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碟中谍 7:致命清算(上)》,值得去电影院看吗?

  说实话我是有点失望的

  首先上个图

  在评价IMF7之前,我想问IMF456为什么成功

  因素有很多,想到哪里写哪里:

  第一,科幻工具的妙用。

  无论是4中阿汤哥用来爬迪拜塔的手套(手套差点单杀阿汤哥,属实全剧最佳反派),

  还是5中智能眼镜,开锁工具,墨水屏平板电脑。

  

  无处不显示出IMF这个机构的特点:用高科技的手段或工具辅助自己完成不可能的人任务。

  而IMF7有吗?很遗憾,基本上是没有的。

  导演很明显想回归复古风,给阿汤哥来一个古典英雄悲剧式的结尾(参考007:无暇赴死),所以设置了ai这个大反派,使得本片刻意削弱了科幻元素,除了开头稍微使用过智能眼镜外,其余剧情均回归了古典的装备。

  第二,不可能的任务。

  每部IMF必然要有一个要阿汤哥及其整个团队搏命的任务。

  比如4中的爬迪拜塔,5中的无氧气潜水换资料卡片,6中的halo高跳低开。

  

  

  IMF的一大看点,就是看阿汤哥如何搏命的,在这个过程中阿汤哥屡次陷入“濒死”状态,如何化险为夷,则是本系列情感的爆发点。

  但是IMF7做到这点了吗?很遗憾,也是没有的。

  且不说片尾列车上的打斗桥段十分陈旧(这一点上就连口碑评分不高的《金刚狼2》也做得比本片好)

  且阿汤哥最后的跳崖跳伞本该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可是降落过程中镜头居然被切掉了。

  这就造成了观众观感的割裂,明明前一秒紧张得脚趾抓地,后一秒却被迫回到了车厢中继续听名词解释和絮絮叨叨的阴谋。

  第三,无反转,不IMF。

  剧情的反转一直是本系列不可或缺的元素。

  如果是单纯的科幻动作元素,本片很难称得上是谍战片。但悬疑和反转的加入,造就了本系列的高光。

  从IMF1中局长的叛变,到4中的局长暴死,引出鹰眼;5中最后时刻阿汤哥强记24组账号密码翻盘取得胜利;6中大超(亨利卡维尔)的叛变。

  正是这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转使本系列充满了戏剧张力,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但IMF7由于被拆成了上下两部,使得本片某些部分显得十分拖沓,比如几场室内戏,都是用谈话的方式把时长水过去。

  只能期待下一部能回归本系列应有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