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蒙的作文(共十篇)

  【篇一: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年华似水,岁月如梭。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我遇到了许多的启蒙老师,当然也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有许多都一如秋日林间的落叶飘零,只留给我模糊的记忆。

  曾经当流星划过星空,我错过了许愿的细节;当你讲述故事时,我错过了聆听的细节;但我不会再错过,我要抓住细节,等待生命的奇迹。

  细节是老师口中的寄语,一言一语里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老师用它点燃希望的火焰;细节是浩瀚星空中一颗颗耀眼的小星星,指引我们走向博学的殿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每天辛苦的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的岁月,甘愿奉献这一切。

  记得那是我刚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年,由于我的成绩不是很好,每次考试不是很突出,而当我自暴自弃,对自己和能力彻底失去信任的时候,我初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出现了。他意蕴深刻的告诉我:

  执著以求,是毅力的象征;改变方向,是智慧的代名词。中华民族向来以执著为美,因为它是一个人坚持不懈的表现。可是,聪明的人是否也发现,当你的执著来到了悬崖边上或深谷之中,改变方向也许就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就如做题,若思维不正确,那么执著便是一种浪费,不如改变思维,也许就会带领你走上正确之路。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犹如爬山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向上爬;即使摔倒了,也下怕。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平坦大路。

  一段蕴育深刻的话就此改变了我,“人的一生不仅只有一条路,在学习上也一样。”

  执著以求,用毅力支持是你走向成功永远的动力;改变方向,是你智慧与美丽的象征,是你走向成功的一种美丽。而这种美丽是老师给予的,包含着对我的关心、爱护和理解;我的老师像父亲一般的关爱着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事,足以体现对我的关爱。

  也许,“爱”真的只有一个字:这就是——爱!

  这就是班主任——杨西柱老师给予我的关爱!

  “谢谢,谢谢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篇二:论自律】

  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陈省身作为一个大数学家,曾写诗感叹风筝“没有自动的能力”,备受束缚。而“自动的能力”的失去,是外力造成的“他律”压过了自身的“律己”能力,从而导致的对主体性的一种剥夺。

  要想“自动”,必先“自律”。自律是高于他律的一种主动性。道德礼法,可以在集体心理学意义上产生对个体的约束。而道德礼法多数来源于人工的设置,其本质是维持社会机器稳定持续运作的“他律”手段。而自律的法则,可以用康德的“道德律令”加以解释。康德曾说,有两种力量让他敬畏,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意义上的“启蒙”,在我看来是基于这样的自律的。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提到,启蒙,是“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摆脱自己加诸自身的不成熟状态”。而理性,正是思维的一种自律。

  自律取得了道德上的基点,消极意义上而言可以不让人“为非”,积极意义上,可以让人“为善”。这一切,来自于康德意义上的“敬畏之心”。

  有敬畏之心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律意识。

  敬畏自然,个体的自律上升为集体的环保意识,还你我绿水青山。敬畏他人,在自律中满怀爱心看待这个世界,像周国平所说的那样,把他人当做宇宙中的一个“孤儿”,去爱;我想,这样的世界将会更加和谐,将会少了许多尔虞我诈与莫名的利益纷争。敬畏自身,取得高度的自律,不刻意毁伤自我,譬如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只有不肆意放纵,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笑到最后。

  自律,让人获得自由。在青山绿水中笑傲,在亲朋好友间欢笑,在身强体健下前行。自律,是取得自动之能力的前提。自律是通向自由之路的关键。

  可以想象,如果马丁·路德金不号召“非暴力抵抗”,历史的天平或许会反向倾斜。而一代伟人也可能因之背负骂名。

  在处理复杂事物时,高度的自律将使得清者自清。

  拨开欲望的迷雾,自律犹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反复提及的灯塔,直指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

  【篇三:我那呕心沥血的老师哟】

  一栋年久失修的房屋,一张破烂的讲桌,一位银丝缕缕的老人,她便是我那呕心沥血的启蒙老师!

  每当我路过那扇生满铁锈的大门,迎接我的总是小孩子的欢笑声,那声音时大时小,却总是让我驻足,眼前浮现出一张和蔼可亲的脸——我那呕心沥血的启蒙老师!

