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自由

  

  ?“成年人最大的炫富

  是周末双休和准时下班”

  “自由似乎成了一种奢侈”

  现在出现了各种以自由为后缀的词语。例如睡眠自由、猪肉自由、财富自由和休假自由等等。

  而究其原因,仅仅是现在忙碌的人们对于生活的某种渴望。

  新一季的奇葩说里面,出现了一个新的自由,叫做“情绪自由。”

  大王说:所谓情绪自由,就是能够自己主宰自己的情绪,不被别人所影响,并且依然保持自信,这就是情绪自由。

  智商不够,情商来凑。然而很多时候却无法触及到对方的那个点,不知道怎么去调节和对方的差距。

  对别人的不够了解、或共情能力不够,都有可能在想要和对方拉近关系的时候出现障碍。

  无法触及到对方,成为了情绪自由里面的坎。在我看来,可以毫无顾忌的分享自己的情绪,也要算进情绪自由的一种。

  而大王所说的,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后,即使被讨厌,也不会被打击到。

  联想到最近三番五次被送上热搜并且成为各大营销号卖点的热依扎。

  热依扎前段时间因为穿深V被挂上热搜,一度引起了关于“穿衣自由”的言论。

  评论里说她穿衣暴露,作为一个艺人,太过于性感,不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从那天开始热依扎就开始亲自下场怼人,并且自爆自己抑郁症,将对她辱骂的人都挂在自己的微博首页上。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些“双面间谍”,一边网暴别人,一边哭诉自己被网暴。

  

  她的转发行为,是情绪自由吗?我想是的。而辱骂她的人呢?也算是情绪自由吗?我觉得也算是的。

  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热依扎作为公众人物,确实有义务要承受一些比普通人更加激烈的舆论。但网络上的发表意见的看客们,虽然倡导言论自由,但并不证明可以恶意辱骂。

  这样的情绪自由到底是自由还是自我?自由和自我,又要怎么来区分呢

  自由和自我,本质上都是随心所欲,但自由过度影响别人,就会变成自我。

  在公共场合哭泣,是自由。但要求所有人都来安慰你,这叫自我。

  我一个大学同学,大学的时候因为某些事情得了抑郁症。整个人都变得非常垮,经常会在半夜的时候给我和另外一个朋友留很多大段大段的文字倾诉。

  我们非常心疼她,也愿意去听她诉说,也希望能够帮她分担,但聊到最后,她总是以“你们根本就不懂我”或摆出一副无论怎么劝都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态度结束聊天。

  我和我的朋友都很苦恼,也许是我们确实不够了解抑郁症的心情,不知道如何为她调节情绪,也许是我们耐心不够,承受不住她日复一日的重复诉说。

  时间长了,无休无止的抱怨让我们觉得有点烦躁。有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会说:“我觉得你想的太多了”。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伤人。

  在她细说自己疼痛的时候,在她把伤口揭开给我们看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堵住耳朵捂住眼睛,为了自己的“情绪自由”而让朋友陷入黑暗中挣扎。

  后来了解到她已经去看过心理医生并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她的情绪已经稳定了很多。

  医院里说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使人的情绪变得迟钝一些,并且通过药物成分让大脑内产生让人快乐的细胞,从而克制住抑郁的情绪。

  但其实这些药物会让人完全没有任何情绪,这些药物遏制住了和情绪相关的所有激素,让人不会再产生压抑、难过的情绪,但同时,快乐、激动、亢奋...这些情绪也都统统没有了。

