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她被张嘉译换掉,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原标题:她被张嘉译换掉,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张嘉译是一个好演员,这么多年,不管名声多响,合作过的演员有多多,他都是有口皆碑,让人敬佩。可是,在拍摄《白鹿原》的时候,却传出了对他不好的传闻。
当时,《白鹿原》开拍不到三个月,张嘉译却要求剧组换掉一个女演员。这个女演员叫李梦,她在《白鹿原》里面饰演白灵。
虽然李梦是个新人,但灵气足够,演技也过关,张嘉译本应提携后辈,却强硬的要求换掉她,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李梦被撤换,转而让北电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孙铱出演。
这件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说孙铱靠着张嘉译的裙带关系上位,对张嘉译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面对大众的“指指点点”,张嘉译却说:“我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哪怕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张嘉译为什么对一个新人女演员那么反感,以至于不惜牺牲自己名声换掉她,所有人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但有一次,张嘉译接受采访的时候,透露了一句话。他说,如果因为一个演员的不敬业,而耽误了一整部剧的拍摄,是十分不值得的事情。
这里面他说的这个演员,应该就是指李梦。李梦到底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后来张颂文讲的一件事,让很多人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张颂文和李梦合作了《隐秘的角落》,在里面,他们饰演了一对夫妻,算是对手戏比较多。说到当时的拍摄场景,他说,有一场戏,李梦临时加了一个细节,导演很满意,拍摄完成以后,需要换个角度继续拍摄,这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没想到李梦却发了脾气。
原因很简单,李梦说,必须要和第一个一模一样的苹果,否则,她就演不下去。可是,世界上哪有一模一样的苹果,何况还是在半夜。剧组给她解释,希望她理解,先把戏拍完,毕竟还有很多人在熬夜等着。
可是,李梦一点不妥协,似乎没有一模一样的苹果,她就罢工不演了。没奈何,道具老师只好深更半夜出去买苹果。大半夜的,全剧组的人都等着,等着寻回一个让李梦满意的苹果。
张颂文把这件事讲出来,本意是给李梦加分,说她比较敬业。可是,听过的人没有觉得她敬业,只觉得这个人太以自我为中心,眼里根本没有其他人。
导演张纪中更是直言不讳,这个人比较难搞,我不会合作。
通过这件事,再联系张嘉译强硬的要把她换掉,我们终于理解,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且,她自己也坦言,说自己性格有缺陷。
很多人成年后以自我为中心,眼里没有其他人,大多是童年时期被溺爱,被宠坏,但李梦不是这样,她是严重缺乏安全感。
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去了深.圳闯荡,撇下年幼的女儿给爷爷奶奶照顾。
后来,她搬来深.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生活似乎更坏了。幼小的李梦几乎每一天都独自守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直到夜晚,门外盼望多时的脚步声响起,她才能和妈妈短暂地相处一会儿。
整个童年,她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却没有父母的陪伴。那时候,她最好的同伴是玩偶,她把它们当成家人,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这个时期,正是一个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因为少了父母的参与,李梦成了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安全感的人。这也导致了她性格孤僻、青春、自闭,有时候甚至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当时,如果她的父母稍微对女儿上心一点,也许就会发现她的异常,然后及时纠正,她的人生可能就会大不一样。可是她的父母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些,反而变本加厉,在李梦十一岁那年,让她独自一人去留学。
当时,出去的飞机上,小小的李梦身上挂着“无人陪伴儿童”的牌子,一个人前往大洋彼岸。
我们不知十一岁的李梦究竟经历了什么,但一个孩子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即便手里有钱,但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的日子,想必过的十分艰难。
后来听说,她在国外的时候,除了寄宿家庭的房东和房东的儿子,她几乎不与旁人交往。
安全感的缺失,让她关上了自己的心门,把所有人拒之门外。
很多人承认,李梦是个很有灵性的演员,如果遇到合适的角色,会闯出属于她的一份天地。但是,她的性格却把很多机会拒之门外。或许,别人知道,这不是她的错,她只是病了,而病的根源,在她的父母身上。但这个社会,谁都活得不容易,谁又能包容谁几次呢?
她的父母,一直想让她成才,但却不知,真正把女儿的事业毁了的,正是他们自己。也许,他们觉得,自己物质给予的足够,就是对女儿最大的爱,但很多孩子,可以忍受物质匮乏的苦,却难以承受年幼时期父母精神上的不在。
就像岳云鹏,年幼时期吃过多少苦,别的孩子有的,他没有,城市孩子习以为常的动画,他直到长大,事业成功了才能看一遍。但他善良,懂得感恩,心里没有一点阴影。
所以,孩子可以没有精美的服装,也可以没有好吃的冰激凌,但他们不能没有安全感。好的童年治愈一生,坏的童年,要用一生治愈。作为父母,懂得给予孩子爱,更要注意爱的方式啊。
诗歌正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两茫茫,
都说粟有罪,却忘种粟人。
本应勤养护,却任风雨到,
寄言众父母,莫使小儿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