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在「儿童性教育」问题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从零开始的性教育,更多「性教育」「儿童教育」相关话题讨论欢迎关注。

  最沉痛的经验:贞洁派性教育无益有害(abstinence-only education,以下称AOE)。

  发达国家在性教育方面的确积累了很多值得参考借鉴的研究成果、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通过鉴别反思和本土化,完全可以为我国所用,发挥后发优势大大提高我国性教育质量和效果。

  然而本答案重点讨论的不是他们的成功经验,而是美国这个发达国家中的性教育后进生的沉痛教训,39个州中倡导婚前不发生任何性行为的性教育实践,均以失败告终,让千万孩子以及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为什么美国要搞AOE? 不难设想其初衷:

  1. 教孩子不要过早发生性行为,从而减少未成年怀孕

  效果:无效。2007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总结了对AOE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指出接受过AOE的孩子初夜年龄并没有比没接受过的同龄人推迟,他们的性伴侣数量并没有比同龄人更少,所以其实,他们并没有婚前禁欲。

  2. 即使孩子听不进去,至少知道了婚前性行为是不好的,对他们有益无害

  效果:恰恰相反,是有害无益。研究指出,接受过AOE的孩子比没接受过的更有可能发生无保护的高风险性行为,更抗拒避孕套、避孕药等保护措施。AOE增加了孩子们对婚前性行为的内疚和罪恶感,因此他们更不愿意提前做准备,因为做足准备再上床好像自己是故意要做错事的,宁愿因冲动而犯错,减轻心理压力。

  3. 禁欲不过是个主张,除此以外的性教育还是有价值的,有总好过没有

  效果:恰恰相反。绝大多数AOE教材和读本为了恐吓学生,对避孕措施的效果故意大打折扣,对人工流产的风险故意夸大渲染,歪曲事实。有的AOE更是卑鄙地强化性别成见,例如“处女最纯洁,女生最神圣的使命就是守住贞操献给丈夫”。AOE性教育的出发点是婚前不能做,而非提供科学、准确的性知识以培养性健康的成年人,因此教育内容和手段可能会为了目的而传播不科学、不准确甚至对青少年有害的内容。

  4. 作为父母的肯定首选AOE啊,谁也不希望孩子婚前发生性行为

  效果:中国父母对性教育有什么期望,我没有数据。但研究指出AOE并不能满足大部分美国家长(不仅是你想象中鼓吹性自由的美国人,更多是农村地区支持特朗普的保守分子)对性教育的期望。99%美国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关于行传染疾病的科学知识,98%美国家长希望孩子了解什么是艾滋病,96%美国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婴儿是怎样来的”的生殖常识,94%美国家长希望孩子懂得通过哪些可靠渠道可以做艾滋病和其他性病检查,83%美国家长想要孩子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71%美国家长想让孩子掌握不经家长同意即可获取避孕措施的可靠渠道。

  5. 美国人最开放了,所以不赞成AOE

  效果:恰恰相反。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性教育最落后的国家,所以才残留了大量AOE,美国政府才有必要研究AOE的效果。西欧在性教育上多年吊打美国,尤其是荷兰、丹麦等国。西方人都开放?看看日本吧,他们跟瑞典一样,字典里面就没有abstinence这个词。正如瑞士University of Lausanne Hospital的青少年健康中心主任Pierre-Andre Michaud、欧洲著名性教育专家所言,性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阻止年轻人从事性行为,减少意外怀孕和生育才是目标,而AOE对此毫无帮助。

  二、为什么说AOE有害?

  美国这个奇葩国家对奇葩AOE的研究指出,AOE普及越广

  · 未成年人怀孕率越高(Spearman's rho?=?0.510, p?=?0.001)

  · 未成年人生育率越高(rho?=?0.605, p<0.001)

  而这绝对不是我们中国父母想要的效果。然而,AOE似乎在中国找到了一线生机:

  “婚前守贞”进教材,性教育效果难进课堂_田水月_新浪博客

  &quot;守贞课&quot;借尸还魂了? - 心理学空间

  三、AOE有害无益,那什么样的性教育才真正对孩子好?

