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看《金瓶梅》会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看《红楼梦》的时候也有点绝望,但不像《金瓶梅》这么严重。
你看教材绝望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金瓶梅是教人在那个时代如何生存的教科书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数学书,都是把题目剥开,揉碎了再交给你的,没有任何修饰和委婉
你看惯了小说,突然看本教材,还是教那个时代的生存方式,你觉得绝望很正常
其中西门庆和潘金莲就像小时候英语课本里的李雷和韩梅梅一样,用自己的故事教你知识
西门庆父母双亡,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就有些家资和一副好皮囊,你是他,你在那个时代该怎么活
你可以要求小说里的男一号是圣人,但是不能要求教材中的男一号是圣人,那样你学了也没用
他是个凡人,还是一个集中了凡人常见问题的集合
他和你一样想有钱,区别只是他有本钱和办法,你没有
西门庆教你如何搞自己的团队(热结十兄弟),马云学会了,搞得十八罗汉
教你如何抱女人大腿,王石学会了
教你如何抱领导大腿,看看福布斯富豪榜,有几个没学会?
教你如何勾搭有夫之妇,教你如何行贿,教你如何使唤下属,教你如何打媳妇,教你如何啪啪啪
西门庆教你的东西比你上学十几年学到的东西实用的多得多,更重要的是除了金瓶梅这个教材,你还真找不到其他什么靠谱的教材
三国教你如何打天下,西游记教你成佛,红楼梦教你如何做世家大族,水浒传教你怎么造反
你学了有用吗?
天下读书人那么多,个个都学了一身屠龙记
就这本金瓶梅教你普通人怎么混,你不该珍惜吗?
看书都这样,读者都会代入,你从小就代入王侯将相,英雄美女
突然代入了一个俗人,你绝望才是正常的
但是你绝望才是值得绝望的本身
你已经习惯了看书来麻醉自己,仿佛大闹天宫的是你自己,宝玉挨打是你屁股疼
错了,你连西门庆都不是
你没他帅,没他丁丁大,没有他家有钱,你是给西门庆打工的小厮,这本教材对于你都超纲了
这才是真正绝望的地方
更绝望的是武大郎一天能赚2000文,你可赚不到2000块
武大郎有漂亮媳妇,你单身狗
武大郎在闹市区有两层小楼,你没房子
你和西门庆同龄,和郓哥混的差不多
还不会这些下层人该学的生存技能
这还不绝望,你得多么的没心没肺啊……
1962年,教员在中央会议上说:“《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只写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
所以说,看《金瓶梅》感到绝望是对的,不绝望的话,你不对劲。
《红楼梦》也有很多腌臜的情节,比如贾瑞的猥琐好色、贾珍贾蓉的父子乱伦,妙玉被强盗凌辱等等,这些都在书中发生了。
但曹雪芹多少还是有点悲悯之心,这些都一笔带过,更多让我们看到的是锦衣玉食、诗酒风流、青春缠绵。
金瓶梅则不然。
放到金瓶梅里面,这应该是蔡京府中的情节,于读者而言,仰望这些官宦巨族,更多是猎奇探秘的八卦心态。
但金瓶梅写的不是蔡府,而是西门府。
这是一部邻居视角的发家败亡史,你能通过他家的窗户,窥见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浮沉变迁。
主角西门庆,最初只是个小本经营的个体户,然后凭着亲家和财富,一步步成长为地方巨阀,但是哪怕已经成为提刑官,跟状元御史打成一路,他依然保留着看货对账的生意人本色,新门面装修还要跑去围观。
红楼梦是茄鲞,金瓶梅是果蔬,红楼梦里是糟鹅掌,金瓶梅是糟鹅,红楼梦是大观园,金瓶梅是后花园。
在金瓶梅里被西门庆养在闺阁里的几位娇娘,过节的时候也会走出大门去逛街,但是你能想象王夫人赵姨娘们会到街上抛头露面吗?
