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之死范文

  杨贵妃之死篇1

  关键词:马嵬之变 马嵬诗 杨贵妃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011)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唐玄宗李隆基奔蜀。在经过马嵬坡时,将士饥困,六军不发。《新唐书?后妃传》载“及西幸至马嵬,陈玄礼等以天下计诛国忠,已死,军不解。帝遣力士问故,曰:‘祸本尚在。’帝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十八。”[1]这在《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记载得更为详细。[2]安史之乱是唐王朝走向衰微的转折点,马嵬之变也成为中晚唐诗人永远也解不开的结。他们广泛地将马嵬题材写进诗歌中,《全唐诗》中40余首马嵬诗,或表达对杨贵妃之死的同情与追思,或赞美李杨爱情,有的探究治乱的根源,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唐太宗,有的还写了马嵬之变时的战争场面。但每一首诗都并不是只简简单单的表达一种感情,除其主旨之外,还有诗人们对过往的思考,对历史的沉思。总体上写出了诗人们对于马嵬之变的看法和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思。

  一、六军不发无奈何

  在马嵬诗中,诗人对这场变故进行反思,围绕杨贵妃在诗中追溯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如李益云“汉将如云不直言,寇来翻罪绮罗恩”(《过马嵬》),李商隐云“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马嵬二首》其一),黄滔云“天意从来知幸蜀,不关祸胎自峨眉”(《马嵬》)等,总的来说“在复杂的政治斗争、权利角逐中,这个从未参预过政治的女子,只是因为唐玄宗对她的迷恋和对她家族的宠幸,便成了迷惑君王、误国招祸的罪魁,横遭缢杀,还背上了千古骂名,当了不择不扣的替罪羊”。[3]所以诗人们对杨贵妃寄寓了同情心理,这类诗颇有为她翻案的意味。

  除了追溯过去,探寻原因,也少不了对当时场景画面的描绘,如写六军不发的声势浩大和杨贵妃缢死时的情景。李益“金甲银旌已尽回,苍茫罗袖隔风埃”(《过马嵬二首》其一),李商隐“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马嵬二首》其一),“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二首》其二),杜牧“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华清宫三十韵》)。综观这些诗句,可以发现诗人们普遍采用了较为美丽的意象替代血腥战场厮杀的描写,诗人都是多情的,马嵬之变在他们眼中不仅是一场事变,更是一代美人的凋落。

  白居易云“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中“将马嵬兵变浓缩、隐括为一句‘六君不发无奈何’,对结局则用饱蘸凄情的诗笔详作描绘:‘宛转峨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如此,让读者充分体味到玄宗当时的心理矛盾:一边是如胶似漆、日被呵护的真爱,一边是江山社稷、祖辈流传的不朽基业”。[4]白居易以“出世之才”写这一“希代之事”,更多地引发了人们对马嵬之变不同的诗人对马嵬之变、对杨贵妃的深思。

  二、留记千年妾泪痕

  杨贵妃倾国倾城,白居易在其《长恨歌》中毫不吝啬地用大量的笔墨描绘她的美:“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从诗中隐去了作为历史人物杨玉环的不美之处,着力写其形貌美和对玄宗的钟情。

  当诗人重新回顾历史,来到马嵬坡旧地,想起杨玉环香消玉殒,难免会激起他们心中的惆怅。如李益“托君休洗莲花血,留记千年妾泪痕”(《过马嵬》),杜牧“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华清宫三十韵》),温庭筠“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马嵬驿》),高骈“玉颜虽掩马嵬尘,冤气和烟锁渭津。蝉鬓不随銮驾去,至今空感往来人”(《马嵬驿》),黄滔“龙脑移香凤辇留,可能千古永悠悠。夜台若使香魂在,应作烟花出陇头”(《马嵬二首》其一)。当诗人追溯过去的时候,心中愤懑无法释怀,故只能用冤魂一说,用亡灵化的叙事手法,体现出对杨贵妃之死的惋惜。而当写到杨妃墓的时候,则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如:李益“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过马嵬二首》其一),白居易“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赵嘏“马嵬此去无多地,只和杨妃墓上生”(《咏端正春树》),罗隐“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马嵬坡》),这些诗句都饱含着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张祜《马嵬坡》“尘土已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与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于濉堵磲玩洹吩啤俺>马嵬驿,见说坡前客。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好像替杨贵妃代言,说出了她的心声,在当年受宠之际,“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长恨歌》),而当杨贵妃死后,则是“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是封建时代的悲剧,更是杨贵妃及其姐妹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的悲哀,受宠之时,一荣俱荣,但是在杨贵妃死后,所有人都受牵连。又如苏拯《经马嵬坡》“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更是从贵妃的角度,对唐玄宗做出谴责,“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这仿佛一声声尖锐的啼哭,隔了千年,仍然在一声声地质问着唐玄宗。唐玄宗总认为杨贵妃一笑倾国,所以李商隐写下“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马嵬二首》其一),对唐太宗进行了深深的讽刺。温庭筠也写下“才信倾城是真语,直教涂地始甘心”(《马嵬佛寺》)。

  三、此恨绵绵无绝期

  中晚唐马嵬诗的另外一种思想感情是表达了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惋惜,尤其表现在杨贵妃被缢死后唐玄宗的惋惜和痛心,以及唐玄宗在此后很多年都活在悲痛之中。在马嵬诗中,有不少这样写唐玄宗充满思念,无法抑制的诗句。如白居易“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李夫人》),张祜“无复一生重语事,柘黄衫袖掩潸然”(《马嵬归》),黄滔“鸣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陇头呜咽多”(《马嵬》),唐求“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马嵬感事》),崔道融“天子还从马嵬过,别无惆怅似明皇”(《銮驾东回》)等,都体现了明皇对贵妃的思念及其惆怅之情。李商隐“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马嵬二首》其一)更道出了明皇的这种痛苦,两个“自”字更是极为形象放大了这种痛苦,冯浩注说“两‘自’凄然,宠之适以害之”。[5]

  李商隐《马嵬二首》其二写道“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揭示出明皇贵妃之愿,他生未卜而此生先休;“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则从唐玄宗的角度写来,与马嵬诗中写杨贵妃的诗句形成对照。这和于逅说“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马嵬驿》)何其相似,宫廷生活看似荣华富贵,但实际上危机重重,所以他们的命运或许还不如寻常人家之平平淡淡才是真,“当时嫁匹夫”,而得白头偕老,痴人说梦。郑贰督蜓裘攀》云“花肤雪艳不复见,空有香囊和泪滋。銮舆却入华清宫,满山红实垂相思”,写玄宗的刻骨思念之情。诗人在“香囊和泪滋”后自注:“时肃宗诏令改葬太真,高力士之其所葬,在嵬坡驿西北十余步。当时乘舆匆遽。无复备周身之具。但以紫缛裹之,及改葬之时,替已朽坏。惟有胸前紫缛香囊中,尚得冰麝香,时以进上皇。上皇泣而佩之。”[6]从中可见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用情至深。

  刘禹锡《马嵬行》诗云“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这和苏轼的悼亡词“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每每徜徉在他们以往朝夕相处的地方,难免回忆起往事。同样是睹物思人,《明皇杂录》载:“其夜,上复与乘月登楼,唯力士及贵妃侍女者红桃在焉。遂命歌凉州词,贵妃所制,上亲御玉笛为之倚曲。曲罢相睹,无不掩泣。……舞罢,阿蛮因出金粟装臂h,云‘此贵妃所与。’上持之凄怨出涕,左右莫不呜咽。”[7]毫无疑问,杨贵妃的死成了唐玄宗心中的执念,他甚至寄希望于求仙问道,让方士去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所以白居易才会在《长恨歌》中写下那些缠绵悱恻的诗句――“上穷碧落下S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四、今日不关妃妾事

