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也有种族差异?运动指南:当东方遇上西方|2021 EASD
图1.2020WHO 运动及久坐行为指南
18-64岁: 所有成年人都应定期进行运动; 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30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150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相当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运动结合。若暂时达不到目标,则建议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成年人每周还应该至少有2天进行中等强度或更大强度的肌肉强化运动,带动所有主要肌肉群,因为这些运动对健康有额外的好处。 成年人可以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增加至>300min,或者高强度有氧运动增加至>150min,或相当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运动结合,以获得额外的健康益处。 成年人应该限制久坐的时间,用任何强度的运动(包括轻度运动)来代替久坐行为都可产生益处; 为了减少长期久坐行为对健康的有害影响,成年人的中高强度运动目标应高于推荐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持续时间的运动量都可算入时长中:总体运动量更重要,而和每一次运动的时长无关。就算一次只运动了五分钟,只要总时长达标,对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65岁: 对于老年人来说,体育运动还有助于防止摔倒和与摔倒相关的伤害,以及骨骼健康和功能能力的下降。 应该每周至少3天进行中等强度或更高强度的锻炼,重点关注功能平衡和力量训练,以增强机体功能并防止跌倒。
运动指南是否适合所有人,不同种族人群是否有差异

不同种族2型糖尿病BMI的差异:体重指数(BMI)是对个体超重程度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目前普遍用于定义肥胖的临界值(BMI≥30 kg/㎡),是根据欧美白人研究并基于BMI和死亡率的关联而制定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BMI低于该数值的亚洲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一项发表在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杂志的研究,通过对英国多族裔人群的调查发现,WHO和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研究所(NICE)目前使用的BMI临界值不适用于所有人,中国人群在更低的BMI水平就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研究发现的“2型糖尿病风险”临界值远低于WHO和NICE的建议。不同种族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风险临界值有差异,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建议修订不同人群BMI的临界值,以优化2型糖尿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管理。
不同种族2型糖尿病特点差异:有研究表明,与白种人相比,亚洲人群2型糖尿病发生的年龄更小、BMI水平更低。尽管BMI切点定义的肥胖率相对较低,但亚洲人群腰围和腰臀比往往更大,表明中心肥胖程度更高,另外与白种人相比,亚洲人群存在更大程度的胰岛素抵抗。
成年人的体育活动建议是否应根据种族而定:目前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然而,指南基于的证据主要来自对欧洲白种人群的研究,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建议是否适用于其他种族。一项比较东南亚和欧洲白种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结果表明,东南亚人群需要每周进行约2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以获得与欧洲白种成年人每周150分钟相似的心脏代谢风险获益,这相当于东南亚人群需要每天额外进行10~15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
结语
运动的有益影响和缺乏运动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全球目前缺乏运动的患病率很高,并因COVID-19大流行而恶化,世卫组织鼓励各国采用全球指南,以制定国家卫生政策,从而实现到2030年将缺乏运动现象减少15%的目标。关于运动的种族差异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盛世华诞,举国同庆。值此国庆佳节,《国际糖尿病》祝愿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祝愿所有的读者国庆节快乐、身体健康。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