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随性又天马行空地聊一聊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

       本人不懂什么专业术语,所以尽情聊一聊自己的一些看法,部分观点主观性较强,(就是瞎扯)不喜请轻喷。涉及一些剧透,慎入——

        片中Riggon最激烈的是与过去的自己抗争,世人给予,定义他的一切,已不是他想要的,他渴望新的肯定,以新的自己的方式重获名利声望,就像瘾君子不再想依赖以前的止咳水,想换个高端的冰毒来满足自己,但本质都是一样的。虽然剧目最后声名大噪,但那是通过出丑、流血的新闻和评论获得的,这不是他的本意。他本想走文青路线来赢得商业片式的成功,有点像苍老师靠写毛笔字在国内出道一样。虽然他再次声名大噪,但却像多年之前一样华而不实:之前靠毫无内涵的爆米花超级英雄电影,如今靠裸奔八卦和流血新闻,可不管怎样他“成功”了,在医院里他的合伙人问他: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是的,成名,他成功了,最后甚至和家人重修于好。但他确实也输了,输给了一直以来对虚名上瘾的渴望。在幻觉中从窗口纵身一跃,最终他以未知的死亡给予世界以戏谑性的嘲讽,以及猜测、思考的空间。

  一、中毒之深比女儿有过之无不及

          

          其实在片中每当有人将他早已过气无人问津,却又总是摆出一副名角儿样的不合时宜的姿态的现实揭露时,他便会情不自禁地动用幻觉和臆想来逃避,这是彻头彻尾的饮鸩止渴。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与女儿山姆为吸大麻而争吵的片段,虽然动作不大:轻微地转动烟盒,但可以证明臆想已经深入他的潜意识,成为他的一个习惯,中毒太深。而等到被Miss.Dickinson无理而坚决地会心一击,(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下Miss,说明女剧评真是一个老剩女,性格这么乖僻,难怪没人要呀)宿醉街头后,他终于完全重拾起了鸟人的姿态和心态:我就是鸟人!我是一个身份比你们这些凡人都要显赫的多的大明星,你们就等着被我的剧作狠狠地击倒然后乖乖献上你们的掌声与仰慕吧!然后他的幻想就到达了顶峰,先是街头科幻大片,接着连坐出租车都以为自己在飞!说句实话,我一开始真以为他会超能力呢,结果看到后来才知道这都是过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他连抵抗鸟人的意识都要通过臆想自己有超能力。或许这能够给他一种超乎常人的优越感吧:老子有超能力!老子就是高你们这些凡人一等!好笑的一幕是最后一次预演时,他的合伙人Jake进来房间发现他在打砸发狂,Riggon说他做不了要放弃,结果Jake虚构了他的作品人气爆棚的假象,他就起死回生了!天哪,你是多依赖虚荣和他人的肯定生存的嘛?你是有多渴望被“爱”啊?!同是过气男演员,Bojeck.Horseman是懒挫衰;而Riggon就是贪痴嗔。

  如果Jake知道当时Riggan心里在使用念动力的话,肯定会这样想:

  妈的智障。

  二、一些讽刺与批判

  电影同时讽刺和批判了社会上一些艺术评论家功利、自私、带有强烈主观偏见和毫不负责的言行。片中的女剧评人甚至放言,汤姆森的话剧她连看都不看,就直接决定要在报刊媒体上大肆地抨击和贬低,丝毫不在意这将会毁掉主角的事业,显然她是在依仗着自己的“著名”,利用读者受众们对她的信任胡作非为。Riggon于是发飙,意图揭发这些影评人本质就是“贴标签”。他说的没错,可是却又无力改变。在豆瓣上每次看完电影不都有一个贴标签的环节吗,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喜欢给文件,给人贴标签,这种分类标识的行为一般并没有恶意,只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本能罢了。当然,除了类似Miss.Dickinson的人恶意为之。

  现实中也不乏这样一些人,有些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谋取私利,为人喉舌。网络水军们则是其中最低级的一群,他们利用的是个人与个人间的起码的信任,就像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然后采用集群作战,迅速形成一些表面的假象和看似主流的声音,让许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愤青和傻白甜们落入他们舆论的落网。