  范祖禹《唐鉴》载:“以天子之尊,独与其所爱脱身而逃,委其子孙皆碎贼手,明皇自取之也。自是以后,天下有变,则京师不守,人主先为出计,自明皇始,其可丑也夫。”[8]在封建时代,尤其在帝王后宫中,女人终究只是帝王的一个附属品,在江山还是美人这个千古难以逃脱的问题上,几乎所有人还是选择了江山,而美人最后都成为了帝王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的一个牺牲品。韦庄的“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立春日作》)同样的诗句还有狄归昌“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题马嵬驿》),罗虬“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比红儿诗》)等,如果把这些诗串联起来和那些同情杨贵妃的诗一起来看时,则可见其相同的感情,即都是为杨贵妃翻案,历史的罪人并不是杨贵妃。

  徐夤诗云“张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报君”(《马嵬》),将矛头直指开元宰相张说的儿子张均、张,《新唐书》卷一二五载:“力士曰:‘张兄弟世以恩戚贵,其当即来。房g有宰相望,而陛下久不用,又为禄山所器,此不来矣。’……g曰:‘臣之西,亦尝过其家,将与偕来。均曰:‘马不善驰,后当继行。’然臣观之,恐不能从陛下矣。’帝嗟怅,顾力士曰:‘吾岂欲诬人哉?均等自谓才器亡双,恨不大用,吾向欲始全之,今非若所料也。’遂与希烈皆相禄山,死贼中。”[9]佞臣当道,祸乱的产生正是由于这些人引起的,怎能怪罪于杨贵妃。故袁枚《随园诗话》曰:“余雅不喜陈玄礼逼死杨妃,《过马嵬》云:‘将军手把黄金钺,不管三军管六宫。’吴《过马嵬》云‘恒恒枉说陈玄礼,一矢何曾向禄山?’亦两意相同。”[10]可见这些诗含有安史之乱错不在杨妃,而有谴责唐玄宗治国不力之意。

  晚唐僖宗时唐王朝衰微,诗人们更是开始深深地反思过去的这场祸乱,当时的宰相郑畋写下“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马嵬坡》),将讽刺藏在了褒奖之中,看似夸赞唐玄宗在马嵬坡舍弃杨贵妃这件事情做得好,实际上却是在讽刺他这个所谓的“圣明天子”。

  中晚唐马嵬诗,只是众多写李杨爱情悲剧中的一种,因为涉及杨妃之死,所以诗人的感情也复杂多变。但大多还是对杨妃抱着同情态度,为一个生命的凋落,更是对一个绝世美人的凋落!

  参考文献

  [1] 欧阳修,等.新唐书?后妃传[M].中华书局,1975:3495

  [2]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二一八)[M].中华书局,1956:6974.

  [3] 高世瑜.唐代妇女[M].三秦出版社,2011:20.

  [4] 付兴林.《长恨歌》及李杨同题材诗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14.

  [5] 李商隐.玉溪生诗集笺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05.

  [6] 彭定求,等.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6564.

  [7] 郑楚海,撰.明皇杂录[M].中华书局,1994:46.

  [8] 范祖禹,撰.唐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46.

  [9] 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二五[M].中华书局,1975:4412.

  杨贵妃之死篇2

  关键词:《长恨歌》 详略 烘托 浅谈

  《长恨歌》的开头这样写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根据事实,我们知道杨玉环进宫前原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诗人将其写成一个“人未识”的深闺女儿,这不仅仅是“为尊者讳”的问题。从下文知道,诗人要写的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歌颂的是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他自然不能让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有任何的玷污。于是在这里仅仅用“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两句,就将一段肮脏的故事抹掉,诞生出一位豆蔻年华、冰清玉洁的杨玉环来。 [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句,详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和他们风流享乐的生活。诗人抓住杨玉环“美”且“媚”的特点,文笔极为细腻香艳。其实这一细致描写,是诗人要表现唐明皇沉溺于杨贵妃的美色而纵情声色,以至造成“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君王失政,“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后宫失衡,“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民俗失真的恶果。而这些都是酿成“安史之乱”的原因,也是贵妃的就死的祸端。[2]

  接下来诗人用了略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以“渔阳鼙鼓”和“缓歌慢舞”作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战乱的突然和逃难的狼狈。引起安史之乱和逃难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因为这不是诗人在此诗中着力表现的东西。甚至对六军的逼迫和贵妃的死也写得极为简略,仅用“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寥寥数语突出了明皇对贵妃之死伤心至极而又无可奈何。接着诗人用“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四句,概括地写了唐明皇在入蜀途中对杨贵妃的思念。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句,就带过了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充分表现了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给人留下了悬念,也为第四段道士在海外仙山寻找到杨贵妃埋下了伏线。这一段略写,既表现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生死不移的恋情,又为第三段回京之后的描写留下了余地,使人不会有重复之感。

  第三段唐明皇回到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思念写得极为细致:“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回京以后凄凉冷落,只好去散散心吧,但看到太液池的芙蓉,就似乎看到了杨贵妃的面容;看到柳叶就想到杨贵妃的眉毛,唐明皇眼中的一切都只能引起他对杨贵妃的思念。而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从桃李花开的春天,一直到梧桐叶落的秋季,一直缠绕在心头。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花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回到住处更是孤单寂寞,对着那冰冷的鸳鸯瓦、翡翠衾彻夜不眠。这一段将唐明皇的孤独凄凉的晚景写到了极致,也将其对杨贵妃的思念写到了极致。读者为他的生死不渝的深情所感动,为他的落寞悲凉晚景而悲伤。这时的唐明皇在读者眼中已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间帝王,他是一个为情所困、为情所苦的有血有肉的情种。

  第四段从另一个角度写杨贵妃对唐明皇的思念之情。这一段的寻觅过程,写得无比的绵密。诗人先用方士“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数句简略地写了方士找遍了该找的地方,但都没有找到。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这一段精细的描写既写了使者寻觅的过程,又通过使者的观察,表现了杨贵妃对唐明皇的思念,真正是一箭双雕的好手笔。这就是诗人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的原因。惟将旧物表深情,钿盒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盒一扇,钗擘黄金盒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唐明皇的思念,又让使者带回信物,并说明了信物的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在贵妃进宫、酿成战乱、贵妃之死等处都采用了略写。而对贵妃所受的宠爱、李杨相互的思念则写得非常细致,全诗的重点所在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长恨歌》作为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以景来烘托人物的生离死别,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烘托、渲染“爱悠悠,恨悠悠”。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余音袅袅,人鬼情未了。

  诗中写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日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

  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

  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此跌宕回环,处处衬托,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胡可先,文艳蓉. 论《长恨歌》的序与传[J]. 社会科学战线,2008,05:89-95.

