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女人》——卿本佳人,奈何乱伦?

      《王朝的女人》这部电影,不论选题、编剧、导演,都在此为豆瓣群英找到了一个贱骂的范本!如果您以为这部电影就是为了漂泊杨贵妃么?错,其实它是一部宫廷泡沫剧。您以为它拍摄的是杨贵妃本人吗?错,其实它写的是天宝44年的历史变迁。您以为它仅仅实在市面上常见的所谓轻松戏说读物吗?错,它其实是这个电影领域里少有的一部情欲奇作。

      《王朝的女人》可以说是“武媚娘”范冰冰翻案神作的第二部,在第一部《武媚娘传奇》之中,范冰冰将权术大师武则天塑造成了备受挫折柔韧艰辛的弱女子,一步步被逼迫到了权力的顶峰。但这始终改变不掉武媚娘先侍寝太宗,后嫁给高宗李治的案底,因此《武媚娘传奇》这不仅是丑化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是在为“一女二夫”的武则天翻案。而《王朝的女人》则更为犀利,企图为骄奢淫逸的杨贵妃翻案,并用后现代群众印象中的弱女子形象,漂白杨贵妃的历史镜像,抹杀掉她伦理的事实,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讴歌了“公媳乱伦”爱情。这使笔者想起了川派老将魏明伦所编撰的“潘金莲”,他笔下的潘氏不再是被欲火煎熬的传统女性,反而是一个敢在父权社会抵死抗争,醉心与“奸夫”西门庆争取爱情的权利。杨贵妃亦如是,为了与李隆基长相厮守,撕毁了道德条约,抛弃了礼义廉耻,卿本佳人,奈何乱伦?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称:“国家本是精神产物”,即所有政权都必须在一定的伦理秩序之上,才能善始善终。例如汉代公羊学派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时期魏武三令与孝义治天下;南宋程朱派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明清两代对于宋代理学的继承和恪守,都是在精神层面将国体不断淬炼,使之“天人合一”。然而唐代显然不是如此,唐代的辉煌便是混乱之征兆,华族之外的开国皇帝李世民混血有鲜卑族血统,这才被各族共尊为“天可汗”;而李唐一族不仅在骑射武功上继承了胡人的传统,在性道德上也继承了这一点,“乱伦事件”恐怕是唐代抹不掉的黑色记忆!也正是乱伦的性道德和政治体制、佣兵制度,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才给唐代在极尽辉煌时致命一击。

       杨贵妃为了谋求政治庇护,结成“杨氏家族联盟”,违制提携了大表哥杨国忠担任宰相。烂醉如泥的杨国忠不仅好酒贪杯,还是长安酒肆出了名的赌徒,他的登坛拜相,为大唐王朝撕开了2大伤口。第1个伤口,攻打南诏国战役,唐军损失20多万,杨国忠密不上报,也不下发体恤,导致天怒民怨。当时唐朝边防部部也就50万,征伐南诏国便丧生了20万,国殇一役,又得到朝廷赈济体恤,已经在军队中为大唐王朝埋下炸药。第2个伤口,就是他不断逼迫混血将领安禄山,一口咬定其必反,于是安禄山在不断虚与委蛇之后,终于在范阳起兵。其实安禄山白手起家,以对朝廷的忠顺作为代价赢得节度使官职,已经让安禄山心满意足,“安史之乱”实为“魏延之反”。

      《王朝的女人》却将这些情节全部淡化,似乎杨贵妃经历了天宝年间所有的重要历史镜头,却又以痛楚限定了个人的记忆,淹没了灼热的记忆,这使得电影变成了宫闱争斗大剧,而不再是一部客观的历史剧目。这恐怕也是拍摄“杨贵妃电影系”的一个难点,无法放大政治与电影媾和的部分,似乎杨贵妃这样一个角色也无法承担这么多?邵氏版李丽华《杨贵妃》, 周洁版《杨贵妃》,香港TVB殷巧儿版《杨贵妃》,台湾冯宝宝版《杨贵妃》,殷桃版《杨贵妃秘史》,都在试图将杨贵妃营造成熟韵母性面孔,以强调杨贵妃成熟的“肉体”为叙事,满了千百年观众们熟知的“环肥”的妖冶形象。

       杨贵妃恐怕是金粉大唐王朝,最容易令人色情想象的女人。这场近乎唐代情欲乱伦史的炒作,是片商营销策略的一次自我揭露。在毫无出路的情欲两边,分别站着帝王(政治)和贵妃(肉欲)两种基本势力。这场情欲史到底像我们兜售了什么?究竟是心灵挣扎宝刀未老的皇帝向青春的荷尔蒙屈服,还是在演绎杨贵妃肉身超度大唐王朝?又或者二者皆有,事实上杨贵妃的角色,便是为接下来的“安史之乱”大唐苦难史涂抹成粉红色,让死亡鲜艳欲滴,令腐朽美如谜题!

      如感兴趣,可参见:《王朝的女人》—“杨绿茶”的爱情挽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d98355b0102vy5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