  全面式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下称CSE。

  联合国对CSE的解释中文版: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8/001832/183281c.pdf

  英文原文供参考: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3/002357/235707e.pdf

  参考文献

  Trenholm C, et al., Impacts of Four Title V, Section 510 Abstinence Education Programs Final Report. Princeton, NJ: Mathematic Policy Research; submitted to U.S. Dept. Health & Human Services,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2007.

  Bruckner H, Bearman, PS. After the promise: the STD consequences of adolescent virginity pledg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6 (2005) 271-278.

  Stanger-Hall, Kathrin F., and David W. Hall. “Abstinence-Only Education and Teen Pregnancy Rates: Why We Need 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 in the U.S.” Ed. Virginia J. Vitzthum. PLoS ONE 6.10 (2011): e24658. PMC. Web. 15 Mar. 2017.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6/05/15/AR2006051500809.html

  Haffner, D. W. "In Japanese there is no word for abstinence. Report from the 12th World Congress of Sexology." SIECUS report 24.1 (1995): 19-20.

  ?6r

  有个先后顺序,最开始的时候告诉大儿子,小JJ是脆弱的,是隐私的,别人不能碰。

  然后在告诉大儿子,女孩虽然没有小JJ,但是那个部位也不能碰,你不喜欢碰,女孩同样跟不喜欢。

  这两点是在最初能分清男女孩之后,我反复提起的。

  在这两点之后,才是性。

  国内终于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了。。那我就来说说自己经历的美国教师性教育培训以及课堂上的两节性教育课。放心,一点儿也不污!!!而且非常健康。我6岁的女儿也参加了。

  先来说说我参加的教师性教育培训

  前一段时间最引人关注的件闻莫过于《17岁女生家长花16万请家教,被首师大附中“名师”性侵一年》事件发生在家长信赖的“高素质”人群,性侵时间竟长达一年。。。

  而这种例子并不在少数,上个月粒粒赵参加了学区组织的名为“守护孩子:从黑暗到光明”预防儿童性侵的培训——你的私人保护计划,听到很多不可思议的数据。竟然30%性侵来自家人,60%来自父母最最信任的人。

  原来,中国、俄罗斯是仅次于非洲各国的儿童性侵高发地(我曾怀疑这是美国“栽赃”)。

  最令人难过的是,所有经历过早期性侵的儿童,成人后无论多么成功,都难以走出那片黑暗的阴影。

  比如她——一位世界小姐。年幼时被继父性侵十几年,妈妈却选择了沉默,成年后曾无法面对婚姻,即使年过半百,再次回想仍饱含泪水。

  参加培训的每位老师都被要求写下,10个想要保护的孩子,我写下了自己女儿的名字和班里9个女孩的名字。可是,在一大堆的真实例子和数据面前,我们常常忽视了对男孩遭受性侵的保护和预防。

  经过大量的案例调查显示:所有被性侵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因为害怕、羞耻心,选择忍耐和沉默。

  “大声说了出来”美国儿童保护专家实战课

  之后我们学校组织了“儿童自我保护学习”的内容。请来了一位美国儿童保护协会的专家来给学生做隐私保护讲座。(她每一年都会来学校讲这个系列的课)。

  她一共来了两次,每次30分钟,给1-5年级的学生都讲了如何防范性侵。

  我一直觉得这个话题谈起来会很“费劲”,其实不然。

  第一课

  哪种抚摸我不要?

  第一种:安全的抚摸。

  举例子:给学生看一张照片——爷爷和孙在坐在台阶上,爷爷手搭在孩子的肩膀上。

  思考:你觉得这是安全的抚摸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爷爷没有很用力,这个抚摸让他们觉得很放松,他们觉得很舒服。这个孩子的脸上没有看出出痛苦等。

  然后学生们一起认识了其他安全的抚摸:妈妈的拥抱,轻轻拍打后背,击掌,让自己感到高兴的抚摸!

