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你都遇到过什么让你难忘的病人?

  我是一名临床心理治疗师,也就是您们常说的医院心理科的心理医生岗位之一。我的工作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非药物治疗)。由执业范围的特殊性,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我们有时候称之为“来访者”)。下面我说说这位小来访者的故事(处于心理医生的保密伦理,我隐去实名,称其为“小李同学”吧)。

  小李同学是我遇到的最小的抑郁症来访者。今年12岁,可是已经有着3年的病史了。倒推算,应该是9岁发病了。她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年龄最小的抑郁患者。

  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是临近2023年春节放假前三天,由她奶奶带到我的门诊看病,她怯生生的坐在我的对面,对我说:“医生,我病了,病得很严重”。我打量了她一眼,这是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子,应该体制比较瘦弱的那一种,弱不经风的样子,似乎有一些营养不良。我问她,您今年几岁了,她低声的告诉我说,12岁了,在上小学四年级。

  我询问了她的一些其他情况,然后她平静的跟我讲述了她的情况:她说她已经三年没有开心过了,每天总是不开心,莫名其妙的有时候想哭,感觉很委屈,学习也没有兴趣,无论作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生活懒散、吃饭饭量极少,不想吃饭,而且经常失眠,到临晨2:00都睡不着,上课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感觉很累,很疲倦、经常觉得活着没意思,总想着离开这个世界。

  我很是震惊,一个12岁的小姑娘,花儿一样的年纪,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和症状。

  特别是她告诉我,她有时候用圆珠笔尖戳自己的手臂,我看到了她密密麻麻的小孔,这是一双瘦弱的稚嫩的小手,我想起了我跟她一样的女儿,她们是完全不一样的精神面貌的。

  她奶奶告诉我,孩子很可怜,7岁的时候,妈妈跟她爸爸离异,妈妈另外组建了家庭,爸爸在深圳打工,父母有时候一年都见不到孩子一次,他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她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孩子很懂事,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很好,就是心理压力很大,以前她奶奶没有注意到她这些问题,就是以为她心思很重,没有想到有自残行为,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她手臂上的伤痕,才知道出大事了。所以带她来医院。

  我把她奶奶叫到了旁边,避开了小李同学,我告诉了她奶奶的小姑娘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可能孩子有抑郁症,也有营养不良的情况。

  然后带他们去做了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以及心理量表测量。

  检查的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

  考虑到孩子目前尚在小学阶段,我建议她先暂时不服用抗抑郁药治疗,先做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必须药物治疗。后面由我来帮助她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这个病案,对我触动很大。

  抑郁的症的低龄化已经越来越多,我们很多做父母的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些,总是以为孩子还小,不可能是抑郁症,总以为那是大人的心理疾病。小孩子是装的、是矫情,根本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疾病。这种现象很多很多。

  抑郁症的发生,原生家庭的影响非常大,虽然有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的心理素质体制问题、个人生理健康问题等等影响,但是作为小孩子,原生家庭问题是基本都存在的,应该是主要的原因。

  我们说,孩子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福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

  我们每个人没法决定出生家庭,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决定自己能否给孩子关爱、抱持、关注、理解、和温暖!我们的孩子,最怕的不是家境的贫穷,而是父母对自己的的冷漠、不关心、缺乏关注、缺乏鼓励、缺乏理解、缺乏共情、缺乏支持、缺乏赞扬,却而代之的确实父母工作的忙碌、家庭矛盾、甚至家庭的分崩离析、冷嘲热讽、攀比、偏执的观念、甚至是道德绑架!这样的家庭,孩子有多么痛苦,可能做父母的并没有看到!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引起更多的父母重视,毕竟我们周边还有很多很多小李同学一样的留守儿童,需要父母的关注,也需要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

  一个12岁的孩子,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经历了多么大的痛苦煎熬!

  生命是顽强的,希望她以后的人生也能像她同龄人一样,有阳光、有希望。同时,我也希望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她走出那段阴霾的日子。这是一个做心理医生的责任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