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惊奇 | 有性无爱?这部成人不宜的新片丧爆了
故事始于珍娅与鲍里斯无从挽救的失败婚姻。
他们俩,都在婚外寻得了长期伴侣,且都已准备好展开新生活。
然而,他们12岁的儿子阿廖沙,却成了二人离婚的阻碍,他们谁也不愿担负抚养孩子的责任。
弱势的阿廖沙,其实就是一枚“无爱”的代表。家庭之爱于他而言,一直处于缺席状态。
父母留给他的,永远是呵责和漠然。
在意外听到一次父母关于此事的争执后,阿廖沙突然失踪。阿廖沙在这场争吵戏里,俨然是一副受害者的模样,躲在厕所门后,在阴暗处失声痛哭。
南叔也被母亲转身关上门时,孩子悲恸的身影瞬间击中。
大家都经历过绝望的时刻,我想在那一刻,一定有些什么东西在孩子心底彻底坍塌了。
更为讽刺的是,在阿廖沙失踪当晚,两人居然浑然不觉,依然跟各自的情人“逍遥快活”。
发现阿廖沙失踪后,夫妻俩才团结起来,与救助失踪儿童的志愿者们一起,在社区、商场、树林甚至废墟中,开始搜寻孩子的踪迹。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然而,他什么线索都没有留下,搜寻过程十分漫长且一无所获,阿廖沙仿若人间蒸发了一样。
被莫斯科大雪迅速打湿的寻人启事,以及手电筒在生锈危楼中散出的微弱光芒,仿佛正发出悲痛的呜咽。
导演用固定长镜头,将肃杀沉默的冬季与充斥紧张感的搜寻过程,并列在影像之上,尤其是对声效的处理,令人赞叹。
新闻播报一直以画外音的形式贯穿全片,为影片氛围注入真实血色,就像片中人,永远囚困在阶级分化与道德焦虑里。
在寻找阿廖沙的最后阶段,夫妻俩和志愿者们将印有寻人启事贴在莫斯科的街头巷尾。
在镜头转向茫茫大雪中一位孤独前行的路人后,他们一圈圈撕裂胶带的声音仍在画外回转,久未消散。
也许在导演看来,「阴郁、自私和冷漠」已成为当代俄罗斯中产阶级生活现状的代名词。
日常生活里,男女主角除了相对无言,便只剩互相的指责与谩骂。
珍娅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手机,以及充斥着自拍与滤镜的社交网络。
鲍里斯则是莫斯科众多白领中的庸常一员——
和人们挤进一部电梯,和同事们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忙碌的景象下,实则不乏玩着蜘蛛纸牌的插科打诨者。
午餐时,员工们如流水线般在自助餐厅挑选食物、推动餐盘,好像电脑程序给他们设定好的动作一般。
在他们身上,似乎看不到所谓的“血肉温情”,反而像是一根根“现代”的冰冷螺丝。
这绝不只是一则关于亲子关系(或夫妻关系)的悲情戏而已。
我觉得,它更像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包含着它的政治制度、它的战火硝烟、它的阶级分化,投射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倒影。
也许,我们不该过于严肃地对待电影。但对有些片而言,它们所反映的问题恰恰是我们难以回避的。
或许你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但你不能不知道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这片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拿下评审团奖(仅次于金棕榈、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奖)。
继《利维坦》后,再次代表俄罗斯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顺便提一嘴,咱们的申奥片是卖了50多亿的《战狼2》,也是所有申奥片里的唯一商业片哦)
安德烈·萨金塞夫产量低,但少而精,《无爱可诉》是他的第五部长片。
他可不像韩国老司机洪尚秀那样,一年能拍个三、四部。
韩国文艺片老司机洪尚秀,以及他现阶段的灵感缪斯金敏喜
但他的导演生涯起点非常高,曾凭处女作《回归》一鸣惊人,拿下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
讲的是一则“父亲缺席,之后回归,父子冲突,之后和解”的寓言故事,看似简单的文本背后,实则隐喻了俄罗斯的政治时局。
虽说只是处女作,却已显露出大师痕迹。
他片子里冷冷的镜头,很容易让影迷想起前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这位导演从没失过手。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烂番茄92%新鲜度,综评8.1。
Metacritic 88。
片尾,珍娅和鲍里斯已经离婚,并和各自的情人开始新生活。他们依然做爱,眼中依然无爱。做爱对他们来说,退化成一种纯粹的生理行为。
有性无爱的婚姻,会幸福吗?
导演已经用女主疲惫而茫然的神情给出了答案。
南叔喜欢这片的原因很简单——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试图透过这部“生无可恋”的丧片,关照现代人的焦虑以及阶级分化引发的社会弊病。
《无爱可诉》或许不能像商业爆米花那样,给人以酣畅的欢乐时光,但他足以带来心灵上的震颤片刻。
p.s.想看的,戳阅读原文(提取码:qgni)顺便给南叔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