  这个导入可以让学生正确去辨别安全的抚摸,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在谈论侵害问题时会忽略的正面例子。直切切入不安全的问题会让孩子产生混淆、恐惧等情感。

  第二种:不想要的抚摸

  这是一种安全的,但是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举例子:你今天很累,后背很疼,这时候你想静静地坐着,不想让任何人碰你。

  思考:这时候如果有人想给你一个拥抱,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分析回到:我会说我不想要,因为我后背疼等。

  It is ok to say “No”。说NO是一件完全没有问题的事情,但是要礼貌地拒绝并说出原因。

  第三种:不安全的抚摸

  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抚摸,感觉到哪里不对或者是摸到了你不想被人碰到的身体部位。特别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可以触碰“个人隐私部位”

  哪些部位是个人隐私部位呢?

  举例:凡是穿游泳衣时候需要覆盖的部位,都是隐私部位。

  讨论:如果有人触摸你的隐私部位,你要说什么?

  学生分析回答:请不要摸我!

  专家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纠正:去掉“请”,不需要讲礼貌。大声说“不要碰我!”

  遇到第三种抚摸怎么办?——三步走!

  1.大声说No

  2.快速离开

  3.告诉大人,一直不停地告诉大人,直到有人肯听你的话。

  最后,哪些人是你可以选择告诉的对象?

  学生讨论:父母,祖父母,邻居,老师,学校员工,警察,医生等等。

  介绍结束后,学生一起总结了三种不同的抚摸。这就是第一课。

  预防从最基本的“抚摸”开始,如果有人摸孩子的私人部位,孩子就开始警惕、防范,并告诉成人,那么接下来施暴者还敢进行吗?

  第二课

  哪些秘密要公开?

  两种秘密你要怎么选择?

  一种是为了制造惊喜,另外一种为了包庇坏的行为。

  说出来是不会有问题的 It is ok to tell

  举例子:如果做校车的时候,你的同学不系安全带,然后你提醒他之后,他对你说保守这个秘密。你要保守秘密还是告诉司机?

  学生回答:要告诉司机。

  提问:为什么?

  回答:因为这样很危险,他们会影响司机的注意力。

  结论:对于不好的事情要说出来。说出来是不会问题的(It is ok to tell)!

  案例分析

  上周,Kara去好朋友家,并跟好朋友一起过夜。好朋友的哥哥在她们睡觉的时候把手伸进了被子,并摸了Kara的个人私密部位,他还威胁Kara不可以告诉任何人,必须保守秘密。

  问题:Kara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不舒服,害怕,担心,生气,不知道能不能告诉别人。

  专家表示认同,并分析每一种情感的原因。

  不舒服——因为这是自己的个人私密部位,别人不可以碰。

  害怕——因为那个男孩比自己大。

  担心——万一他再做怎么办?

  生气——他不可以这么做,这是不对的。

  不知道能不能告诉别人——因为遭到威胁。

  这是哪一种秘密呢?

  这是不好的秘密,所以这件事情应该要说出来,而且说出来是不会问题的“It is ok to tell”。

  只要说出来,永远不太晚It is never too late to say

  提问:这件事情是上周发生的,现在说会不会太晚了?

  直接给出结论:It is never too late to say.永远都不会晚。

  追问:一个月以前的,会不会太晚了?

  更加肯定:永远都不会晚。

  思考:为什么说出不好的事情永远都不会晚?

  引导提问:如果不说会怎样?

  学生回答:这种事情继续发生。

  到底该如何说出来 The more the better

  专家说:我们上一节课讨论过跟哪些人说,那么这种事情怎么说?说什么?

