝宝吃饱为准。适合母乳存在一些问题的妈妈。
在母乳状况不佳时,完全用奶粉替代,经济、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在奶粉选择上需要做较多的功课。但是对于宝宝进食量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乳房问题相对较少。适合不打算母乳的妈妈。
以上四种喂养方式没有对错,采用哪种都是你的个人选择,他人无权置喙,包括你打算喂多久亦然。
很多的育儿书都在教科书式的宣传母乳的重要性,极端一点的甚至在夸大母乳亲喂的好处。
其实母乳有多好真的不需要我在这里重新科普,大多数妈妈在生孩子之前也都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而母乳则是从自己身体流出最直接的母爱证明。而母乳亲喂也确确实实给很多妈妈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密感觉。
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妈妈对母乳喂养方式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母乳本身能给孩子带来的营养,而这种理解本身反而给妈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进一步导致妈妈因为喂养方式选择问题焦虑疲惫,却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忍受巨大痛苦坚持。
可能从你怀孕开始,你就从网上认真学习了很多知识,尤其是母乳的相关知识。有太多人在告诉你:“母乳对宝宝好,母乳要亲喂到2岁,母乳亲喂是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关键。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给宝宝母乳,母乳是你能给宝宝的最好的礼物!”于是,你可能把母乳和母爱画上了等号,反复告诉自己一定要母乳亲喂而且越久越好。
然而等生完孩子,有些妈妈才发现母乳可能并不像她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容易,甚至母乳带来的痛苦要超过分娩的痛苦了。
更有甚者,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开始对我们的乳房指手画脚,仿佛我们已经不是人类,而是一头奶牛。宝宝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变成指责乳房的借口,你会听到“是不是你的奶有问题?”,有些过分的,甚至还要上来摸上一把。自己曾经相对较为隐私的部位在产后变成了被人公然参观评头论足的对象,这个感觉真的一点也不好受!到最后,甚至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造奶能力,并因此质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为什么别人可以很轻松的给孩子最好的,自己却做不到。
而与此同时,有些妈妈则天生好体制在母乳的路上走得极其顺利舒畅,母乳对她们而言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享受,让人简直有些羡慕嫉妒恨。
如果你是后者,恭喜你,在成为母亲这条披荆斩棘的道路上,你直接保送过难度比较大的一关。
如果你是前者,你的母乳之路并不是太顺利,我真的很想分享我的故事给你,因为你的心情我真的很能理解。
【我的故事】我就是早早断奶了,怎么了?
前几天在朋友圈发了条状态说孩子6个月就断奶了,瞬间朋友圈就炸了,热心的朋友们纷纷问我:现在是母乳吗?给孩子这么早断奶好吗?断奶是不有点早了?
关于母乳的问题我已然积压了太多情绪,今天一口气写出来:
当初为了母乳也经历了开奶的痛苦,胸前花岗岩痛的死去活来,法国这里还没有催乳师,只能靠老公从YouTube找来教学视频现学现卖的一点点揉开再挤出来。每天抱着吸奶器把那些结块的絮状物吸出来。
头一个月,乳头的皮掉了一层又一层还反复起水泡,根本没法亲喂,只能选择瓶喂和混合喂养。偶尔尝试亲喂,却都因为亲喂导致刺痛结痂赶紧抱回吸奶器。
婆婆一再劝我让我早点亲喂“反正吸奶器吸也疼,你忍忍让孩子吸。”话说起来特别轻巧,于我却是锥心之痛!
我本身也属于奶水来的慢去得快的类型,陷于开奶的痛苦,看了一些国内平台论坛关于母乳的帖子,学到很多知识,但是也看到很多非常极端的帖子,比如:“母乳瓶喂就切割了母子亲密关系,母乳亲喂一定要坚持到两岁,你能给你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母乳,没有产不出来奶的妈妈”之类论调,各个都站在伦理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妈妈必须要坚持母乳才能保持与孩子的亲密关系,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了,想要学习怎么追奶开奶按摩,继续点击下去,就是请你付费,仿佛母乳的问题只在于肯不肯花钱解决......
当时我也是被各种文章吓到不行,对自己的奶水时时刻刻都敏感紧张,对母乳的焦虑导致每天心理都压力巨大,自责愧疚,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不能给我的孩子最好的。但同时生理上的疼痛、反复起泡、流血、结痂,导致我一度神经衰弱、偏头疼,生孩子前,我没有想到母乳会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
同时宝宝有任何哭闹烦躁,婆婆第一个反应就是:“你是不奶水不够?!赶紧喝下奶汤!”最可笑的是说:“这娃拉肚子都是因为你的奶凉!”(新生儿吃母乳一天拉4、5次稀稀的便便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
我咨询身边的过来人,可是得到的答案却是:“很简单啊,只要喂就有,我现在最发愁的是,奶太多了,会向外溢,有时还会呛到孩子!”让我愈发以为母乳问题只存在在我这种少数派。
我的日常变成:24小时抱着吸奶器,用了各种偏方、乳头膏,捧着手机到处查找解决母乳问题的方法,最讨厌听到的话就是“你的奶有问题!”这份孤独绝望焦虑崩溃,你能想象吗?