  我顺着记忆追溯到几年前:那是一次测试,我并没有复习,心想:不就是一次考试吗?有什么难的!卷子发下来以后,我顺利地写完了第一面。正在我自鸣得意的时候,接下来的一道题难住了我。我朝左边学习委员的桌子上看了看:她做出来了!正当我抱着侥幸心理想去抄的时候,老师朝我这里瞟了过来,我感觉有人在看我,立马回头,结果和老师的目光碰在一起,我赶紧低下了头。

  交了卷子,我像离弦之箭一样飞奔了出去,我不敢面对老师啊!接下来的一整天,我都在不安中度过。上课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下课在教室里待着,生怕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老师。

  我就这样在不安中度过了一整天,直到放学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了进去,老师对我说:“别紧张,放松点儿。”接下来又换了个口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抄袭可不是一个好孩子的习惯,如果真的不会下课之后就来问老师,我相信你也是一个好孩子,对吗?”老师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悄悄看了她的神情,不知是不是我看错了,我竟从她的眼睛里读出了关心和对我的期望。“嗯。”

  我对老师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抄过别人的作业,因为老师的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

  我的启蒙老师,她就用那颗热爱学生的心和温柔的话语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她用过的粉笔,可以铺成阳关大道,使我们通往成功的彼岸;她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看着我们茁壮成才。啊!我那呕心沥血的老师哟!谢谢您当初地教诲!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时您脸上的关心和对我的期望,请让我在此时此刻对您说一句:“谢谢您,我的启蒙老师!”

  这就是她——我那呕心沥血的老师哟!

  【篇四:与众不同的老师——写姐姐】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老师,他们的形象有如定时钟一般永远的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有的老师令我很难忘,有的老师令我们“讨厌”,但在我的记忆的长河中令我记忆最深的便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的奶奶。

  奶奶是一位纯朴,和善的农村人,没有读过书,永远都是守候在那一亩半分田地上,辛勤地耕耘、默默地挥洒幸福的汗水。

  当我出生时,奶奶已过六旬,身体还是很硬朗,只是满头的丝丝白发,满脸饱经风霜的条纹,特别容易看出他的老。

  当两三岁时,奶奶总是拿着一本《唐诗三百首》,一字一字地读给我听,读的真像是位学富五车的学者,抑扬顿挫,让我听的进入了神,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到四岁时,她就常常带我出去玩,认识大自然中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生命。去树林里喝茶,静静地去听鸟鸣声,听流水潺潺声;去小河边,赤脚下水,捉鱼捉虾、打水仗;去花海中,徜徉在花的世界里,享受花的芬芳;坐在小院中,望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听奶奶讲故事,唱民谣。这种种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等到十二岁时,奶奶便教我如何缝补衣裤,教我扎辫子,教我烧菜煮饭,教我洗衣洗碗,如老师般亲切,和蔼。

  等我再大一些时,听奶奶讲我小时候的事,一会哈哈大笑,一会儿故作生气,但当奶奶说到她为了读诗给我听,既然苦学了两年的字音、诗赋,为的就是让我能够好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当时我是真的感动了。

  奶奶你是我的良师益友,是你那苦学读书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让我迷恋上了中华古典诗词歌赋,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自然与自然相处,让我学会了自理,学会了自立。奶奶您用您的爱孙女的心,诠释了爱的真正含义。奶奶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更是我心中与众不同的老师。

  【篇五:因为有你】

  在不知不觉中,你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你,给我带来了灵感,带来了欢乐;是你,为我的理想指明了方向……因为有你,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从小我就喜欢阅读,不管走到哪都要带着一本书,一有空闲就沉迷于书的海洋中,虽不能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但也是如痴如醉。每天临睡前,我总要看会书,到点了也不愿睡觉,妈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着,我便撒娇道:“五分钟,就五分钟!”但一看便又忘了时间。最离谱的一次是在杭州商城,我与父母一块逛街,妈妈一看到各式各样的衣服,就如同十八九岁的少女,这边看看,那边试试,我实在无聊,便拿出书来坐在一边慢慢欣赏。书中的情节让我忘了父母,忘了自己,忘了所有的一切。当我从书中再回到现实,发现天已黑,妈妈不知了踪影。看着边上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我索性再一次投入到书的怀抱中。不知过了多久,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呼喊我的乳名,顺着声音,望向远方,看见父母正在焦急地寻找我。看着他们一脸的焦急,我顿时有些歉意。“我还以为你先回房间了,原来你还在这呀,害我们担心!”妈妈一脸担忧地说道。“你倒真悠闲呀,有了书就可以什么都不要了啊,看把你妈急的!”爸爸调侃道。