  学生回答:朋友的哥哥摸我的隐私部位。

  专家摇头:不够具体。

  学生补充:我上周去朋友家过夜,她哥哥摸我的隐私部位。

  继续摇头:还不够具体。

  学生疑惑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专家指明应该给出具体的信息:请说出那个人的个子,年纪,戴的帽子,穿的衣服,鞋子,皮肤颜色,发型,五官特征等。。。

  学生:哦,恍然大悟。因为这个人你知道是谁,别人不知道。只有越多的信息,别人才能更清楚地找到那个人。

  角色扮演,模仿感知

  keep telling

  专家找了两个学生,分别告诉他们自己要说的话。

  然后专家表演一个被冒犯的小孩,说:“有人摸我的私密部位,他长得高高的,有大胡子,穿着套头衫。。。”

  第一个学生回答“我不相信”。

  启发全班:“我该怎么办?他不相信。”

  其他学生回答:继续告诉其他人。

  专家继续表演跟第二个人说。第二个学生回答她“快给警察打电话。我来帮你。”

  这个演习告诉每一个人如何“一直告诉,直到有人开始听你说,并相信你说的话。”

  这两堂课没有哪件事情是“难以启齿”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并且帮助学生思考、讨论、演练。

  按照年龄的不同这个话题应该有所差异。我介绍的是三年级的情况,我女儿是一年级。当我问她有人抚摸她私人部位的时候该怎么办?

  她非常清晰地回答我:“我们有3个rules,第一说NO,第二快跑,第三告诉大人!”当我听到的时候,作为家长我非常欣慰。至少我的孩子有意识去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能做些什么?

  下面分享粒粒赵接受美国儿童保护培训的内容——五个步骤

  1了解事实

  Learn the Facts

  在事实和数据面前,我们至少不应该因为尴尬而忽视性侵这个话题。。我们要看到无论是新闻还是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存在,如果它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就意味着有机会伤害我们自己的孩子。

  2减少机会

  Minimize Opportunity

  当你稍微觉得孩子跟某异性(包括部分同性)单独接触会有潜在危害时,你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避免它,否则你或者你的孩子就要去承担这个潜在危害的后果。

  3和孩子一起讨论

  Talk about It

  当孩子开始认识身体部位的时候,要明确地跟他们讨论每一个部位,隐私部位就如同介绍眼睛、鼻子一样,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作用。而每一部分都有他们独特地地方。

  跟孩子读书是再好不过的了。我女儿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一起读一系列的书,无论是从绘图还是内容都非常符合小孩子的需要。经典的书总有它存在的道理,每本都读过几遍,直到现在也经常翻翻看,一起讨论。

  4识别这些信号

  Recognize the signs

  当你发现孩子开始拒绝或恐惧跟某些个人接触,对某件事情担忧,容易紧张、惊慌或者走神,做噩梦;当你发现孩子身上有淤青,皮肤病,内衣附着物明显增加等。。。你要警惕这是一些潜在的信号,你可以仔细观察并试着去跟孩子讨论。

  5负责地做出回应

  React Responsibly

  没有家长希望发生这种事情,可以万一呢?我们要置之不理吗?

  饱受性侵和精神折磨的孩子比家长痛苦一百倍,不是吗?

  我们除了谩骂、状告那些禽兽不如的东西,还能做些什么?还要做些什么?

  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重新建设健康的心理,让孩子再次爱上自己,找回尊严和爱的权利。这也是作为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饱受风雨后,仍相信TA是被爱的。

  结语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看见什么,说什么)。这是我对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不能对影响我们环境的事情视而不见或者沉默不语,我们有责任大声说出来,虽然是别人家的事情,但它关乎你我。

  本文作者:粒粒赵

  美国教育研究生 |中文教师 |10年教学经验| 也是一位80后家长|

  客观地探讨中西方教育观| 多角度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

  本文首发于美国教育漫谈。欢迎关注粒粒赵的个人公众号【Gogolearning】

  荷兰可以说是西方国家性教育的范本。

  从 6 岁开始,儿童会受到从生育知识到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系列教育,这些努力的结果就是:尽管荷兰规定 12 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发生性行为,但在欧洲国家中,荷兰青少年未婚怀孕的比率是最低的,青少年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也晚于英国。

