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我们告别了开心的暑期假期,迎来了新的学期。物理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欢迎阅读与选择!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
2、反*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光线与入*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光线和入*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角等于入*角。光的反*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
定义:*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
⑵漫反*:
定义:*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定律。
条件:反*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到物体上发生漫反*的缘故。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第2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1、本文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洁,生动优美,典雅。
2、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
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引出原理(由表及里)
4、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更形象化
5、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以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预报农时的作用。
6、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称为物候学。
8、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时间因素)。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十七奇妙的克隆
1、四个小标题:使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做诠释
4、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以变成十株葡萄…(化高深为浅显易懂)
5、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繁殖。
6、凡来自一个祖先,无*繁殖出一个群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繁殖系”。
7、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的实验)生物顺序
8、本节说明技术在不断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9、鲫鱼(鱼类)→蟾蜍(两栖类)→老鼠(哺乳类)(从低等到高等)
10、克隆绵羊“多利”标志着:○1标志着克隆技术取得了新的成就○2既是人类的福音,又是人类的噩兆。
11、克隆技术牵涉到伦理道德问题。
12、克隆技术的利:○1可以繁殖“高附加值牲畜”○2挽救珍稀动物○3防治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
……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拟物,强调其作用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恐龙无处不在
1、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
2、语言特*:①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多②多处运用了设问句
③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更加生动形象,明白如画。
3、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总领全文,是全文的逻辑基础)
4、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考古学、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
5、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举人们熟悉的例子来使概念更浅显易懂。
6、本文的*术语:使更有权威*,科学*
7、泛大陆(热带、温带)→*成四部分→南极大陆(其中一个)→极地
8、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的多么天衣无缝: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据。
被压扁的沙子
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也许”表示估计“最终”表明作者的信心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同时体现了作者的幽默。
3、因为斯石英只有在撞击下才形成,所以由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推导出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
4、两文作比较: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原理)②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③说明内容1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化石*板块构造说2用“斯石英”*恐龙灭绝是由撞击形成的
④说明语言逻辑*强,简明精炼,风趣幽默
十九生物入侵者
1、事理说明文通常用逻辑顺序
2、本文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
3、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生动形象的说明这一类“移民”会给人类和自然造成很大的危害)
4、生物入侵者的危害:1破坏生态系统
2造成经济损失没有天敌危害
3物种多样*遭破坏两个因素
不受同类食物竞争
5、不同科学家的不同态度:①经过“物竞天择”,可制约生物入侵者,达到新的平衡
②任由发展,会给当地的人类和自然造成重大的危害
二十落日的幻觉
1、第2段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使文学*、可读*更强。
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过渡句,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强的可信度,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比长波光强。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第5段开头部分)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由现象到原理的逻辑顺序
第3篇: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本文介绍了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2014年小学,希望能够对正在学习的小朋友有所帮助!
1、垂直与平行: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画垂线:
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
③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平行线:
①怎样画平行线?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②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③怎样画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梯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