  杨贵妃之死篇3

  2016年,根据小说改编的手游“阴阳师”以其不落俗套的剧情深受众多网友的喜爱,其热度至今未减。2017年,《妖猫传》仍旧延续了这类奇幻风格。巧合的是,这两部作品也是梦枕貘同时创作的。而与《阴阳师》相比,《妖猫传》更多了一分入世的味道。

  梦枕貘被誉为“日本奇幻小说超级霸主”,他的改编作品近几年获得了中国大众的高度关注。梦枕貘本名米山峰夫,1951年生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1973年毕业于东海大学日本文学系。这些经历使作者能够站在真实的现场,呼吸到那里的空气,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场感”。这给予了他构思《妖猫传: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这个庞大故事强大的力量支持。

  无论是游戏化的《阴阳师》,还是影视化的《妖猫传》,梦枕貘的这两部作品都因为相关的改编作品而受到了中国大众的广泛关注,日本这类奇幻小说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接受。

  《妖猫传》无论是玄幻诡谲的叙事风格,还是淡雅闲散的人物刻画,都令人兴致满满深受吸引。电影开拍前原著作者梦枕貘和导演陈凯歌还一同去襄阳实地勘景,这也显示了电影《妖猫传》对原著的尊重。

  早在六年前,陈凯歌有感于襄阳“有美丽的汉江,有诸葛亮的故居,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是一座恰到好处的城市”,与当地达成协议,要在襄阳拍摄魔幻大片《妖猫传》)。陈凯歌的专业美工团队在唐城呆了6年,从头到尾参与了设计和建造,所有的布景都是为陈凯歌的电影服务,整体风格以盛唐为主,按真实比例还原古唐建筑,虽然是古建筑,但是也用了现代流行的蓝色。陈凯歌每次去唐城考察时,都十分关注建筑的细节问题,力求充分展示盛唐文化风格。

  有趣的是,电影主角猫咪也经历了海选。书中所描述的这只有着通天眼的猫妖非常讨人喜欢,它戏谑地看待人世,很多事它都看得通透,却仍然不肯置身事外。在人世大为折腾的它,完全享受融入其中的乐趣。在现实中,经历多轮评选后,一只名为Luna的黑猫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电影中最大牌的演员。

  出人意料的是,梦枕貘曾先后15次来到中国,最喜欢的小说是中国的《西游记》和《搜神记》。1986年,他从西安出发,循着玄奘大师的足迹一路向西,沿途探寻古迹,收集写作素材。1987和1988年,又继续《西游记》征途,游历了吐鲁番和天山。

  从中国历史中采撷素材创作出来的小说,也使得梦枕貘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认可。梦枕貘的作品在日本小说界得到了一个新的评价:“这位作家如果充分发挥的话,也是可以写出古典作品的。”

  梦枕貘说,日本人所理解的杨贵妃之美,与她的悲剧色彩有关。因为悲,才更显得美。再加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平安时代,《长恨歌》传到日本,这首诗是绝对的经典,日本人在学校里学习中国古诗词时,老师通常会告诉他们,只要能够背诵《长恨歌》全诗,便可以读懂中国的汉诗了。“我自己到现在也背诵不了《长恨歌》,却一直没有忘记老师说过的话。” 梦枕貘说。

  《妖猫传》故事以九世纪的历史人物、入大唐求密宗佛法的日本高僧空海为主角,以《长恨歌》为主脉,大胆且狂妄地利用李白、高力士、安倍仲麻吕、白居易、柳宗元、韩愈等人物作为衬托,讲述了因杨贵妃之死而引发的一连串诡异且柔情的事件,抒发作者本人的宇宙观,构成了一幅庞大的历史幻想画卷。

  “我觉得杨贵妃是一个特别不幸的女人。” 梦枕貘眼中,杨贵妃在权力中被迫辗转,刚开始是玄宗之子李瑁的王妃,之后又被玄宗夺去,最后在马嵬驿香消玉殒,真的既不幸又让人感到可怜,“我一直想要写与她有关的故事。恰好在杨贵妃活着的时候不是有一个特别出名的诗人叫李白吗,他跟当时到中国来学习的阿倍仲麻吕是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也跟杨贵妃有着一些联系,于是我就决定动笔了。最后书的主体内容变成了五十年后空海淼街泄时去解决这个事件的这么一个故事。”

  杨贵妃之死篇4

  关键词:长生殿 杨贵妃 唐明皇 比较

  唐明皇李隆基历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争议主要集中在他究竟是不是个好皇帝。世人肯定他统治前期的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批评他后期的沉迷声色、宠信奸臣。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是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一个题材。笔者选取了清代洪N的传奇《长生殿》和1982年浙江昆剧团首演的新编古代戏剧本《杨贵妃》,希望从这两部体裁不同的作品中唐明皇的形象入手,比较深入地剖析这一人物。

  一、《长生殿》和《杨贵妃》中唐明皇形象的相同点

  传奇《长生殿》与昆曲《杨贵妃》这两部作品的取材相同,均为盛唐时期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所以其中唐明皇的形象有着不少相同之处。

  (一)形象内涵的可取之处

  1.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

  唐明皇(又称唐玄宗)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识,这一点表现在政治上,是他在统治国家的前期,能够选贤用能、积极纳谏,体恤微如草芥的市井细民。这也是促成他开创“开元之治”的原因之一。在《长生殿》和《杨贵妃》中,其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则集中体现在与杨贵妃的婚恋上。[1]作为万乘之尊,他拥有诸多特权,但在两部作品中,作者都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渴望夫妇平等、注重互敬互爱的皇帝,他甚至将自己放在了与杨玉环对等的位置上,去尽力地体谅和宠爱意中人。

  比如在《长生殿》第二出《定情》中唐明皇与杨贵妃携手散步,互相对饮,并拿出金钗钿盒和玉环定情,款款深情见于唱词【棉搭絮】中:“这金钗钿盒百宝翠花攒,我紧护怀中,珍重奇擎有万般。今夜把这钗呵,与你助云盘,斜插双鸾;这盒呵,早晚深藏锦袖,密裹香纨。愿似他并翅交飞,牢扣同心结合欢。”[2]身为帝王的他在爱情中与普通男子无异,珍视爱情,并没有帝王的骄纵和霸道。第十九出《絮阁》中,写到了唐明皇偷幸梅妃的情节,对于皇帝来说这本为平常之事,但他却怕玉环伤心吃醋,表现得小心翼翼,甚至躲躲藏藏,在【滴溜子】曲子中他唱道:“偶只为微疴,暂思静悄。恁兰心蕙性,慢多度料,把人无端奚落。我神虚懒应酬,相逢话言少。请暂香车,图个睡饱。”(《长生殿》第91页)这些行为和话语,都能反映出他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与平民是一致的。同样,昆曲《杨贵妃》中,刻画李隆基民主意识之处也不少。第四场《惊宠》反复写他“扶”玉环这一动作,并无帝王的威严,还对她说出这样的慷慨之语:“万乘之尊,四海之富,皆是你我同享”[3],体现了他作为皇帝思想民主的一面。

  2.生死不渝的爱情信念

  李隆基对杨玉环的这种钟情和疼爱,实乃帝王中少有。作为一国之君,本可以坐享后宫三千佳丽,而他却情有独钟。爱情的专一源于人格的平等,唐明皇对待爱情有着忠贞不渝的信念,只是在这两部作品中,其爱情信念表现得略有差异。

  《长生殿》中李隆基对待感情的态度是逐渐成熟起来的,作品以第二十五出贵妃之死为分界线,在这之前,明皇曾和虢国夫人有私情,惹得杨玉环争风吃醋,还曾想瞒着杨玉环偷幸梅妃,结果被抓住了破绽。在昆曲《杨贵妃》中,他的爱情信念始终是贯穿全剧的。剧中并没有在他和杨贵妃之间设置第三者的角色,自始至终他所眷恋和爱慕的对象都只有杨贵妃一人,虽然实际上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在这部剧中,作者为了突出李隆基忠贞的爱情观,就在情节上做了这样的设置。

  (二)形象内涵的不足之处

  1.政治方面:治国无方,昏庸享乐

  在唐明皇的统治后期,他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小人,致使奸佞当道,朝纲混乱,人民深受其害。同时不理朝政,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后果,部分原因是唐明皇过于宠信安禄山、杨国忠等人,而这些朝臣的内讧使得大唐问题重重,究其根源,还是皇帝的昏庸无能。在两部作品中,李隆基治国无方,致使朝纲混乱,国家多艰,这些情节都体现了唐明皇对国家缺乏责任感,都讽刺了他的昏庸无能与荒淫腐朽。但是它们的重点主要在爱情上,寄予了作者对理想爱情的追求,虽然也有批判明皇的昏庸无能的意味,但对爱情层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2.爱情生活:纵情声色,缺乏理性

