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担当 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稳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探索构建起“3456”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沾化模式”,用心用力用情,为全区9.4万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安全伞”。
加强组织领导
构建“三级组织”网络体系
严格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主体责任,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建设,沾化区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涵盖民政、教育、司法、公安、妇联等31个成员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同步设立机构,形成党政统筹、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的大保护格局。
以加强阵地和队伍建设为基础,高标准建成面积3500平方米的区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配备16个功能室,开设6个康复训练项目。同时,依托该中心,联合打造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民委员会专人专岗服务阵地,建立起一支以11名儿童督导员、438名儿童主任为主要力量的基层未成年人服务工作队伍,构建起“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体系。
提升服务质量
构建“四大服务”关爱体系
坚持以队伍专业化、对象精准化、程序规范化、服务常态化“四化”联动为引领,引导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未成年人关爱服务。
实施村(居)儿童主任“赋能行动”,全区129个社会组织、57名社工和155支志愿服务队共同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守护天使”为留守、困境儿童撑起“保护伞”经验做法获2022年度滨州市儿童福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设立集未成年人保护站、社会救助工作站和社会工作站于一体的“三站合一”民政综合服务站,推出“护佑健康”保险服务、“守护心灵”心理服务、“寒冬送暖”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助学服务四大服务品牌。
今年以来,沾化区组织开展公益活动300余场,捐赠各类物资9万余元,150余名孤困儿童得到心理疏导、监护指导、亲情陪护等关爱服务,涌现出一批“爱心妈妈”和“代理家长”。
创新工作形式
构建“五项机制”保障体系
构建统筹协调机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审议未成年人保护重大事项,推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验。构建网格管理机制,结合“一网、二联、三无、四中心”社会治理工作模式,落实“切块化、网格化、责任化、具体化”要求。构建动态监测机制,开展未成年人摸底排查实时监测,精准掌握孤困儿童信息数据,建立未成年人基础数据台账,确保孤困儿童应保尽保。构建保障增长机制,与社会救助制度相衔接,逐步提高孤困儿童保障标准,实现应享尽享、足额保障。构建督导考核机制,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列入专项考核,与乡村振兴等重点考核相结合,推动责任落实。
强化责任分工
构建“六重保护”防护体系
强化政府保护,每年足额优先保障落实未成年人医疗救助等工作经费,今年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281.9万元。强化家庭保护,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和主体责任,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强化学校保护,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体系,配备258名保安,聘任109名警官、律师、法官和检察官担任全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强化社会保护,依托团区委、妇联、总工会、心理协会等部门,搭建起未成年人保护多元化组织平台,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强化网络保护,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通过引导、教育的方式增强未成年人对网络不良资讯的免疫力。强化司法保护,建立未成年人个体成长、家庭和谐、社会安全三位一体的法治护航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开展各类普法授课活动1200余次。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委书记)
来源:《中国社区报》12月8日3版新媒体部主任:马怀刚
编辑/设计:于佳
讲好社区故事
传递百姓声音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中国社区报》全国各地邮局随时订阅
邮发代号:1-117
联系电话:010-83666582/83666586/83666587
投稿邮箱:shequbao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