这就是金瓶梅让人绝望的第一个原因,从头到尾,它写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而这个视角,会给与我们无比沉浸的代入感。
另一个原因,是书中铺天盖地的黑暗。
这个黑暗,是人性之恶的总爆发,是仁、义、礼、智、信的全方位坍塌。
首先是性欲无节制的放纵。书中的名场面太多,比如葡萄架这样的白日宣淫、潘金莲的隔窗品萧、王三官母亲的虎狼之资、庞春梅的纵欲身亡等等,性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最高目的,人伦廉耻被丢到九霄云外。
西门庆在书中被性欲支配,不论美丑贵贱的女人,都要一尝新鲜,事实上,他已经异化成为类似禽兽的存在,在临死前,发出类似牛一样的吼叫,正是兽化的表现。在他的祭文中,一生直接被描写成为生殖器的存在,不知泉下有知,是开心还是难过。
其次,是对传统社会忠孝这两种最高价值的践踏。
西门庆的仆人们,在西门庆还在世的时候,好歹还有个收敛,只是狗仗人势有些吃拿卡要的做派。在西门庆亡故之后,他的仆人直接跳反,变卖还在途中的货物远走他乡,而在西门庆死之前还恩深义重的仆妇王六,直接鼓动绿帽王丈夫背主远遁。西门庆的娇妾们,在他死后不久就各寻出路走了。
至于孝之一字,更是难言,西门庆死后不久,女婿陈敬济就跟父妾潘金莲乱伦,甚至无奈堕胎。
再次,就是友情的不可靠。应伯爵作为西门庆的黄金捧哏,跪舔了一辈子,在西门庆死后立马翻脸算计,朋友之间的情义全然不顾。
在金瓶梅之中,只有看到的恶,没有想不到的恶。
这种恶从庙堂之高的蔡京,到江湖之远的胡僧,从富贵逼人的主人主妇,到窘迫可怜的妾仆僧尼,无人不是,无处不在,人人处处都在为色欲、金钱这两件事撕咬,更恶心的事情总会发生。
在后半部书中,庞春梅算是为数不多的闪光,她为主人潘金莲收尸祭奠,为老情人陈敬济谋划生路,为摇摇欲坠的西门府提供助力,然而她自己,在丈夫为国冲杀的时候,与仆人通奸,最终死在男人的肚皮上。
可以说,全书中没有一个十足的好人,每个人都有让人厌恶的理由,但金瓶梅的高明之处在于,每个看起来罪大恶极的人,身上总有一些人性的闪光。
西门庆一方面为了钱不择手段,但在常峙节身无居所的时候,仗义相助买房子。
潘金莲为了钱处处算计,但是遇到可怜的磨镜子的老头,还是施舍了二升小米、两个酱瓜。
陈敬济好吃懒做一事无成,但总算是对潘金莲一片真情。
恶中有善,善中带恶,这些人,不就是市井普通人的样子。
这就是金瓶梅让我们绝望的第三个原因,写出了人性的多面,他们都太真实了。
一言以蔽之,金瓶梅写的是一群普通人的挣扎、沉沦和毁灭,写的是市井社会的寡廉鲜耻、原始放纵,他们都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他们的欲望,我们也不确定能不能驾驭得了,所以我们会害怕,所以我们会绝望。
说明提问这位,人很好。
看《金瓶梅》看出绝望,是相对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本书好就好在不动声色,俗世细密,如实道来;好比一面镜子,照得出读者心。
《金瓶梅》崇祯本,东吴弄珠客题序就说了:“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读出了怜悯畏惧,也包括绝望,说明是读懂了。
如果读出欢喜心、效法心,那就糟糕了。
