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带给你极大震撼的书籍?

  今天晨哥要推荐一本有关哲学的好书,如果你对哲学思想、哲学史感兴趣,那么这篇晨哥花费大量心血的文章你肯定喜欢!

  如果你对哲学不感冒,也别急着走开,因为哲学理应是一门人人学习的学问,它既深奥莫测,也平易近人;它既艰深晦涩,也妙趣横生。

  万一,这本就是帮你打开内心哲学大门的书呢…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以来,已成为挪威世界级的作家。 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厂、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三百万册。目前,已有三十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首先晨哥要告诉大家的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兼具哲学与文学色彩,该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不仅是它能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教授哲学,更在于这本书极其巧妙的整体构思。

  因此,考虑到可能有“剧透”的风险,晨哥不会过多去讲书中的情节。晨哥就主要讲讲书中最重要的东西——哲学、哲学史。

  晨哥将通过几期的文章,以不同时代的代表哲学家为线索,从古老的哲学起源讲到当今的哲学近况。

  

  哲学是指耶稣基督降生前六百年左右,在希腊演进的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在这之前,人们会编造出很多神话故事来企图解答哲学性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天要下雨,是因为有雨神;为什么庄稼会生长,是因为有谷神;为什么会打雷,是因为有雷神索尔(托儿)等等…

  随后,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对荷马神话提出批评,认为神话里的神和人类太过相似了,这是第一遭有人说神话不过是人想象的产物。

  (批评者中的代表人物:赞诺芬尼司,生于公元前570年左右)

  后来,随着希腊本土和意大利南部、小亚细亚等希腊殖民地建立了许多城市,所有劳力都由奴隶担任,人们有充分的闲暇去做一些其他事情。

  人的思考方式开始大幅度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

  早期希腊哲学家的目标是为大自然的变化寻找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他们被称之为“自然派哲学家”,他们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

  (一)米雷特斯(希腊在小亚细亚的殖民地)的三位哲学家

  1、我们所知的第一个哲学家——泰利斯;

  主要思想:

  (1)水是万物之源;

  (2)万物中皆有神在(他认为的神并非荷马神话中的天神)。

  2、我们所知的第二个哲学家——安纳克西曼德;

  主要思想:

  (1)我们的世界只是他所谓的“无限定者”(注:世界由无限定者元素所构成)中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

  (2)他并不像泰利斯认为世界是由一种物质造成的。也许他认为创造万物的物质是一种不知名的东西,而不是像水这样常见的物质。

  3、我们所知的第三个哲学家——安那西梅尼斯(约公元前570-526年);

  主要思想:

  (1)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

  (2)空气是泥土、水、火的源头;

  (3)他的观点和泰利斯相近,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必定是由一种基本物质造成的。

  这三位哲学家讨论的话题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

  一种物质又如何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呢?这种问题属于变化的问题。

  大约公元前500年,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伊利亚有一群哲学家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

  (二)伊利亚的几位哲学家

  4、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帕梅尼德斯(约公元前540-480年);

  主要思想:

  (1)现有的万物都是一直存在的;

  (2)世上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

  (3)他承认通过感官可以察觉到事物确实会发生变化,不过他无法将这个现象与他的理智划上等号,他在理智和感官之间选择了理智;

  (4)他坚决相信人的理智,这种态度被称为理性主义,即认为人的理智是世间所有知识的源泉。

  5、赫拉克里特斯(约公元前540-480年);

  主要思想:

  (1)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与楼上那位观点相反);

  (2)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如善与恶、健康和疾病、战争和和平、饱足和饥饿等等;

  (3)“普遍的理性”或“普遍法则”是所有人都具备,而且以之做为行事准则的;

  (4)他瞧不起其他人,认为大多数人的意见如儿戏一般。

  总结——

  楼上那位: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因此我们的感官是不可靠的;

  楼下那位:万物都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6、劝架的来了:恩培窦可里斯(来自西西里);

  主要思想:

  (1)他认为楼上两个各有一点对,一点不对。两人之所以有这个根本性的差异是因为他们都认定世间只有一种元素存在。

  (2)水不会变成蝴蝶,所以一楼说的“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是没有错的;我们必须相信我们亲眼所见的大自然的变化,二楼说的也没有错。

  (3)大自然是由土、气、火、水组成的。所有事物都是由四者的分合聚散、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我们可以用颜料来做类比,有了三原色,我们就能调出任何一种颜色)