  瑞典也是提及性教育经常被拿来举例的国家。

  瑞典自 1942 年就开始对 7 岁以上的儿童进行性教育,1966 年,还启动了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这套性教育系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今天,瑞典的性病患病率极低,几乎没有 20 岁以下女孩早孕发生。

  日本因为经常其被戏称为「性启蒙」的成人影片经常被拿出来说,但其实这类影片在日本的主要消费群体是 40 岁以上的人群。

  而在日本,性教育通过三个渠道进行:文部省直属的教育系统,以性教育协会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各种相关的学术团体。

  他们各自发挥影响力,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随着美国中小学的性教育从以避孕教育为主逐步转向以婚前节欲教育为主。但随后发现婚前节欲并能降低未成年人的怀孕率(感谢评论指出,特此修正),后来几经调整,最终仍落脚在避孕教育及强调女性身体主权上。

  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借鉴这些国家的性教育,我们自己就有很好的范例——香港的性教育。

  虽说,香港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但香港依然保有东方人对性保守而传统的态度。 通过各种文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香港每年的人工流产人数是 6,880 左右,相比于内地 1,300 万的数据,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有位同学刚好在香港当地的一家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实习。这家实习机构名叫「母亲的抉择」(Mother’s Choice),目前主要的服务范围分为三个方面:儿童服务:主要是为没有家庭的儿童提供住宿照顾服务。青少年服务:意外怀孕少女支援服务和性通识教育工作坊。家庭服务:领养服务、寄养服务和意外怀孕支援服务。

  而她所实习的部门就是负责开展性通识教育工作坊的社区教育部门。

  其实,现在国际上,早已经用「Sexuality Education」(性通识教育)代替了「Sex Education」(性教育),旨在更正人们对于性教育的片面认识。

  那么这个「性通识教育」和「性教育」有何区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 2009 年颁布了对性通识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文件里明确阐述了性通识教育的基本概念:性通识教育指的是采取适合一定年龄、具有文化相关性的方式, 通过提供在科学意义上准确的、真实的、不带任何评判色彩的信息,传授有关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知识。

  避孕或控制性传播疾病也许是性教育的目的,但绝对不是性通识教育的目的。性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年轻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由此可见,性通识教育在知识内容覆盖面上比传统意义上的性教育要广泛的多,在后文将结合性通识教育工作坊,对其具体覆盖面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比如香港的另一家公益组织「糖不甩」,在其《趣味性通识教育教学手册》上就会在每一章节前明确教育目的:

  

  以我这位同学实习所在的性通识教育工作坊为例,性通识教育工作坊的内容主要分为 5 大主题:青春期与青少年发展认识自己个人安全个人关系性病及避孕

  这五大主题很好地涵盖了必要的生理解剖学知识、性传播疾病知识及避孕知识讲解。并且随着青少年的年龄而逐渐递进。

  比如第一个主题青春期与青少年发展的授课对象为小学五年级至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在这个年龄段,正是青少年经历性成熟的阶段。

  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正确认识男生及女生在经历青春期时在生理、心理、情绪上所产生的变化。在这一主题中,讲述青春期生理变化课程为男女生分开授课。

  五个主题下具体的授课内容,会根据授课对象的年龄进行调整。

  从小学五年级至中学六年级(内地的高中三年级),是整个性通识教育课程完整的时间段。

  更重要的是,工作坊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和被影响的、如何在两性关系中保护自己及尊重他人,教导青少年如何识别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如何终止一段不健康的两性关系等。

  那边的实习主管说,教育的目的不是死板地灌输价值观,而是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自己价值观中最重要的部分,让他们在于不同同学的讨论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被影响的、自己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底线。

  每次性通识教育课程结束以后,都会有与课程知识相对应的问卷反馈。问卷从知识、态度和课程评价三个维度,调查被授课的青少年在此次课程中的所学和对于课程授课形式的建议等。所收集的所有反馈问卷都有自己的录入系统,便于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课程做一个回顾与改进。

