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尤战生,我院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教授,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
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因为哥大是一所享誉世界的著名高校,所以我在去哥大之前,对该校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属于美国八大常春藤盟校之一。该校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科研水平,至今,该校的历届毕业生和教员中累计共有9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居全球高校之冠。该校还培养了大量政界、商界和金融界领袖。该校与中国颇有渊源,原北大校长胡适、蒋梦麟、马寅初,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都毕业于该校。徐志摩、闻一多、陶行知、金岳霖、潘光旦、吴文藻、梁实秋、冯友兰、宋子文等我国一大批科技界、文化界精英与社会名流都曾就读于此。
在一年的访学期间,我选听了该校哲学系、英语与比较文学系的几门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也参加了一系列的学术讨论会与学术会议,对该校的教学、科研与校园文化有了真实的触摸和感性的了解。其中,涉及教学与学生培养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该校跨学科的通识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元开放的国际视野。
一、跨学科的通识教育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早实行通识教育的高校。1919年,该校在美国高校率先推出“核心课程”教育计划。历经改革修订,辗转至今,该校本科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文学人文学、科学前沿、大学写作、艺术人文学、音乐人文学、当代文明、科学、全球化基础课程、外语、体育等十个门类的课程。该校的本科新生入学不分专业,在一、二年级以学习核心课程为主,等三年级分专业后,则兼修专业课和核心课程。通过这些核心课程的学习,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会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相当的了解。
哥大在核心课程的教学中非常注重文化经典和伟大作品。比如,“文学人文学”讨论从荷马史诗、《圣经》直至卡夫卡的作品;“当代文明”课程则讨论对人类当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欧洲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经典名著,它要求学生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马基雅维利、笛卡尔、霍布斯、洛克、卢梭、康德、马克思、达尔文、尼采、弗洛伊德、福柯等人的经典名著。
除了核心课程,哥大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选课学习中非常自由。大部分院系规定,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只需达到一个基准学分即可,其余学分可以通过跨院系修课获得。并且,所有院系都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课。即使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的选课也非常自由,大部分院系的专业必修课都非常少。比如,哲学系开设了大量选修课,要求本专业的本科生修满30个学分即可,其中,古代哲学或中世纪哲学这一大类的课程需选修一门,晚期中世纪哲学与早期现代哲学类的课程需选修一门,逻辑学类的课程需选修一门,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类的课程需选修至少一门,伦理学、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类的课程需选修至少一门,必须参加一个学术讨论班。除了这个总体的规定,并不限定学生一定要修习哪一门具体的课程。
这种跨学科的核心课程设置以及对学生跨专业选课的鼓励造就了哥大宽口径的通识人才培养模式,也为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虽然哥大的本科生比例不足学校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但该校充分意识到了本科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并充分重视本科教育的师资配备。该校的核心课程全部实行小班授课,每班限定20人,主讲教师都是著名教授。该校还规定所有教授必须承担至少两门本科课程,对于职称较低的年轻教师则没有这一要求。
二、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哥大无论在本科教学还是研究生教学中都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新学期开始之前,每门课程的主讲教授都会把课程教学大纲和每周的具体教学计划发到网上去。每门课程的主讲教授或者把每周所需要的阅读文献资料提前上传到学校网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号登陆网站获取这些资料;或者提前将这些资料复印并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节省了搜寻资料的时间,但也要在上课前读完这些文献资料。
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充分彰显。一般来说,在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授只占大概一半的时间,剩下的时间是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有些课程还会专门拿出一些课程专门进行课堂讨论。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授只占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提问、老师解答,或者是师生共同讨论。
哥大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考核大都采取课程论文与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每门课程都要求学生写一篇期中论文和一篇期末论文。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积极发言。如果学生在课堂不积极发言,即使论文写得很好,也很难获得优秀的成绩。
所以,在哥大读书的学生是很辛苦的。学生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能指望上课只是听听老师讲讲课,自己记记笔记。学生每修一门课程,每周就要至少读一部名著或者多篇经典文献,并准备出一个或多个在课堂上需要提问或讨论的问题。研究生的学习尤其辛苦,除每周要阅读大量文献外,每次上课都要必须发言,每门课的期中论文篇幅一般要求打印10-15页(letter格式纸张,大致相当于A4纸),期末论文一般要求打印25页。此外,有些教师还要求学生每一至两周交一次读书笔记。
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保证了每个学生在学期间都会阅读大量的经典学术文献,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三、多元开放的国际视野
哥大非常重视办学的国际化。这里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这里的老师也大约有一半或者来自美国本土之外,或者毕业于美国本土以外的高校。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教师和学生。在这里,纯正的美语并不足为傲,英式英语,带有德国口音、法国口音、印度口音、中国口音的英语随时随处都能听到。在这里,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掌握几门外语不足为奇。可以说,哥大是一个世界多元文化交汇的场所。
哥大每个系每周都有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主讲的教授不仅来自美国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加州大学等名校,而且来自欧洲、亚洲各国的名校。哥大每周都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在这里,能经常看到非洲艺术展,也能在学校的露天广场看到中国的电影。哥大学生的海外交流机会很多,像英语与比较文学系的学生不但有大量的赴欧洲名校交流学习的机会,系里每年还组织学生赴希腊等欧洲国家进行夏令营活动。
全球化的办学意识使得哥大能够延揽世界各地的人才,多元开放的国际视野也增强了哥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名校,哥大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是非常辉煌的,其办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无疑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不过在我看来,哥大的办学和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在人文学科方面,哥大乃至所有美国的高校,在基础性、原创性理论方面还是逊色于欧洲,这可能与美国相对短暂的历史有关,与美国总体上强调实用主义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有关。单就哥大来讲,其教学方式确实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能力的多样性,但不少学生在理论的扎实性方面存在不足。哥大的总体学术氛围与学习氛围确实自由活跃,但似乎也缺少一点安静与沉思。在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地位日益凸显的21世纪,哥大对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了解也还不够。
图为哥大最古老的图书馆
图为紧邻哥大的哈德逊河畔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