  (4)使这四者聚合的力量是“爱”,分离的力量是“恨”。(值得注意的是,他已经将物质和“力量”分开来了)

  7、我们所知的第一位住在雅典的哲学家——安纳萨戈拉斯(公元前500-428年)

  主要思想:

  (1)既不相信万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比如说水,也不相信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比如土、气、火、水等;

  (2)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粒子组成的,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3)创造万物的力量是“秩序”,他称之为“心灵”或“睿智”。

  

  8、物质组成、自然界变化这类问题的最佳答案来自——德谟克里特斯(公元前460-370年)

  主要思想:

  (1)同意前几位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变”(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形式会变,本质不变)

  (2)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为“原子(atom)”,本意是不可分割的。

  原子都是坚硬结实的,但并非都一模一样,否则我们不能解释它们何以能够变成不同事物。(它们就像形状各异的积木一样,可以不断的组合、分离)

  对于一些“虚”的东西,比如说灵魂,他认为:灵魂是由特殊的“灵魂原子”构成的,人死后,灵魂原子便四处飞散,可能形成另一个灵魂的一部分。

  (3)所有事物不能被无限分割为更小的单位,否则大自然就像不断被稀释的汤一般消失了。(PS:现代物理学家一致认为一定有一个组成大自然的最小单位。)

  (4)原子的移动、万事万物都遵从某种“必然法则”,每一件事之所以发生都有一个自然的原因,这个原因原本就存在于事物的本身。

  

  好了,在这一期文章中,我们认识了八位哲学先驱,他们的思想是否引你深思呢?

  另外,他们的观点都是晨哥归纳下来的,并不全面,但重要的都在了。

  注意,该文章还将长期更新!

  在下一期文章中,我们将来认识三位来自雅典的“泰斗级”、“跨时代级”的大哲学家,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再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简单了解了哲学的起源和八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那么现在,我们即将迎来的,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位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这三位大哲学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了整个欧洲文明,自然派的哲学家也被称为“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代表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是第一个在雅典诞生的伟大哲学家。

  他也许是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他主要在市中心广场与市场等地与别人谈话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我们所能得知的相关信息,主要是透过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著作。

  柏拉图所写的几本《对话录》,类似于戏剧对白,苏格拉底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由于书中对话常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所以我们很难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学。

  苏格拉底常用装傻、装呆的方式与别人闲谈,仿佛他一无所知一样。

  他主要提出问题,然后设法使对方承认自己错了。我们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这也是他招人记恨的一个原因。

  苏格拉底因为自己的思想不受当时人们的待见等原因,最终被微小的票数之差处以死刑。

  其实他也可以恳求陪审团或同意离开雅典,那他可以免于死刑,然而他如果这样做,就不是苏格拉底了。

  

  晨哥从原文摘录的一段有趣故事:

  据说,一个雅典人问戴尔菲的神谕:“谁是雅典最聪明的人?” 神谕回答说:“在所有的凡人中,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 苏格拉底听到这件事时,大为震惊(苏菲,我想他一定曾经放声大笑)。 他直接去找城内公认聪明出众的一个人问问题。但是当此人也无法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时,苏格拉底便知道神谕是对的。

  1. 苏格拉底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对人的理性有不可动摇的信念。他想为是非对错找出一个清楚明白,而且放诸四海皆准的定义。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与人的理性中。

  2. “真正的智慧源于内心”;

  3. “雅典就像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

  4.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5. “知善者必能行善”;

  ?

  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主流学派叫作——诡辩学派。

  他们是一群四处游历的教师和哲学家,从希腊各殖民地来到雅典,一般以教导市民为生。

  他们自称为哲士或智者(sophist),后人一般贬称为诡辩学家。

  他们和自然派哲学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批评传统的神话。

  他们主要关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的问题,而不屑于去思考他们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解开的自然、宇宙之谜。他们是“怀疑论者”和“不可知论者”,播下了雅典社会批评的种子。

  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也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第一位主张成立公立育儿所和推展全时教育的哲学家。

  主要思想:

  1、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

  2、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都是“流动”的,所以世间才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物质会随时间而变化,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称之为“理型”;

  3、实在世界分为感官世界和理型的世界。

  物质世界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之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自然界中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观点我们称之为“柏拉图的理型论”;

