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该怎么发泄愤怒?
我的公众号「敏敏姐呀」写了详细的长文。这边就复制后两点,希望对你有用啊。
第三,如何合适地表达
1. 目的和目标Gross在他的情绪管理理论中,提到很重要一点,我们所有的情绪,不管有没有意识到,都是有某种目的,或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的。而情绪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管理你的情绪,从而最大化或最快地实现那些对你有利的目标,或将相关负面效果降到最低。
比如,你「愤怒」于跟你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小明,做着同样的事,却涨了三次工资,而你一次都没涨。那你的目标是涨工资,不是愤怒于你那涨了工资的同事小明。因为愤怒于你的同事,对你没好处。知道你的目标是涨工资之后,你就要向能让你涨工资的人,表达你对「待遇不公」的「愤怒」。
再次强调,是表达「愤怒」,不是「愤怒」地表达,这俩是天差地别的啊啊啊啊「差别」啊,不要误会我。
2. 来,跟我念,「帮帮我」、「帮帮我」、「帮帮我」。这三个字,尤其在亲密的关系里,要多说、多说、再多说,特别是你想表达的观点对方不容易接受,或者让对方做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
比如,冯小胖认为沙发的小毯子,没必要叠,随时小睡要用的。我一般都会说,“老公,你能帮个忙,把被子叠了吗?” (当然,我在家也不可能是心理治疗师状态,有时候也会发飙吐槽他不叠被子的......)
重点就是,当你要表达「愤怒」时,你可以用「帮帮我」的语气,让对方柔和下来,听得进你将要表达的「愤怒」情绪。比如,“老婆,你帮帮我,我现在感觉好生气,我不知道怎么办。” 同时,也帮助对方跳出「加害者」的感觉,而是感觉跟你站在同一阵线的「帮助者」。
这个方法,我们临床诊疗中也会用的,虽然不一定是愤怒的情绪。有时候,当我们明知道诊疗对象在撒谎的时候,我们不会直接说出来,因为对方会自然、马上进入一个「抵抗模式 (Defense Mode)」,不断地找借口圆谎。我们会说,“帮助我理解下,我感觉你现在说的,跟上次说的话,对不上 (help me out there, it feels like what you are saying is different from what you told me the other day)”。
3. 「三步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小时候写作文,语文老师教过我们的「万无一失三步法」在沟通里也非常适用。比如,上面那个工资的例子。你可以跟主管说:“(「帮帮我」语气使对方柔和)主管啊,今天找你呢,想让你帮我看看,最近特别困扰我的一个事儿。(「是什么」陈述事实)小明跟我一起进的公司,我俩的活儿也是一样的。而且你知道,比起小明,我是每个月都全勤的。但是小明已经涨了三次工资了,我还一次都没涨。(「为什么」表达对你的影响 )这件事对我困扰挺大的,我感觉好像公司不重视我,好像公司看不到我的付出。我心里特别难受,因为一直相信公司认可我才留下我的。(「怎么样」说出你的诉求)我觉得我跟小明对公司是一样的重要,我希望公司也能给我同样的待遇。”
「沟通三步法」的重点是陈述事实、你的感受和诉求,不要指责对方,或预设对方做某个事的原因。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个临床心理治疗,经常教给夫妻的沟通法,「我的说法 (I-Statement)」:当你xxx的时候,我感觉xxx,能不能请你xxx(When you xxx, I feel xxx, coule you please xxx)
比如,"当你说我写的字不好看的时候,我感觉很自卑,也很难受。能不能请你下次再提建议或者表达观点的时候,再柔和一点,考虑我的感受啊?” (这是我对冯小胖发完飚,冷静下来后,跟他说的。当然,我为自己发飙道歉了,他为自己说话不走心道歉了)
4. 不能表达就排遣现实是,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是所有「愤怒」都可以表达出来的,不论你的愤怒是「主要情绪」,还是其他「次要情绪」影响下产生的。
比如,上面那个工资的例子,小明他爸是老板,你如果表达不满,只可能被开除或排挤。
在情绪不能表达的时候,那就排遣出去吧。
第四,怎么排遣
1. 「五觉法 (Five-senses)」:特别适合「愤怒」的当下五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视觉。现在你视力范围内,有什么?把你看得到的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等,尽可能详细地一一描述出来。听觉。现在听到了什么?集中注意力,把所有能听到的声音,甚至是树叶沙沙的声音,也描述出来,或者默默在心里说出来。味觉。现在嘴巴里什么味道?甚至可以砸吧一下嘴巴。我有个诊疗对象,跟我说,“啊,我自己口水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哈哈,把我们俩都笑得不行。就是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你舌头感觉到的味道。我另外一个诊疗对象说,“天啦,早上吃的披萨,现在是这个味道了吗?”嗅觉。现在闻到什么味道?尽可能多地、详细地描述你闻到的味道。现在用手摸一个物体,比如自己的牛仔裤,透过你的手指,细细感受你牛仔裤的材质。
这个方法是「正念 (mindfulness)」的一种,也是「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正念」不是冥想,不是冥想,不是冥想!)
2. 找信得过的家人朋友聊天“没事了,我说完就好多了”。是不是很多人都经历过?
虽然相比专业心理治疗师所有的技巧和分析能力,与朋友的聊天看上去「不专业」,但与信得过的家人朋友聊天,是带有「疗愈 (Healing)」效果的。
一方面是当我们非常愤怒时,我们的大脑处于被迫歇业的状态 (brain is hijacked by your emotion),以至于整个人都陷在「愤怒」这个情绪里,「越想越气」。当你跟家人朋友聊天时,你要用到大脑语言区等,来思考和表达自己。那你的大脑就开始干活啦,也会开始调节有利于平复情绪的激素(比如甲状腺激素)。另一方面是,跟信得过的家人朋友聊天,我们会觉得安全,会放松下来,有利于走出「战斗模式」,让身体和心理都恢复到更平稳的状态。
3.运动这个我就不多说啦。
有利于多巴胺等快乐激素的分泌。拳击等力量型运动,也是健康地发泄不忿的好方式。
「愤怒」的情绪下,不推荐篮球等对抗性运动,以免运动过程中的正常摩擦和碰撞,反而让你爆了,对着队友或对方朋友发泄你的怒气。
4.压力球或国内叫发泄球。原理同上
5. 腹式呼吸注意,一定是腹式呼吸。
很多人知道,压力大的时候,要深呼吸,但深呼吸,不是指憋着一大口气在胸腔的呼吸法。胸腔呼吸,不仅实际吸入的氧气少,还会更加激起情绪 (想想那些打架时,猛吸一口气后挺胸的人)。
腹式呼吸会让你吸入更多氧气,也能调动身体更多部位调节你的情绪。
具体的话,网上搜,很多腹式呼吸教程或者跟练视频。
6. 玩游戏,唱歌等等用你喜欢的事转移注意力,也让自己开心、放松
7. 如果你经常性的愤怒,建议你做个「愤怒日记」如果是有规律的,长期受到「愤怒」情绪的困扰,那你可能是有「愤怒控制障碍 Anger management issue/disorder」,这种一般有更深层的原因。比如你原生家庭里,家庭成员表达观点的时候,都是「愤怒」的,以至于你除了「愤怒」,不知道还有什么情绪是被允许表达的。
这种情况的话,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