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好的处世态度:沉默是金
有一位女性,被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她是著名的翻译家,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
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同时也拥有一段令世人羡慕的爱情,她就是——杨绛。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幸福美满,两人不仅是生活中恩爱的夫妻,也是文学领域上的灵魂伴侣。
每每读到杨绛先生的文字,都会被其通透的人生智慧所折服,这位百岁老人用文字,为我们留下来宝贵的财富,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杨绛:成年人最好的处世态度:沉默是金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管不住自己的嘴,会把缺陷和浅薄暴露无遗。惹人反感,招致嫌弃。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用语言来证明。没能力的人,再怎么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也不会赢得别人的青睐。
多说无益,沉默是金。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个傲字致败。”
出言狂妄,自以为是,过分地突出自己,其实就是间接地贬低别人。这样的人,没人尊重,更不会接受他所说的言辞。狂妄的结局,不过是自取其辱。
《夜航船》中,一位僧人和秀才坐船同行。秀才滔滔不绝地炫耀学问,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僧人心生敬畏,蜷缩着脚,侧耳聆听。
听了一会儿,僧人觉得不对劲,便问道:“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秀才答:“当然是两个人。”僧人又问:“那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秀才答:“是一个人。”
僧人失望地笑笑,说:“既如此,且容老僧伸伸脚吧。”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越觉得自己厉害,而不可一世的人,越是无知和愚蠢。真正厉害的人,如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却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水因善下终成海,山不争高自成峰。
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能力,保持低调,不说狂语,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我认知的清醒。

卡耐基说:“赢得争论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争论是一种内耗,除了虚费精力,别无益处。
江山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幸福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不要在语言上争高低,在舌头上论输赢。赢了伤和气,输了毁心情。
杨绛和钱钟书在去英国的邮轮上,因为一个英语发音发生争论。杨绛说钱钟书的发音掺杂地方口音,不纯正。钱钟书不服,双方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气急败坏。最后,找来一位洋人做裁判,明确了是钱钟书的问题,双方才罢休。
事后,杨绛非常后悔,她说,争论是最无意义的事,只会疏远关系,伤害感情。
知人不评人,得理且饶人。生活不需要唇枪舌剑,说话没必要刀光剑影,避免争论,让人三分,是一种素养和智慧。
有人问孔子,如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孔子说了两个方面,一是多看,二是多听,有疑问的地方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要随意辩驳和行动。谨言慎行,才能行稳致远。
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可以委婉地指出来,但点到为止,不要多费唇舌。如果别人滔滔争辩,就不要接话茬。
杨绛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安静地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该走了。”
不争辩,不较劲,减少心灵的困扰,给生命一片清天朗月。

佛家说:“戒妄语。”
胡乱说话,不经大脑,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有人兴奋地要告诉苏格拉底一个消息,被他制止了。他说,你的话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第一个筛子,你要说的话确定真实吗?第二个筛子,你要说的话有用吗?第三个筛子,它是善意的吗?
那人就无话可说了。
不经思考,缺乏理性,不负责任的话,就像随处乱刺的利剑,容易刺伤别人,最终伤害自己。
三国时的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让梨的故事更是传为美谈。然而,他却是一个因乱讲话而招致横祸的人。
曹操平定袁绍之后,把袁绍的儿媳妇甄氏赐给曹丕为妻。孔融对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意在讽刺曹操不识祸水,还把祸水往儿子身上引。曹操听了非常生气,心中给孔融记上一笔。
后来,孔融又说离经叛道的话。他说父母和子女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对父亲而言,子女不过是他欲望的产物。对母亲而言,就像装东西的瓶子,东西出来了,和瓶子也就为什么关系了。
这种话,在以孝治天下的汉朝,无疑是犯下大忌。曹操以此为名,将他杀害。
俗话说:“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讲。”
说话时,用大脑过滤,用理性权衡,用智慧辨析,不要信口而言,自取其祸。

鲁迅说:“当我沉默时,就觉得充实。当我开口说话时,就感到空虚。”
一个内心充盈,对自己有约束感的人,不会用语言上逞强。而是谨慎说话,寡言少语,笃定自己的内心,安静地经营自己的人生。
古往今来,多少人以语言取祸,多少人因舌头自戕,多少人因说错话而结怨于人,丧失了难得的机会,一事无成。
唇舌如马,大脑如缰。以缰驭马,才能行稳致远。
建议你去读一读《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传》,你会被触动,会觉醒,会反思,会改变,让你的灵魂充满书香气,成就更好的自己。

杨绛先生睿智百年,从容优雅一世,把她的一生过成了典范。
2016年5月25日凌晨,她却永远地离开了,享年105岁,不慌不忙地走向下一个出口,奔赴有丈夫和女儿在的地方,与他们团聚,续写《我们仨》。

本书是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传记。作者用温暖细腻的笔触叙写了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的历程、与丈夫钱钟书63年相濡以沫的爱情和她与丈夫、女儿生死相隔到她人生尽头的人生历程。
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她风风雨雨、跌宕起伏的百年人生,更让我感受到她面对求学、恋爱、婚姻、家庭、工作和社会的人生态度,她的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韧和优雅,带给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她不管是作为女儿、妻子、儿媳和母亲,还是作为教授、作家和翻译家,她的每一个角色都经营得那么出色,无可挑剔。

做女儿,她温暖可爱,聪明好学,是父母的小棉袄。
做妻子,与丈夫钱钟书相濡以沫、风雨同舟63载,丈夫称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被丈夫视为:“妻子是她,朋友是她,知己是她,情人是她,生命的一半也是她。”

做儿媳,她公公只看到她写给儿子的信,就欢喜不已,直接提笔回信,大大夸赞了她一番,并郑重其事地将儿子托付给她。问她的婆婆愿意和谁一起住,她直接说季康(杨绛)。
做母亲,杨绛曾夸赞道:“阿媛是我生平杰作,钟书口中的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钱瑗的成就,确实是父母的骄傲。虽然她的名气比不上父母,但是在学术界,她的名气和影响力也相当惊人。

做学问,出类拔萃。她是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 》、93岁出版的散文《我们仨 》、96岁出版的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102岁出版的250万字的《杨绛文集 》八卷都成为经典。
做自己,虽然饱经离乱之苦、尝尽人生百味以及历经曲折动荡,在105年的漫长岁月里,她依然哀而不怨、怒而不争,始终通透而清醒,温和而从容,寂静欢喜,优雅坚韧。
她说:“苦难常有,心态常和,努力活着和轻易死去相比,前者才值得尊敬。生命本就是一场历练,谨记这一点,从容面对一切,挺胸抬头地走到终点,就是胜利。”

喜欢她的经典名句太多,在此摘录一句:很多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样的杨绛先生,不论是她卓然于世的才情、相濡以沫的爱情、举世瞩目的成就、美满幸福的家庭,还是她淡然处世的态度,都堪称女人的楷模,世人的典范。

所以,每一个想要提升自己、走出迷茫、活得更好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传》
AYW杨绛传永不褪色的优雅 简朴的生活 高贵的灵魂精选¥99
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