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借钱将未成年孩子名下房屋抵押是否有效?
由于担心房价上涨、征收遗产税等原因,近年来给未成年孩子买房的父母不断增多。可是,购买“娃娃房”后也可能带来麻烦,因为按照法律规定,父母无权处置孩子财产。
网友咨询:
我邻居夫妻两口子刘某、徐某是个体工商户,开了个餐馆。去车年底,他俩找到我,说他们准备扩大经营规模,重新装修,想跟我借10万元。我一开始不同意,他们说他们家老爷子年初去世,留下一套房子给他们儿子刘小某了,房产证上是刘小某的名字,他们可以用这套房子抵押给我。于是我就同意了,当天我跟刘某、徐某还有他们儿子刘小某签了《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第二天去办了抵押登记后,我就把钱打给他们了。当时约定的是今年3月31日前还款,利息1000元。今年4月,我去找他们要钱的时候,他俩说,现在没钱还,我要求他们卖掉抵押的房子还我钱,可他们说签订合同的时候刘小某11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抵押合同无效。请问:我是否有权利要求实现抵押权?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李新淼律师解答:
刘小某在签订《抵押担保借款合同》时年龄为11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刘小某签订《抵押担保借款合同》时,刘某、徐某作为他的法定代理人也均在合同上签名确认,可以认定为是追认行为,合同有效。而且刘某、徐某向您借款是用于扩大生产,目的是赚取更大的利润,是为家庭的共同利益,刘小某是家庭成员之一,故刘某、徐某为扩大生产而借款,以刘小某名下的房屋作为借款抵押担保并没有侵害刘小某合法权益的故意,故该抵押担保合法有效,您对刘小某名下的房屋享有抵押权,在刘某、徐某不履行债务时,您有权以上述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上述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
李新淼律师普法:
《民法总则》第35条第1款明确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在实际工作中,以下情形可以视为“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抵押贷款的,抵押合同有效,银行对抵押物拥有合法的抵押权:
1、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比如支付学费等,需要抵押未成年人房产贷款的;
2、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比如治病等,需要抵押未成年人房产贷款的;
3、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2款之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为未成年人支付侵权赔偿款,需要抵押未成年人房产贷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