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峨眉山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中共峨眉山市委关于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

  峨眉发展新篇章的决定

  (2023年1月5日中国共产党峨眉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乐山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峨眉发展新篇章,经中共峨眉山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会议认真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揽新时代峨眉工作全局

  (一)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切实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为奋力谱写峨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思想引领。

  (三)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乐山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宏伟蓝图,赋予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使命;乐山市委八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乐山的总体要求、战略路径、目标任务。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峨眉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聚焦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贯彻落实乐山市委“345”工作思路,对市情特征再审视、对发展思路再厘清,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把牢峨眉现代化阶段性特征,不断完善发展举措和工作措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乐山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峨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深化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深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强调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系统部署,体现了我们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清醒和坚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乐山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对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指明了方向。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峨眉现代化建设

  (五)锚定目标愿景。以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宏观愿景,以建成世界级旅游景区、争创全国百强县为总体目标,通过未来五年的不懈努力,推动文旅融合提质、产业经济提能、城乡发展提档、社会治理提效、群众评价提升,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乐山市平均水平。到2035年,全市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生态效益、发展质量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跃升,与全国、全省、乐山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与全国、全省、乐山市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六)明确战略路径。以“生态立市”为战略核心,以“文旅兴市、产业强市”为战略支撑,构架峨眉现代化建设四梁八柱。突出“生态立市”战略核心,保护自然价值、增值自然资本,以生态赋能产业、用生态惠民富民,夯实筑牢现代化建设的绿色本底,走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价值转化之路。强化“文旅兴市、产业强市”战略支撑,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旅游业和制造业创新互促互动,将文旅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强大动能,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支撑绿色增长,着力构建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与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现代化建设的驱动引擎,走好产业集群成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七)把握实践载体。以“文旅先导、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四区联动”为实践载体,全面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峨眉样本”。坚持“文旅先导”、推进“四化同步”,将文化旅游作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先导支柱,以高质量文旅产业集聚和积累各类资源,带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频互动、同步发展,激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城乡融合”、促进“四区联动”,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持续深化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双福峨眉山茶片区、环峨眉山康养片区、九里绿色材料片区、峨眉南山度假片区优势互补、功能衔接、协同发展。要坚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每年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关乎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文旅先导、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四区联动”落地见效。

  三、着力构建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八)主动服务和融入战略全局。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实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清单任务,努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主动承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合作,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深度对接成渝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成峨高速、嘉峨片区水资源配置等工程项目建设,全力争取渝自乐雅高铁过境峨眉。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充分发挥“大峨眉”旅游圈龙头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深入开展中国山岳联盟、天府旅游名县联盟等交流合作,全力打造成渝“后花园”。

  (九)推动“景城一体”新发展。把握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突出峨眉山景区极核带动作用,围绕景城功能互补、规划互通、发展互融,全域设施互联、服务共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推动“景城一体”新发展。强化城市服务游客、方便市民的功能定位,提升人性化、国际化软硬件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培塑和展示城市人文魅力,打造世界级服务配套体系。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畅通城市“微循环”,健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和人口吸纳能力。深化景城企一体营销机制,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联系,保持与日本柏崎市、法国艾克斯莱班市、瑞士菲茨瑙市等国际友好城市常态交往,进一步推动客源互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十)促进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按照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原则构建高水平协同发展格局,以片区错位协调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拓展南部发展空间,将南部片区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破题“一号工程”,做好资源依法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实施峨眉南山旅游综合开发,着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补齐全域现代化突出短板。提升西部旅游承载,加快峨眉山景区扩容提质,推进环峨眉山生态(医)康养度假带和峨眉康养城建设,提升康养度假吸纳能力和旅游综合承载能力。做强东部绿色制造,强化东部片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功能,巩固制造业基础,提高绿色化水平,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竞争力。放大北部特色优势,充分依托峨眉山茶产业优势,稳步扩大高山高端绿茶核心产区规模,推动集群全链发展,带动基础设施、镇村建设、公共服务等提质增效。

  四、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一)提升文旅服务产业能级。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文化赋能旅游产业行动计划,深挖“释武茶药”文化内核与精髓延展,活化融入旅游活动全过程各环节,向世界讲好“峨眉故事”,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峨眉山景区的世界级接待能力、服务水平、体验品质,进一步增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国际影响力、美誉度。围绕康养度假、冰雪运动、研学游学等新场景新业态,规划打造一批新景区新度假区,提供全域全时全龄产品供给,构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多元支撑体系。推进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完善公路、步道、索道“三位一体”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打通峨眉山景区“北上南下”交通大环线,促进优质生态、景区景点、古镇村落等资源串珠成链、整体开发,重塑全域旅游新体验新链路。强化文旅产业对服务业拉动作用,实施消费提质扩容计划,加快省级医疗康养服务集聚区建设,推动以文旅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大金融对市域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十二)加快现代制造业发展。突出实体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基石作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产业新赛道培育计划,围绕先进材料、医药健康两大主攻方向,提质打造绿色材料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医药产业园区,引进培育一批矿物新材料、中医药、医疗健康器械等行业研发生产加工企业,推动矿产品、中药材等富集资源高价值转化利用,促进医药生产与医养服务协同发展。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倍增行动,促进食品饮料、水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扩能提质,做深做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推动“高新轻净”转型再上新台阶。加强制造业企业梯次培育,开展招商引资大会战,积极对接郎酒集团、农夫山泉等头部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建设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

