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上火”,其实是怎么一回事?
时不常地能听到有人说自己最近“上火”了,细一打听,具体的表现从嘴上起泡,长口腔溃疡,到喉咙痛,有异物感,再到流鼻血,多种多样。
如果继续追问,打算如何处理这些不舒服?有的人会说,上火嘛,小事一桩,抗一抗就过去。还有人可能会讲,多吃点清单的蔬果,“败败火”就行。
这两种解决方案,哪一种正确呢?
事实上,所谓的“上火”,是炎症或过敏的征兆(具体参见荔枝、桂圆、辣椒和海鲜,吃多了真会“上火”吗?)。有些“上火”症状确实可以不治而愈,比如嘴上起泡和口腔溃疡;有的“上火”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或者适当用药,比如轻微便秘和口臭。可还有的“上火”表现,或由小病发展而来,或本身已是重大疾病的前兆,需要高度重视。
1.嘴上起泡

提起“上火”,很多人最先想起嘴上长泡。
但其实,嘴上或嘴角起泡是唇疱疹、口角炎,以及过敏的常见症状:
2.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也是很多人心目中主要的“上火”症状之一。它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免疫系统异常、激素波动和遗传因素有关。
普通的口腔溃疡能够在2周左右愈合。如果超过2周甚至一个月还不见好,同时病变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可能是口腔癌的征兆,需要及时就医。
3.喉咙痛、吞咽困难
喉咙痛和吞咽困难,极有可能提示喉部或食道病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4.声音嘶哑
通常人在长时间讲话、唱歌,或者高声叫喊过后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即可缓解。
无缘无故地突然声音嘶哑,且久治不愈(超过1个月以上),需警惕喉部病变,甚至喉癌的可能,要立即就医,绝不能仅靠喝凉茶“败败火”来解决。
5.口臭

有的人以为口臭是牙没刷干净,也有的人将口臭当做“上火”。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口臭分为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2种。生理性口臭通常在人在吃过大蒜、洋葱或者抽烟后产生,刷牙后即可缓解。
病理性口臭:口腔疾病+全身性疾病
无缘无故出现口臭,且长期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6.流鼻血
流鼻血背后的原因可大可小,“小”的原因包括鼻子外伤、感冒和空气干燥。急性鼻窦炎也可导致鼻子出血,但出血量一般不大。
“大”的原因有以下2种:
7.便秘

便秘非常常见,既包括排便量和排便次数减少,也指排便费力和粪便干硬。
按照病因分类,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2种。
功能性便秘与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无关,多由肠道变缓所致。多吃新鲜蔬果、增加运动,缓解压力等方法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从而缓解便秘。
器质性便秘则不同。如果你的便秘采取以上措施均无法缓解,且持续时间在数月以上,可能提示器质性便秘,由消化道、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等疾病所致,比如肠应激综合征、糖尿病,以及肠道恶性肿瘤等。
8.便便出血
便便出血算是一种比较可怕的“上火”症状,其病因同样可轻可重。
9.长痘痘或疖子

痘痘既是脸没洗干净,睡前不卸妆,毛孔有污垢堆积的结果,也是体内激素分泌失调的表现,女生在月经来潮前也更容易冒痘痘。它同时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征兆(除长痘痘外,多囊卵巢综合征还可导致月经不调、不孕和多毛)。
什么是疖子呢?
疖是毛囊即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一般可自行消失,除了暂时影响外在形象之外,无其他全身症状。
但如果疖子长在唇、鼻周围血液丰富的“危险三角区”,需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能捅破,否则极易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甚至导致高热和昏迷,危及生命。
参考资料:
文/老白
相关阅读:
春天,这些疾病最容易“盯”上宝宝,麻麻们要注意了!
小宝宝眼屎多,妈妈该怎么护理?
“耳屎”很重要,没事别瞎给孩子掏
洗澡时耳朵进水怎么办?
什么颜色的“嘘嘘”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