至于这种绝望感,也可以理解。
人读到有趣的故事,会愉快;读到邪恶残忍的故事,会愤怒。
读到美好事物破灭,会觉得哀伤。读到曲折但结尾明亮的故事,会觉得充满希望。
读到漫长曲折,看似很好但结果灰暗的故事,会在抱希望之后感到失望;连续失望,幻想破灭,看不到指望,就会绝望。
我们许多人读小说,潜意识里总有个戏剧性的向往,要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么索性痛切一点来个痛快。
但《金瓶梅》其实不太有戏剧性,不太有理想的超现实人格。
除了开头搬《水浒传》那段外,剩下的都是算计:
西门庆和媒婆算计着打点好了孟玉楼的亲戚,娶了孟玉楼过门。西门庆和李瓶儿私通,算计花子虚。花子虚倒霉,家财也被算计空了。蒋竹山算计着李瓶儿,倒插门当了赘婿。西门庆重新攀上了亲家,免了罪责,回过来算计蒋竹山把他收拾了。潘金莲为了讨好西门庆,包庇他和宋蕙莲。孙雪娥为了私仇,透风给来旺儿。来兴儿又算计了来旺儿……
自上而下热热闹闹,细看全是算计,算计背后,都是欲望。
但你又没法真恨他们,因为《金瓶梅》里,身处欲望与算计的旋涡之中,表面客客气气,内心全是生意,但也没几个纯粹邪恶的人。
西门庆都会资助常峙节,于是常太太给他做了那顿螃蟹;吴月娘月下祷祝、扫雪烹茶,未尝没几分真心。宋蕙莲心比天高,但临死那一下不失烈性,
看多了就会觉得,每个人都有可恨之处,但又有点可怜。孟玉楼圆滑自保,但细想她的经历,却也难怪;李瓶儿吃了许多苦,不失为自作自受,但想想她的境遇甚至还有点可怜呢……
这里涉及到一点读者心理。
大多数故事,是得有个角色让读者代入的。比如读水浒,大家多少不自觉代入过鲁达武松;读三国,大家多少代入过刘备诸葛;读西游,大家基本都是站猴子视角的。
《红楼梦》好歹还有些理想化的场景,曹雪芹对女孩儿们大多手下留情。西游水浒三国,也都还有几分英雄气,几分痛快与放逸。甚至《儒林外史》从头讽刺到尾,却也还有鲍廷玺、马二先生、杜慎卿兄弟这几个光彩角色。
但《金瓶梅》却是从头庸碌到尾,没一个角色,会让读者觉得是“适合代入的理想人物”。
你只能旁观着他们琐琐碎碎、磨磨唧唧地彼此算计,按着各种套路仪式走,当面拜高踩低,背地里各种碎嘴子。
觉得他们可厌可笑可怜,但又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小人物。
然后就是心理落差了。
西门庆虽然为非作歹,但也一度达到了古代大多数世俗人可以达到的完满:攀上了贵人,当上了官,妻妾满堂,还生了儿子。读者很难真正代入这种流氓,但也多少是看到了一个所谓“走上人生巅峰”的例子——虽然我们读下来,会觉得“这种人生巅峰也没啥意思啊”。
之后看着他急转直下,儿子死,爱妾死,自己死;死后还有大段大段的剧情,财产如何被掠夺分割,妻妾如何遭欺负各自奔散。
这是真正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妙在别的故事讲辉煌时,多少还会让你觉得愉快;《金瓶梅》里哪怕最辉煌时,也是充满了算计钻营。
不给你看华丽的袍子,却让你看袍子后面的虱子。
所以细读完《金瓶梅》的,很难真的爱上或代入哪个角色,却也很难真讨厌哪个角色——应伯爵这类纯人渣除外。
你会觉得他们可憎可厌,但也挺可怜,进而怀疑:
“这折腾到最后都图什么?就算真成了西门庆,看似那么快活,临了不也就这样?”