  我爱看书的习惯离不开太公对我的影响。在我眼中,他就是一位学者,他博学多识,见多识广,脑海中的知识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记忆中,太公常常抱着我坐在树荫下的藤椅上,教我读唐诗宋词,给我讲名人故事,偶尔还讲述他的理想。我记得,太公曾说过,他们以前的生活很苦,大冬天的吃不饱,穿不暖,全身跟要结冰似的,好多人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失去了生命,也有好多人因为坚持不下去而放弃了生命。他之所以挺过来,就是因为他的理想,他爸爸小时候也常常陪他一起看书,久而久之,他便对书有了浓厚的情感,促使他想要成为一名作家。就是因为这个理想,才有了今天的他。他要感谢他的父亲对他的启蒙,更要感谢阅读为他的理想所做的贡献,没有阅读,就没有理想,也没有现在的他。那时候,我只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倾听者,就连我自己都没有发现,一颗当作家的种子在我心里慢慢的萌发,太公便是播种人,阅读便是水分与阳光,它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萌芽,缓缓成长。直到那个黄昏,太公无意间问我:“小不点,以后想干什么啊!”“我要当作家,像你一样,拥有许多许多知识,而且我好喜欢您陪着我看书,读书。”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太公摸着我的头说道:“如果哪天你实现了你的理想,那你应该感谢阅读对你的启蒙。”我用力的点了点头。余辉照映着我们,天空中似乎出现了我当上作家的一幕幕画面,我笑了,太公的嘴角也扬起了一抹神秘的微笑。

  我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行驶的帆船,周围都是浓浓的雾,我找不到方向,找不到自我,直到我接触书,爱上阅读,我才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朝着远方,锲而不舍的前进,不畏惧风浪,从不曾胆怯,只因阅读给了我力量。

  感谢书籍,感谢阅读!因为有你,我的生命篇章才有了最精彩的一页!

  【篇六:我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你最好的老师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启蒙老师是严厉的。在课堂上时,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在和别人讲小话,老师拿起教科书,不经意的环顾了一下四周。这一望,让老师发现了正在讲话的同学。老师走到那位同学的的面前,用手提了一下那位同学的衣袖,那位同学慌慌张张的站了起来。下课了,老师让那位同学跟他去办公室,我看着那位同学无地自容地跟着老师进了办公室,不禁叹了一口气。

  下午,我走进教室,发现好多人手里都有一个装了水的小喷瓶,我想:我们班怎么开始流行玩这个啦!正想着,突然有一个同学用喷瓶喷了我一下,水顿时迎“面”而来,我的脸布满了水珠。哼,无聊!我怒气冲冲地走到了座位上。

  放学的时候,老师板着脸来到了教室。“请买了喷瓶的人把喷瓶交上来!”老师说道,许多人都交出了喷瓶。“老师不是不让你们玩玩具,只是这个玩具没有任何意义!”老师压制住心中的怒火,和我们讲了很多道理。

  我的启蒙老师是温柔的。上课时,有一位同学突然不舒服,他的同桌告诉了老师,老师走到她身边,用手摸了摸她的额头,还和他说了什么,我看见老师温柔的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焦急。老师走出了教室过了几分钟又进来了。下课时,那位同学的家长把他接走了。我猜,一定是老师打了电话给那位家长。

  哦!忘了告诉你,我的启蒙老师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彭老师。

  【篇七: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浩荡成江的鲜血,滂沱如雨的炸片,总是处在存亡关口的我们对于整个的人生问题每每都会有一度新的审查和领悟。

  人生,从不重复,不接受悔恨与偏执,包容一切又拒绝一切虚伪,就像一条奔腾不止的大河,唯此一条,引发着千千万万的民众前来经历与探索。我们不能倒流,不能随着时代前滚,我们要把握着巨轮有意识的推动它前行与发展。

  多么艰辛!面对着清晰的软弱、恐惧、卑怯,我们又将如何抉择。有人选择了安逸,顺流而下,随遇而安,有人选择了激流勇进,勇往直前。后者义无反顾,显然受到了时代的赞扬,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担当起谴责前者的责任。就像我们看很多事件会由法律角度去选择贴“加害者”或“受害者”的标签,可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除了法律观点之外,还有宗教、道德、文化等等因素,又岂是“好”与“坏”的黑白分明呢?