  水军的毒害让许多人陷入了草木皆兵的状态,一旦出现疑似言论,他们就恶向胆边生,开始进行恶狠狠的语言攻击。排除掉那些盲目跟骂的闲人,剩下的人其实很值得我们同情。他们就像傻白甜的处女被油嘴滑舌的渣男骗走了爱情和青春,就会对往后所有类似的男人投以狠毒的目光,对所有纯真的情感报以强烈的怀疑与不安。然而人总是在跌倒中成长,相信他们会渐渐归于成熟和平静,对一切淡然处之。

  啊,不小心扯远了。说回那个女影评人Dickinson,一开始我并不懂为何见到Riggan开枪轰了自己之后她就改口对他的戏剧给予肯定了呢?她之前说过她就是看不惯Riggan这种过气的商业片演员来玷污他们一无所知的舞台剧艺术,此时她很明显是在以老一辈百老汇的角度看待现在艺术舞台的过度商业化的趋势的,这点从迈克的一句话里可见端倪:“Hollywood’s heading here.”。在Dickinson她们那一辈,只有真正专注于舞台的实力派才能在百老汇得到肯定。而现在她鬓发皆白之时,百老汇却世风日下地来了一个过气的超级英雄演员,这正是他们这些“老一辈文艺工作者们”最看不起的庸俗低等的一类人,因为在她的眼中他们的成功名不副实,是庸俗的毫无含金量的虚名“你是名人,你不是演员。”所以她才会想当然的认为,没有受过丝毫专业舞台剧训练的Riggan是不可能完成一部真正意义上成功的百老汇舞台剧的。可是当她见到这鲜血淋漓的一幕后,她受到了极大地震撼(惊吓)的:被汤普森完全超乎意料的,在百老汇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行为所震撼了。至于呆在座椅上没有起身鼓掌。虽然最后的傲娇评论里并没有明显的褒扬之词,但这对Riggan已经是最大的成功。可能每个人对Dickinson的转变会有不同的理解。

  不过为什么这个时代许多人许多企业都要讨好媒体?为什么政府一定要保证主流媒体是要听自己的话?因为舆论的力量太可怕,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使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一种事物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于数目众多的人群中激起一种情绪,聚起一股力量,形成一种思想。

  可笑的是,最后Riggan的戏剧火了,却是因为他的“为艺术献身精神的一枪”和舞台上的斑斑血迹,所有的舆论和赞美都没有详细地描述过他的作品,他的流血新闻成了戏剧最好的宣传,他的戏剧成为了他流血新闻的附属品。“哦,这个家伙居然在这部剧上开真枪,好有胆魄,好好奇这部剧究竟讲了什么,走咱们看看去吧。”我想这应该是片中部分人的心态。我想这也讽刺了现在许多人过分轻易地相信,接受外界舆论并被其操纵的现象。这或许是我们懒于思考懒于亲身实践求证,或是生活的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去思考求证。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拾人牙慧,吃人家已经嚼碎消化过的东西,因为这很轻松。

  为什么是精英统治社会,因为世界上其余百分之八十的人要靠接受他们的指令思想,食用消化他们思考消化后的成品来促成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与大自然的生物链截然相反。知识与思想不像能量,能量会在传播传承的过程中渐渐流失减损,而如今思想通过各种媒介可以保持高度的稳定,传播给上千万的人都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除非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扭曲,断章取义);精英也不像牧草,作为生产者需要极其庞大的数量来生产物质营养以提供初级、次级等消费者。一般社会只需占总人口约百分之五的尖端精英和约百分之十五的中端以及准精英,他们所提供的科学知识,艺术文化,政策指示等就可以保证其余人口的社会生活稳定和发展。回顾近万年的人类文明历史,从石器时代出现阶级分化以来,几乎都是精英统治,不论是一个还是一群。