最有意思的一点:
中国历来小说,多有褒贬倾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戏剧性得很明显,也不会写这么细。纵然读了让人警醒,却也当故事看了。
《金瓶梅》却太耐心冷峻,细节又太真实。
慢慢地让读者习惯了每个角色,然后给你一一看他们的结局。
中国古来小说,能跟《金瓶梅》比细切真实的,怕只有《儒林外史》等寥寥几部。
但《儒林外史》还是有许多漫画式嘲讽,让人读了能笑出来。
《金瓶梅》却是将大户人家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主人荒淫、仆人互撕,精确无比地呈现给你看。
你会发现世事如此势利,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绝望感就容易生了。
譬如让你进剧场看一个悲剧,你会觉得这是编的;让你看一个(伪)纪录片,感受就深切些。
《金瓶梅》的叙述方式,堪称中国古典文学史上虚构作品中,最接近纪录片的存在;而其中的内容,又是最消弭传奇色彩、最体现俗世浮生利益的。
美化现实让人愉悦,将美好的东西摧毁是为悲剧。
将不美好的残忍真实,不加粉饰地呈现,当然就容易让(有正常良知的)读者绝望了。
西门庆死后,他和潘金莲的风流韵事传遍阳谷县,成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三个朋友在一起喝酒,又用这事儿顶了不少下酒菜。
甲说:“武大的娘子我曾经见过一次,简直是国色天香,当时我就想,若是让我弄上一回便是死了也值了。”
乙说:“所以说西门庆死的不冤,换了谁也忍不住呀!”
甲说:“你说这武二杀西门庆是不是也恨被他得了手?”
乙说:“我听说这武二现在落了草,这种强寇有什么仁义道德,八成也是这里面的人,嘿嘿嘿。。。”
两人越聊越起劲,好像潘金莲就在旁边陪酒似的,可丙一直不说话,只是喝闷酒。
甲说:“你怎么不说话?难道你不知道这段艳情?”
丙说:“怎么不知道,可越是知道越是觉着活着没意思。”
乙奇道:“这世间有如此妙事,如何活着没意思?”
丙说:“我想想,我还不如武大呢!他还有个二层小楼,还有个不错的营生,可又怎样?被夺了老婆,害了性命,便是兄弟做了都头又如何?还是不能伸冤。那武二有通天的本事又如何,还不是落草为寇不见天日?我什么都没有,若是有钱有势的要弄死我,还不是轻而易举。这样活着,与待宰猪狗有什么区别!”
转载注明出处。
那证明你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但,同时也说明你被现在的世界欺骗得太久太深。
《金瓶梅》这书好,好到严重被世人低估和误解,很多人把它当秽书,实乃大谬!此书在序言里说了一种读后的境界——心生效仿者,禽兽耳。我个人觉得,读完此书豁然开朗者,方能洞晓此书的目的。因为,这本书揭示了人性的真相。人性的真相=生活的真相。懂,你就治人,不懂,你就治于人。
此书写绝望,但不止于绝望。只感受到前者,那未免辜负了兰陵笑笑生的一片苦心。觉得绝望的,无非因为书里各种龌龊的事情,这些暂不细表,我只说为何它是“人生的全方位指导书”。
