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一时爽,伤害却是细思极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健康手足 美好生活
估计不少人都有着童年时啃指甲的记忆——发呆愣神时、绞尽脑汁时、流着口水时,不知不觉把指甲咬烂的样子。儿童啃指甲的行为极其常见,多开始于幼年时,有一部分人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轻,不过,也有一部分人啃着啃着就到中年了。人会在无聊、饥饿或不安的时候去咬指甲,甚至是在“大脑放空”发呆的情况下意识的去咬指甲。
NO.1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咬指甲
精神因素
咬指甲大多是精神因素所导致的,尤其是在成年人身上出现的咬指甲情况更是如此,要知道当人处紧张、焦虑、忧郁的状态时,就会不自觉的想要做些什么来缓解这种情况,让自己变的更舒适。
而咬指甲便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因为他们发现,咬指甲能够帮助他们轻松缓解紧张的状态,所以在遇到这些情况时,总是会下意识的去咬指甲,来让自己更加的舒适。
环境因素
有的人本来不咬指甲,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身边有咬指甲的朋友,渐渐的就养成咬指甲的习惯。
缺乏营养素
小孩有咬指甲的习惯,也许是因为缺乏某些营养素,临床数据证明,机体缺乏锌,咬指甲的几率比正常的儿童会大很多,另外如果还缺乏特定的蛋白质,也会增加咬指甲的几率。
NO.2
咬指甲可能带来的危害
咬指甲是一种有异于吃饭和说话的口部机能运动,它常常和个人的心理活动、后天的影响以及家庭因素有关,咬指甲其实就是对咬手指的一种延续性活动。可你知道么?咬指甲危害极大。
细菌感染
指甲里藏着各种各样的的细菌,还是各种真菌、霉菌的栖息地,藏污纳垢,污秽不堪。当你一啃指甲的时候,便会有大量细菌、真菌在这里活跃,还会到处乱跑,影响的不仅仅是手部的健康,还有其他器官被侵害的危险。
伤害指甲
经常咬指甲会造成指甲周围组织损伤,使甲板缩短,周边不整齐,甲板板面粗糙,失去原来光泽,严重的可并发感染如甲床炎、甲沟炎,长期如此,甲床被损坏后,还会导致整个指甲脱落或变形。
影响牙齿美观
当你咬指甲的时候,可能会把牙齿弄碎、裂开或折断,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影响发育和美观。
形成倒刺
啃指甲时,会使得指甲周围的皮肤变得干燥、蜕皮,之后会很容易形成倒刺,要是一下子撕了下来,容易造成伤口越来越大,形成感染。
形成甲沟炎
长期咬指甲会导致指甲周围的皮肤组织的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被破坏,就会导致真菌、细菌、霉菌趁虚而入,易引发甲沟炎,严重者还会导致手足癣、甲癣等传染性很强的由真菌感染引发的皮肤病,不仅危害自身的健康,还会传染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口腔问题
我们的手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东西,所以会粘上大量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咬指甲时,指甲上的病菌等微生物就会进入我们的口腔,从而引发口腔中的各种疾病,例如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
影响肠道
咬指甲时,指缝间的细菌进入口腔,顺着我们的食道进入肠、胃等,这就相当于我们的肠道是一个供细菌生长的温床,细菌和病毒在我们的肠道中大量繁衍,对我们的肠道造成危害。可能导致我们身体不适,严重时可能出现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精神疾病
人们咬指甲,其实就是对自身一些负面情绪的释放,比如焦虑,不安和孤独,而且,经常咬指甲的人有或许有一点自卑心理,如果家里有小孩总是喜欢咬指甲的话,需要注意一下。
NO.3
如何改掉咬指甲的习惯
总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正:
1、对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形成意识;
2、保持你的指甲干净,修剪整洁(用指甲剪);
3、让你的指甲尝起来味道恶心;
4、找一个更合适的方式排解焦虑和压力。
小孩子喜欢咬指甲要怎么做?
1、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需要有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比较好纠正,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经常性咬指甲时就要尽早矫治,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要循循善诱,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
2、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常修剪指甲,对大一点的孩子,可通过讲道理告诉他们咬指甲的危害。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边拉开,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3、通常情况下,当孩子处于紧张、焦虑等状态时,都会开始咬指甲,这是他们转移情绪的一种办法。因此,每次当孩子出现这一情绪时,一定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抚慰他们的情绪,缓解孩子的消极情绪。
4、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搭配,补充微量元素。
成人咬指甲如何克服?
1、每当你想要咬指甲,就换做一个新习惯,有些人喜欢用手指敲击打鼓、捻弄大拇指、交叉紧握手指、把手放入口袋或只是盯着双手,等等,这些都可以。无论是什么,只要确保不是另一个坏习惯,选择一个有帮助或无论如何都无所谓的习惯。
2、涂一些咬起来有苦涩味道指甲油,讨厌的味道会阻止咬指甲的行为,戴上手套或是给指甲缠上创可贴或者绷带,起到提示和阻止的作用。
3、把指甲剪得稍微短一些,随身带指甲刀,勤剪指甲,让自己无从下口。
4、健康的饮食让人体整体感觉更好,有助于修护指甲,让其更好生长。吃含有高钙质和镁的食物,有利于指甲修复及生长。
5、很多时候抠指甲和咬指甲都是属于习惯或者是心理压力较大,可以去试着分散一下注意力,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好些。比如说养成健身的习惯或者爬山的习惯,可以在开阔心胸的同时,保持整个人的积极向上。
NO.4
日常如何护理指甲
1、剪指甲
过长的手指甲很容易受伤或者劈了很难保留而且还会疼痛;指甲过短很容易伤害到甲床,因此,正确的剪指甲很重要。剪指甲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先剪中间再修两边,这样易于掌控修剪的长度,避免把边角剪得过深。
剪指甲时要平着剪,不要将指甲刀硬塞进指甲缝里掏着剪。如果指甲有尖角,应该把这些尖角修圆。此外,还要及时处理指甲边的肉刺,不能直接用手拔除,以免伤及周围皮肤组织,要仔细用指甲刀将肉刺齐根剪断。
2、按摩
剪指甲的同时,还可以做些简单的手部和指部按摩,帮助促进手指的血液循环,供给指甲充足的养分。也可以选择一些护甲的营养油,使指甲保持光亮、坚韧。此外,还应勤洗手,单靠剪短指甲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个人卫生。
3、手部滋润
每次洗完手后,把手擦干净,再涂抹一些护手霜。在晚上睡觉前,取适量涂抹在手指和指甲上,稍加按摩,有利于保持手部和指甲的滋润。
4、日常保护
避免接触碱性的洗涤用品或刺激性的化学用品;或者在做家务的时候戴上手套保护;手上有倒刺千万不要拔,应用指甲剪齐根剪掉;手部或指甲受伤,一定要及时消毒处理。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