  4、人无法真正认识不断改变的事物,如感官所能感受到的事物,都是短暂的、流动的,我们只能对他们有看法或意见,我们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那些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

  

  5、先有理型,再有我们感官感受到的事物;

  6、很多人一辈子都只存活于感官世界当中。

  好了!前两位介绍完了,下面这位篇幅很长,大家铆足劲儿,一定把它啃下来!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是第一个讨论、批评柏拉图的人。是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也是欧洲第一位大生物学家。

  他并不是雅典当地人,出生于马其顿,父亲是一位很受人敬重的医生(所以也算一位科学家),这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事业影响很大,他因此对研究大自然极感兴趣。

  如果我们说柏拉图沉迷于理型世界不可自拔,而很少注意自然界的变化,那么亚里士多德则相反,他只对这些变化感到兴趣。

  柏拉图运用他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则同时也运用他的感官。

  柏拉图是一位诗人和神话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文章则朴实精确,犹如百科全书,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自己经过实地研究的结果。

  据记载,亚里士多德写了一百七十多本书,其中四十七本保存至今,这些作品都不完整,大部分都是一些演讲的笔记。

  ?

  (一)驳斥柏拉图的理论

  1、他认为他的老师完全搞反了,并不是先有马的理型,再有我们看到的马,而是当我们看过若干匹马后,才形成了所谓的马的理型。

  因此马的理型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所有马匹都共有的特质。

  2、柏拉图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理性来思索的事物;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是我们用感官感觉的事物。

  打个比方,柏拉图认为感官世界中的事物都是理型世界中的事物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灵魂中存在的事物是自然事物的影子,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

  3、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主张会使“事物的数目倍增”。

  因为根据他的理论,马“源于”马的理型,那马的理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世间会不会有另一匹马,而马的理型只不过是模仿这匹马罢了。

  4、亚理斯多德并不否认人天生就有理性。相反的,根据他的说法,具有理性正是人最大的特征。

  不过在我们的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我们的理性是完全真空的。因此人并没有天生的“观念”。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1、事物是由它本身的“质料”和“形式”组成的,前者是这个事物组成的材料,后者是指它的个别特质。

  比如当一只鸡死去后,不再咕咕叫、活蹦乱跳的时候,它的“形式”就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物质”了。

  2、因此,一件事物的“形式”不但说明了这件事物的潜能,也说明了它的极限,鸡蛋潜能的极限就是变成鸡,而不可能变成鹅,最多可以变成公鸡中的战斗鸡罢了。

  3、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比如说鸡蛋有成为一只鸡的潜能;一块花岗岩经过雕刻有成为某个石雕的潜能。

  但并不是所有蛋都能成功变成鸡,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变成煎蛋、卤蛋、荷包蛋了,从而不能实现它的潜能。同理,一个鸡蛋怎么样也不能变成一只鹅,因为鸡蛋没有这样的潜能。

  4、对自然因果律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发生的事情有四种原因:质料因、主动因、形式因、目的因。

  举个例子,天为什么要下雨——

  l 质料因:空气冷却时湿气(云层)正好在那儿;

  l 主动因:湿气冷却;

  l 形式因:水的“形式”(天性)就是会降落到地面;

  l 目的因:动植物都需要雨水才能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说“种水稻的目的因是供人和动物生存”这类说法的时候,可能有失偏颇,因为水稻本身对我们人类的福祉可是一点也不感兴趣。

  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因果律受到一些人批评的原因。

  6、他认为地球上所有活动都受到星球运转的影响,而控制星球的力量叫作“最初的推动者”或“上帝”。

  这个“最初的推动者”本身是不动的,但他却是宇宙各星球乃至自然界各种活动的“目的因”。

  7、亚里士多德想把大自然的所有东西都分门别类,创立了逻辑学;

  他认为,大自然分为无生物和生物两大类,生物又分为动物和植物,人类是万物中最完全的生命。而大自然层级的最顶端是上帝。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1、人的“形式”是由一个“植物”灵魂、一个“动物”灵魂与一个“理性”灵魂所组成;

  2、人唯有运用他所有的能力与才干,才能获得幸福;

  3、快乐有三种形式:

  过着享乐的生活;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和满足,因为任何一方失衡都是不好的,他提倡所谓的“黄金中庸”,和孔子的中庸之道相近。

  (四)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人如果不生存在社会中,就不算真正的人;