话头首先拉远一点,我们幼时从小、中、大学所学,基本都是阳光正面的,学生时代为培养健全人格学这些没错,但毕业后还只有这种想法就有点傻了,这在以后的工作、恋爱中注定要吃无数的血亏。很多人单纯朴素的学生思维,造成对世界的认知严重偏科,结果只能用栽跟头栽得头破血流来弥补,尤其是“人性”这一块领域。于《金瓶梅》学会了“人性”,你会发现很多东西迎刃而解。而这也是《金瓶梅》最大的意义,就是教你。
它教你怎么撩妹。现在不少人,动不动以渣男,绿茶,段位各种自居,总觉得自己谈过几段恋爱遇过几个人,深夜里痛哭过,就算红尘里打过滚。得,这本描写900年前之事,成书于500年前的巨著告诉你,有的人500年前就已经成系统总结出体系了,现在的人只是道听途说了点皮毛就拿着芝麻就当宝。《金》开篇,就教你“潘驴邓小闲”。现代社会,只要能做到其中三样,足够你横着走。随后,教你怎么应对不同类型的人。对孟玉楼,人是大家闺秀,大官人就提前做好她家重要人物的工作,把她仅剩的娘家人作得数那个搞定,然后吹牛什么从未婚娶,家有万亩良田却苦贤内助久矣,嫁过来必定好生对待。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愣是把人连同能买半个清河县的嫁妆一同带回家,人本来想做大娘子的,结果被西门庆忽悠得愣是后来做了小也心甘情愿。对潘金莲,投其所好,你不是喜欢物质吗?行,和王婆配合一通吹,我家怎么怎么有钱,家产怎么怎么丰厚,金莲登时心许了一半。后来王婆把他们锁房里,二人心思细腻,瞬间秒懂,高手过招,招招精彩,什么金莲故意把东西掉地上,西门低头去捡趁机握住人小脚,最后两个海王完美演绎如何在一炷香内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鼓掌”。对粉头(古代小姐称呼),也是恩威并施,打一巴掌给颗糖,拿捏得服服帖帖,反正开篇就教你怎么各种撩。
教你识别渣女,珍惜值得珍惜的女子。比如,我以前一直以为西门庆是精尽人亡,虽然的确是,但其实西门庆不是第一天就死了的,他有被治愈的可能。事情是这样的——大官人在外面跟粉头玩嗨了,又吃了些番僧的强力药水,虽然略伤元气,但勉强还在能力范围内。结果当晚回了家被金莲逮到,金莲饥渴,哪听你说个不字。而且金莲漂亮、胸大,自小男人就围着转,根本不需要学照顾关心人那一套,她明白,只要利用自己的身材长相优势,便能轻易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女人漂亮没有关系,最可怕的是她自己知道自己漂亮。这不,金莲兴致一来,越玩越高兴,不管西门庆直接倒了几十倍的药量,让西门庆当场精尽流血,但没死!第二天西门庆哀呼不适,金莲不闻不问,只有正妻吴月娘慌的又是让他休息,又是找医生开各种药方,忙里忙外煎药。之前有次也是遇到事,吴月娘大晚上一个人顶着大雪露天虔诚拜佛,希望自家相公收心顾家、悬崖勒马,希望西门府一切顺遂蒸蒸日上。妾们呢?哪管这个,她们只关心大官人有没有带礼物回来,有没有准备惊喜。西门庆精尽后的几天,本来注意调养,尚可恢复,结果药神潘金莲根本不管他死活,也不管他难受,强行喂他吃药(这一幕怎么有点似曾相识)。你别说,番僧的药的确也厉害,才吃完那劳什子就威风凛凛,小潘高兴坏了,坐上去就强行磨,磨了2天,活生生把西门庆磨死了。原文形容,西门庆将死前夕,像只野兽喘着粗气凄厉哀嚎了半夜,瘆得这些妾们一宿没睡。
大官人这边一死,除了吴月娘,其他人立马树倒猢狲散,尤其小潘,跑得比谁都快。小潘真的牛逼,大官人还没挂的时候,已经暗地里和西门府的小厮,大官人的女婿陈敬济都搞过,跟后者更是在花园里眉来眼去,捉蝴蝶玩游戏,不知道的还觉着像极了爱情。