  唐明皇后期生活的风流是毋庸置疑的,他沉迷音乐,贪恋美色。皇帝并非不可儿女情长,但是要注意节制,过于放纵自我,过度沉溺声色,必然会“占了情场”而“失了朝纲”。[4]两部作品对此也都进行了批判。《长生殿》的第十五出《进果》写了玄宗为博妃子欢心,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让人不远万里进贡荔枝。倘若是明君,定不会放纵至此。在昆曲《杨贵妃》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玉环为断了皇帝对自己的眷恋之情,改穿荆钗布裙,以本色示人,明皇见状,却当着众人之面赞其“楚楚可怜,比起盛装艳服,更加动人了!”身为帝王,言语行为应当严肃谨慎,其任性风流可见一斑。

  二、《长生殿》和《杨贵妃》中唐明皇形象的不同点

  清代传奇和现代昆曲虽是取材于同一个故事,但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人物表现上就出现了不少差异。下面笔者就分别分析两个唐明皇形象各自的特点。

  (一)清传奇《长生殿》里的唐明皇形象

  1.人物刻画更丰富饱满

  清传奇的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性格发生了变化,或者说人物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纵观整部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唐明皇对杨玉环的感情逐渐变得专一。《长生殿》全剧共五十出,上半部主要写他“占了情场,弛了朝纲”,从而导致奸佞当道,朝廷危乱;下半部以贵妃之死为起点,反复描绘唐明皇对爱情的专一和坚守。他由先前的浮浅不专变得忠贞不渝,对待爱情的态度也逐渐变得成熟。[5]洪N的伟大在于他如实地写了李隆基钟情于情人的过程,即他们的爱情从不平等到平等,从不专一到专一,从掺和杂质到完全净化的过程,所以《长生殿》对唐明皇形象的刻画是比较丰富饱满的。

  2.相对强烈的负罪意识

  人们提及洪N笔下的唐明皇的形象,多关注杨贵妃死后,他的思念之情,但很少论及这种思念之情实际上是他负罪意识的流露。这也侧面反映出他可贵的自我审判精神。他赐死杨贵妃,一方面是为了笼络军心,便于逃难,另一方面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当他忍痛割爱但徒劳无功时,他如梦初醒,内心痛苦无比,于是开始自我救赎。[6] 第三十二出《哭像》的【端正好】中唱道:“是寡人昧了他盟誓深,负了他恩情广,生拆开比翼鸾凤。说什么生生世世无抛漾,早不道半路里遭魔障。”(《长生殿》第143页)清代戏曲批评家吴仪一批评这段唱词时说:“人无不畏鬼神者,信誓有违,暗室中往往自惊。起语便提盟誓,是明皇极疚心处。”[7]可见其内心之惊惶和痛苦。本出类似于这样的唱词还有不少,由此可知他内心负罪感之深。还有建坟改葬、招魄摄魂、甘赴杳冥等情节,都在刻画唐明皇为了排解内心的负罪感,进行自我救赎的过程。而这些在昆曲《杨贵妃》中都没有描写,所以负罪意识在昆剧《杨贵妃》中无法体现。

  (二)昆曲《杨贵妃》里的唐明皇形象

  1.对待爱情更为专一

  《杨贵妃》全剧共八场,写了唐明皇从儿子寿王手下夺过杨贵妃,并与她展开一段爱恨纠葛,但最终生死相隔的过程。剧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并不像《长生殿》那样丰满,而是相对单一,因为没有出现虢国夫人和梅妃这样的第三者角色,所以昆曲中他对待爱妃始终是专一的。在结为夫妻之后,两人也发生过矛盾,但她的才学、善良和善解人意的特质,都让明皇一步步深陷于情中。倘若硬是要说他的形象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变得更加专一了。

  2.人物结局更为悲惨

  《杨贵妃》的故事情节止于贵妃被赐死,并没有像《长生殿》那样,在她死后设置他们月下团圆、终成连理的情节。全剧最后的唱词为:“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几句诗出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最后一句中的“恨”字,道出了失去至爱之人之后内心的凄凉和悲苦之情。身为一国之君的李隆基,在心上人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却无力保护,在爱人与国家社稷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爱人死了,他的一切也随之破灭,即使拥有天下,也是了无生趣。所以与《长生殿》中的唐明皇形象相比,昆曲中的唐明皇结局更为悲惨。

  三、两个唐明皇形象产生差异的原因

  上面我们分析了唐明皇形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形象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创作背景

  《长生殿》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洪N创作这部巨作之前,社会上已经有许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了。新旧《唐书》记载了这个广泛流传的故事,例如《杨太真外传》《天宝遗事诸宫调》《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惊鸿记》,这些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作品都对洪N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洪N在创作的过程中,曾精心研究了李杨的故事传说,以及有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并加以概括和组织,使作品建立在充分的历史素材的基础上,同时以新的面貌出现于当时剧坛。[8]此外,康熙二十七年,社会上民主与自由的思想受到限制,这也是促成洪N去塑造这样一个具有民主意识、渴望平等爱情的封建帝王的原因。《杨贵妃》的创作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人们渴望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来丰富社会生活,尤其是戏曲,再加上帝妃的爱情又是一个很好的创作素材,前人的作品也颇为丰富,于是这样一部再现历史故事的君王爱情戏便应运而生。

  (二)作者意图

  洪N创作《长生殿》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原因,那时是封建专制时代,他便有意用开元、天宝由盛转衰的历史来“垂戒来世”[7],借剧本含蓄而隐晦地表达创作意图。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歌颂李杨爱情,表达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洪N自己在作品的例言中也说,他创作这部作品的意图仅三个字:“情而已。”他极力表现对二人爱情的赞颂和惋惜,又将“垂戒来世”之意含蓄地蕴于故事之中。昆曲的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意图,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在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氛围中,为了重温经典,并借此表达对帝妃爱情的看法,作者便通过昆曲再现这场凄美的帝王爱情。与京剧《贵妃醉酒》相同,昆曲《杨贵妃》赞颂李杨之间的柔情,目的单纯。所以传奇中所寄予的“垂戒来世”的意蕴,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

  (三)观众接受

  清传奇《长生殿》的读者是古代的文人与市民,作者相应地就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当语言被赋予了艺术性之后,它所表现的人物性格便开始有了层次。这就与现代的昆曲不同了,其读者是现代人,倘若要让作品更容易被观众接受,那语言就相应地要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因而它所刻画的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就没有清传奇中所表现得那么有层次感。相比之下,《杨贵妃》在一些方面的描写过于简单,有的根本没有顾及,这就降低了此剧的思想深度,使它所表现的题材显得比较贫乏。[9]这些都造成了两部作品在人物内涵方面的差异。

  总之,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这样一个唐明皇形象:有着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生死不渝的爱情信念,但同时又过于风流、昏庸无能。毕竟两部作品是出自于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之手,在创作背景、作者意图和接受观众不同的情况下,剧本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差异。通过这篇论文,希望大家对唐明皇这一人物能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不忘弘扬传统戏曲艺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李敏星:《皇帝的平民意识――漫议<长生殿>中的唐明皇》,艺术百家,1992年,第1期,第95页,文中出现的原文均处于此处。

  [2]洪N:《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文中出现的戏曲原文均见于此书。

  [3]王文章:《兰苑集萃――五十年中国昆曲演出剧本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文中出现的昆曲原文均出于此书。

