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练字要练控笔吗?

  题主女,刚大学毕业,字谈不上特别难看但也不是好看的那种,从小没有上过书法班,字是从小写作业“练”出来的,就知乎好多大佬说的笔锋啊什么的都没有,我觉得书写还是挺重要的,所以想练练字,但是现实不允许我去报书法班,所以想问问大家,要从控笔开始练吗?还是直接拿米字格本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如果需要练控笔,那在练习控笔的同时,还练完整的字吗?

  大概就这个水平,写字要注意的都还给我小学老师了,越看越丑(捂脸)

  控制笔的能力,是基础,肯定要练的

  可以专门练单独的笔画,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练习单字,不管是笔画、单字还是整副,都能锻炼控笔的能力。

  笔听话,随心所欲,就不用练。否则,笔都控制不住你不练谁练?

  说回来,你确实能想画到哪就能画到哪,想怎么拐弯就怎么拐。可是,书法的线条,点画,笔画位置安排,不是你想咋样都行,想怎么扭就怎么扭的。而是要符合规则,符合要求,控笔不是目的,控笔练习实际上是为了让你写出符合要求的点画,并且能安排到合理位置上。而且实际上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日常临帖就已经开始练控笔了

  控笔不是孩子还是成人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练字必经的一个过程。

  王羲之说: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

  意思就是专心练习线条,能让练字少走弯路。

  现代从硬笔练习方面来说,不仅仅练习线条属于控笔,练习笔画一样也是在练习控笔。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全国规范汉字高级讲师

  经营两家少儿书法培训中心

  多所大学座客书法讲师

  从事硬笔书法教育13年,专注于硬笔行书技巧的分享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今天是硬笔字练习的第十二天。

  开启控笔训练的第十二部分——心跳折线。

  心跳折线从具体线型来看,共有六条折线组成,非常的规整,线条长短、角度、弯折都是比较的一致且有规律,左手边第一条为左下角向右上角方向延伸的一条线段,与水平面的夹角大概八十几度,接近垂直。然后从上一直线的末端向右下方向延伸第二条直线,与第一条直线形成一个很好的锐角,顶部尖尖的形状。第三条直线就是第一条直线的重复,以此往复三次,可以把它分为三组倒V,也可比喻为M型连接一个倒V型,左M右倒V是一个组合,左倒V右M也是一个组合,左右组合形式灵活切换!

  心跳折线的名字特别唯美,很美,也很有生机,生命的脉搏跳动左右延伸不息的呈现印刷在纸上,N多独立个体的折线,似乎能够联系起来,上下水平的一行行折线也能舒展的表达着不同的律动,一个个鲜活的人儿在同一个平面里得以共聚。如果无法抛开线条的生硬与尖锐的棱角,那么心跳折线就又是一番模样,像简笔画的纯粹化抒情,简约却也不简单,极简的几个线条里更能传达无限无边的宏观,既没有繁琐的干扰,更没有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扰人清梦。细品的话也像是油墨画里的大山,山峦叠嶂,一座山挨着一座山,群山接着群山,绵延再绵延,总也没有尽头,带给人意犹未尽的缺憾。

  书写要求,练习目的与前面保持一致,做到基本压线描写、基本平直、书写完整,线条间布局均匀、比例协调。练习中一笔写完,一气呵成,切忌断笔,不可反复的描写!斜线锻炼的是双向同时运笔的能力,书写时既要有横向线条拇指发力,又需要竖向线条食指发力,两个方向协同来完成!更重要的是中间需要多次转折,多达五次需要切换行笔方向,与前面一次的游动折线练习在这个方面比较相像。

  经过前面的游动折线训练,有了基础性的铺垫与过渡,本次的心跳折线入手相对较比较快一些,加上本次折线属于近似上下方向,比左右行笔便利些,阻碍感也比较小,上上下下自身带有速度、流利的内涵。同时跳线非常的有规律,比游动折线难度降低了越多,当然也要归功于前期的训练,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也能形成规模化效应,精力投入较需求较少,固定化的肌肉、动作协调也能维持一个不短不长的时间段,可以轻呼一口气,不用时时刻刻的紧绷。

  刚开始起笔训练,最初的3-5个练习与底线有偏离,然后就快速的进入状态,练习就入手了,身心处于相对比较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训练,由于外部原因,在一大半的位置停止了训练,当天没有持续进行下去。然后第二天继续练习,发觉中断后再次练习,仍需要3~5个才能再次进入状态,重新的熟练,让肌肉适应的调整到位。

  空白书写依然应该是最难的部分,写出来的斜线视觉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内部比例失调,高低也不平了,要么头翘起来了,要么抬尾巴了,总之形态各异,至于缺点、瑕疵上,那就各有千秋咯、

  明天再练,继续接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