教你怎么避免渣男。吴月娘,明媒正娶,又怎样?一个人的性子,是改不了的。是,大官人有钱、帅、活好,问题他持身不正,持心不纯,所以结果只能是他夜夜不回家,你倚门望断了秋水。聪明的女人要会挑人,帅,钱,重要吗?重要!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比如大家现在很不屑的“人品”。我说你就是飞蛾扑火。你头揺成拨浪鼓说不会的,大官人只爱我一个。凭什么?就算他只爱你,但那只是那一分钟。他的本性在这摆着,你非要张飞绣花,可能吗?况且人性是善变的、摇摆的,就算现在不变,以后未必不变。那你说这样岂不是全天下人人都是渣男?不是的,看一个人有诀窍,看他的兴趣爱好,五官也要三观也要。大官人首先就没读过多少书,文化素养不够。他的世界观是男人要掌握钱权,之后声色犬马才算成功。什么,学习?学个屁!还有你看他结交的都是些什么?都是些烂人。工作环境、家庭环境、朋友环境,是影响成年人性格的三座大山,你老公周围如果全是蹦迪喝花酒的,那他就是个取得了真经的和尚,也得被带跑偏。
教你培养正确的三观,以及不培养的后果。书里有章惊世骇俗的金莲“醉闹葡萄架”——大官人把自家院门锁了,在露天院子里把金莲剥光了,手脚绑在葡萄架上,然后这厮倒立进入。因为吃酒吃大了,玩完忘记金莲还在架上,晾了2个小时差点没把她吹干。还有刚开始,金莲把武大郎弄死后,尸身都还停在房里,喊了和尚来念经超度。人中午还在念经,她和西门庆就在一板之隔的旁间开搞,声音贼大,搞得和尚们笑得东倒西歪。相比现在什么出轨吃辣条在跑步打电话给男友,这俩狗做的事才是渣男渣女祖师爷。
教你怎么交友,以及交了不慎会怎样。这书我觉得最牛的,不是那些惊掉下巴的各种辞藻,最牛的,是对于很多小细节的描写——书开头就说,这大官人开药铺善交际,跟官府勾结,朝里有人,能左右司法,又贪财好色,吸引了一堆狐朋狗友,其中关系最好的,叫应伯爵。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八兄弟,一共十人。大官人有次提议,一人出点钱,道观里吃个席,以后每个月都这么搞一次。结果,当时众人个个唱喏,一口一个大哥,但后来基本都是大官人出大头。有次西门庆在家里办,书中是这么描写的——这些所谓的好兄弟,平日里拍着胸脯说有事找我的“铁哥们”,有的趁乱把值钱的器具往包里塞的,有的趁机把西门庆漂亮婢女搞了的,有的狼吞虎咽把宴席当自助决心要吃倒西门府。原文形容地很牛逼,什么菜刚上来就风卷残云,血盆大口不带嚼一盘一盘往里倒,嘴边还挂着肉丝,手里就迫不及待拿下一个鸡腿,嘴上含糊不清说着还是西门大哥阔气,转头腰下就活塞。但大官人本身也不是个东西,十人帮里他还有个好兄弟叫花子虚,花有个媳妇儿叫李瓶儿,很漂亮,大官人图谋已久。没死之前,大官人和花子虚称兄道弟关系好的不得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铁,但那个时候大官人就和李瓶儿翻墙苟合了(没错,他们是邻居)。后来好兄弟花子虚终于死了,大官人慌的一分钟都不能多等立马就把人娶了,回家几番云雨,书里对此描述地很有水平,言辞对碰间让你叹为观止。试问,除了《金瓶梅》,还有谁愿意这么写实?
此书开头就有《酒》《色》《财》《气》四首诗振聋发聩,还说美色“暗里教君骨髓枯”,1千年来,有几个人听进去了?
