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使的歌声!法国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周末放声杭州

  原标题:听,天使的歌声!法国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周末放声杭州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陈丹

  7月16日晚,法国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将来到杭州剧院放声歌唱,呈现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聆听天使般的美妙声音。

  2004年3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在法国上映,一举获得了法国年度票房冠军,并收获法国电影最高荣誉凯撒奖和两项奥斯卡提名。同年10月,恰逢中法文化交流年,《放牛班的春天》作为开幕影片由法国文化部长亲自推介到中国,登陆大荧幕。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为演出海报。

  温暖的故事,天籁的童声,平凡而伟大的普世价值,让《放牛班的春天》成为许多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法国电影之一,也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法国电影NO1。2022年12月,《放牛班的春天》4k修复版在内地重映,份历经时间沉淀的美好与感动,真是让人无法忘怀。

  而作为一部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除了主人公马修与孩子们的相互救赎,那些孩子们的天籁之音也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曾感动全球千万观众。这些歌曲的原唱乐团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也受到全世界众多乐迷的喜爱,他们足迹遍布全球,被誉为“欧美最有价值合唱团”。

  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隶属于里昂富维耶音乐学院,由著名童声合唱指挥家尼古拉斯·博特担任合唱团艺术总监及指挥,其合唱团成员在法国圣马可中心的合唱团中挑选出精英组成,年龄介于10-15岁,人数保持在30人左右。2003年《放牛班的春天》的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就在圣马可中心找到了合适的合唱团员,并让他们在影片中出演,尼古拉斯·博特先生担任音乐顾问并指挥训练小朋友演唱片中的歌曲。

  电影获得了空前成功,也让圣马可中心在合唱界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尼古拉斯·博特多年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来训练合唱团的成员,让团员们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博特曾提到,他挑选团员的标准并不在于孩子们的歌唱技巧,而在于孩子们的音色;因为歌唱技巧可以在以后的训练中习得,而音色是独一无二的。因其坚持在选拔合唱团员时对孩子音色的要求以及坚持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即使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公映至今已过去19年时间,其麾下合唱团的孩子也不断的更迭,但电影中那份天籁之音依然传承至今。

  从圣马可中心挑选出来的精英组成的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沿袭了参演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些“前辈”合唱团员唱、演俱佳的传统,通过一场场精彩的音乐会和小型歌剧在世界各大舞台中继续放光发热,备受世界各地乐迷追捧。

  2011年,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就在杭州剧院进行了表演,成为当年最火爆的演出之一。自此之后,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和杭州的缘分一直在继续。2012年、2015年……“天籁之音”一次又一次在杭州剧院响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