  2、家庭和社区满足我们对食物、温暖、婚姻与生育的基本需求,但人类休戚与共的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3、亚里士多德描述的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

  n 君主制:一个国家由一个不谋私利的元首统治;

  n 贵族政治:由一群人来统治,像是我们今天的“执政团”似的政治制度;

  n Polity,也就是民主政治。这种政治制度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就是很容易变成暴民政治。

  (五)亚里士多德对女人的看法

  很遗憾的是,他在这方面的看法不如自己的老师柏拉图那么开明。他认为女性在某些方面不完整,认为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

  他认为男性精子中具有小孩所需的全部特质,而女性是被动的,只能接受和孕育。或者用他的话来说,男人提供“形式”,女人提供“质料”。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见解给整个中世纪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写在结尾——

  这一期的文章就结束了!

  我们发现,哲学家固然伟大,但依然人无完人,他们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客观来讲,哲学的历史之路上大多都是男性的足迹,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许多哲学家在男女问题上存在着严重误解。

  这一方面提醒着我们,如果只让男性掌控哲学会产生何等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醒着后人——

  当我们研究历史人物时,永远不能脱离Ta所在的时代和环境,不管Ta是多么伟大,或多么卑鄙。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讲《苏菲的世界》这本书——

  一晃,时间就到了公元前300年左右。在这期文章中,让我们从公元前300年,继续跨越2000年的时间,一直到17世纪,看看这期间哲学上发生的美妙故事…

  

  在公元前第四世纪末亚里士多德时期,一直到公元400年左右中世纪初期这段很长的时间里,雅典人失去了统治者的地位。

  部分原因是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对各地的征服,亚历山大征服各地的结果使得埃及、东方(远至印度)的文明与希腊的文明得以结合。

  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是一个新纪元、新文明的开始,希腊文化和语言扮演主导角色。这段时期维持了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文化”。

  公元前50年,罗马征服了所有希腊王国,进入罗马时期,不过在罗马牛X之前,它也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因此希腊政治势力虽江河日下,但希腊文化与哲学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希腊文化使得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限泯灭了,“大家都融成一锅粥”,在这期间发生了“信仰的混合”(syncretism)等现象。

  这段时期,并未再出现一个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相反许多学派依旧受到雅典三大哲学家的启发。

  他们依旧致力于解决苏、柏、亚提出的问题,关心人的生死、伦理、道德等,其中他们最关心的是“何谓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这种幸福”。

  

  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由雅典的安提赛尼斯所创,他曾受教于苏格拉底门下。

  该学派主要推崇节俭、朴素,“身外之物皆可抛”,真正的幸福不会依赖物质、政治力量、健壮身体等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戴奥基尼斯,安提赛尼斯的弟子。

  据说他住在一个木桶中,靠一袭斗篷、一支棍子、一个面包袋为生。

  有一天他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晒着太阳时,亚历山大大帝前来探望他。亚历山大站在他的前面,告诉他只要他想要任何东西,他都可以赐予他。

  戴奥基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闪到旁边,让我可以晒到太阳。”

  就这样,戴奥基尼斯证明他比亚历山大这位伟大的将军要更富裕,也更快乐,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犬儒学派相信,人们毋需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因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而让自己活受罪。

  于是,到了今天,“犬儒主义”这些名词的意思变成是对人类真诚的轻蔑不信,暗含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与行为。

  

  公元前300年左右,由季诺创建。这个学派对罗马文化有很大影响。

  该学派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缩影。认为宇宙间存在一个“神明的律法”,各国的法律都是模仿这种法自然律法的不完美法条。

  除了否认个人和宇宙有别,他们还认为精神和物质是没有冲突的,宇宙只有一个大自然。这种“一元论”与柏拉图的“二元论”或“双重实在论”正好相反。

  比起犬儒学派这种“木桶哲学家”,他们更加地接受当代文化,关心政治、人民群众,他们有许多人都成为活跃的政治家。

  代表人物:

  (1)罗马皇帝奥瑞里亚斯(公元121-180年);

  (2)西塞罗,演讲家、哲学家、政治家等。他创建了“人本主义”;

  斯多葛学派强调,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病与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变的法则罢了,因此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

  我们不能为生活中一些欢乐的事物所动。在这方面,他们的观点与犬儒学派相似,因为后者也宣称所有外在事物都不重要。

  到了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stoic calm)来形容那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犬儒学派与斯多葛学派将他的哲学解释成“人不能沉溺于物质上的享受”。不过,苏格拉底另外一个弟子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则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追求最高度的感官享受。