  如此看来,也许在河上或正要踏进河流的我们应该停下手中的“桨”,思索思索脚下的这条河究竟意义何在。

  “死说不定就在什么地方等我们,那就让我们到处等他吧”蒙田的这段话并不是所谓海子式的倾心死亡,反倒有点像儒家学说的“孔曰成仁,孟云取义”告诉我们要圆满自足。死亡毕竟是人生中的重要命题,这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无数“摆渡人”不愿面对和古往今来一直企图与之抗衡的事物,对此的看法无数人一直持不同的观点。直至今日,我们挥着慧剑,割去陈腐,眼看着就要成为主宰万物的主人时,我们仍摆脱不了它,恐惧它,这份恐惧的存在永远宣示着我们都是它的奴隶,我们终将被死掌控主宰。

  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人类生来思考,与自我与世界斗争,可我们总是忽略何为思考?何为人生?罗素曾说人的思想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可喜的是,我们乐于怀疑与打破,不幸的是我们不愿坚守与传承。“你最效忠,你就得决定哪一个值得你效忠的主张去效忠。”西方的人文主义与宗教向来为人神往,但神往只是启蒙,一旦不将之物质化则将永远游离于我们之外,但信仰又绝非仅限于宗教。

  信宗教的固有以身殉道者,但不信宗教的人也有不少成仁取义者,就像苏格拉底的临死不阿,是他信仰哲学的主张,文天祥的从容就义,是他信仰孔孟的伦理。信仰力量的弥漫决不限于宗教,其影响可见一斑,究其原因,源于“了解”二字。凡是你不懂的便易“浪漫”,又或是自觉恐惧,将其想象成极端模样,反倒是自己吓了自己。这份主观与臆断阻碍了多少通往光明的道路。

  谈及“了解”何其容易!这份客观与从容又是多少历练过后的简单,这份启蒙又如何进行?其全在自身。康德所说“启蒙不是谁去教化谁,而是人要摆脱自身造就的愚昧。”摆脱自我何其困难。但又何其容易!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中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他叫小奥斯卡,他发现周围世界太过荒诞却又不愿长大,愿永远做个小孩子。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他成了一个侏儒。

  这个故事神奇又有趣,永远做一个小孩子办不到,但做到摆脱自我愚昧与偏见是否容易些呢?

  存在既要有意义,即有其合理性,虽然人类行为原动力是自我保护,但打破并重建的决心我们一直不曾丧失。只是我们未曾有过意识与发现的欲望。

  在这条大河中,我们如果愿主动发现,那么终点已不再恐惧,过程也不再坎坷,因为我们掌握了什么才是人生之道,了解了通往成功的隐秘之路只是“了解”二字耳。

  【篇八:朋友是什么】

  “朋友”对于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很少有人知道“朋友”的真正内涵。真正的朋友并不是在酒桌上共同捧杯的“朋友”,更不是对你阿谀奉承,或是对你表面的敷衍。而是在最危难的时候,对你的默默关心和支持。所谓“朋友”,在你最危难的时候,是否能给予你鼓励,给予你力量呢?或者也是逃避你,在关键时候却离开你呢?此时,你会不会孤独的望着天空,想想自己身边到底有几个真心朋友呢?

  我们的第一个朋友是父母,因为是他们给予我们生命,用心血哺育我们成长,用艰辛教会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时刻告诫我们要懂得用爱心对待别人,用诚信善待别人,也是最支持我们的后盾。你要明白,在你睡觉时,是父母为你盖上被子,在你生病时,是父母为你端开的一杯水,父母总是默默地做那些小事,总是在生活中关心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却凝聚着父母的爱。

  老师是朋友,是在狂风暴雨中,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不幸,是在知识的海洋中,教会我们知识,给我们无穷的财富。我们通过老师的讲授,懂得怎样学习,乐观的面对人生。别人说“老师如妈妈”,的确如此。当我们跨进第一个乐园时,是老师的那双大手带我们进入启蒙乐园,老师在我们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为我们打开启蒙的智慧之门,当我们生活遇到困难时,是为我们遮挡心中雨的大树。老师是唤游子回头的天使,是将我们带入梦想天堂的翅膀!