  情绪自由,是让客观事实都现实符合心理预期。

  面对自己,平复自己。虽然艰难,但非常勇敢。

  即使现实不那么让人满意,但至少能够稍微舒畅一点。

  也算是有一些自由了。

  有一个同事是刚入职场的毕业生,但是她对于职场的事情非常熟练,不管是工作处理还是人际关系都非常快上手,一度让我非常钦佩。

  闲聊的时候我说你不像刚毕业的,感觉非常有经验。她说:如果你能够在物业公司面对业主工作半年,那你也能够这样。

  她跟我讲,做物业的那段时间,她几乎一周没有几天是开心的。事情多且杂,而且还要面对各种业主的刁难。

  碰到好说话的业主还好,如果碰到脾气不好的,当着面阴阳怪气的称呼物业为保姆。但她只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因为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被投诉。

  又因为自己是实习生,还没毕业,办公室里很多人都会把工作扔给别人做,做不好挨批的也是自己,因为自己年龄最小,有一些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也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很多次她都很崩溃,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晚上躺在床上看自己的工作表格,越看越眼花,心里还要想着明天怎么去和业主交流,才能让业主心平气和的接受物业的做法

  人为什么永远都想回到童年,回到读书的时候,我想是因为那个时候除了学习,一切都是自由的。

  不会有高年级的孩子把作业扔给你做,因为你不会。大家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别的压力。

  受了委屈可以告诉老师告诉家长,总会有人倾听你的烦恼,并且为你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安慰你。

  最后她选择了辞职,辞职之后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出去游玩散心,那个时候照片里的她,笑容极其漂亮。

  如果情绪自由就是要脱离情绪,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倒也不那么完美。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七情六欲。

  如果彻底摆脱了自己的情绪,反倒是让这个人显得不够完整了。

  我有一个朋友,或许应该说“有一类这样的朋友。”这种朋友或许每个人都有几个。一旦陷入爱情里面就变得疯狂。

  这种情况的恋爱刚开始的时候都非常甜蜜,时间一长,有一方就开始敷衍,另一方就越来越陷入这段感情里面。如果再加上磨合期的争执、矛盾、吵架,感情状况就变得岌岌可危。

  我曾经在无数个数不清的时间地点接到朋友的倾诉电话或语音。或是在熟睡的凌晨四点,或是在悠闲地下午茶时光,也可能是在某堂考试的中间,也可能是在某个会议的关键点。

  女孩子要么抽抽搭搭,要么骂骂咧咧,我听过最心疼的声音,是有个男孩子在电话那端强行忍住哽咽,语气中透露着无措,问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我无论如何的苦口婆心,到最后都没有分手。哭诉完之后继续在朋友圈秀恩爱,又为下一次争吵做准备。

  我甚至都无法判断这到底是属于情绪自由还是不自由。

  他们在谈恋爱的时候,因为对方的任性或不任性,点燃了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在找人倾诉或和对方交流时,他们情绪是自由的,因为可以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吐露出自己的心声。

  他们死守着这段连自己都不看好的感情,情绪已经被对方牵着走了。因为即使劝了自己无数遍,但在看到对方的真的要离去的一瞬间,心里的防线还是会崩塌。会卑微的希望对方不要离开自己,这个时候的他们,是情绪不自由的。

  但或许这样的不自由,是平淡生活里可爱的调味品。他们表达了自己正确的情绪,而不是一味的发脾气。

  既然无法放掉这段感情,那就调节自己,让自己在所有的不自由中稍微找到一点点自由。

  但我真诚的希望,这些朋友,与其在不愉快的感情里挣扎,不如快点放手。

  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被爱的自由。

  而且我半夜接电话,真的很困。

  我现在已经把手机勿扰模式开启了。

  在深夜谁也别想打通我的电话。

  这是我的自由。

  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不自由。

  就比如,你拥有在公众场合讲话的权利是自由的,但大声喧哗确是会影响别人。

  你拥有不喜欢一个东西的自由,但你不可以强迫别人也不喜欢。

  你拥有在寝室早起的自由,但你不可以打扰别人的休息。

  你也拥有在公司里不做事情的自由,但你不可以阻止别人做了之后拿到更高的薪水和职位。

  每个人都拥有自由,但不能用自己的自由影响别人,这或许是成年人世界里最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