  公元前三百年左右,伊比鸠鲁(公元前341--270年)在雅典创办了“伊比鸠鲁学派”。他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加以发展,并与德谟克里特斯的原于论结合起来。

  伊比鸠鲁学派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乐趣时,必须同时斟酌它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较短暂的快乐时,必须考虑是否另有其他方式可以获致更大、更持久或更强烈的快乐。

  伊比鸠鲁以他所谓的“四种药草”来总结他的哲学: “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他还说:“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

  

  与斯多葛学派截然不同的是,伊比鸠鲁学派对于政治或团体生活并不感兴趣。

  在伊比鸠鲁之后,许多伊比鸠鲁学派的人士逐渐沉溺于自我放纵。他们的格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Epicurean这个字如今已具有贬意,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专门追求享乐的人。

  ···文化末期最令人瞩目的哲学学派主要仍是受到柏拉图学说的启发,因此我们称之为新柏拉图派哲学。

  人乃成为二元的造物:我们的身体就像感官世界,所有的事物一般是由尘与土所构成,但我们的灵魂却是不朽的。

  普罗汀(Plotinus,约公元二O五年~二七O年)。

  普罗汀认为,世界横跨两极。一端是他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接受不到任何来自上帝的亮光。

  不过,普罗汀的观点是:这个黑暗世界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缺乏亮光照射而已。

  普罗汀一生中曾有一两次灵魂与上帝合而为一的体验,我们通常称此为神秘经验。除了普罗汀之外,也有人有过这种经验。···

  

  中世纪的哲学家几乎都认定基督教义就是真理。中世纪的哲学几乎都围绕着“我们是否要信基督教的启示?”、“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理性来探索基督教的真理”这类问题打转。

  信奉新柏拉图哲学,同时是基督徒。是第一个将历史纳入哲学理论的哲学家。

  主要思想:

  (1)他相信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理型’存在于神的心中。(他巧妙地结合了基督教和柏拉图的哲学)

  (2) “善的意念是上帝的事功,恶的意念是远离上帝的事功”;

  (3)没有人值得上帝的救赎,谁会获救,谁会受罚,都是事先注定的,我们完全凭上帝处置。

  17、中世纪两大哲学家之二:圣多玛斯(公元1225-1274年),既是哲学家,也是神学家。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圣多玛斯将亚理斯多德加以‘基督教化’,就像中世纪初期的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基督教化’一样。”

  主要思想:

  (1)基督教的教义和哲学往往是相通的。哲学、理性与基督教的启示、信仰并不一定冲突;

  (2)世间有若干“自然的神学真理”,它既是由信仰和基督的启示而来,也是经由理性和感官;

  (3)万物中,植物是最低等的,其次是动物,再其次是人类,再其次是天使,最上面是上帝;

  (4)令人遗憾的是,圣多玛斯对女人的看法和亚里士多德相似,他认为这种看法和圣经上的一致,例如,圣经上就告诉我们女人是由亚当的肋骨所造的。

  他认为女人只有在身体的构造上不如男人,灵魂上则与男人相当,在天堂里,两性是平等的

  

  文艺复兴是指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也是“人道主义的复兴”,一切又以人为中心,当时的口号是“回到本源”,本源主要指古代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绚烂多姿的变化,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宗教领袖等知名人物。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极其崇高可贵的,和中世纪时强调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不同。

  代表人物:

  他告诉人们:“认识自己,呵,你这藏在凡俗身躯内的神明子孙啊!”。

  作品:《颂扬人的尊贵》。

  “巴洛克”这个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是巴洛克艺术的典型特征。整体来说,十七世纪的主要特色就是在各种矛盾的对比中呈现的张力

  巴洛克时期的口头禅:

  1、“把握今天”;

  2、“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

  

  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觉得有必要将现代的思想整理成一套哲学体系。而第一个创立一套重要的哲学体系的人正是笛卡尔。

  即创立了一套从基础开始创立,企图为所有重要的哲学性问题寻求解释的哲学。

  #主要思想:

  (1) 他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一样,是理性主义者;

  (2) 笛卡尔最感兴趣的哲学课题是“我们所拥有的确实知识以及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这两大问题是后来一百五十年间哲学家争论的主要内容;

