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件发布

  编者按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未成年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加强家庭保护、完善学校保护、充实社会保护、新增网络保护、强化政府保护、完善司法保护等,着力解决监护人监护不力、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人员性侵害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突出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以来,公检法等部门和共青团各级组织认真学习领会未保法核心要义,全面履行法律职责,切实发挥法治规范引领作用,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我们梳理了部分2021年度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寄望能初步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以来的法治实践成果,引领全社会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国首例检察院对侵害儿童信息APP

  提起公益诉讼案杭州市余杭区某公司开发运营APP过程中,在未征得儿童监护人有效明示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存储儿童个人信息,并向用户推送含儿童个人信息的短视频。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该公司立即停止实施利用APP侵害儿童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并将款项交至相关儿童保护公益组织,专门用于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公益事项。2021年3月11日法院结案,该公司围绕上述事项全面整改。本案是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民事公益诉讼全国第一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保护”章节规定“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此案对促进互联网企业规范从业具有示范性、指导性作用,有助于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落地落实。

  网游公司超时提供未成年人游戏服务

  被处罚案2021年6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执法检查发现,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每日二十二时后向未成年人提供其自营的网络游戏服务。经固定证据,执法总队对该公司作出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1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作出罚款人民币1万元的行政处罚。本案是行政机关为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保驾护航的典型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执法部门依照相关规定,加强对网络游戏行业的执法监管,有助于敦促网络游戏企业履行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依法调解

  退还未成年人160万元直播“打赏”案刘某生于2002年,初中辍学。2018年10月23日至2019年1月5日,刘某使用父母银行卡多次向某科技公司账户转账打赏直播平台主播,打赏金额近160万元。刘某父母得知后,要求该科技公司退还全部打赏金额,遭该公司拒绝。后刘某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2021年3月,该科技公司返还打赏款项。本案是司法机关优先保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权益的典型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本案中司法机关就未成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打赏”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的行为,依照相关规定调解返还款项,有助于优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并引导相关网络公司强化社会责任。

  医务人员履行强制报告职责

  举报监护侵害案高某甲与郑某某系同居关系。2020年2月至3月期间,二人多次使用拳脚、皮带及其他工具对窦某某(高某甲儿子,4岁)进行殴打,致窦某某全身多发软组织挫伤,评定为重伤二级。3月11日,窦某某被送至医院就医时,接诊医生发现其遍体鳞伤,怀疑系被他人殴打所致,遂报警。12月9日,高某甲、郑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21年2月2日,检察机关出庭支持起诉,撤销高某甲的监护人资格,并对窦某某进行司法救助。本案是医务人员履行强制报告职责揭露监护侵害的典型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具有强制报告义务,发现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事件必须及时报告。本案中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异常并及时报案,为第一时间收集、固定关键证据,破解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现难、取证难等问题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严惩“换不动”送餐公司

  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案2021年11月23日,媒体报道河南新乡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30多名学生吃过学校的营养午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现象。据学生们反映,当天吃的饭菜里“豆腐有点馊,烩菜有点腥”。11月25日,该中学校长哭诉送餐公司“换不动”进一步引发关注。11月27日,当地官方消息显示,初步判定此事是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封丘县教体局副局长王某某等多名干部被立案调查。11月30日上午,封丘县委宣传部通报涉事送餐公司负责人吕某、李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已被刑事拘留。本案是严肃惩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典型案件。食品安全无小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在校、在园未成年人的卫生保健工作”。本案中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流入学校导致大规模未成年人食源性疾病,涉事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均受到了惩处。各地应引以为戒,提高校园食品安全意识,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父母给未成年子女私定婚约

  被判无效案2021年1月,四川省叙永县雷某某在收取张某8万元彩礼后,为未成年女儿邱某甲与张某订立婚约,邱某甲与张某非法同居6个多月分手,两家因彩礼纠纷对簿公堂。2021年10月27日,叙永县人民法院判定当事人系未成年人,所定婚约无效。10月28日,法院对邱某甲父母进行训诫,发出家庭教育令。本案是司法机关认定父母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无效的典型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者未成年人订立婚约”。婚姻问题不仅仅是家事,首先要遵守相应法律规定。该案件有助于引导监护人增强法律意识,遵从婚姻自由原则和法定婚龄要求,严格打击为孩子订“娃娃亲”行为。

  猥亵幼女

  被剥夺未成年相关从业资格案2021年6月9日14时许,被害人王某某(女,11岁)到颍上县被告人杨某某家中补课,在补课过程中,杨某某对王某某实施猥亵行为。法院判定被告人杨某某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同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禁止从事与未成年人有关的相关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后,增设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准入资格制度,“附则”部分明确界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范围。本案判决对类似犯罪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同时有助于推动教育从业者品行审查机制的不断完善。

  公安纪检联手惩治校园欺凌案2021年8月21日,万某某、高某某等将张某某邀约到冯某家中,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并公然侮辱、殴打张某某。9月7日,一段“建水女生被打”的视频在网络平台热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9月8日,建水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报本案共涉及16名违法行为人,均为学生。县公安局对其中4名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并依法将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其他未满14周岁的违法行为人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同时,县纪委监委对不作为、慢作为、失职的相关公职人员,予以严肃追责问责。本案是针对校园欺凌案件,公安部门依法惩治、纪检部门严肃问责的典型案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附则”部分明确界定何为学生欺凌,“学校保护”一章就学校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加大对严重校园欺凌行为的惩罚力度。相应法律规定及具体案例判罚有助于整治校园欺凌,引导学生强化尊法守法意识,督促学校及相关公职人员切实履行应尽义务职责。?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团中央权益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