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用不到英语,但是却有那么多成人去学英语?

  人家愿意

  如果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用英语,建议不要浪费时间!

  很高兴为你分享我的回答。

  英语其实是很重要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即使用不到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更是一种国际化的表现。

  语数外三科, 在中考,高考中的重要性, 可见英语有多么重要。 你可以不用, 但一定要会。

  英语的重要性:

  ①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这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据1986年的统计, 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近4亿,差不多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讲英语。

  ②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或用英文写地址的。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国际上的资料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发表的。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是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它也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③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编程语言越来越主流,其中编程语言就是由英语编写的。印度虽然在很多方面的发展比不上中国,但印度的软件开发业却比中国发达很多。造成这种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程序员普遍英语应用水平比中国程序员高。

  看看你周围有多少有钱人的孩子是去国外留学和读书的, 你越有钱, 越能感觉到它的重要性。 去旅游, 写论文, 靠职称很多专业都要用的到。

  欢迎交流。

  我是三十多岁开始认真学英语的。念书的时候英语不好,勉强混个过关。中间十年没有再接触英语。

  我重新开始学英语,没有功利的目的。工作上不怎么用得上,更不可能因为我突然会了英文就获得晋升;生活上,那大家都差不多,更是用不到英文了。

  我也不是出于爱好开始学习英文的。我从小就很明确,所有学科中我唯一爱好是数学,最烦的就是英语。

  我重新学习英语出于一个简单的原因:英语是一项不依赖于平台的技能。

  工作的十几年中,我学到了很多技能。这些技能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行业有用,对公司有用,对职位有用,但对我个人——一个普通人来说,用处不太大。

  也就是说,很多技能在某个职位上非常有用,一但岗位变动或升迁,这个技能立刻失效;很多技能对公司有用,对行业有用,离开作为平台的公司和行业,这些技能也会失效。

  在一个领域越来越深入,同时自己对领域相关平台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这种感觉对我来说不太好,没啥安全感。所以我考虑习得一种效用更持久,更泛用,更独立的技能。英语满足这些条件,并且对我来说相对更熟悉。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成年人学习英语的原因。

  回过头来说,要真的会英语,平时也用得上。拿我来说,我有时会玩两把 2K 篮球游戏。听不懂解说当然不影响我玩游戏,那么多年都是这么玩过来的,现在渐渐听得懂了,也不影响我玩游戏,没啥不好。我费点功夫学点英语,提升自己,顺便还能帮我儿子省点力气,让他少走弯路。

  我来说一下对于成年人来说会英语有什么好处吧。

  英语会让我们个人形象有所提升:

  我们有一个固有印象,如果一个人他英语说的好,我们会把他和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这个人很聪明,这个人能力很强,这个人很可靠,这个人有钱挂钩,这对包装自己是有一定帮助的。

  英语可以给我们提供新的思维方式:英语作为一个重视名词,介词发达,采用语义推定来表达客观事物的语言,凭借其特有的修饰语从句后置的句子组织方式,在复杂概念和严密逻辑的表达上,比中文这种意合语言更加容易表达复杂关系。

  你看这句话,这就是典型的英文思维。中文确实可以这样说,但是我们习惯性把这些复杂的东西拆开成单句,他们就喜欢把逻辑相关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语句里面说,因为他们的介词非常发达,句子的逻辑承载力是很强的。

  英语可以让个人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

  即便中国的产业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先进东西并不是中国一家独大的,我们依然有很多东西需要从国外学习,比如各种编辑软件,工程类的设计软件,编程语言等都是基于英文的,虽然有汉化版,但是有英文我们学习起来会更加直观。其次现在很多国内的相关课程都是我们自己的人从国外学完之后换翻译成中文的,可是这些课程在他们的官网上是免费,且官方做的质量相对较高,只不过他们都是用英文的,如果会英文,可以直接通过官方教程学习。

  英语帮助拓展业务打开市场:

  英文作为外语来说性价比依然是最高的,尽管中文变得日渐国际化,但是中文能走出去的范围挺窄的,只能在东南亚等地勉强行得通。而英语比如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见到一个外国人,你肯定默认他会讲英语,外国人其实也是这样想的。大湾区有个口号是越开放越强大,开放是不会停止的,我们中国日渐富强,也离不开开放。东西卖国内能赚钱,卖国外也能赚钱,如果你既会中文也会英语,你就能往两个地方卖,有钱不赚你不赚别人就赚。

  英语用作国际学术交流:

  这个就不多说了,懂得自然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