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懂成年人为什么去街机厅打麻将,长大后才知道理由不简单

  前言

  街机厅和街机游戏,相信是不少80后玩家的童年回忆吧。那时候遍布大街小巷的街机厅和一款款经典的街机游戏,给了我许多童年的快乐时光。

  小时候每次省下零花钱和小伙伴们去街机厅打游戏的时候,总能看见一些成年人在街机厅二楼玩着街机麻将,有时还会有不少人围观。我当时心中对于这些成年人是非常不屑的,想着既然是打麻将何必花钱来街机厅打呢,简直是一帮烂赌鬼。

  当然,由于那个时候小,一般街机厅老板都不会让去二楼,很多时候只能远远的看一眼,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发现街机麻将背后的秘密。直到自己长大之后,这才发现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在街机厅都在玩街机麻将。

  原来许多的街机麻将虽然表面上玩法仅仅只是打麻将,但背后却有着隐藏的“福利”。正是这些福利,吸引了很多玩家来玩麻将街机,他们其实根本不爱打麻将。

  在当时流行的街机麻将中,麻将玩法就不用多说了,主要是和玩家进行麻将对战的,是一个个“美女”。而且,只要玩家获胜,就会赢得特殊的“福利”,也就是一小段美女宽衣的视频。

  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那么开放,信息分享也做不到互联网如此的便捷,因此这种视频,对于当时20岁出头的年轻人而言,非常有吸引力。对于3、40岁的中年人而言,同样吸引力不小。我也曾见过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在那里打街机麻将,一群人围观的。

  不过街机麻将我小时候可接触不到,接触到的是另外一款性质类似的游戏。这款游戏,就是《天蚕变》系列了。

  《天蚕变》系列街机的人气,可谓是一直很高。当年在街机厅中,少数几台有《天蚕变》游戏的街机都会有着许多的玩家围观。小时候我们那里《天蚕变》的版本应该是《天蚕变S3》也就是二次元人物的那个版本。

  《天蚕变》为什么这么火呢,原因其实和街机麻将差不多,都是因为游戏通关之后会有福利。不过相比于街机麻将如此露骨,《天蚕变》其实就要正常许多了。毕竟二次元小姐姐也不是露点的图片,放在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虽然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还是挺有冲击力的,但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单纯的,最多和小伙伴们争执一下哪个小姐姐更漂亮。

  更重要的是,不同于街机麻将,《天蚕变》本身的玩法其实也挺耐玩,挺有操作难度的。游戏以小姐姐的图片作为背景,开始时是未填充线条、图案、色彩的状态。玩家需要操控一个小豆子,通过连线成面的方式,一步步的填充图片,并且躲过BOSS攻击,最终完成整个图片的填充。

  而游戏中除了BOSS的攻击外,还有着时间的限制,一旦限定的时间内不能填充完小姐姐人物图案,那就会游戏失败。因此,那个时候,每一次街机厅中有玩家成功解锁了小姐姐形象之后,都会引起一阵玩家的欢呼和争先恐后的围观。

  当然,游戏想要成功通关的方式,其实是将BOSS赶到黑框内,也就是图片中没有小姐姐人物的其他地方。不过当时的很多玩家根本不了解正确的游戏方式,大多只以为解锁图片就完事了,这样却不能百分百通关。

  而百分百通关之后,才是彻底的“福利”时间,想必许多人都不知道吧。我也是很多年之后才知道的,至于是什么福利画面嘛,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放出来估计就要被和谐了,不过嘛,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或许很多玩家看完之后,会说“就这?”

  如果硬要刺激的话,那么这款名为《野球拳》的SS土星主机游戏,即便放在现在,也足够刺激了。从游戏性上来说,《野球拳》其实根本没啥游戏性,甚至还不如街机麻将。游戏的玩法就是单纯的石头剪子布,玩家和小姐姐进行对决。如果玩家赢了,那么小姐姐就会脱掉一件衣服,如果玩家能赢到最后,就能看到期待的画面。

  游戏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有着12个不同风格的小姐姐,以及游戏开始阶段的小姐姐的一段尬舞。不过嘛,这款游戏我是没有玩过的,听说里面有几个小姐姐都是当时日本的知名女优,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像街机麻将和《野球拳》这样的游戏,也就是在当年游戏审核机制较为宽松的年代才能出现,毕竟按照划分,这类游戏其实应该完全属于18+的级别了,放在国内的环境中,基本不可能过审。

  其实游戏厂商通过擦边的方式吸引玩家不仅仅是在街机游戏中才有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营销手段。比如在经典的单机格斗游戏《死或生》,有多少玩家是冲着性感的人物建模和各种“特殊”的MOD去的不言而喻。

  而即便是审核更加严格一些的网游领域,游戏擦边以及擦边宣传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在网游《巨人》中,就加入了“异性按摩”的活动,这实际上只是《征途》泡温泉的的玩法罢了。

  然而,《巨人》的策划们却鬼才一般的加入了一个异性互动的按钮,并且还把异性互动的头顶标识改为了“申请服务”,就差没直接说这是“大保健”了。这样的做法,自然逃不过监管的制裁,于是乎《巨人》被要求整改。

  在玩法擦边上,各家游戏厂商都还算比较克制的,毕竟有监管的铡刀在,一旦越界,可能整个游戏就会被封禁,容不得各家厂商不小心。而在宣传上,游戏厂商们擦边可就不留余力了,毕竟宣传出了问题,最多也就是交点罚款,不会影响游戏本身的运营。

  国内最为经典的案例,无疑就是当年游戏《天堂》经典的“狂抽猛送上天堂”的广告词了。看见这个广告词,大家脑海中想到的第一画面是什么呢,是不是已经想歪了呢?其实这段广告词的要分三段理解。

  狂抽,指的是游戏可以疯狂抽奖。猛送,说的是游戏送一堆装备道具。而上天堂的意思则是登陆游戏《天堂》就有机会获得。明明没有什么问题的三个词,组在一起,就成为了游戏擦边营销的经典案例。

  当然,《天堂》这个只能算算引起玩家的遐想。真正厉害的还是当年网游《A3》的宣传,那才叫一个“明示”。

  《A3》全名应该是Art、Alive、Attract,是韩国Actoz公司在《传奇》成功后制作的大作,高达五十个亿的研发成本,证明了游戏本身的品质十分不俗。《A3》在韩国国内上线之后,因为血腥等元素,被当时的韩国游戏分级机构评为了18+游戏。

  于是乎,鬼才的Actoz公司在国内宣传的时候,灵机一动,将《A3》直接宣传成了“成人游戏”。并且,在各种宣传中,都一直使用漂亮的妹子作为宣传图片。

  《A3》这样的宣传,自然吸引了很多“不怀好意”的玩家。可玩家们进入游戏之后,才发现《A3》的“成人游戏”和自己想要的完全不一样,直呼上当。

  像《天堂》、《A3》这样打着擦边旗号宣传的游戏,曾经一度是国内游戏市场宣传的常态,不过随着监管的逐渐重视,游戏厂商们也渐渐不敢太明目张胆了。但是,这却没有代表游戏厂商们放弃了擦边宣传的想法,依旧在打着擦边球宣传。

  归根结底,如此多的游戏厂商都热衷于擦边宣传,还是在于游戏本身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只能依靠其他手段吸引玩家。可如今电子游戏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玩家早已不是傻子,无论擦边宣传再怎么诱人,真正想要留住玩家,还是得靠游戏本身的品质和玩法才行。

  希望这些走上歪路的游戏厂商,能够回归正道,用心打磨游戏,这样无论是对于玩家还是游戏厂商而言,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