还有,它教你做什么事,就会有什么结果,不要想着天上掉下掉馅饼,不劳而获(尤其是地位)。古人其实真的很厉害,起码对人性的认识要比现代人透彻得太多。比如妻妾制度,所谓妾,其实就是一个折中的办法,不能容忍他一直在外面乱搞,又不能当正房娶进来,怎么办,搞个妾的身份。但,这样的身份是有代价的,永远只能做“小”。这也是《金瓶梅》的厉害之处,它揭示了,就算世间黑暗,但一个人做了多少事,就只能得到多少果。你漂亮,但不屑家务,也不专一,可以啊,做妾。你端庄、贤惠、持家,虽说不是特别漂亮,但也还过得去,那就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做正房娘子。妾再牛,见了大娘子,也得行礼问安,好的先要让她挑,出门坐座位都得让着她。你瞅瞅,现代社会还不如人西门府呢!书里还有章让人震惊到无以复加的“金莲为邀宠喝大官人尿”,叹为观止,叹为观止。以下附喝尿后作者感慨原文:看官听说:大抵妾妇之道,鼓惑其夫,无所不至,虽屈身忍辱,殆不为耻。若夫正室之妻,光明正大,岂肯为也!是夜,西门庆与妇人盘桓无度。
它教你,男人还是要做个聪明的男人,知道谁才是真心对自己。《金瓶梅》里无数的话语,都在教我们,非常漂亮的,但文化水平又不够的,无一例外都有很大缺陷。这种人因为从小不缺男人,总有人舔她,总有人心甘情愿为她付出真心和钱权,导致从小到大她总能很轻易地得到她想要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人很懂男女之事,很能知道男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波动,简单点说就是玩你跟玩猴一样。当然也没有什么耐心,更不会照顾人,任性、偏执、霸道,总之就是性格缺陷极度自私只爱自己,谁娶谁倒霉。你不信?多跟酒吧里低文凭的漂亮姑娘处一处吧。什么,你说你可以改变她,感化她?很好,之前失败的50个男人都这么想的,而且同时祝贺你即将喜提“接盘侠”,“绿帽侠”等一系列超级英雄称号。生活中反倒是那些不是特别漂亮,但性格健全,三观温暖的人,让人如沐春风,这种姑娘,值得我们珍惜。(哎呀我承认我也是颜控,这些话其实也是我对自己说的。)后来西门府分崩离析,只有吴月娘独自抚养遗腹子西门孝哥,各种奔波,着实可怜。
总结一下,《金瓶梅》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真实”。真实是大官人虽然可恶,可李瓶儿死时他悲痛欲绝,之后也常常思念;真实是小潘虽然性淫,但走在路上也会怜悯乞丐给些细钱;真实是孟玉楼虽然气质端庄,但丈夫一死没了男人也只能改嫁。真实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事情,不是那些一个又一个短暂的瞬间的感动,不是抖音公众号各种视频软件宣传的浪漫、排场、奢华、高消;真实不是你电视剧看到的男人女人在对方死了一定守活寡,终生不娶日夜思念;真实不是你说我以后一定为民请命做个好人,再大的诱惑我也绝对不变心。不是的,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现实是海会枯石会烂,曾经的山盟海誓最终抵不过贫贱夫妻百事哀。我发现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大部分获取信息的渠道都被人把持、利用,商家用广告左右你,用成本几十的钻戒和持续夸张的房价洗脑你,抖音各种漫天蔽日的豪车奢侈品彩妆奴役你,让你接受贷款买他们的产品才能过上高级的、体面的、幸福的日子。各种电视剧浮夸的剧情和人设告诉你,美女都是汗香屁香从一而终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朋友都是两肋插刀义不容辞为你上刀山下油锅,人人都是古道热肠义薄云天舍己为人视死如归。这些人,为了商业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恨不得愚弄天下所有人,最可悲的是,他们还成功了。
试问诸君,多少人每天都是兰博基尼汤臣一品不用还贷款?多少人每天都是六星酒店出门私人飞机没有家庭牵绊?多少人每天都是环球旅行朋友圈锦衣玉食不用养育老小?多少人一日三餐全是米其林丝毫不用考虑买菜洗碗?都是假的!!!!!还有那些文学作品里的,要么父慈子孝从没争吵其乐融融,要么人间炼狱生而为人不值得。也是假的!!!我们每个人,被这些“表演”出来的假东西愚弄了一辈子,这些都是他们编的!为了赚眼泪为了赚流量,他们自己都不信!但是为了效果他们必须夸张,但,真实世界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谁说的守活寡才是贞洁烈女,另嫁他人追求幸福就是天理不容?谁说的国学大师仙风道骨就不喜欢大胸翘臀?谁说的正经严肃的长辈泰斗就不能说荤段子亲嘴打飞机?你这么想是会误事的!还有那些听信谗言不知道真正的爱情和婚姻是相濡以沫,不知道最大的幸福是相知相伴互相礼让,只会被人洗脑后开始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人老珠黄,嫌弃自己在外奔波的丈夫油肚渐丰。娱乐圈是商业,里面的人是一群商人,商业的本质是什么?逐利性。商人的本质是什么?赚钱,赚越来越多的钱。利益怎么最大化,我就怎么来;怎么能赚更多钱,我就怎么演。演员自己做了什么演员自己都不信,你一个观众跟着瞎激动啥?“戏子”,“粉头”(对,它同时用于称呼小姐和演员),你看哪个像褒义词?
