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同意成人正畸无害论吗?
现在非常多的成年人开始关注牙齿美观,网络咨询正畸非常多,反对的声音被支持声淹没,但凡一个正畸专业医生都说没有问题,并非说成人正畸效果一定不好,但事实上非常多的成年人受网络鼓动做出尝试而深受后遗症的折磨,却求路无门。受害的成人正畸患者请发声,让更多人重视这个问题,让更多后来人免受其害。请不要说那些失败的矫正结果都是因为找了不靠谱得医生,很多人就是出自正规医院专业正畸医生之手。非常欢迎知乎的正畸医生和饱受正畸后遗症之苦的患者来此讨论。
先说回答,不同意成人正畸无害理论,但是我想反问一句,为什么我们觉得牙齿正畸是有害的呢?
满嘴的金属丝丝、拔牙、塞牙、龋齿、挂皮筋、牙槽骨吸收、牙根外露、牙龈萎缩、牙套脸、颞下颌关节病......由于牙齿矫正可能存在这些负面效果,因此很难说牙齿正畸是无害的,或许正是这些负效果,才使我们觉得牙齿矫正是有害健康!
既然牙齿正畸有这么多的“危害”,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做牙齿矫正?(据统计,中国2019年牙齿正畸的人数在250万左右)。
那肯定是其中的利大于弊,才会有人去做,当然不排除一些不适合做矫正的人,是被别人忽悠着去做了牙齿正畸。

人们对未知的东西会感到恐惧,原始人最开始也是怕火的,因为火能把人灼伤,但片面的说火对人是有害的,这是不对的!我们的祖先利用火来烧水做饭,用火来驱赶野兽,煅造器物,正是因为有了火,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牙齿正畸,就如同这火焰一样,本身并无好坏,正畸只是一种技术,若非要分个好坏,那应该关注的点,或许是医生们如何去使用它。
下文就让我们简单聊聊牙齿矫正的原理、儿童牙齿矫正和成人牙齿矫正的区别、牙齿正畸有那些“负效果”、以及如何避免出现这些负效果等问题。只有我们对牙齿正畸有所了解后,在面对牙齿正畸时,才能权衡利弊,正确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1)、牙齿正畸的原理:
牙槽骨是全身骨骼系统中最易变化的部分,它会随着牙齿的发育、乳牙的替换、恒牙的移动而改建。根据这个原理,牙医们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给牙齿施加一个轻柔而连续的力,就可以让牙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就是牙齿矫正的原理。

(2)、儿童牙齿矫正和成人牙齿矫正的区别。
你若问我,成年人可以做矫正吗?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
你若接着问我,牙齿正畸(固定矫正)的最佳年龄是多少呢?我的回答是:“12--14岁”
为什么成年人也可以做牙齿矫正?那是因为我们的牙槽骨可以终身改建,因此从理论上讲,牙齿正畸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中年男性,主诉关闭上前牙间隙,隐形矫正,顺利关闭间隙,但是“黑三角”依然存在)
牙齿矫正,虽然年龄不是问题,但是年龄是有区别的,同样难度的牙齿,若儿童矫正需要一年左右,那成人矫正大概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为什么最佳矫正年龄是12—14岁?那是因为这个阶段,口内的乳牙完全被恒牙替换,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各个组织生长重塑活跃,此时进行牙齿矫正,牙齿移动更快,牙槽骨和牙龈会随着牙齿移动而生长、重塑,此阶段进行牙齿矫正最易取得理想的效果。

还记得一个上了分牙圈的十几岁男孩,由于分牙圈脱落,害怕被分牙圈撑出的牙缝关闭,在家自行用棉花填塞分牙圈撑出来的牙缝,等到几天后他来复诊上带环。
当我看到他口内的情况时,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左上六号牙和五号牙之间的分牙圈提前脱落,对应牙齿的缝隙被人为的塞了很多棉花,这些棉花压在牙龈上,牙龈乳已萎缩大半,患牙出现I--II°松动,牙龈红肿溢脓,深牙周袋......
去除牙缝内的棉花,搔刮冲洗化脓的牙周袋,上药,一周后复诊,小孩的牙龈恢复如初,萎缩的牙龈乳头又长了回来,六号牙也变得稳固,这或许就是得益于小孩子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
成年人的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颌骨的可塑性下降(相比儿童),牙槽骨和牙龈的重建变慢,若是牙齿矫正速度过快,自身组织重建速度跟不上,那大概率会出现牙槽骨和牙龈吸收,从而出现各种正畸的负效果,正畸方案设计激进,牙齿大跨度移动(如拔牙病例),或者反反复复移动牙齿来达到正畸效果,都可能增加出现牙周病的风险。
我们不能片面的说,牙齿正畸对成年人是有害的,但成年人做牙齿矫正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口腔检查和思想准备,因为成年人的牙齿矫正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出现各种正畸负面效果的几率也会更大一些!
(3)、牙齿正畸有哪些“负效果”?
*龋齿:
龋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虫牙,儿童成人牙齿正畸均易出现,多为牙齿上粘了正畸托槽,上了矫正钢丝后,刷牙时清洁不到位所致,早期表现为牙面上出现白垩色斑块,如不及时干涉,中后期会发展为肉眼可见的蛀洞。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牙齿粘有正畸附件的矫正患者,建议使用专业的正畸牙刷来清洁牙齿,以降低牙齿龋坏的几率。

