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感“纸片儿人”身上隐藏的十个“恶魔”

  女性都是爱美的,特别对于现代女性朋友来讲,瘦就是一种美。觉得那些天桥上那些身材纤瘦模特儿的穿起衣服来特别好看,慢慢就形成了一种瘦就是美的印象。女士就开始展开瘦身之旅。爱美是女性的天性,女性一生就追求美丽的。现在流行的纤体,瘦身,令女士们趋之若鹜,女性朋友都希望自己的身材好像时装天桥的模特儿一样纤瘦。但是,要知道过瘦的话会为身体带来疾病。

  骨感后果之1:贫血

  过于消瘦者普遍存在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本身就摄入不足;由于吃得少,基础代谢率也比常人要低,因此肠胃运动较慢、胃酸分泌较少,影响营养物质吸收。这些都是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营养不良则身体免疫力降低,还容易出现继发性贫血。

  建议:要预防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瘦肉、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值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则必须补充铁剂。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维生素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

  四个轮子上的生活你已经习惯,但关上车门,你是否感觉自己享受到了真正的舒适与安全?如果没有,让我们补上一些必备的功课吧。

  1、耳朵很受伤

  原本耳聪目明的你,在驾车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的耳朵没原先那么灵了。这是因为耳朵每天都要受到发动机、汽车喇叭、路面其他不同强度噪声的骚扰,久而久之听力自然就会下降。避免的最好办法就是经常检查车辆的密封条,当然最好在选车时就关注它的隔音性能。

  2、眼睛好累啊!

  开车时,眼睛经常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还要不时地从后视镜关注一下车后的状况,这会使眼睛变得疲劳。眼睛累了,精力就难以集中,容易发生意外。所以,开车的MM在停车间歇时,也要多转动眼球或多眨眼,缓解一下眼睛的疲劳。

  3、小心妇科病

  长时间驾车会使我们的“小花园”长时间保持在潮湿的状态下,这样各种病菌就有了可趁之机。细菌大量繁殖并侵害身体,会加重很多妇科病和泌尿系的疾病,所以要勤换内裤。

  4、脖子酸痛

  在开车过程中,肌肉、韧带长期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所以很容易导致颈椎微错位,从而压迫、刺激神经,久而久之头部、肩部、上肢也会出现疼痛、发胀等不适。所以,别吝惜每天30分钟的运动时间,慢走、跑步就可以使身体恢复健康平衡的状态。

  5、胃,和你一起着急上火

  “驾车族”极易患上胃肠型神经官能症。这是由于开车时很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因此身体分泌的胃液酸性会更强,我们的胃黏膜就承受了更大压力。所以,在车上听一些使人放松的音乐,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

  6、开车容易患皮肤癌吗?

  如果在白天长时间开车,头部、颈部、胳膊和手上的皮肤会因为长时间受到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辐射而导致癌变。所以,要保证肌肤健康有活力就要坚持每隔2小时涂抹一次SPF30的防晒霜。阳光强烈的时候,尽量穿长袖衫,戴上太阳镜。如果是驾车外出郊游,最好还要戴一顶遮阳帽。

  7、开车别穿没带鞋

  想象一下在开车途中,你的性感无带小凉鞋突然间脱离了脚的掌控,在慌乱间它突然卡到油门或刹车踏板下面……后果不堪想象啊!所以,在上车之前就收起你的性感吧,安全还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季节转换的时候,心理科专家表示,日照和气温变化大,会容易影响人的情绪,一些本来并不起眼的小事,赶上这个季节便会诱发情绪中的不稳定因素。据统计,有30%的人对天气的变化有感觉,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因此,建议市民在季节转换应防“心理感冒”,特别要注意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生。

  儿童季节性情感障碍致厌学

  “有的小朋友一到冬天,脾气就变得特别坏,与父母、老师、同学顶嘴甚至吵架,不喜欢和别人交往,早晨懒得起床,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可是在春、夏、秋季,他完全变得像另外一个人似的,学习进步了,脾气好多了人也勤快了。”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李艳主任说,这其实是一种儿童精神病———季节性情感障碍。

  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儿童,通常在每年的10-12月开始出现一系列抑郁症状,持续至次年的3-5月,然后自行消失或缓解。据研究,患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儿童主要是因人体的生物化学物质受光影响所致。

  专家表示,褪黑素可能与此病密切相关。当冬季日照少,夜晚逐渐变长时,血液中的褪黑素持续时间也较长,从而出现睡眠过多,人体懒洋洋,烦躁不安的症状。

  女性受影响是男人的4倍

  季节性情感障碍可以说是一种季节病,用患者的话来讲,“对于自己来说,一年分两季,到冬天时爱睡觉,不爱出门,对什么都没信心,到夏天则是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患者随着冬季的到来和日照时间的减少出现抑郁症状,当春天来临、白昼变长,他们就会逐渐走出抑郁,恢复正常的情绪和活力。

  “不仅儿童会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成人、青少年也无一幸免。”李艳说,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起病于成年期(平均起病年龄是23岁),女性是男性的4倍。目前,大约有1100万人被诊断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为什么女性更易患此病,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她们对日照时间更加敏感的缘故。因此,医生和患者家属应注意观察其生活是否有发生变化,比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食欲增加(喜欢吃米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不爱与朋友交往等,这对指导治疗有所帮助。

  防治在于建立正常的生物钟

  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天气季节的变化,那么就可以做出计划,“将预期变化计入生活计划中”。

  专家建议,入冬之后,多做户外运动或者出去散步,晒晒太阳。如果阴天的话,可以在室内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室内照明保持明亮的光线。研究发现,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

  其次,睡眠是精神障碍复发的晴雨表,如果昏昏欲睡,家属要随时注意这些早期信号,及时洞悉患者异常表现及时就医。

  如果过去有过因季节转换复发的精神疾病患者,最好在季节转换前,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强治疗,如适量增加药物用量等避免久病复发。

  Tips

  自我调节方法

  (1)一旦天气反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而避免伤害人体,如“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等,穿得保暖,多运动,以增加人体热量对付寒冷。

  (2)中医学将人的情志区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也叫“七情”。人一生气即会情志失调,所以,在情绪上要开朗,心胸开阔,在室内或服装上多以明亮色彩示人,这样也可以给人带来好心情。

  (3)食疗、药膳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利的,大体在饮食上宜吃些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食物,如大枣、山药、白果、薏苡仁、莲子、桂圆、核桃、黑木耳、百合等等,既可补气血、保脾胃,又有营养价值。

  (编辑:王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