  [4]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页。

  [5]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6页。

  [6]李振中:《忏悔灵魂的救赎――谈〈长生殿〉中唐明皇的负罪意识》,四川戏剧,2007年,第4期,第26页。

  [7]吴仪一:《长生殿?吴仪一批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文中出现的原文均出于此处。

  [8]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9]孙东海:《不要陷到三角恋爱里去――谈谈越剧〈杨贵妃〉的不足》,上海戏剧,1987年,第2期,第17页。

  杨贵妃之死篇5

  关键词:李杨故事;《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编号: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自产生起便广泛流传于民间。历代文人对李杨爱情故事尤为关注,用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形式将其生动地演绎出来,产生许多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流传后世,使得二人的爱情故事有了穿越时空的魅力。本文从众多的诗歌、小说、戏剧中分别选择了《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作为代表进行分析。这三个作品之间是存在联系的。《长恨歌传》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长恨歌》的影响,两者都是在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演绎,至于《梧桐雨》,其情节也较大程度上参考了《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内容。

  1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的《长恨歌》主要站在人性情感的角度来刻画李杨之间的爱情。即使他们是一对年龄相差38岁的老夫少妻,是帝王与妃子的关系,常人看来不会产生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但《长恨歌》的诗句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对感天动地、情比金坚的恩爱夫妻形象。

  白居易所用语句饱含情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通过简洁明了的故事描写,表达了对李杨爱情的同情与赞扬。其中,虽也穿插了一定的批判与讽刺,但明显少于同情与赞扬。《长恨歌》对史实的描写是较为简略的,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开头便以寥寥几句交待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结合,但并没有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据历史记载,杨玉环为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17岁时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唐玄宗看中倾国倾城的她,在她22岁时命其出宫为道士,道号太真,27岁时封其为贵妃。作者故意将这段“父抢子妻”的家丑隐蔽,为的是凸显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相反,对于体现李杨爱情的内容,白居易则以浓墨重彩处理之,大篇幅地描述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之至,描绘在二人在深宫里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被玄宗“金屋藏娇”般的呵护着,而玄宗更是爱屋及乌,惠及杨玉环的兄弟姐妹。而杨玉环被处死后,作者对那时候玄宗复杂的心理感受更是大量描绘,凸显其用情之深。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玄宗无比地痛苦、空虚,日夜思念,以泪洗面,为了一位妃子,竟能达到如此心痛的地步,可见他是一位少有的用情专一的帝王。诗歌的结尾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抒情强烈,将李杨二人的爱情升华,留给后人无尽的回味和遐想。他们在仙界相逢,玄宗又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爱妃,她“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依旧令人迷醉。海誓山盟让他们的爱情幻化成了永恒的绝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他们以爱之名发出的对生死相离、时空距离的挑战,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2 陈鸿《长恨歌传》

  白居易的挚友陈鸿在他作《长恨歌》后为其作传,名为《长恨歌传》,基本按《长恨歌》的记叙顺序来写,篇幅较短,内容无太多的拓展。《长恨歌传》比《长恨歌》更加注重现实的摹写,加大了对李杨批判的力度。

  陈鸿运用史家笔法,开头的叙述基本符合史实框架。如“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这是玄宗自认为国泰民安而耽于声色、荒废朝政的表现,是陈鸿将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情节的发展、背景的描绘融为一体的表现。更荒唐的是,玄宗竟然“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陈鸿不同于白居易,他在这里将玄宗“夺媳为妻”的丑事直接抖了出来。而相似之处在于,陈鸿也将玄宗宠幸杨贵妃之事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们“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自从有了杨贵妃后,后宫的其他所有佳丽都“使天子无顾盼意”,更使天下百姓对于“重男轻女”思想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此外,作者对于杨氏外戚的势力过大这一现实情况也有体现,如:“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宫,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而恩泽势力,则又过之,世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长恨歌传》对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变、贵妃之死、玄宗还都等重要历史事件也有较为详细且可信的叙述。陈鸿在史实的基础上,采用适当虚构的方法,如《长恨歌传》中,道士索杨贵妃之魂,这明显是虚构之笔。杨玉环成仙,居于“玉妃太真院”,“冠金莲,披紫绡,佩红玉,曳凤舄”的杨玉环拿出当初玄宗赐予她的金钗钿合,回忆起当时的海誓山盟,“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使得李杨的爱情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3 白朴《梧桐雨》

  《梧桐雨》的情节取材于《长恨歌》、《长恨歌传》、《杨太真外传》等,对之进行选择、加工而成。楔子交待了事件的一系列背景,如张守珪押叛兵安禄山让玄宗处置,并多次提醒玄宗“此人有异相,留他必有后患”,可玄宗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让杨贵妃收他为义子,以及授予他渔阳节度使的官职。更离谱的是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竟有苟且之事,“洗会儿”之类的秽事令人喧笑。安禄山自己道出了这层关系:“别的都罢,只是我与贵妃有些私事,一旦远离,怎生放的下心。罢、罢、罢!”另一方面,杨贵妃也坦露了自己的心声:“不期我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奏准天子,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梧桐雨》中,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也是重点描写的内容。他们“夜同寝,昼同行,恰似鸾凤和鸣”,玄宗自从得了杨贵妃,真可谓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在杨贵妃面前,玄宗不再是一个威仪做派的帝王,而是与与情人嬉戏打闹的普通男人。他让“报接驾的宫娥且慢行,亲自听,上瑶阶,那步近前楹”,然而又“怪玉笼中鹦鹉知人性,不住的语偏明”。另外,《梧桐雨》中也有赠与钿合金钗的片段,“七宝金钗盟厚意,百花钿盒表深情。这金钗儿教你高耸耸头上顶,这钿盒儿把你另巍巍手中擎。”玄宗还对杨贵妃许下了誓约:“朕与卿尽今生偕老;百年以后,世世永为夫妇。神明鉴护者!”那对钿合金钗就是他们的信物。杜牧的诗歌《过华清宫》提到了玄宗为了喜爱吃荔枝的杨贵妃,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从南方运来新鲜的荔枝。这一事件在《梧桐雨》中也有所反映,“香喷喷正甘,娇滴滴色初绽,只疑是九重天谪来人世间”的荔枝“取时难,得后悭”,而贵妃吃荔枝时“晕娇颜”的表情让玄宗“醒醉眼”,可谓是“物稀也人见罕”。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之至,可想而知,贵妃死时,玄宗伤心悲切的程度之深。平时,玄宗对贵妃宠爱备至,细心体贴,不舍得她受一点委屈。如今,几个外人竟逼得他赐死贵妃,这是怎样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啊!但作为一个君王,为残酷的时势所逼,面对命悬一线的爱人,也只能留下一句“卿休怨寡人”,在玄宗心中留下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比较《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三部作品,我们可以见其异同。《长恨歌》作为唐诗,致力于歌颂李杨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一对忠贞不渝的亲密爱人形象,富有浪漫主义情怀。《长恨歌传》作为小说初期阶段的传奇,更重在叙事,揭露了李杨爱情故事背后阴暗的一面。《梧桐雨》作为戏剧,超越了对李杨爱情故事单纯的歌颂与批判,演绎了一个表现死生无常的苍凉故事。而这三部作品中的李、杨人物形象愈加丰富、饱满,有些从从“扁平人物”到“圆形人物”转变的意味,现实了人物形象的多维度展现。

  参考文献

  [1]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作者简介

  杨贵妃之死篇6

  有史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逼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从此没了消息。这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但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结论。有人说他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也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有在儒家著作《札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西施:浊泥葬美人?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作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绝书》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说西施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徐福:东渡去了何方?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他最盼望的就是长生不老。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岛,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哪里呢?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

  而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实的是司马迁,可惜他没有讲明徐福渡海到了何处。后人说是去了台湾岛或琉球,也有说是美洲,但大多数认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

  中国香港卫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我国台湾学者彭双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书,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

  另外,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了美洲。因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能抵达。人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杨贵妃:有侍女替缢?