  (3) 他像柏拉图一样,相信‘精神’与‘物质’有明显的不同。但是究竟身体如何影响灵魂或灵魂如何影响身体,柏拉图还没有找到答案。”

  (4) 他认为哲学应该最简单到最复杂,由此才可能建立一个新观点。他希望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哲学性的思考;

  (5) 他想抛掉之前哲学家的思想,“从零开始”,建立一套哲学体系。因为就像盖一栋房子一样,他希望房子的地基是牢固的,是站得住脚的;

  (6) 笛卡尔不仅怀疑前人的理论,他还认为梦境和所谓的真实世界并不一定有所区分,就像庄周所说:“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7) 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他不仅察觉到自己是一个会思考的‘我’,也发现这个会思考的‘我’要比我们的感官所观察到的物质世界更加真实;

  (8) 笛卡尔认为自己知道何谓完美的实体,但是这种概念并不会来自一个本身并不完美的人,所以它只能来自那个完美实体本身,也就是上帝。

  (9) 二元论:

  l 笛卡尔宣称宇宙间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实体”——“灵魂”和“扩延(物质)”。灵魂属于意识,不占空间;物质则是纯粹的扩延,会占空间,能被不断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

  l 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但彼此独立存在,不相互影响。笛卡尔把思想的真实世界和扩延的真实世界区分得一清二楚,或者说他将上帝一分为二。所以我们称他为二元论者;

  l 他认为人才有灵魂,而动物则完全属于扩延的真实世界,他认为动物就是复杂的机器。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他并不否认动物也可能会思考,但如果会的话,那也符合二元论)

  l 人的“灵魂”与“物质”通过一个他称为松果腺的脑部器官相互作用。而灵魂不受身体的影响,它的目的是使理性获得掌控权。就像我们肚子痛的受不了的时候,三角形内角和依然是180°。

  

  是阿姆斯特丹犹太人,因发表异端邪说被逐出教会,是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

  主要思想:

  (1) 要用永恒的观点来看事情 ;

  (2) 最重要的著作:《几何伦理学》;

  (3) 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但如果我们体认到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就可以凭直觉理解整个大自然;

  (4) 我们会很清楚地领悟到每一件事都有关联,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体的。最后的目标是以一种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5) 一元论:

  l 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置身其外,上帝就是世界,世界就在上帝之中。

  l 否认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既存的每样事物都可以分解、简化为一个他称之为“实体”的真实事物,他有时称之为“上帝”或“大自然”,所以我们称他为“一元论者”。

  l 史宾诺莎认为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人没有自由意志,世间只有一种存在是完全自主,且可以充分自由行动的,那就是上帝(或自然)

  

  今天,晨哥带你一起走进18世纪的哲学——

  

  十八世纪前半,欧洲的哲学中心是在英国,十八世纪中期是在法国,十八世纪末则是在德国。

  在十八世纪,理性主义受到很多批判,当时有些哲学家相信“经验主义”,认为如果不是透过感官的体验,我们的心中将一无所有。

  主要作品:《论人之理解力》;

  主要思想:

  (1) 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曾看过、听过的事物。在这之前,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空白的板子”;

  (2) 我们唯一能感知到的事物是那些“单一感觉”。

  比如吃苹果,我们能得出自己正在吃的是苹果的原因其实是多种单一感觉的复合,比如甜甜的、脆脆的、绿色红色的、多汁的、闻起来清香的等等,等我们吃了很多口之后,我们才能说:我在吃苹果。

  

  那些无法回溯到一种单一感觉的知识便是虚假的知识,我们不应该接受;

  (3) 洛克将感官的性质分为“主要”和“次要”。

  “主要性质”是指一些客观存在、人们观点一致的特质,比如重量、长度等;

  “次要性质”则是指颜色、味道、声音等不能真正反映事物本身的固有性质,因为人“各有所好”。

  (4) 洛克也有一些观点具有理性主义色彩

  比如他同意笛卡尔的说法——在“扩延”的实体中,有些性质是人可以用理智来了解的;

  也承认笛卡尔所谓“直觉的”或“明示的”知识在其他方面也存在,比如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一些道德准则;

  他相信人类凭理性就自然而然可以知道上帝的存在。

  (5) 洛克是近代哲学家中最先关心性别角色的人之一,他宣称,女人服从男人的现象是受到男人操纵的结果。

  他对于另外一个英国哲学家弥尔有很大的影响,后者又在两性平等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6)洛克也是首先倡导政权分立原则的人,

