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pdf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学生读本

  语 寄 者 编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等等,以其生动精彩的故事情

  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中

  的一些人物和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

  为了使中小学生能接触和了解一些中国古典文学名

  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

  同时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套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学生读本》丛书。

  在改编中,我们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

  趣、阅读时间等方面的情况,选取原著中的精彩章回和

  段落,用通俗的语言编写成一个个既独立成篇又有一定

  关联性的故事。编写时略去了一般性的情节,同时根据

  故事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少量的创作情节,使故事更加

  紧凑和完整。编写时还舍弃了原著中宣扬封建迷信、封

  建伦理、低级趣味等不适宜中小学生阅读的内容。在语

  言上以口语化的语言为主,适当保留原著中较通俗、生

  动、富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在组织编写时虽然做了以上的种种努力,但由于水

  平、时间所限,还不一定能完全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要

  求。谨希望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后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

  版时改进。

  读   导 中国古典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早已家喻户晓,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学作

  品,《西游记》的问世,对中国后世文学影响甚大,除

  了《后西游》、《续西游》、《西游补》等仿效之作

  外,后起之神魔小说多受此书影响。在国外,最早于

  1724年流传到日本,日本开始翻译十多种版本。到20世

  纪中叶,《西游记》标名《猴》,在西方翻译出版。之

  后逐渐波及到美洲,一度掀起了“中国神猴”热,至今

  不衰。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达,影视、音像传播媒介使孙悟

  空、猪八戒等漂洋过海,蜚声国外,与美国的唐老鸭、

  米老鼠,日本的阿童木等成为世界各地小朋友最喜爱的

  艺术形象。

  《西游记》这部具有童话幻想色彩的古典长篇神话

  小说,是明代作者吴承恩根据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去天竺

  (今印度)求取佛经的题材,在金元传纪、话本、杂剧

  和民间口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文学巨著。吴承

  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约生活在公元

  1500年~1582年间。他出生于书香门弟兼小商人家庭,

  幼年就文才出众。但他却屡次科举落榜,一生不得志。

  因而加深了他对封建官场、科场腐败,世态炎凉的嫉

  愤。所以他到了晚年,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奋笔

  写出了《西游记》长篇小说,以寄托他的人生理想和对

  人世间真善美的赞颂和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