真实是什么?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我们大概率会出生在父母偶尔就会争吵的家庭,他们告诉你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我们会和一个普通的人结婚生子,没有那么高的颜值和身材,一个星期五天都在奔波甚至还有加班;我们会逢年过节才舍得吃顿贵的,然后省吃俭用因为还有房贷车贷装修贷;我们会偶尔出门旅行,开着大众带着妻儿拍点一家三口照片;我们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很多奇葩和傻人,岁数大的阿姨臃肿八卦总爱问你结婚没,领导总交给你做不完的活儿下了班只想躺着;出去相亲要么岁数大长的丑要求还贼高,要么颜值可以纹身爱蹦迪但不告诉你其实玩累了想找你接盘。这些,才是我们经常经历的!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人,每天经历的大多数事情,都是普通事。
所以《金瓶梅》事无巨细地,近乎残忍般耐心地为你描述了一件件日常的普通事、真实事,它不吹牛不猎奇不用夸张的手法,搞一些或高尚或阴暗引你故意感动故意憎恨的事情。它就只平静地叙述,平静地描写,教我们怎么跟心怀鬼胎的、充满欲望的、笑里藏刀口蜜腹剑的小人相处。并且把这些人可能干的事,干了之后出现的情况,造成的结果统统摊开,不加修饰地、赤裸裸地一个字一个字陈述给你听,给你看,像一部素人摄像机,把人生最真实的人和事原原本本呈现在你面前,这是《金瓶梅》的伟大之处——
它告诉你,现实社会,绝大多数人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颜值很超标的俊男靓女,大概率都有点渣且脾气臭性格不健全;官场上就是官官相护不出事则已出了事你叫天天不应;所谓的亲戚好友都是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所以《金瓶梅》教我们,要珍惜爱自己的人,要足够聪明分辨得出对方是否真心,要好好爱吴月娘而不是被金莲勾了魂纵欲致死,因为出了事只有月娘顾着你;教我们要培养好下一代,看人看本质不要只看他的条件,避免找了个陈敬济做女婿;教我们要修炼好自己,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从而避免和酒肉之人在夜店互诉衷肠;教我们好好读书学习不然以后只能凭借自己廉价的色相和体力讨生活,或者在一个小穷地方成天和牛鬼蛇神打交道,干着毫无意义的工作时间久了被同化被驯服;教我们做人留一线要菩萨心肠阎王手段;教我们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修炼自己磨炼性格让生活变精彩,而不是只有马尔代夫帆船酒店月入上万才配叫生活。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努力,一辈子得过且过妄想通过嫁人娶媳妇实现阶级跳跃,行啊,这样的后果《金瓶梅》都给你写了一遍了——家庭不和睦,各种被算计,每天疲于奔命应付垃圾人垃圾事垃圾妻子丈夫,林林总总触目惊心。
然,即便如此,这书比你想象的,还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