  (十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统揽,有序实施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十大行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强化茶产业“一县一业”主导地位和带动能力,提标升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壮大茶叶生产加工集群,提高“峨眉山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打通从“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总结推广农业大公园等有益经验,因地制宜培育农业公园、田间研学、农家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高山蔬菜、道地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就地转为旅游商品,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来源。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三大革命”、“五清”行动、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支持各乡镇争创国家卫生乡镇。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深化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带头人试点,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十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战,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全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推动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高效流动、合理配置。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实施营商环境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政务服务环境、旅游市场环境、社会法治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四大领域深化改革、迭代政策,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与矿产新材料联合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激励措施。持续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构建东向对接乐峨同城、西向共抓遗产保护、南向联通大小凉山、北向融入成都平原的四向开放格局。提升开放合作平台综合功能,扩大旅博会、药博会、峨眉山康养论坛等会展影响力,开展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攻坚行动。

  五、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五)积极稳妥推进节能降碳。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用能预算管理,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鼓励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加大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建设,坚决遏制新增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支持重点区域充电桩、充电站规划布局,推广新能源电动重卡,持续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十六)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以产业开发类项目收益持续反哺生态治理类项目,探索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旅游开发+绿色产业”集约开发模式。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推进自然资源权益集中流转经营。依托洁净水源、清洁空气、适宜气候等自然本底条件,发展数字经济等环境敏感型产业,打造“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探索碳汇交易模式,争取全省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

  (十七)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力建设美丽幸福峨眉。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管控要求,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防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持续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抓实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守护峨眉山生物多样性,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全面维护生态安全。

  六、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十八)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培塑家国情怀、家园意识、家人心理,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开展“德润峨眉”“人人都是文明使者”活动,加大“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宣推选树,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多渠道传播峨眉声音,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形成良好文明风尚。

  (十九)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提档升级、资源共享,构建“15分钟文化圈”。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一批乡土艺人、打造一批魅力乡镇、建成一批样板村镇。推进“书香峨眉”建设,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提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大力弘扬三线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健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探索推进大庙飞来殿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加强历史文脉发掘利用,打造特色文化主题街区,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开发经典学习线路,做好展陈展示、讲解体验,引导群众重温历史记忆、学习榜样力量。加大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开发非遗体验项目,打造一批非遗特色村镇。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做强文化核心领域,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园。

  七、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推动民生事业发展

  (二十)办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深入实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标补短三年行动计划,保证民生领域投入年均增幅不低于财政收入增幅,加快重点民生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年度民生实事。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大力整治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城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缓堵保畅行动,着力解决群众行车难、停车难问题。

  (二十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性、可及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三名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教育强县。加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紧密型医共体,促进城乡大健康全覆盖,建设“健康峨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全面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加强脱贫人口、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构建便捷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

  (二十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一老一小”、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加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关心关爱,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强化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工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八、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十三)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建好“人大代表之家”,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制度化协商平台,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有事来协商”工作,打造具有特色、富有实效的协商品牌。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探索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新路径,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完善大统战格局。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着力抓好协商民主建设。做深做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健全民营企业联系帮扶机制,实施民营企业家“十百千”战略性培养计划,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投身峨眉发展建设,助力乐山市“两个健康”示范市建设。坚持宗教中国化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二十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峨眉。全面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维护宪法权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决策后评估,探索推行“法治账图”模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文化旅游领域法治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强化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实施全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二十五)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统筹协调和责任落实机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五治融合”“五社联动”,深入推进村(社区)“积分制”管理,推动由“稳事控局”向“深耕善治”转变。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深化“一张网”治理服务改革,建立全科网格精细化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整治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加大豪华墓、活人墓治理力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

  (二十六)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建设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九、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二十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健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机制。健全落实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化政治巡察,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深化拓展政治生态动态监测预警和年度综合评价“两个体系”建设,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二十八)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推进思想领航工程,打造特色鲜明的理论宣讲品牌。加强理想信念建设、对党忠诚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用好陈俊卿纪念馆等开展主题教育。加快新党校建设,打造乐山西翼党校联盟,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作用,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全面加强。

  (二十九)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全面过硬党组织。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培养选拔堪当峨眉现代化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深入实施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重视培养和用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注重在重大斗争和重大任务中磨砺干部,培养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策措施,完善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全力建设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大力抓党建促改革发展、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情暖峨眉”专项行动。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三十)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持续用力为基层减负。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强化基层监督,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多为基层干部担当担责、排忧解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把峨眉的事情办好,登山不止、实干图强,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依靠团结奋斗创造事业发展新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峨眉力量!

  编辑:夏青? 责编:高元海??审核:赵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