  同学是朋友,在人海中相识,以相同的意趣和好奇心结识,随着年龄增长,思想的变化,真心的朋友越来越少,现在的我们,处于青少年时期,都未经社会的历炼,只是一只只没有经历过风沙,仅仅处于风平浪静的海面上的小船,它太脆弱了,只有在经历过磨难后,才能“患难见真情”,或许到那时才能算“朋友”。同学是学习的助手,生活中烦恼的倾听者,倘若少了它,那真的是永远的遗憾。所以,当我们有了一个朋友,千万要珍惜,当它悄然离去时,那是一辈子无法挽回的伤痛啊!我们现存的友谊,是以后“生死之交”的铺垫,共同努力,我们将走得更远。

  “朋友”到底是什么?快乐是朋友,它告诉你生活很美好!苦难是朋友,它告诉你遇事勇敢面对;坎坷是朋友,它告诉你面对烦恼笑着更美丽;眼泪是朋友,它的芬芳是成长的尘埃,摇曳在风中的花样年华。

  “朋友”如一杯酒,细细品尝,会有浓郁的香纯,它会使你觉醒于其中。“朋友”有如一杯茶,它使你清醒,不被凡尘吸引;“朋友”如一双眼睛,透过它,你可见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让你不被表面迷惑,渐渐成熟的日子,学会找到自己真心的朋友。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这首耳熟能详的歌,唱出了人之情,友之意。我坚信,友谊是珍惜的情,是金钱无法换回的。这样的情在水波中溢出,是绝望中的一丝生机,擦拭出生命的火花。哪怕仅仅是一句卑微的话语,也能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篇九: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启蒙老师是杨老师,她叫杨海霞。去问六年级六班的同学,你一定会听到他们自豪的声音,看见他们洋溢着的笑脸。是的,杨老师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她也是我最好的老师。

  在新学期的诱惑下,我们走进了三年六班的教室。您,面带微笑,那慈爱的面孔,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和您在一起的第一天,就憧憬的是对未来的感望。

  我们像新生的小草,一群少男少女,怀着对梦的执着,对青春美好的希望,对未来无限的展望,走过了四年。在您谆谆的教导下,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

  杨老师,在我们的心里,您既温柔又威严,既平凡又伟大,我们将永远感谢您。您就如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让我们明白了:阳光是怎样照亮人生的;园丁是怎样照顾花朵的;春风是怎样染绿世界的您教我知识,把我那颗幼稚的心改变了,您让我好好学习,而我,也有时为自己惭愧。

  杨老师的课很有意思,她会把一个极短的定义解释出一个个小故事,会让你觉得正在上科任课,而不是数学。有时,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已经把枯燥或疑难的问题轻松加愉快地解决。

  语文课更是特别,不知不觉我们便成为了演员、导演、监制、和摄像。在《去年的树》里,我成了大门,感受大树的变化,在《蟋蟀的住宅》中,杨老师又带我们体会小蟋蟀建造洞穴,耙扫平台,修整卧室,让我感觉身临其境。您就是这样,带我们快快乐乐学习,让我们爱上了语文课。

  已经六年级了,我们会珍惜与您在一起的时间。有千言万语想与您倾诉,但哽咽的喉头却不听话,仅仅汇成了一句话,流着泪向您表达:“谢谢您!您是我这辈子最好最好的启蒙老师!”

  【篇十:毕业致辞】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十分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听我的毕业演讲。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漫长的六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了,我的心里有一些话,想对陪伴了我六年的老师还有同学们说。

  班主任刘老师,您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老师,您温柔慈祥,是我的启蒙老师,还是我们班上每个同学的人生导师,您如我们的第二个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着班上的每一个同学。还有数学老师章老师,您高兴时,笑的是多么开心;您严肃的时候,像一头狮子一样威严。但是您的课上一点儿都不沉闷,让我们在学习中感到有趣。

  最舍不得就是同学们,我们相处了六年,这六年来,我们一起疯、一起累、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有好处时,我们一起分享,有困难时,我们一起承担。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所有的同学们考上理想的初中。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