  杨贵妃是唐代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后只得下令,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

  也有人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坡,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一些人称,杨贵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实际上是吞金而死,这种说法只出现在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坡,只是被贬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间。

  更传奇的说法是,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五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当时马嵬坡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为贵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况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难解。

  宋太祖:不宥太宗乱伦毙命?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一种意见是,宋太宗“弑兄夺位”。持此说的人以《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

  近代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但有关具体的死因,则又有一些新的说法。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躁狂忧郁症。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纵观古今诸说,似乎都论之有据,言之成理。然而有关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确凿无疑的材料。

  李自成:闯王成了方丈?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他家境贫寒,他当过驿卒,当过边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起义军。并最终推翻了明王朝。但因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以及李自成自身的腐败,他领兵退出北京,转战河南、陕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终。有人说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明史》的结论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为什么有“遇难”说,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推测,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放的烟幕弹,一个缓兵之计。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下一步可能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大患已除,一旦时机成熟,李自成可东山再起。也有人说李自成在夹山寺隐居。据说,清朝初年,即将上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赴任途中,游访石门夹山寺,与寺中方丈谈古论今,颇为投缘,视为知己。几年后,他又重访夹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诉他:那方丈就是李自成,在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亲赴夹山寺调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亲眼见过一幅李自成的画像,据称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门夹山寺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据考查,在一个瓷坛中盛放的遗骨,与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与李自成家乡陕西米脂县的习俗相同。但这一说法仍有不同意见。

  因为有人指出,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伤失明,但李自成画像却双目炯炯有神,以此证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隐居于夹山寺一说,也成不了定论。李自成的生死之谜至今仍成为史学家探讨不休的事。

  杨贵妃之死篇7

  评论篇:诉不尽的《长生殿》

  多重背叛交织下的李杨爱情

  周锡山

  天宝十四年(755年),受到唐玄宗宠信和重用的安禄山叛变。次年六月,由于玄宗指挥失误,潼关失守,长安即将陷落。唐玄宗在凌晨的微雨中,带领杨贵妃和宰相杨国忠、韦见素以及太子、亲王,秘密逃出延秋门。被丢下的众多妃嫔、皇子皇孙和文武百官、长安百姓恐骇万状,四处奔逃,终落敌手。“安史之乱”使盛唐从极度繁荣的顶点一下子跌到崩溃的局面,摧毁了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从此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彻底转到江南。

  唐玄宗一行第三天来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扈从的六军将士平时养尊处优,至此一路风餐露宿,疲惫不堪,皆怨恨杨国忠的乱政误国招致了这次动乱,于是发动了兵变,杀死了杨国忠及其子户部侍郎杨暄,韩国、秦国和虢国夫人也同时遇害。可是将士依然包围驿站,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报告说:“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玄宗听后,依杖垂首而立,迟疑良久,一筹莫展。又经京兆司录韦谔与高力士苦劝,玄宗走进行宫,掺扶着贵妃走出,行至马道北墙口与她诀别。贵妃泣涕呜咽,语不胜情,诀别说:“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乞容礼佛。”玄宗说:“愿妃子善地受生。”高力士把她缢死在佛堂前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经六军将士验明已死后,将遗体埋在西郭外一里多远的道路北坎下。

  陈玄礼和众多卫兵背叛唐玄宗,发动政变,翦灭当朝宰相,造成当朝政府倒阁。在叛兵的压力之下,为了自保,唐玄宗毫不犹豫地背叛了他一手提拔并非常信任的政治盟友杨国忠,又背叛了杨贵妃。李杨爱情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走向完结。留守的太子李亨离开马嵬驿后,马上背叛父皇,抢班夺权,自立为皇帝,即唐肃宗。当时唐玄宗身边的朝臣只剩韦见素一人,第六日到达扶风郡时,军士各怀去就,纷出丑言,陈玄礼不能控制局面。正好益州上贡春彩十万匹,玄宗全部赏赐给官兵,流泪恳请诸将出力,自此悖乱之言稍息,唐玄宗再次渡过官兵背叛的危机。

  马嵬驿事件前后错综复杂地交织着以上近十个背叛,李杨爱情本是李隆基一系列背叛的产物,李杨爱情终于在李隆基遭遇将士背叛后,因背叛他与杨贵妃的庄严誓言而惨告结束。

  玄宗晚年对杨贵妃之死一直耿耿于怀。他从成都回京后,立即派人去祭悼她,又想改葬,遭朝臣和宦官李辅国反对后,密令亲信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他所。宦官献上了贵妃的香囊,玄宗把它珍藏在衣袖里。又让画工画了贵妃的肖像,张挂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欷欺焉”。李隆基在孤独软禁的日子里,深切思念昔日伴侣和知音杨贵妃。

  杨贵妃的结局有四种说法:死后仓促掩埋,唐玄宗回京后移葬他处;死后被盗墓,遗体失踪;逃脱未死而流落风尘(或远遁海外仙山即日本);死后成仙。陈寅恪认为:“民间的传说,很多是事实。例如杨贵妃之死,史书与小说、诗,各有不同的说法,各种记载可供考证。”《长生殿》取第四种说法,用神秘浪漫主义的手法加以精心描绘,从而取得重大的艺术成就。

  一曲《霓裳》听不尽

  戴 平

  代表清代传奇最高成就的《长生殿》,是中国古代戏曲的杰作,是洪N“经十余年,三易稿”在33岁写成的。尔后,出现了“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的盛况,但自1704年暮春时分洪N到松江、南京观看《长生殿》、在返乡途中溺水身亡后,再也不见有全本《长生殿》的演出。

  上海昆剧团今年最新演绎的全本《长生殿》,准备历时三年。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将原本50出精简为《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四本,累计演出十小时。在定点剧场的整体搬演终于成为现实。这是一个创举。很难想象,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强大的演员阵容,没有一种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决心,是很难把这样一部传世之作完整地再现在昆剧舞台上的。难怪戏剧评论家刘厚生要发出如下的感慨:“得知上海昆剧团即将演出全本《长生殿》,我这些天像是吃了开心果似地高兴,心中充满了期待之情。不过,我又感到你们这是像背了一个老天使去参加障碍赛跑。这是一次多么沉重、多么困难,又多么有吸引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挑战。”令人欣喜的是,这次“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挑战”成功了,背着“老天使”参加的障碍赛跑胜利了。

  全本《长生殿》三百年来首次完整呈现,以昆曲艺术的方式再现了传诵千古的“李杨爱情”故事和那个历史时代的社会风貌。每一本戏,都有引人注目的亮点,新老观众都可以从中找到审美的焦点,显示了上海昆剧团整体实力的雄厚。全剧的音乐、舞美、灯光、服装,无不追求高雅古典、精美辉煌,呈现出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美。早已失传的仙乐《霓裳羽衣曲》,经顾兆琳的精心创造,又从天上来到人间。杨贵妃翩翩起舞,唐明皇击鼓助兴,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全本《长生殿》是诗化的舞蹈、心灵的吟唱,煞是好看好听。