  1. 专业团队支持

  实际上,与内地一样,香港的性通识教育也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

  香港教育署在 1997 年编订了《学校性教育指引》后再也没有更新过。所以,目前香港性通识教育也没能做到覆盖每一个青少年。当地的小学或者初中都是双向选择与香港性教育组织合作。

  但是,香港有普及性通识教育的专业性机构和专业人员。

  除了「母亲的抉择」以外,香港还有其他许多组织提供青少年性通识教育,多数为非政府组织。组织的社区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或海外留学经验,这是为组织的良好发展和性通识教育的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而内地性教育迟迟没有起步,而那本汇聚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性教育读本竟然饱受媒体误读,不禁让人唏嘘。

  2.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

  除了对青少年进行的性通识教育,这些组织已经开始建立对于教师和家长的性通识教育项目。

  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老师和家长是他们认为值得信赖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可见,老师与父母在传播性知识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文献显示,家长不仅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支持会使性通识教育项目的效果更加明显。

  因此,作为同孩子成长息息相关的父母们,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普及两性知识的责任,而不应该成为阻碍性通识教育推广的阻力。

  3. 媒体配合

  在香港,根本不会看到铺天盖地的人流广告。如果正面的干预措施起步阻碍重重,那么是否可以从减少负面信息的传播开始,为减少人工流产做出一点努力?

  在这个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时代,引导性的性通识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可以使青少年及其家长获得科学、积极的两性知识,减少他们获取错误信息或者被错误引导的可能性,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价值观和自我认知、自我保护意识,从根源上减少不良性行为对他们身心造成的伤害。

  在性通识教育方面,欧美国家已经早早走在了前面。由于「性」话题受到一个地区的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大环境影响,性通识教育在内地的推进也必将受到很大的阻力。

  但改变世界永远是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的,希望看到这篇答案的人,能对性通识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原文作者:张之凡,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

  参考文献:

  [1] For Youth: Mother's Choice; 2016. Available from: http://www.motherschoice.org/en/what-we-do/for-youth/.

  [2] UNESCO.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2009.

  [3] Santelli J, Ott MA, Lyon M, Rogers J, Summers D, Schleifer R. Abstinence and abstinence-only education: A review of U.S. policies and program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6;38(1):72-81.

  [4] Grunseit A, Kippax S, Aggleton P, Baldo M, Slutkin G. Sexuality education and young people's sexual behavior: a review of studi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997;12(4):421.

  [5] Cappello D. When sex ed meets parent ed: supporting parents as sexuality educators.(education). SIECUS Report. 2000;29(2):4.

  [6] Downing J, Jones L, Bates G, Sumnall H, Bellis M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arent and family-based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on sexual outcomes in young people.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011;26(5):808-33.

  

  来说说日本是怎么进行性教育的吧。

  一、学会清洁自己的身体

  地点:东京千代田区立饭田桥托儿所

  “太棒了,真让人高兴!”保育员柔声鼓励着跨在冲水便器上小便的女孩。

  这间托儿所和所有日本托儿所一样,孩子从1岁半开始就进行使用便器的训练。资料图:日本幼儿园的厕所

  在孩子专用的厕所,放着一大排冲水便器。孩子一入托就通过保育员人盯人的训练,学习正确使用厕所的方法。

  幼儿的性教育也就伴随着清洁身体开始了。资料图:从幼儿时代培养起的“便后洗手”

  清洁身体包括:手纸的使用方法、擦屁股的方法、内衣的清洁等。

  比如,女孩子擦屁股必须从前往后擦,而决不能弄反了,否则会引起性器官的炎症;男孩子不能用刚玩过玩具的手去摸小鸡鸡,以免“伤害”这个“最重要的地方”。

  保育员还常提醒父母要为孩子勤换内衣,特别是为那些男孩子,因为不干净的内衣有可能诱发他们将来的性功能障碍。

  二、了解生命的由来

  地点:东京新宿区立淀桥第一幼儿园

  “在生孩子时痛极了,当时想要是死可能都比这个受罪少些……”幼儿园老师念着一位叫麻子的小朋友母亲写的《麻子出生的那天》的文章。

  这是幼儿园在给当月的小朋友过生日时的一个镜头。

  念完文章后,保育员会拿出生理画册,向孩子们解释他们最大的疑问:我是从哪来的?

