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华山|人文研会携手古村女人,带您探访现代“桃花源”的家风传承

  

  为了

  响应活动主题,更全面地了解“金华山”的家风建设现状,实践队开展了以“古村的女人——探访现代‘桃花源’中女性的生活”为主题的特色活动。通过探究山头下村中女性的日常生活,了解“金华山”传承百年的《沈氏家训》在不同年代女性身上的传承与体现,进一步了解家风家训在现代社会的建设情况。

  家

  训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沈氏家训》以传统儒学为伦理基础,极为注重内心修炼,特别强调严于律己,以慎独为本,去除内心浮躁,摒弃华而不实。其中的各条内容既讲道理又重实用,贯穿于家族生活的各个层面。

  《沈氏家训》

  “孝父母、敬长上、敦友于、正内外、和乡族、率勤俭、禁游惰、革奢侈、惜孤寡、养贤才、尊师道、戒仆从、务耕读”

  采访内容:

  01

  青年女性

  

  采访对象:36岁,周女士

  主持人:“大姐您好,您在生活中,会听到邻里之间,或者家里是否会特地和小辈们提到《沈氏家训》呢?”

  周女士:“这个有的,我们每年都会在沈氏宗祠里举办‘国学文化节’,一些学生啊、小辈啊都会回来学习《沈氏家训》的。未来我们想要把景点提升上去,‘国学文化节’也会继续办下去的。”

  主持人:“那您在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也会特别注重《沈氏家训》的传承?”

  周女士:“是的,这个是必须的,未来也会这么做的,这是我们祖辈的财富,是必须要继承的。”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沈氏家训》对这一阶段的女性生活的影响有:

  (1)意识到沈氏家训是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注重家训对孩子品德的教育。

  (2)关注村中节假日在沈氏祠堂开展的家训活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内外,和乡族,养贤才”等方面的家训对青年女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中年女性

  

  采访对象:52岁,陈大姐

  主持人:“阿姨,您的孩子都这么有成就,那您平时是怎么教育的呢?是不是会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家风家训?”

  陈大姐:“没有的,没有的,我更多的是顺其自然,做好我自己的事情,孩子也就跟着会做好的。像我们文化程度也不高,靠我们管是没用的。”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沈氏家训》对这一阶段的女性生活的影响有:

  (1)教育孩子或者生活中勤俭节约,孝顺老人,乡里乡亲和睦。

  (2)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教育顺其自然,但是关注在品德方面的教育教导。

  以陈大姐为代表的中年女性充分继承了《沈氏家训》中“孝父母、敬长上、敦友于、和乡族、率勤俭、惜孤寡”的家训内容。

  03

  老年女性

  

  采访对象:63岁,沈奶奶

  主持人:“您的父母有没有从小就和您说要孝敬父母,要邻里和气,要勤俭,要勤奋?”

  沈奶奶:“我妈以前也是有这么说的,要节约什么的。节约,我们这一代是节约的,现在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我们剩菜剩饭都舍不得扔掉的。”

  主持人:“您对孩子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吗?”

  沈奶奶:“我们不懂什么教育方法,我们就是教育她要孝敬父母、孝敬公婆。”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沈氏家训》对这一阶段的女性生活的影响有:

  (1)小时候母亲经常进行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训教育。

  (2)教育子女孝顺公婆、多读书。

  (3)听从老人建议,定期会去观音庙、沈氏宗祠祭拜。

  由此我们可看出,以沈奶奶为代表的老年女性将“孝父母、敬长上、养贤才、尊师道、务耕读”的家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年龄和时代对村民生活的影响不可忽视。

  年长的村民因为时代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家训家风文化的了解比较浅。

  年轻一点的女性村民对村内事物较为关心,家训家风活动参与积极,注重家训家风的传承。

  异

  同

  山头下村有较好的家训家风的传统。

  他们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山头下村定期会在沈氏宗祠举行活动。

  《沈氏家训》对村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村民在生活中会注重对后代进行家风家训的教育。

  采访视频

  实践总结

  在这次特色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体验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充分意识到出一个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特色活动主题的确定、任务的分配、任务的开展,各位成员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来源 | 人文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队

  编辑 | 方迎丹 许若梦 周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