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和水稻也可以杂交?新型竹稻可长到2米高,亩产千公斤以上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眼中没有什么比粮食更重要的东西了,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以农业为主,在那个看天吃饭的年代里,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

  按时间上来说,中国人能够吃饱饭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如今在世很多老年人,对曾经饿肚子的经历还历历在目。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有这么一批科学工作者,毅然投入到中国农业发展之中,他们虽然没有两弹一星功勋那样亮眼的成就,但是却一直在背后默默研究,目的是让中国人不再挨饿,从此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够吃饱饭。

  

  而这批农业科学家中,最著名的就是袁老,记得其曾经参加一档电视栏目,当主持人问他,你认为中国人还会饿肚子吗?袁老眼泛泪光,认真并且哽咽的说道:“不会了,不会了!”

  在那一刻,袁老消瘦的身形,突然感觉变得伟岸起来,因为如今每一个人的饭碗中,都流淌着他们那一辈农业工作者的汗水。

  但是遗憾的是,除了袁老比较出名外,很少有人知道我国其他的农业专家,今天就介绍一位把竹子和稻子结合一起,杂交创造出新型水稻的专家。

  他的名字叫钟章美,虽然名字有点偏女性化,但确实是一个大老爷们。

  

  钟章美出生于1937年10月,当时正值国难之时,如同我国很多农业专家一样,他也是深入田间,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1969年的某一天,钟章美在海丰县农科所附近偶然看到竹子开花,由于竹子开花周期比较长,大约50年一个周期,时间长的达到100多年。

  因为比较少见,这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在随后一段时间里,他对这些开花的竹子持续进行观察。在竹子开花后就结出竹米,随后竹子就枯萎。

  

  作为农业专家,在看到竹子开花结果的过程后,认为整个过程与水稻差不多,只不过水稻是1年为周期,而竹子是50年一个周期。

  这个时候,他脑海中就诞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利用竹子高大粗壮的优势,如果与水稻进行杂交的话,那不是让水稻长得比人都高,结出更多的穗子了吗?

  差不多在同时期,袁老也抱着相同的梦想,在进行着他的杂交水稻事业,他也有一个梦想,他在很多年后对媒体说道:“我有一个梦,梦见自己试验田你的新品种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把还长,米粒比花生米还大,我跟我的助手们在稻禾下乘凉…………。”这段话,也是袁老著名的“禾下乘凉梦”

  

  这个梦并不是袁老一个人的梦,也不是钟章美一个人的梦,而是当时千千万万农业工作者共同的梦。

  袁老和钟章美虽然都有相同的梦,但是他们选择的方向却不同,袁老选择杂交水稻之路,而钟章美选择竹子与水稻杂交之路。

  

  钟章美虽然萌生了竹子与水稻杂交的想法,但是这两个不同的品种,真的可以杂交到一起吗?

  还别说,真的能。

  很多人恐怕想不到,竹子虽然长得高大,但是其与树木等没有半点关系,从植物分类上来说,竹子是禾本目禾本科竹子亚科的植物,其与水稻虽然不是同一个品种。

  但是从分类上看出,两者其实也算是近亲,竹子只不过算大一号的“草”,竹子与水稻有着相同的生长过程开花和结果,只不过竹子花费的时间长一些而已。

  

  作为农业专家,钟章美也正是知道竹子与水稻的关系,所以他才敢产生这么大的想法,否则的话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品种,也不会有杂交的可能性。

  在萌生这个想法后,钟章美就把想法付之行动,在精挑细选了数百株水稻后,开始与竹子进行杂交,最终于1971年得到3颗竹水稻的种子。

  虽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只是得到3颗种子,很多人觉得有些不值,但是钟章美却欣喜若狂,因为这3颗种子验证了他的想法,证明了竹子和水稻杂交的可能性。

  

  第二年,他满怀希望的把这三颗视若珍宝的竹水稻种子,再次进行种植。但是却出现了意外,有两颗种子在长成禾苗后不幸夭折,就只剩下一颗独苗了。

  钟章美怕这棵禾苗再次夭折,那么近一年多的努力就白费了,为此他一门心思的扑在这棵独苗身上,担心出现意外。

  但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这株禾苗虽然生长状态非常好,一直长到2.5米高,最终抽出14穗谷子,但就是不结果。

  那段时间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最终是通过药物处理,这株竹水稻才结果,在当年再次收获136粒种子。

  

  第二年,钟章美再次把收获的136粒种子,撒到田地里,这次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这些新型的竹水稻种子疯狂生长,禾苗的茎叶形态像竹子,根系发达,茎杆如同竹子一样非常坚硬,一直长到1.5米才停止生长,这一年也获得大丰收。

  在此后多年时间里,钟章美对竹水稻一直进行改良,直到1993年,他办理退休后,依然没有放弃对新品种水稻的改良,在毫无科研经费的情况下,在自己家乡开辟了一个竹水稻实验基地。

  

  2007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梅州市科技局终于评定和刊发了钟章美有关竹稻的论文,至此竹稻终于得到认可,也正式诞生了。

  

  竹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其优点与缺点都同样的非常明显,非常的突出。

  1、竹稻的优点

  竹稻由于是水稻和竹子杂交后的新品种,其本身不仅有水稻的特点,也继承了竹子身上的优点。

  竹稻相比于一般水稻相比,更高一些,大多在1.5-2米之间,其根系也更加发达,可以汲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为此其结出的稻穗饱满而量大,并且其稻米相对于普通稻米个头也大一些。这就让竹稻的产量更高一些,据统计,其亩产能普遍能达到1000公斤以上。

  由于竹稻根茎继承了竹子优点,不仅坚硬而且具有韧劲,所以竹稻在大风天气里抗倒伏能力比较强。而且竹稻相对于其他水稻来说,适应土地的能力更强,而且不容易吸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除了这些优点外,竹稻还有一个最特别的优点,那就是其继承竹子身上的特有竹叶黄酮,这是一种抗氧化和抑菌的物质。

  因为竹稻中有这种物质,所以其抗病和抗虫害的能力比较强,另外这种物质在竹稻米中也有,这就让竹稻米不容易长霉。实验显示,在8月份三伏天中,普通大米煮成的米饭,已经长出一大碗霉菌了,但是竹稻米煮成的米饭却很少发霉。

  

  当然这些优点,只是竹水稻的外在表现,对于吃货来说,最关心的是竹稻米的味道。想象一下,就是优质稻米的口感,加上竹子淡淡的清香,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在古代为了描述凤凰的华贵,对其是这么形容的:“非梧桐不息、非竹米不食、非清泉不饮”,这其中竹米,就是竹子结的米粒,而竹稻是结合竹子和水稻优点的新品种,在口感和味道上都更胜一筹。

  

  2、竹稻的缺点

  与竹水稻优点相比,竹水稻的缺点更多的是表现在技术层面,主要是技术攻关难,对技术要求有些高,需要花粉授粉技术,另外就是杂交后后代不育问题,这也让竹稻种植存在一定的门槛,造成竹稻种植量不多,因为这个原因去价格是普通水稻5倍以上,让其在市面上比较少见。

  结语:

  钟章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尝试杂交竹稻,到2007年正式诞生,中间花费了30多年时间,他们那一批农业工作者,都是抱着一个共同的梦想,让中国人从此不再挨饿,把整个青春年华都投入其中。直到今天,在田间地头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都是值得敬仰的人。

  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请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同探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