  就《长生殿》的演出样式,我认为可以多元化,除四本的演出外,三本、二本、单本都应共存;也不妨把五十折的原本一字不改地排出来,一桌二椅,以演唱为主,作为一种学术性的演出、资料的保存,也是有价值的。当然更可以采取折子戏的样式经常演出。有人质疑道,今天是快节奏的信息社会,是否有把整本大戏分四场搬演的必要?我想,在一个现代化的、发达的、文明的、开放的社会中,文化艺术的形态应当是多元的。昆剧作为联合国评定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长生殿》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双子星座之一,无论是为了保护,还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今天都有还其本来面目之必要。要有大众文化,也要有小众文化;要有普及的快餐文化,也要有高雅的经典文化。观众的需求是多元的,观众同样也是可以培养的。我们不能仅以票房的多少作为评判一出戏演出的价值的唯一标准。

  后人叹息洪N的遭遇,写了两句诗:“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洪N的“断送功名”是值得的。洪N要是做了清代的高官,就不会有《长生殿》了。三百多年过去了,我将这两句诗改写一下:“有幸一曲《长生殿》,洪N英名扬千古。”长生的《长生殿》,使洪N成了中国戏曲史上一个不朽的名字。今天,他在泉下倘若有知,一定会发出朗朗的笑声。

  此情绵绵无绝期

  彭奇志

  从单纯的文本意义上来说,《牡丹亭》和《长生殿》两部作品互为补充,用故事、情节、形象完整地表述了中国人的爱情观,成为民族情感世界的符号性代表作品。在《牡丹亭》中,杜丽娘那种“情,不知所起”的单纯情感历经生死考验,最后被以“杜宝”为代表的世俗社会所接纳,在本质上象征了中国人潜意识中对理想爱情能获得现实实现和现实归宿的美好期待和愿望。而《长生殿》正相反,代表的是以权利、美貌为标准的世俗爱情历经生死、战乱、背叛的种种考验后,升华为抛弃世俗价值观念的纯真情感,体现了爱情的理想升华和理想实现。

  上海昆剧团通过多年努力,把四本《长生殿》活生生地搬上戏曲舞台,使当代观众不仅仅停留在文本上,而是能在视觉上回归洪N时代,动感地、立体地重现这古典巨作的舞台魅力,这是当代观众的幸事。从演出史的意义上来说,四本《长生殿》的上演,体现了昆曲人传承昆曲艺术的深厚情感,为当代昆曲演出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番四进剧场观赏《长生殿》,使我忆起1999年三进剧场观赏昆曲《牡丹亭》的感受。当时我写了一篇题为《今夜的寂寞如此美丽》的文章,这题中的“寂寞”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世间的繁华,昆曲艺术本身处在一个相对寂寞的环境中;二是在这么喧嚣浮躁的生存环境中,昆曲以柔美的唱腔音乐、相对舒缓的情节为观众心灵带来片刻的、难得的宁静。

  事隔八年之后,我们虽然在剧场看到了更多的青春面孔,但昆曲艺术本身的这份寂寞在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改观。因为总有人在问一个问题:观众会有时间买票看四天戏吗?这个问题成为很多人作茧自缚的难题,“时间”和“金钱”也成为这个剧目上演艰难的原因之一,这实质上反映了当代戏剧观念中的某些倾向性问题。

  他山之石,或可攻玉。在日本,欣赏歌舞伎的最高场所就位于东京最繁华、最具商业气息的银座。为了让一般游客能看歌舞伎,日本银座的歌舞伎座特别推出所谓“一幕见习”的票券,观众可以在幕间休息时进场观看一幕,对歌舞伎略作了解。歌舞伎表演的正常票价是2520日元起,“一幕见习”则只需日币1000元,相当于65元人民币,使一般游客在耐心有限、学识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也有机会一窥歌舞伎的世界。

  相对于日本歌舞伎演出的常规化,我们的演出显得太艰难了。为了保留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了能原生态地在舞台上而不是在书本中、更不是在回忆和猜想中展示原著的风貌,艺术家们要重排全本《长生殿》,试图在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已相对充分发展的今天,真正继承好古典文化留下的丰厚财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成了一个不仅要付出太多代价才能实现的想法,更成为一个要引起很多议论的想法。《长生殿》这个群体不仅要抵御着市场的风险,同时要艰难承受着来自艺术界内部的疑虑。这种争议看似艺术争议,实质上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时间观念”和“金钱观念”对艺术界人士的心理暗示而产生的摇摆,从众的心理思维同样左右着艺术界的大脑。

  同样,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对于值不值得连看四个晚上,是否有人连看四个晚上,我认为并不重要。以分解的目光看待连台本戏,特别不要为观众没有连看四个晚上而耿耿于怀,反而应当为有不同的观众分别看了四场而感到欣喜,因为每一场各自都是独立的艺术精品。

  唐明皇与杨贵妃:中国第一情侣的悲剧

  谢柏梁

  李杨之爱,是中国正史上有迹可寻的经典爱情诗章。如果说艺术虚构的《牡丹亭》是青年人如火如荼的爱情,那么《长恨歌》、《梧桐雨》和《长生殿》便先后讴歌了李杨这对“成年人”深厚隽永的爱情。真正的爱情都是永恒的,都有穿透时空的共同魅力。

  清代剧作大师洪N(1645-1704),字P思,号稗畦,自身也是个终生落魄的悲剧性人物。出身于穷人家,又与父母不大和睦;做了二十来年的太学生,却从未得到过晋用;好不容易写出了惊世之作《长生殿》,却又因在佟皇后丧期之内与朋友集体观演该剧而被劾下狱。“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题咏的就是这段公案。受此重大打击之后,洪N不得不离开了京城伤心之地,游荡在吴越山水之间。

  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在烟柳繁华之地的南京,汇集昆班名优,广邀社会各界,开长筵三昼夜,演《长生殿》五十出。洪N也应邀赴此盛会,饮酒观戏,其意也甚得,其乐亦无穷。但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喜极而沉醉、醉后不愿复醒的洪N,在返回浙江老家的水路上于乌镇失足落水而亡。曲家不幸曲坛幸,该剧正是他生命的永恒延续。

  洪N把李杨爱情加以美化和圣洁化,凡历来史家和文艺作品中所叙的污秽之事,在他这里都尽情删去。剧本开场便道:“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情称高尚,爱在永恒。“以兴亡之感,写离合之情”。

  《长生殿》,大抵在“情”字上做文章。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情爱,固然因纵欲侈心而酿就了安史之乱的苦果,引出了“呈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的山河易代和国破人亡的兴亡之感,但剧本并没有停留在这里。下半部《长生殿》仍然浓墨重彩地渲染了李杨爱情的变化和发展。从人鬼之恋到人仙相会,虽然处处不脱血泊离乱的阴影,但也时时显出两情弥坚、哀感天宇的光彩。最后连神仙也为他们执著的情感所动,使唐明皇和杨贵妃同赴忉利天宫。一点真情两心同,死生幽明的界限都能于顷刻打破。为爱情而生死相系,最终获得了永不分离的权利。

  洪N自己在剧本和序言中设置了这样的两难命题:他既认为情至时横绝南北,超乎生死,感金石、回天地,具备超越时空的伟力;又认为穷人欲者祸败随之,势必造成身死国败的深重灾难。调和这对两难命题的具体办法便是“情悔”,即“玉环倾国,卒至殒身”,“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情悔可以纠正逞侈心、穷人欲的偏差,认罪可以减轻甚至消除从前的罪孽。这种借忏悔以消罪,藉以发展至情的思路,从倾向上看是为李杨误国 的前科作辩护,为二人同登仙籍准备前提。

  老实说,前半部中读者更多地看到的是杨贵妃的骄纵、多情而多才多艺,真正感到她的有“罪”是在“六军不发无奈何”的马嵬坡之变和之后的多次忏悔。然而洪N确又以杨贵妃死后不落历代嫔妃册为据,以太真仙气为贵妃原罪有所开脱。贵妃自道己罪云:“只想我在生所为,那一桩不是罪案?况且弟兄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总皆由我,如何忏悔得尽?”

