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着力打造旅游发展共同体

  黑龙江日报8月19日讯“大兴安岭山清水秀,在这里,可以洗肺醒脑,在这里,可以游山玩水,在这里,可以观看天然美景,赏五花山色。”

  8月10日,受邀前来参加在最北旅游名城漠河召开的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发展大会的全国数十家重量级旅游企业老总,对大兴安岭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旅游资源赞不绝口。

  “大兴安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神奇之地,这里地域广阔、生态优良、资源富集、景色天成,拥有发展全域旅游的天然禀赋,先后获得‘中国最令人向往的二十个地方’‘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专员李大义在会上作主旨发言时介绍说。

  据了解,近年来,森林覆盖率高达84.21%的大兴安岭地区依托8.3万平方公里生态功能区,完备的森林、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厚重的森林、历史、民族文化,先后打造建设了观音山(采金小镇)、漠河石林、中国最北点、龙江第一湾、呼中白山景区、呼玛河口景区、画山景区、吴八老岛景区、十八站驿站小镇等景区景点。推出了以“找北探源游、极寒挑战游、森林养生游、冰雪体验游、界江风情游、研学实践游、开发追忆游、浪漫爱情游、驿站怀古游、湿地观光游”为主题的“十大旅游精品线路”。

  来自浙江的一家旅行社老总对记者说:“第一次到大兴安岭才知道这里的原始森林到处都是美景,走一走到处都是氧吧,随口一吃全都是绿色食品。”

  每年6月至10月,都是大兴安岭夏季旅游旺季,入夏以来,避暑游、赏花游、找北游持续升温,多趟省外旅游专列先后驶抵漠河。说到旅游推介,大兴安岭可以说是做足了功课。为互补旅游资源,深化区域协同,年初以来,组织相关人员赴广东省揭阳市开展对口合作城市考察交流,签署了《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了战略合作。借助黑龙江·内蒙古“4+1”城际旅游联盟,深耕了国内客源市场,以及齐齐哈尔、大庆、黑河、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周边游市场;通过“4+1”旅游联盟平台,今年分别在天津、重庆、厦门、苏州、惠州开展了五场旅游推介活动。在浙江旅游集团的支持下,在杭州市举办了大兴安岭全域旅游研修班,召开了“神州北极·大美兴安”大兴安岭(杭州)旅游产品推介会,并与浙江旅游集团签署了《旅游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组织相关人员赴深圳腾邦旅游集团、北京东方园林集团公司进行考察,就旅游项目合作进行交流洽谈;在重庆市召开了大兴安岭旅游专场推介会,与重庆市千道文化旅游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签署了《旅游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宣传推介,合作共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官方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上半年短短几个月的旅游季里,就有275.28万人次的中外游客光临,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发展大会上,浙旅集团、腾邦欣欣旅游公司等多家国内重量级旅游企业与大兴安岭签署了《黑龙江·内蒙古大兴安岭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北极狐经典徒步穿越合作协议》《“浙江人游大兴安岭”活动合作协议》《“北极之路”原始森林徒步穿越合作协议》等多个合作项目,并启动了“北极东极边境游”“古驿黄金之路探寻游”合作项目,助推了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据悉,目前大兴安岭旅游产业区内已实现协同发展。按照地域和资源类型,将全区划分为“大北极旅游区、中东部旅游区和南部旅游功能区”三个协同发展区,各区域按照统一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打造品牌、统一策划营销、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市场监管、统一争取政策等“七统一”要求,统筹协调本区域内各林业局和相关企业的旅游产业发展,避免了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碎片化发展的局面。

  在木材停伐的后时代,大兴安岭着力打造旅游发展共同体,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独特景致”,用旅游递出生态新名片。

  举报/反馈