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清朝穷人娶不上老婆,怎样延续香火?他们的办法有违伦理

  原标题:清朝穷人娶不上老婆,怎样延续香火?他们的办法有违伦理

  元曲大家张养浩曾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历史上,即使遇到盛世也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惨状。回首100多年前的清朝,统治腐朽,战火绵延不断,在这样的乱世下,底层老百姓又是如何娶妻生子,延续香火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当你问一个普通老百姓最需要什么,他可能会犹豫再三。但当你问一个普通老百姓最期盼什么样的生活,他会毫不犹豫的给你回答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三十亩地一头牛是稳定的工作,而老婆孩子热炕头则是象征着家庭和谐,香火绵延。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成家代表着一个人的成长,这意味着你可以独当一面,并且为你的家族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在现代社会中,重男轻女的观念随着我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观念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男女平等,因为我们知道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母亲十月怀胎,夫妻爱情的结晶。都有权力,都有义务赡养父母,继承家族中的遗产,为这个家族开枝散叶,添丁进口。

  但是在古人眼中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一对夫妻婚后数年,没有诞下一子,或者只是生了女儿,女的在家会被百般刁难,男的出门则会受到他人的指指点点。这个家庭甚至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话。加上夫妻二人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爱情的基础,使得婚姻生活摇摇欲坠。

  男方则会选择纳妾,或者直接休掉原配夫人,再娶她人,在我国古代,要是想休妻需要给出一个所谓的合理正当的理由,这些理由被总结成了七出,其中一条就是“无子”,这个无子指的就是没有儿子,并且给出的理由是绝嗣。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古代人对传宗接代,绵延香火的疯狂追求。但是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严重的重男轻女。

  而我国历史上封建制度达到顶峰的朝代就是清朝。因为清朝是满人建立的朝代,所以其文化习俗和我们汉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我们向来是多民族,大一统的国家,所以当满人进入中原后,吸收了儒家的文化,也承袭了明朝的一些婚姻律法,并且保留了自己的一部分特色,从而建立了清朝的婚姻制度。

  无论是如今的清宫剧,还是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上层统治者的结婚年龄都比普通百姓要早,顺治皇帝为了亲政,14岁便举行大婚,而他的儿子康熙则更早,12岁就完成大婚,14岁时甚至就有了孩子,这在我们现代人眼中,简直就是难以置信。

  不过这只是上层人的婚姻。而对于普通百姓,则截然不同,如《大清律例》规定:男性年十六以上,女性年十四以上,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服,皆可行。意思就是,男性结婚年龄要到16以上,女性则要到14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为了香火绵延,传宗接代,普遍结婚较早。

  所谓的《大清律例》在太平时期还能约束一下平民百姓,可一旦时局动荡,就显得一文不值了。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国家陷入了连年战乱,统治者腐朽愚昧,当官的中饱私囊,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上层始终是朱门酒肉臭,底层则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灾年不断,十室九空。

  但是穷人也要生存,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如果以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这种方法已经违反人伦道德,但是这对当时的穷人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法子,这个就是典妻婚。

  所谓典妻婚就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成一个生孩子的工具,然后租借给他人使用,这也就是说对方只要出了钱,就可以随意使用你的妻子,无论是发泄自己的欲望,还是生育子女,一切处理权全归男人,可怜的女人则只能逆来顺受。而且女人所生子女,从出生之后就再无瓜葛,孩子也会强制跟着男方生活。

  虽然这件事情看起来荒诞无比,但是一般来说,除去特殊癖好,或者心理变态的人,谁又会把妻子租借他人使用,谁又愿意给自己戴一顶绿帽子呢。基本上,能答应出售自己妻子的都是一些底层穷人,他们家徒四壁,生活贫困潦倒,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劳作,没有稳定的收入,他们就只能够把妻子租赁出去,给其他男人做短期老婆,从而获取一些钱财,来继续维持生计。

  而那些租老婆的男人,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同样也是底层穷人,但是考虑到传宗接代,绵延子嗣,他们便变得饥不择食,他们的要求门槛非常低,只要有生育能力的,他们就毫不客气的接受,只是为了让这个女人生下属于他们家族的血脉。而女人直到给租客生下儿子后,才能回到自己原来的家庭中。但殊不知,等待她们的又会是哪一场噩梦呢。

  对于典妻婚这种有违人伦纲常的事情,清朝人自己怎么看呢。这样一种买卖人口,“代孕”的行为,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都难以接受,何况又是在那个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年代呢。但穷人为了自己血脉能够传承,也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也只能够如此了。

  实际上,官府也意识到这种行为的违法性,曾经一度出面制止,很长一段时间,在官府的强力打压下,典妻婚的数量大大降低。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硝烟弥漫,老百姓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穷人走投无路时,还是会选择铤而走险,为了保证家族的绵延,又开始了典妻婚,使其一度盛行起来。

  其实结合历史背景来看,之所以会出现典妻婚这种有违人伦纲常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因素,这其中包括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风俗等多方面情况。在清朝时期,上层社会有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穷奢极欲,而下层穷苦百姓不断的被统治者剥削,掠夺,穷人无可奈何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延续香火,以期盼开枝散叶。

  其次还有一点,是当时的人们思想受到禁锢,认为只有生儿子才能让自己家族延续,重男轻女的观念严重,认为女人就应该为男人付出。把女人只看做成商品或者是繁衍工具,甚至通过典妻婚这种残忍的手段,无情的压榨出女人最后一点价值。全无人性可言。

  殊不知,一个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建立起来的,男人和女人肩负着一样的社会责任,既要参与社会建设,同时也必须享有社会带来的尊重。如果没有这些封建观念,以及残酷的社会背景,或许典妻婚也不会盛行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