  一个在某一领域,继承前人的智慧并十分熟练优秀的人或许是可以在那个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领导这个领域的人,但他至多是一个准精英。而当一个人除了熟练,还能够独立的思考的时候,他开始脱离庸众;当他思考出了独创性的东西并加实践后,他迈出了成为精英的关键一步;如果他的思考与实践还是正确的进步的可行的,合乎法律伦理正义的,那么他开辟了新的天地,他的成果,思想可以去影响甚至推动一个领域里成千上万的人的改变和进步。等他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精英了,在这里,我认为前者与后者的区别,与传统的匠人和大师之分较为相似。

  啊,又扯远了。

  所以在《鸟人》的繁华大都市纽约里,不论是以评论家为代表的中产阶级还是普通都市百姓都表现出十足的娱乐消遣和消费主义精神,他们只在乎什么东西新奇能够刺激感官带来愉悦,这也是当下一些爆米花电影票房不低的原因,因此曾经以超级英雄电影出名的汤普森,再次复出的时候人们肯定以为他又将带来一部爆米花电影,可居然是文艺舞台剧,这自然提不起大多数不愿思考沉重主题的都市人的兴趣。片中Riggon戏剧的转机我认为是从他不小心在大街上裸奔的新闻大热开始的,他在无意中满足了人们的娱乐消遣心理,使人们重新关注到他,进而开始注意到的他的工作:一部文艺戏剧。特别是在最后的表演,已经深陷绝望的他本想借话剧人物的台词发泄他的愤怒,无力和绝望,最后在入戏的状态下自杀。这表明他接受了迈克追求舞台“真实”的思想:用一把真枪。结果求生的本能不经意撞了一下他的腰,手一抖轰掉了鼻子。因此雷同的一幕发生了,他又在不经意间成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讨论,恰如我前文所讲的“哦,这个家伙居然在这部剧上开真枪,好有胆魄,好好奇这部剧究竟讲了什么,走咱们看看去吧。”“哇,这个家伙好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哦,他这么努力,那他的作品应该也挺有趣的吧。”于是在人们热烈的关注下,他离功成名就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不论是裸奔还是开枪走火,我们可以发现大众关注和享受的一直是汤普森身上的不幸,尽管他们对这两件事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消遣苦难与不幸如今在现实世界里也是大行其道,除了各种综艺节目的比苦大赛,我突然发现我们许多的笑料多是他人发生的伤痛、不幸和悲剧。那些当事人恐怕是非死即伤啊!可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还是笑得那么开心啊?人类的天性和我们的道德怜悯是相反的嘛?唉,或许吧,要不然道德和法律也就没有被创造的意义了呀。

  三、只能在舞台上勃起的迈克和关怀缺失的山姆

  “I pretend just about every place else,but not out there.”迈克如是说。一个现实人格不健全,只有在舞台上凭借他人角色的外壳才能释放自己灵魂的演员,他不羁,他自大,他擅长看透他人:Riggon就是一个没人鸟的过气演员,他小心翼翼害怕搞砸一切只为了重获声名;他善于华丽地直击人心,说出山姆叛逆外表下渴求理解关心与肯定的心声。他在戏剧中追求绝对的真实,却丝毫不在意现实生活的回应,只要自己认真high了,剩下的都无所谓。这世上只有两种人能做到这一点:疯子和天才。迈克追求的真实成功了,他成为了一个不受人待见却无可置疑的好演员。他是幸运的。

  山姆就是一个关爱缺失的问题少年,她叛逆,但很单纯。法院将她判给了这个虚荣自私蹩脚的父亲。她是不幸的。

    

     四、结语

  最后Riggon大叔整完容活脱脱一副鸟脸嘛,此时他“功成名就”啦,飘飘然啦,似乎终于可以跟鸟人say goodbye啦,看到小鸟飞他也想飞啦,臆想不受理性控制啦,于是他就乘风而起直上天堂去啦。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吧:摆脱默默无闻的恐惧,带着盛名死去。说到底他就是一个自私的重度虚荣患者。不过山姆你往上看什么看吗?是不是嗑药又嗑多啦?

  Ps:片中有些笑点一开始笑不出来,等看第二第三遍的时候就可以笑得很开心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