因为母乳问题,我产后抑郁了。
一妞3个月去儿科医生那体检的时候,医生说体重不达标,建议直接上配方奶。我看着那张写着配方奶的处方单,仿佛是一张对我这个不合格母亲的判决书。我咬咬牙,不,我要追奶,母乳这条道路我不能这么早就放弃,大家都说要喂到2岁,我起码坚持到1岁!
后来在产后复查的时候,我专门咨询了私人妇科医生:“在法国到底什么时间断奶是最合适的时间?怎么做才是对宝宝最好的?”我说看到很多资料说一定要喂到至少一岁最好两岁
医生的回答让我很感动:“Anytime u want is the best.The time u choose is the best."(你自己选择的任何时间都是最佳时间)
比起母乳亲喂可以让我成为“伟大的”母亲,医生更在意的是我自己的心情和选择,医生更关心的是我是否会因此baby blue (产后抑郁)。
医生的回答告诉我:我只有先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才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
比起母乳喂养带来的亲密关系,我更倾向于高质量陪伴的亲子互动。
比起夜夜难眠,孩子的睡眠也不停被打断,我觉得良好的睡眠对孩子成长发育更重要。
比起在形式上追求“牺牲奉献”的伟大母爱,我更想“自私”的让我自己先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再去给孩子一个愉悦轻松的成长氛围。
有的妈妈奶水充足并且特别享受母乳喂养的感觉,那我要对这样的妈妈说:你们真棒!我真的非常羡慕你们!
但是我自己在母乳这条路上却没能走得太远,到了一妞6个半月就已经彻底断奶了
母乳的过程对我而言实在是太痛苦了!我咬牙坚持了6个月,我也希望如果能多喂一阵该多好。可惜一妞加了辅食后母乳摄入量减少,我的奶水属于去的特别快的,没两天就回奶到没有了,只好顺其自然选择断母乳。
断母乳之前最担心孩子的免疫力会不会降低,但事实证明并没有!一妞几乎每天风雨无阻地被我推出门散步,天天出门风吹日晒的身体,壮的跟小猪似的。
断奶后,我突然觉得生活一下轻松好多。因为换配方奶,她可以睡过夜了,就算偶尔夜醒要奶,我也可以一脚踹醒老公,让他去喂奶。我终于从她那里领回了我的好睡眠。而且我再也不用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奶水不够等问题逼自己狂喝各种汤,哺乳期的各种忌口各种化妆品不敢用的枷锁终于解放了,感觉灰暗的天空突然放晴了,我好像又找到了自己,走在路上都轻快了。
没错,我不是传说中牺牲自我的“伟大”妈妈,我是一个有点懒还有点“自私”的妈妈,并且我希望我的女儿也能像我一样有点懒有点“自私”的爱自己做自己。
当然,我这篇文章不是鼓励大家不要母乳!我这篇文章不是鼓励大家不要母乳!!我这篇文章不是鼓励大家不要母乳!!!重要的话说三遍!
我是想说:我们不能因为做了妈妈就忘了自己,对自己好一点没什么错!没必要被一些条条框框的舆论绑架了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是别人,胸长在我自己身上,我有选择如何喂养的权利,即使没有喂到一岁甚至两岁,我依然认为我是一个尽职的妈妈。
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给孩子最好的表率!
在这里我不想谈论关于母乳的专业知识,我只想用我的故事,让妈妈们不要焦虑,不要被舆论所压倒。
每个妈妈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该给孩子的最多的还应该是精神层次的引导。养孩子的前提是先把自己照顾好!永远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的宝宝更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妈妈。也是希望和我有同样经历与心理压力的妈妈们不要被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舆论所压垮。
而对于那些坚持母乳到两岁的妈妈我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我认为在自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母乳当然好,但是“是否母乳”“是否亲喂”“喂到多大”本身不过是一个最平常的个人选择,每个妈妈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没必要上纲上线到母爱的层次,母乳并不等于母爱,即使你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母乳或者亲喂,这并不会影响你和孩子未来的亲子关系。
同理,在育儿过程中你遇到的任何选择皆是如此!那都只是你的个人选择,他人无权评头论足。
与母乳相比,我觉得妈妈们的身心健康才是产后最最重要和大家都应该关心的事情!
如果因为奶孩子都产后抑郁了,还有人跟你谈什么牺牲奉献为孩子好,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连自己都不爱,你以为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你给孩子的“爱”又值几斤几两?
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版本可行性衍生。
不给孩子亲喂
不给孩子穿布尿布
不给孩子上早教
不给孩子穿袜子
给孩子吃成品辅食
给孩子看pad.
等等等等我就不是好妈妈吗?