  后半部中,为国捐躯的杨贵妃时时忏悔,处处思过,悔恨当年的误国之罪。情悔,是对国家和民族深怀负罪感的真诚忏悔;一位真诚忏悔的人是有福的。洪N同时又强调了她 “一点那痴情,爱河沉未醒”的主观情愫,从而得出“一悔能教万孽清”,感动天庭圆旧盟的结局。对照起来看,《长生殿》中的情缘线是“乐极哀来,垂戒来世”和情悔深时,同登仙班,历经了欢、悲、乐的三层情感转移。

  从精神、意境和悲剧品位上看,从共同感受到的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气数来看,曹雪芹之祖曹寅召洪N所观演的《长生殿》,可能对《红楼梦》的影响更大。为《长生殿》题记的序作家们,深感其悲凉之意。尤侗曾谓《长生殿》“伤心千古”、“备极人生哀乐之至”,这就道出了该剧具备永久魅力的情感秘密之所在。

  杨贵妃之死篇8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之前,她已经嫁给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但唐时宫廷“胡风”剽悍,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就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更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发出了感叹,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测,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并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第之欢,而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无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正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得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对曲乐、舞蹈都颇有研究,不少贵族子弟都曾在梨园受过他的训练。《旧唐书》里记载,玄宗曾组建过“宫廷乐队”,选拔子弟300人,宫女数百人,招呼他们做指导。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中原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有白居易诗为证:“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我们都知道,杨玉环体态丰腴,可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一个舞蹈高手。而且她最精通的还是节奏很快、身姿灵巧的胡旋舞。相传李隆基创作出《霓裳羽衣曲》后,杨玉环只是稍加浏览,很快就编配出《霓裳羽衣舞》,然后依韵而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非常漂亮。看到心爱的贵妃对自己的乐曲领悟力如此好,表现力如此强,玄宗兴奋不已,禁不住亲自为爱妃伴奏。在这个配舞中,杨玉环吸收了传统舞蹈的表现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艺的回旋动作,使得整个舞蹈飘忽轻柔,绰约多姿,与乐曲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和谐境界,成为唐代乐舞中的精品。

  杨贵妃尝过鲜荔枝么?

  《唐国史补》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关于这――“飞马献荔枝”的说法,最有名的莫过杜牧的《过华清宫》诗: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对于这个说法,后人历来有不少质疑。一种说法是说玄宗只在冬春到骊山的华清宫,而那个时节新荔枝还没成熟,所以批评小杜此诗“失实”。

  我们不妨再从常识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众所周知,荔枝不易保鲜。再从“贡地”的角度来看。有说来自南海,有说来自四川,也有“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自巴蜀”的“并进”说。而清吴省钦的《涪州贡荔枝辨》干脆全盘否定,认为“涪之荔枝,妃国无由嗜之也”。那么,就假定荔枝来自涪州,根据张岱的《夜航船》载:“唐天宝中,贵妃嗜鲜荔枝。涪州岁命驿递,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按这样的说法,送至长安的已经是“辄坏”的臭荔枝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推理,那就是除却她小时候在四川可能尝过鲜荔枝外,做了贵妃后的杨玉环是没有机会吃到新鲜荔枝的。

  也就是说,后人的诸多感叹,包括“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的恐怖想象,无非是“红颜祸水论”的褊狭思想作祟,美人也就是这样被合理歪曲、口水淹没的。

  她淫乱么?

  关于杨贵妃的“秽事”,以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六所载的杨贵妃为安禄山“洗儿”之事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书中如是说:“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购衣服……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

  司马光学识渊博,治“史”严谨,可为了给帝王编一本好的“素质教育”教材,竟然典见着老脸,弃正史不顾,只是把污水往杨玉环身上泼,对此,许多人都看不惯。清代编的《历代御批通鉴辑鉴》,曾明确地指出:“通鉴载……考此皆出《禄山事迹》及《天宝遗事》诸稗史,恐非实录,今不取。”清代著名学者袁枚更直接地为杨贵妃鸣不平“杨妃洗儿事,新旧唐书皆不载,而温公通鉴乃采《天宝遗事》以入之。岂不知此种小说,乃村巷俚言……乃据以污唐家宫闱耶?”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旧唐书?杨贵妃传》:“(杨妃)有姐三人,皆有才貌。……并承恩泽,出入宫掖。”但牵出个安禄山来则另有所据,李肇《国史补》卷上:“安禄山恩宠寝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谑,而贵妃常在座。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由是禄山心动。及闻马嵬之死,数目叹惋……”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玄宗为何要“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根据唐崔令钦《教坊记》记载:“坊中诸女,以气类相投,约为香火兄弟……儿郎既聘一女,其香火兄弟多相奔,云学突厥法。”如前所述,唐时“胡风”盛行,其实也是上古姊妹共夫风俗的遗存罢了。杨氏三夫人全都结过婚,又不是皇帝的妻妾妃嫔,怎能随便“承幸”?那么三夫人只有按“突厥风俗”,以贵妃姐妹的名义“约为兄弟”,这样才可“并承恩泽”,名正言顺地和玄宗发生性关系了。因为当时是一种社会风气,所以杜甫才可以不避圣讳地写道:“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然而,这种社会风气只是对男性或者皇权的纵容,对于女性并不尽然,特别是贵为皇帝的宠妃,更不可能,也绝不允许随意出入宫掖。禄山“心动”,只是羡慕唐天子的艳福罢了。而后来安禄山认小他20多岁的杨贵妃作干娘,只是狡黠的安禄山欲讨好唐玄宗的无耻手段罢了。再看看患有严重肥胖症的安禄山本人,“……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禄山肚大,每着衣带,三四人

  助之,二人抬起肚……”退一万步讲,便是有偷情的可能,他这样之人,又凭什么来打动尊贵美丽的杨贵妃?

  她是如何死的?

  李隆基虽年长玉环34岁,也曾是一个雄才大略、开创“开元盛世”的明君,但在达到人生的顶峰时,骄奢心难免会代替求治心。后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下他很快就倦怠政事,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虽然落个清闲,却也埋下了祸根。也就是“从此君王不早朝”并非全因杨玉环而突然转变。便是唐玄宗后来重用杨国忠,虽有讨好贵妃的一面,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牵制李林甫的专权。

  但不论如何,皇帝迷糊了,帝国的灾难迟早会来。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行夺取皇位之实,起兵反叛。不到一年的时间,叛军便逼近长安。于是,玄宗仓皇入川,途经马嵬驿时(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杨玉环时年38岁。

  对于她的死,有多种说法。除却被缢而死的主流说法以外,有说她血溅马嵬驿,殆于乱军之中,有说“使人牵之而去”,流落民间,更离奇的说法是杨贵妃逃亡日本或远走美洲。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当然,离史实也愈来愈远。

  其实,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是非死不可的。缢杀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这一点在诸多史籍典册里都有明确一致的记载。

  当这位美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传奇也到达了高潮。绝色美人终是香消玉殒,可香魂不散,故事不绝。诸多幽怨,诸多是非,还是去另一个世界里清算。对此,清人袁枚慨然写道:“到底君王负前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编后:

  她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女人。

  她的生命历程也非常简单,除却“先嫁子后事父”的伦理尴尬外,她短暂的一辈子几乎就是痛快淋漓地做了一次被宠坏的女人。她就是一个天性快乐、单纯、没有心机的胖美人。她的眼里没有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而她也只想好好做个女人。于是,她撒娇,她扮痴,她任性,她胡闹,因为她是真爱。所以她不顾忌规矩,不需要心机,但终赢得那个男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