  回答完孩子们的问题后,老师会预先与孩子的父母联系,询问名字的由来,还借来孩子自出生以来的照片在班上展览,并请孩子的母亲写信谈谈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在班里当众朗读,让孩子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诞生与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日本人坚信,孩子从小知道尊重生命,长大后就才懂得尊重别人。而在幼儿期,通过为孩子们过生日、教他们培育动植物等活动,都可以让他们在朴素的惊奇和感动中了解生命,是培养生命尊重的绝佳机会。

  三、认知性别角色

  地点:东京新宿区立四谷第六幼儿园日本小学性教育使用的男女性征明显的玩具

  “看见了,看见了,XXX的小鸡鸡露出来了。”

  孩子们在幼儿园上第一节游泳课。桥浦清子老师把每年的这个时候作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让孩子自我认知性别角色,明白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并初步了解男女的区别,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日本幼儿园的游泳课

  “男孩子与女孩子什么地方不一样?” 清子老师问。

  “裤子不一样”

  “上衣不一样”

  “撒尿的地方不一样”

  “男的有小鸡鸡,女的没有。”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女孩也有相同的器官,不过女孩子的是在肚子里面,从外面看不见。”老师纠正道,用这种方法使孩子对内生殖器加以理解。

  “女孩子有小奶儿。”有小朋友补充。

  “男孩子不也有吗?但是为什么女孩子的奶儿会变大呢?”别的小朋友提出了质疑。

  “因为要给孩子喂奶。”老师乘机引进亲情教育。

  “是啊,我们也都是吃着妈妈的奶长大的。”

  ……资料图:给孩子讲解生理卫生的老师

  类似这样的讨论时常会有,日本幼师认为,抓住这些时机,可以让幼儿适当地理解男女的不同,学会尊重对方的身体,获得充实感和安定感,对孩子健康性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

  四、性知识从小学教到高中

  日本文部科学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教科书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体和性器官图。

  小学每年有1-2个小时的特别讲座,内容是男女之间身体的区别、月经和怀孕的原理等。资料图:日本小学《卫生》课本

  初中每年也有1—2小时的特别讲座,呼吁学生不要进行危险的性行为,学生还可以学到避孕和性病知识。资料图:日本初中生理课本

  高中的体育保健课和家庭生活课里有性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避孕、流产、性病、艾滋和伦理道德方面。资料图:日本高中生理课本介绍HIV(艾滋病病毒)的章节

  日本每所初、高中都有专门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协助者协会”,负责向学生提供各种性咨询、性教育,并编写性教育指导手册。

  写在最后

  提起日本,不少国内网友会下意识的想起日本的成人影片。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日本成人影片太过泛滥造成的。其实日本的成人影片在发达国家中远远算不上泛滥,无论从产量还是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都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觉得日本成人影片泛滥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出产的亚洲类型的成人影片更适合中国人口味;另一方面,则是一个很悲哀的结论:中国性教育的不足,导致青少年对性的渴求与好奇远远高于日本同龄人。

  其实日本成人影片更多的消费群体为40岁以上的人群。日本人由于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种系统、正规的性教育,以至其到了大学时,对性的神秘感与好奇心早已荡然无存。

  在微信公众号【艾德叔叔】中回复:知乎,送努力学习科学育儿的宝妈酷爸:英国红十字会25节儿童安全急救视频课+100节原创安全漫画课程(8年两孩父亲原创+搜集积累,严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