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交易”引发的猜想:我们为什么特反感某些交换行为?

  前两年,有一次我做美容,新来了一个美容师。她很热情地推荐我尝试一些“微调”的医美项目。她有一个很熟悉说辞:做整容没什么的,我们培训师说的很有道理,女人嘛,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厂维修”一下。

  首先,我对于医美没意见,对整容也没意见。但是,“进厂维修”比喻背后,这种理所当然地认为“女性=货物”的思维,让我不太舒服。货物,是个商业概念。货物之所以存在,因为有市场。货物的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而货物之所以能流通,因为存在“交易”行为。

  读到这里,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篇抨击钱色交易的文章,那就成功被我套路了。

  像我这么一个执着于反(yi)躬(xiang)自(tian)省(kai)的人,立刻开始检讨自己,为什么会对这种行为感到”不舒服“

  “女性=商品=可以被交易”这个概念,一直都存在。封建制度中,有通过婚姻进行”女性贩卖“的合法形式;现代社会,也有所谓”你情我愿“、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非法形式。

  我想开的脑洞是,为什么”钱色交易“会让我们不舒服,心理总觉得过不去。我们会高喊一句:这不道德!但是,之后呢?它究竟刺激了人性中哪条神经,让我们觉得这事情”不道德“?

  再延伸一点,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交换“本质会让我们不舒服呢?

  ……………………………………

  我这两天的脑洞大开,突然冒出一个不成熟的猜想:在任何一场交换(Trade)中,被交换两者之间的属性距离越远,越有悖伦理道德。

  举个例子,A和B发生性关系,两个人发生交换。

  场景1:A想从B这里得到性高潮,B也想从A这里得到性高潮,这就构成“同质交换”;

  场景2:A想从B这里得到性高潮,B也想从A这里得到一个名牌手表,这就构成了“以物换物”;

  场景3:A想从B这里得到性高潮,B也想从A这里得到5000块人民币,这就构成了“钱货交易”。

  从直觉上来讲,我们都会觉得,场景1中的交换最单纯,场景2的交换值得商榷,而场景3的交换最有违道德。

  也就是说,A和B两者之间,如果彼此交换的”事“或者”物“的本质越靠近同一属性,那么这种交换也就越纯粹,也就离”失德“越远。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不是经济学家,无意探讨哪一种交换方式更能促进经济繁荣;我也不是伦理学家,无意找个道德制高点谴责某一类形式的交换是不是“道德沦丧”。

  我仅仅是想仰天长叹,大胆揣测人类思维规律,推演生命轮回,窥探宇宙智慧的真相……(扯远了)

  如果仅仅讨论人的思维定式(如存在),我猜测,我们对于某些“交换”反感,可能仅仅因为“同质交易”最简单,透明度极高,所以最容易被理解,最容易看得出其中的交换是否公平;而交换双方一旦”跨属性“,跨的距离越远,交换透明度就会减少,那么更容易引起我们脑海中各种”不当交易“的联想。

  我们最常见的“交换”行为有以下几个类别:以物换物(1块镀金手表=2台电风扇)钱物交易(金钱和货物,2000块=1块镀金手表)钱务交易(金钱和服务,2000块=1次法律咨询)

  其中,当然,还有“以物换务”(1块镀金手表=1次法律咨询),不过这太罕见了。人类进入“货币时代”已经几百年,使用货币衡量事务的“价值”,已经刻在我们血液里面。货币就好像坐标,一个东西没贴价签,对很多人来说就等于没价值一样。

  当然,还有以务换务,它还在广泛进行着,比如,我给你做一顿饭,你帮我搬个箱子;我帮你按摩一下肩膀,你帮我揉揉脚后跟。这种交换,长期地、复杂地、混乱地存在各种的亲密关系中,用于维系家庭关系和情侣关系。

  这两种我就不讨论了,以物换务太罕见;以务换务太复杂。

  我这个猜想的前提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等值的“交换“,只有相对公平的交换。因为不可能等值,所以在每次交换中,必然会有价值流失。如果这个价值流失超过一个程度,那它就是一种”不平等交换“。

  (看上去貌似要拐歪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然而并不会)

  回到最初的例子,A和B,两个成年人,自愿发生性关系,两个人的目的都是用性高潮换取对方的性高潮,整个交换纯粹简单,两人交换的东西,不仅属于一个类别,更可以看做等值交换。对于这个行为的判定基本到此为止了。

  平行宇宙中,A和B,两个成年人,一个出钱要换性高潮,一个出色相要换钱,这个就属于金钱和服务的交换,交换双方的属性已经跨了界,跨界就会增加价值不透明度,就会开始引起”背德“联想。

  有价值观上的联想:有些事情的本质,是不是能用金钱来交换?比如性服务、公众医疗服务、情感寄托、信仰?

  有经济上的联想:两个人交换的东西不同属性,怎么判定A的服务价值和B的支付金额是否对等?如果不对等,是否存在服务商对消费者的剥削?或者,是否存在甲方对乙方的剥削?

  有社会学上的联想:用金钱购买性高潮,是不是性教育工作没有做好,人们没办法正确地和伴侣沟通性问题,只能求助于”职业工作者“获取性快感?用色相换取金钱,是不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底层人们上升通道收窄,导致《悲惨世界》再现?

  …………

  估计拿性本身说事的人很多,但如果我再随手加个背景:例子中的性工作者,是家乡出名的孝子,双亲身患癌症都在做化疗,ta大二辍学成为性工作者,就是为了赚钱给父母治病;例子中的嫖客,是性功能障碍者,ta只有在性交易中,才能放松身心地体验性。

  现在想想,对于两者之间的“钱色交换”,是不是没那么反感了?

  而从头到尾,我也没说任何人的性别,A和B可以是任何性别组合。因为一旦说明了性别,我们会更加自动地套入那套“男嫖女娼”的道德谴责,那是一条已经写好的方程式,一条让所有人看到开头就自己脑补结尾的方程式。

  交换的本质越复杂,我们越容易有“背德联想”(比如医患关系和钱色关系),直到遇到一条熟悉的方程式,然后我们就停在那里,安静地躺下不再挣扎。

  ………………

  我们的大脑,总是套用最简单的信息处理流程来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说人工智能是我们的威胁,这种论调都未免有些夜郎自大了。

  人类的平均智能,远不及人工智能。

  我一年前说,期待我未来的人工智能男朋友骑着白马来接我,我的朋友普遍对我的精神状态表达关心。

  不过我还是觉得,如果在未来,我真的能赢得一颗人工智能男友的心,那真的是我高攀。不过真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交换的又是什么呢?这里面的复杂性更强了。

  小花絮:前几年,由欧美学术界牵头,集结了人工智能和伦理学两方面的专家,要在马来西亚召开第一届“关于智能机器人性爱伦理学研讨会”,结果开幕前被马来西亚高官知道以后,马上取缔了。他说,there's nothing ethical about having sex with robots。我当时听了,真的想和这位官员说,您老人家先把道德、伦理、伦理学分分清楚,再看看你做的决定有多么不“智能”。

  P.s. 全都是最近的脑洞,文章里面的概念全是我突发奇想,没有任何理论根据,漏洞多的一批,就是抛砖引玉,大家看看,能引发反驳或者思考就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