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探访古老阿昌族 载满乡愁秘境地
云南省腾冲市新华乡地处保山、德宏“两州市”和腾冲、龙陵、梁河“三县市”交汇处,四周山峦环簇,中间为坝子,有热区小气候特点。有“生态之乡”“温泉之乡”“花果之乡”“阿昌之乡”诸多美誉,可谓是群山环抱中的璞玉,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神秘美景。
《腾冲县地名志》载:“山形似‘八’字,村居‘八’字角”。又因阿昌村寨坐落于赛通坝的西南角而得名。坝角由那丁坝、彗俸坝和查拿河畔三个自然村组成,是一个阿昌与汉族杂居的山区古老村落。这里阿昌风情浓郁,民族文化独具特色。
新华乡帕提瓦民族村2014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6年获评为“腾冲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9年认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20年列入腾冲市“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学习体验路线教学点,同年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2021年被表彰为“腾冲市1+1+N农村末梢治理示范点”,2022年底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热情好客的阿昌族
走进群众家中,心灵手巧的阿昌族妇女正在织布。看到绚丽、神秘、多彩、独具特色的纯手工织布技术,叹为观止。
阿昌族是云南西部一个古老民族,新华乡是保山市阿昌族聚居最为集中的乡镇。他们世代传承着绚丽、神秘、多彩的民俗文化。织锦文化就是阿昌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织锦工艺品以款式奇特、图纹别致、色彩斑斓、质地厚实著称。他们总是身着颜色鲜艳的织锦衣裙,佩戴银项链、银手镯,到哪都是人群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阿昌族是一个勤劳聪慧的民族,自古流传着“伙子看打铁,女子看纺织”的俗话。以前,阿昌族实行族内婚,养了姑娘一定要让她学会织布抠花,未来一家人的穿着全靠着她。因此不管家境贫富,姑娘长大到十五六岁,母亲最在意的就是让女儿学会织布抠花。
俗话说“精工细作出绝美工艺”,阿昌族织锦需要高超的纺织技艺,工序繁多、复杂,费时耗力,往往一机锦要织十天半月。姑娘、妇女们巧手织造出精美的筒裙、包头、衣服、筒帕等织锦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喜爱,成为竞相购买的工艺珍品。
古朴考究的“龙洒村”
龙洒原名洒户东(傣族寨名),1979年撤大队建村,称为龙洒村,沿用至今。村落沿东西向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数里,村落东侧山脚下,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形成山、水、林、田丰富空间层次。三面环山,一面邻水;劲风不入,生气不散。
龙洒村民居一直沿袭祖辈建房传统,房屋多为合院式建筑,一般由正房、厢房、厅房、照壁、火塘等基本元素构成,每一处都彰显着对中国传统的钟爱。龙洒民居粉墙灰瓦、墙基高筑,用料考究、工艺精良,布局紧凑、装饰雅致。
现在村内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土主庙、寨门、寨墙等均历史久远。走在村内小巷中,随处可见墙壁上的名联名匾、碑篆石刻,世世代代的龙洒人将他们的修身齐家之道,融进了字里行间。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各族儿女的乡愁。近年来,腾冲市新华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与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了发展经济与守住“乡愁”的“双丰收”,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历史悠久的“蹬窝罗”
阿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他们都要举办“阿露窝罗节”。届时,全村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位于村子右上方的广场上“蹬窝罗”。
“窝罗”在阿昌语中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蹬窝罗”,就是“跳欢乐”,再现了阿昌族骑马、射箭、织布、播种、舂粑粑等生活场景。
在广场上,人们尽情地唱跳一天一夜,唱出民族群众的乡党之情,跳出了邻里关爱之意;他们歌唱美好生活,庆贺民族团结进步。在节日当天,还要表演传统的棍术、连杚、流星、篾弹弓等武术绝技。
广场西面,则是“阿昌文化展览馆”。展馆以阿昌族的历史文化为核心,浓缩了跌宕起伏的阿昌历史,是一个历史记载与民俗文化并重的地方。展品按照阿昌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了农业生产生活用具——铁制农具、锻制刀具、木工用具、谷擂子、特色服饰、帽子、鼓、乐器、马鞍、牛驮架子、驮铃、牛叮咚等,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一百多年历史。
近年来,围绕腾冲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新华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PPP”建设工程,全力推动“美丽新华”建设落地落实,坚持以项目带动发展,以实干促发展,加快实现了乡村面貌景观化。如今,阿昌族村寨远处四面环山,正值青绿,村寨里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和乡愁气息。(文图/张密 毕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