  

  经验主义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主要作品是《人性论》,在他28岁时出版。

  主 要 思 想:

  经验主义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主要作品是《人性论》,在他28岁时出版。

  (1)人应该回到对世界有自发性感觉的状态;

  (2)人有两种知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

  (3)人类的想象图画的各个元素必然曾经在某一时刻以“单一印象”的形式进入我们的心灵。比如“天使”这一想象的产物是“人”和“翅膀”的复合;

  (4)“自我”这一概念是由一长串自身同时体验过的单一印象造成的结果。就像电影动画是“一帧一帧”构成的,只不过交替的很快以至于我们看着是连续的;

  (5)休姆的这些理论与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的想法极为相似,佛陀认为人生就是一连串心灵与肉身的变化,使人处于一种不断改变的状态;

  (6) 休姆是不可知论者(怀疑上帝是否存在的人),认为人类没有必要也无法去证明灵魂不朽或上帝确实存在;

  (7)他只接受他用感官所认知的事物,他认为除此之外,一切事物都有待考证。他认为基督教或奇迹属于信仰,与知识或理性无关;

  (8) 习惯性期待:放开石头,一定会下落吗?

  * “一件事情发生后另外一件事情也会发生”的想法,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期待,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期待心理乃是与习惯有关;

  *我们认为石头一定会下落,是因为我们见过太多太多次了,我们也了解背后发生的物理定律。但是我们依然不能由此推断说石头一定会下落;

  *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它一定会下落,我们只是有许多次它下落的经验而已。休姆也许也相信石头每次都会掉下来,但他指出他还没有体验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 就像一块石头漂浮起来,婴儿不会惊讶,因为他/她们还没有沦为“习惯性期待”的奴隶,“小孩眼中所见到的乃是世界的原貌,他不会再添加任何的东西,这正是哲学家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9) 在伦理学方面,休姆反对理性主义认为的“人的理性天生就能辨别是非对错,人的言语和行为都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感情决定的。

  

  比如,当几百万人受困于洪水时,我们是出于感情去救援的而不是出于理性,如果是出于理性,也许我们会觉得世界上人口过剩,因此...

  是爱尔兰的一位天主教的主教,也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中理论最一贯的一位。

  主 要 思 想:

  (1) 怀疑“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认为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我们无法确定我们感受到的事物是否真正存在。

  比如我们拍一下桌子,觉得桌子很硬,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受到桌子里的物质。就像梦里可以梦到碰到了一个很硬的东西,但是梦里不会有硬的东西;

  (2)每个人都有“灵”,人所有的观念来自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这个成因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在做梦一样;

  (3)我们所看见、所感觉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天主力量的作用”,天主是万物唯一的成因,同时我们只存在于天主的心中;

  (4)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可能也是虚构的产物,我们的一两个星期并不一定等于上帝的一两个星期;

  就像我们看书、看电影一样,对于我们只过了一两个小时,但是书、电影中的人物可能却经历的是更多或更少的时间。

  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斗争对象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势力。

  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西方后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关键的影响,最终使法国走进现代文明发达国家行列。

  该段文字引用于百度百科

  

  代表人物: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

  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1、反抗权威;

  2、理性主义;

  3、启蒙运动;

  4、文化上的乐观态度;

  5、回归自然;

  6、自然宗教;

  7、人权、女权运动等。

  

  康德和父母都是虔诚的教徒,他和柏克莱一样,觉得有必要巩固基督徒信仰的基础。

  康德是一位哲学教授。是目前为止谈到的哲学家中唯一一位在大学里教授哲学的人,既精通哲学史,也建立了自己的哲学理论。

  康德指引了一条道路,使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僵局,哲学史上的一个纪元随着康德而结束。

  主 要 思 想:

  (1)认为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各有对错;

  l 他认为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人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

  l 举个例子,比如带上红色滤镜的眼镜,我们发现世界都变成红色的了,但是很明显,我们并不能说世界变成红色的了。这正是康德之所以认为理性中有若干倾向会左右我们获得的经验;

  l 能感受到时间和空间是人最本能的本能,我们就算没有经验过任何事物,我们也能感知到“它”发生在时间与空间里。因为我们无法脱掉理性这副“眼镜”;

  l 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