难道当一个好妈妈的定义只要喂奶就好了吗?要当一个完美好妈妈其实也挺难的。
你们家孩子你做主,管那么多干嘛。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
这个问题扎心了。。。
喂母乳是一种繁衍行为,现在附带了其它意义和动机。能喂母乳是身体的机能有基础。有人会杠说。女性喂母乳不是天性么!扯犊子呢!这个思维就定义每次都会怀孕一样。
话说回来,喂母乳是鼓励,没有母乳也用不着负罪感。好妈妈不是只有关注娃的这口奶。难道哺乳期过了就是好妈妈了?
贴标签的方法让多少妈妈会自责。真扯
  喂不喂母乳,从来都不是判断好妈妈的标准。身体有条件、喜欢亲喂,那就亲喂。母乳条件不好,身体吃不消,喝奶粉并不会减少妈妈的爱。母爱是自发的,绝不是通过道德绑架来实现的。
如果痛苦的亲喂,不如愉快的喝奶粉
  
妈妈的伟大,不是道德绑架来的伟大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母乳协会一致强调,“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是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但是妈妈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来自周边的道德绑架,妈妈们最需要的是对母乳和配方奶的优势、不足做个科学、客观的分析,再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选择。优势易消化、易吸收。由于婴儿的肠胃消化及肾脏排泄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无法承受过量的蛋白质与矿物质。 母乳中的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虽不如牛乳,却能调和成利于吸收的比例,使婴儿的营养吸收得到,却不会增加消化及排泄的负担。母乳中也有良好的脂肪酸比例,不但容易吸收,也含有足够的必需脂肪酸供给婴儿正常的发育。有效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母乳不但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呼吸道感染,更能降低婴儿的过敏体质。母乳始终是恒温的。妈妈给孩子喂养的时候喝到的奶水始终是保持在人体的温度,母乳的温度对于孩子来说刚刚好。不足有些妈妈乳汁分泌不足。母乳中缺乏维生素D。宝宝生长需要的铁也只能供应4-6个月,需要额外补充。新手妈妈由于还不熟悉母乳喂养,常会出现乳头酸痛、破皮出血等现象。外出游玩时,亲喂场地比较不方便。如果妈妈患有传染疾病,可能会通过乳汁进入到宝宝的体内。妈妈的心情容易影响乳汁的质量。优势蛋白质比例更接近母乳。婴儿配方奶粉调整了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使其更接近于母乳。其中乳清蛋白比例增加,有助于宝贝的睡眠,促进大脑发育,并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使宝贝更容易消化吸收。婴儿的配方奶粉中,总的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钠盐含量也相应减少,从而有效减轻了宝贝稚嫩的肾脏负担。降低了脂肪含量。婴儿配方奶粉降低了脂肪的含量,用不饱和脂肪酸部分或全部代替了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宝宝的心血管发育。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加入了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物质在宝宝体内可自然合成DHA和AA,能帮助提升宝宝智力发育指数和视力敏锐度。某些婴儿配方奶粉还去除了棕榈油,因为棕榈油与钙结合会形成钙皂,影响宝贝身体对钙的吸收,使大便变得干燥。添加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婴儿配方奶粉降低了钙、磷含量,调整到了较为合理的2:1比例,并且适当添加了维生素D、维生素A、铁、锌等。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从营养方面来讲,母乳的营养要比奶粉好很多!吃母乳的孩子抵抗力好。但从更加科学严谨的健康营养学角度推荐,母乳的营养高低也会因人和环境而异!可以肯定的是母乳会随着哺育时间的增加而慢慢降低其营养成分。不足安全问题。有些奶粉厂家在添加各种营养成分的时候是否会剂量超标?奶源地是否合格?配方奶的制作过程中容易受到生产和加工的污染,还有一些奶粉的杀菌不彻底。配方奶的存放不当会导致奶粉受潮、增加细菌的含量等,这些都会增加配方奶安全的不确定性。虽然配方奶的宣传卖点很足,但是安全事件的背后也导致了市场信心都不足无法复制免疫球蛋白。配方奶可以复制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却无法复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金鱼妈妈:大家喂母乳有过什么体验?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不用怀疑,妈妈就是最伟大。所以妈妈们不要对自己产生自我怀疑。如果,母乳条件好、体质适合亲喂、而且不会觉得过分辛苦,那我们不妨亲喂。如果,熬不住频繁的夜醒,不妨尝试混合喂养。如果,乳头内陷、乳汁不足、乳头受伤、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健康,那我们就喝配方奶。妈妈的感受最重要,心情好奶汁是甜的,心情不好奶汁又怎么会好喝呢?
喂不喂奶、怎么喂奶,妈妈自己说了算,其他人的指指点点、闲言碎语,大可不必理会,他们今天可以评价你喂不喂母乳,明天也会评价你接不接送小孩,后天还会评价你辅不辅导作业,嘴巴长在他人身上,他们不评论别人的人生就觉得闲的慌,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