(正畸牙刷,中间刷毛短是杜邦软毛,两侧刷毛长是微硬的刷毛,整体软硬适中,不易炸毛,可以更好地清洁托槽周围的食物残渣)
凹形刷头,刷牙时刷毛更贴合托槽,可以有效的清洁牙齿,由于正畸期间,牙刷磨损较快,建议一个月左右更换一次牙刷
*拔牙:
拔牙在儿童正畸中用的很多,如果牙齿轻中度拥挤,通过扩弓排齐牙齿,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若是严重的牙齿拥挤,扩弓无法获得足够的空间,那就需要拔除1-4颗不太重要的牙齿,获得间隙来平整排齐牙齿,现在拔牙矫正的技术很成熟,这点不用太过于担心。

至于成年人,轻度拥挤,简单排齐基本没问题,中重度牙齿拥挤,拔掉数颗牙齿进行牙齿矫正,那术后牙齿大概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黑三角),甚至会出现后牙区广泛性的塞牙。
牙齿拥挤的病例,儿童可以考虑扩弓或者拔牙矫正,不建议片切儿童的牙齿哦!成人可以考虑片切牙齿(1、牙齿片切是有技术含量的。2、找个靠谱的医生很重要。3、片切后的牙齿涂多乐氟防龋。4、片切后的牙齿形态问题要引起重视)。

拔牙或者片切后,一定要注意牙齿邻面的清洁,预防邻面龋!医生一般会对暴露的牙缝进行涂氟处理(多乐氟)。我们在家可使用正畸专用的牙缝刷清洁牙缝,牙缝刷由刷柄,软钢丝和刷毛组成,它可以轻松进入牙缝,把普通牙刷无法清洁的牙缝死角清理干净,也可以掰到合适的角度,清理托槽的内侧。

因此成人矫正的方案不能千篇一律,正畸过程要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可根据患者主诉和实际情况进行正畸方案设计。(如拥挤病例,后牙不是中性关系,但咬合稳定,功能良好,那可以考虑不移动后牙,单纯通过片切前牙即可解除拥挤,达到排齐牙齿的效果,这样创伤更小)
*牙槽骨吸收:
因为上下前牙区骨头薄,所有我们以上下前牙为例,在压低或者内收上下牙齿时,要当心前牙区骨量不足,要注意控制牙根的移动,避免骨开窗(牙根破骨而出),必要时拍口腔CT,以降低牙根暴露的风险。

成人矫正时进展太快,矫正力过大,口腔卫生不良等,都可造成牙槽骨吸收,因此,作为医生,我们的设计方案不能太过激进,不能要求速成,作为患者,应该遵医嘱,认真刷牙,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说到保持口腔卫生,建议做牙齿正畸,尤其是做传统牙齿正畸的亲们,在每次吃完饭后,都应该刷一次牙,若能在刷牙后,配合使用漱口水含漱,那防龋,预防牙周病的效果会更好。

*塞牙,牙龈乳头萎缩:
先说塞牙,牙齿正畸过程中,因为正畸附件(托槽,钢丝,皮筋)的存在,很容易导致食物嵌塞,嵌塞的食物易压迫牙龈,导致牙龈乳头萎缩,若不及时清理掉,食物残渣会被口内细菌分解,并产生大量有害的酸,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进而出现牙齿白斑和蛀牙。
很多进行牙齿矫正的人,都抱怨自己的牙齿刷不干净,牙刷用不了几天就炸毛了,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顾虑,担心普通牙刷没办法刷干净,那还是买一套专用的正畸牙刷吧。

凹头的正畸牙刷,尖头的正畸牙刷,正畸专用的牙间刷,冲牙器……这些专为正畸人群设计的口腔卫生用品,可以极大地提高正畸人群的生活质量,而且和补牙治牙齿的费用相比,牙刷的价格就不值得一提了。
正畸后一定要佩戴保持器,不然正畸后易出现反弹,这会导致牙齿再次出现歪斜或者出现散在间隙,进而出现塞牙的情况。
关于塞牙,也有可能是正畸时,牙缝没有完全关闭,或者不良的片切牙齿所致,因此,在正畸结束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的牙齿,若是觉得有问题,及时跟医生说,不然拆了托槽就晚了。
*牙套脸:

“牙套脸”是说做完矫正后,面型的变化,(主要是变丑,主要是成人!)这种变化并不是每个做矫正的人都会出现。
大多数牙套脸,是由于矫正牙齿期间,饮食受到限制,不能吃硬东西,为了减少刷牙,很多人连平时爱吃的额零食都戒了做,这导致我们的面部肌肉不同程度的出现萎缩,进而出现“牙套脸”。
只是单纯肌肉萎缩导致的牙套脸,矫正结束后,正常进食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如初。
这里再说一种正畸改变面型的情况,不适合拔牙的病例,通过拔牙矫正,会导致面型改变,主要表现为面部失去丰满度,苍老面容(从侧面看脸是扁的)。
*牙齿正畸和颞下颌关节疾病
很多人,在做牙齿矫正之前,就已经存在颞下颌关节的问题,但是在进行矫正时,医生忽略了矫正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霸王硬上弓,这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矫正时,要把对关节的影响,对咬合的影响都考虑进去,必要时拍关节片或者暂时中止矫正,不然牙齿是排齐了,但是出现其他更麻烦的问题就头疼了。
如内收上下颌前牙时,最好做到同步内收,对应咬合紧的病例,每次复诊,最好用手指按在上前牙唇侧牙根处,让患者做咬合动作,感受来自下前牙的撞击力,若力量过大,及时干预,避免咬合创伤导致牙槽骨萎缩。
总结: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或多或少对牙齿正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还是那句话,牙齿正畸只是一种技术,用的好,就可以还你一口整齐的牙齿,用不好,同样会毁了你的一口牙。
因此,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生,,一个适合自己的正畸方案,并且遵循医嘱按时复诊,加上自己日常的清洁维护,才是尽可能地避免矫正时出现“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